漢斯·馮·彪羅
漢斯·吉多·馮·彪羅男爵(德語: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1830年1月8日—1894年2月12日),德國指揮家,鋼琴家和作曲家。
漢斯·馮·彪羅 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 | |
---|---|
音樂家 | |
出生 | |
逝世 | 1894年2月12日 | (64歲)
墓地 | 奧爾斯多夫公墓 |
職業 | 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 |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
演奏樂器 | 鋼琴 |
活躍年代 | 1848-1893 |
作為19世紀最傑出的指揮家之一,他的活動對確立當時幾位重要作曲家的成功至關重要,尤其是理查德·瓦格納和約翰內斯·勃拉姆斯。自19世紀以來,隨著聽眾基礎逐漸擴大,加上演奏技術的成熟與複雜化,音樂的詮釋逐漸成為一門專業,彪羅是最早的專門演奏他人作品的音樂家之一。[1]彪羅以對路德維希·范·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而著稱,是最早到美國巡演的歐洲音樂家之一。
生平
編輯彪羅生於德累斯頓,是著名的彪羅家族的一員,其父親卡爾·愛德華·馮·比洛是一位小說家,母親弗蘭齊斯卡·斯托爾(Franziska Stoll,1806–1888)是銀行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弗雷格妻子的妹妹。九歲起師從弗里德里希·維克(克拉拉·舒曼的父親)。然而,他的父母堅持讓他放棄音樂攻讀法律,並把他送到了萊比錫。在那裡,他遇到了弗朗茨·李斯特,然後在聽到理查德·瓦格納的一些音樂——特別是 1850 年《羅恩格林》的首演後,他決定不顧父母的要求,轉而從事音樂。他在萊比錫隨著名教育家路易斯·普萊迪學習鋼琴。在瓦格納的推薦下,他於1850年在蘇黎世獲得了第一份指揮工作。
彪羅性格尖酸刻薄,又口齒不清,這讓許多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和他疏遠。由此,他在蘇黎世的工作被解職,但與此同時,他也開始贏得聲譽,因為他能夠在不帶譜的情況下指揮新的複雜作品。1851年,他成為李斯特的學生,並於1857年與其女兒科西瑪結婚。在1850年代和1860年代初期,他同時以鋼琴家、指揮家和作曲家的身份活躍,並在整個德國和俄羅斯廣為人知。1857年,他在柏林首演了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彪羅和卡爾·陶西格可能是弗朗茨·李斯特的最著名的早期學生。
1864年,他開始在慕尼黑的宮廷管弦樂團擔任指揮,正是在這個職位上,他獲得了重要的聲譽。他分別於1865年和1868年,指揮了瓦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和《紐倫堡的名歌手》的首演,都大獲成功。也是這段時期,瓦格納與彪羅之妻科西瑪的婚外情導致瓦格納與彪羅關係破裂。
1867年至1869年,彪羅任慕尼黑重新開放的慕尼黑音樂學院的院長,該學院根據瓦格納的建議進行了重組。[2][3]他在那裡以李斯特的方式教授鋼琴。在柏林,他還教授過約瑟夫·帕奇和阿斯格爾·哈梅里克。
除了擁護瓦格納的音樂,彪羅還是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音樂的支持者。1875年,他在波士頓作為鋼琴家首演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他也是肖邦音樂的忠實擁護者,他為肖邦的所有前奏曲(作品28)想過綽號,但通常不被採用;[4]但其中的降D大調第15號前奏曲因他取的標題「雨滴」而廣為人知。[5]
他是第一個背譜演奏全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鋼琴家,[6]並與西格蒙德·萊伯特共同製作了一個奏鳴曲的版本。
1877-1878年的冬樂季,彪羅被任命為格拉斯哥合唱團在格拉斯哥新開張的聖安德魯音樂廳舉辦的預定音樂會,指揮,之後還與他們的樂團在蘇格蘭其他城市以同樣的曲目巡迴演出。在那裡他指揮的作品中有新修訂的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1878年至1880年,他在漢諾威擔任宮廷樂團的樂長。但在與演唱《羅恩格林》的天鵝騎士(Schwan)的男高音打架後被迫離開;彪羅之前把他稱作「豬騎士」(Schwein)。1880年至1885年,他前往邁寧根擔任宮廷樂團樂長,並將邁寧根宮廷樂團打造成了德國最好的管弦樂團之一。他還另外要求樂手們背譜演奏。
在邁寧根的五年裡,他遇到了理查德·施特勞斯(儘管實際上是在柏林進行的會面)。他對這位年輕作曲家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但當他看到施特勞斯的《小夜曲》節選時改變了主意。後來,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施特勞斯作為指揮獲得了第一份正式工作。[7]像施特勞斯一樣,比洛被哲學家麥克斯·施蒂納的想法所吸引,據說他私下與之相識。1892年4月,彪羅在柏林愛樂樂團結束了他的最後一場演出,並發表了一場褒揚施蒂納思想的演講。與施蒂納的傳記作者約翰·亨利·麥凱一起,他在施蒂納在柏林的最後一處住所放置了一塊紀念牌匾。[8]
1887年至1892年,彪羅擔任柏林愛樂樂團的第一任首席指揮,並把樂團帶到世界頂級水平。1887年10月21日,他作為柏林愛樂的指揮與之舉行了第一場音樂會。[9]
彪羅在管弦樂上的一些創新包括增加了五弦的低音提琴和踏板定音鼓;踏板定音鼓從此成為交響樂團的標準樂器。他準確、敏感和深刻的音樂詮釋使他成為後來蓬勃發展的藝術指揮家的原型。他還是一位精明詼諧的音樂記者。
1880年代後期,彪羅定居在漢堡,但繼續以指揮家和鋼琴家的身份巡迴演出。
彪羅患有由頸根神經腫瘤引起的慢性神經元性頭痛。[10]大約在1890年之後,他的身心健康開始衰退,1893年,他前往埃及,以尋求一個更溫暖乾燥的氣候來康復;他於1894年2月12日在開羅的一家酒店裡因腦腫瘤[11]逝世,享年64歲,十個月前他最後一次登台演出。
1894年3月29日,在漢堡的聖米迦勒教堂舉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葬禮,這給古斯塔夫·馬勒帶來了他的第2號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的靈感。在隨後於漢堡-阿爾斯特多夫的火葬場舉行的儀式上,馬勒演奏了簧風琴。彪羅的骨灰被埋葬在漢堡的奧爾斯多夫公墓。[11]
彪羅的學生有卡爾·海因里希·巴特、阿圖爾·魯賓斯坦、威廉·肯普夫、理查德·施特勞斯等。
個人生活
編輯1857年,彪羅與李斯特女兒科西瑪結婚,育有兩個女兒:丹妮拉(1860–1940)和布蘭迪娜(1863–1941)。1864年起科西瑪與理查德·瓦格納有染,約九個月後便生下他們的女兒伊索爾德(1865-1919),彪羅承認伊索爾德是他的女兒,把其生父瓦格納當其教父。兩年後,科西瑪和瓦格納又生下伊娃(1867-1942)。雖然科西瑪和瓦格納的婚外情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但彪羅仍拒絕與他的妻子離婚。直到他們第三個孩子齊格弗里德·瓦格納(1869-1930)的誕生才有所鬆動;1870年7月彪羅與科西瑪離婚,8月科西瑪與瓦格納結婚。
在那之後,彪羅與瓦格納的友誼終於結束,此後11年他也沒有見過他的前妻。他還把女兒丹妮拉和布蘭迪娜交給了瓦格納。和其他孩子一樣,他們和母親在一起在瓦格納家中長大。然而,他顯然繼續在音樂上尊重瓦格納這位作曲家,因為他仍然指揮他的作品,還在1883年哀悼瓦格納。伊索爾德仍被正式地視為彪羅的女兒。彪羅死後,她成為了他的繼承人之一。1914年,她在試圖通過法庭訴訟被承認為瓦格納的女兒,但未成功。現在她被認為是理查德·瓦格納的孩子。
1882年7月,彪羅與女演員瑪麗·尚澤(Marie Schanzer,1857–1941)結婚。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 徐頌仁. 音樂演奏的實際探討. 全音樂譜出版社. 1987: 8.
- ^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 Geschichte - Von der Central-Singschule zur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2021-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 ^ Abschiedsbrief von Hans von Bülow anlässlich seines Rücktritts von der Leitung der Kgl. Musikschule in München an Lehrer und Schüler. Landesarchiv Amt für Kultur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 ^ ChopinMusic.net. [2011-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5).
- ^ The complete list of titles is given in Schonberg 1987, pp. 136–37
- ^ Carnegie Room Concert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4-25.;下一位這樣做的鋼琴家是阿圖爾·施納貝爾在1927年。 Naxo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4-25.
- ^ Marek, George R. Richard Strauss – The Life of a Non-Hero. London: Gollancz. 1967: 52. ISBN 0-575-01069-X.
- ^ Charles Dowell Youmans, Richard Strauss's Orchestral Music and the Germ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91; The story of Bülow discussing Stirner from the conductor's podium is also described by Alex Ross, music critic for The New Yorker in "Beethoven Unbound", by Alex Ross, The New Yorker, Oct. 22, 2001; Hans von Bülow's participation in placing a memorial plaque on Stirner's last residence is reported in a New York Times Saturday Review of Books article on Stirner, "Ideas of Max Stirner", by James Huneker, New York Times Saturday Review of Books, April 1907
- ^ Berlin am 21. Oktober (188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Berlin-Kalender. Luisenstädtischer Bildungsverein, 1997, ISBN 3-89542-089-1, S. 192.
- ^ Wöhrle J, Haas F, "Hans von Bülow: Creativity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a Famous Pianist and Conductor", in Bogousslavsky J, Hennerici MG (eds):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Famous Artists – Part 2. Front Neurol Neurosci. Basel, Karger, 2007, vol. 22, pp. 193–205
- ^ 11.0 11.1 Hans von Bül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der Reihe „Gedenktage「, Förderkreis Ohlsdorfer Friedhof e.V.
- 書籍
- 漢斯·馮·彪羅(德國國家圖書館目錄相關文獻)
- Holden, Raymond. The Virtuoso Conductors: The Central European Tradition from Wagner to Karaja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300-09326-8.
- Fifield, Christopher. Macy, L. , 編. Hans von Bülow. Grove Music Online.
- Walker, Alan. Franz Liszt: The Weimar Years, 1848–1861.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8014-9721-3.
- Walker, Alan. Hans von Bülow: A Life and Times.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536868-0.
- Warrack, John; Sadie, Stanley ed. Hans von Bülow.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0. ISBN 1-56159-174-2.
- Harold Schonberg, The Great Pianists from Mozart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7 (pp. 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