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江中游,現隸屬於地級吉安市。泰和縣正式建制於興平元年(194年),古稱西昌縣,「泰和」之名則始於開皇十一年(591年)。歷史上,泰和縣轄境時有擴張與縮小,最大時包括了現整個吉安市南部。但縣治幾乎總在方圓數里的一個小範圍內遷移,核心區域始終未有變化。經多次析置後,到北宋中期,縣境基本上穩定下來。泰和縣所在的吉泰盆地,天然地形成一個大小適度的獨立地理單元,自漢末在吉泰盆地置廬陵郡以來,泰和縣絕大多數時期隸屬於廬陵郡及其繼承者——吉州吉安府等。因此,關於泰和縣的歷史,無論文化、建制、重大歷史事件,均與整個吉安地區息息相關。

先秦與秦漢時期

編輯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泰和縣境內可證實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泰和縣境先後屬秦代則屬九江郡兩漢時地屬廬陵縣,為豫章郡十八縣之一,廬陵縣治位於今泰和縣城西南三公里處的白口城[1]

漢末至南北朝時期

編輯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孫策分豫章郡置廬陵郡,並析置西昌縣為廬陵郡治,治所仍位於白口城[1]。一般認為此為建縣之始。

三國末,析西昌置東昌縣。太康元年(280年),廬陵郡遷治石陽縣(今吉水縣東北10公里)。

魏晉時期,因北方戰亂,人口大規模南遷,帶來了當時北方較先進的農耕技術,吉泰盆地贛江河谷地區的農業生產進入持續發展時期,泰和亦逐漸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域。

南朝梁末期的侯景之亂中,西昌成為陳霸先北上時的戰場之一。大寶元年(550年),陳霸先嶺南引兵北上,進駐南康。高州刺史李遷仕順贛江而上,進擊陳霸先。陳霸先派遣杜僧明據白口城加固城牆抵禦,李遷仕則於其東面築古城相對[2]。次年,杜僧明攻破古城,俘虜李遷仕,掃清了陳霸先北上的障礙。

南朝陳時,撤西昌縣,但目前尚無史料記載被併入何縣。

隋唐五代時期

編輯

開皇九年(589年),南陳滅亡,隋復置西昌縣。開皇十年,廢西昌、東昌、遂興、永新等縣,設安豐縣。次年安豐縣以「地產嘉禾,和氣所生」而更名泰和縣,屬吉州(隋唐之際數次改為廬陵郡)[3]大業八年(612年),遷縣治於西昌故城。隋末天下大亂,616年,鄱陽林士弘攻占泰和縣城,將泰和納入其割據勢力範圍。

武德五年(622年)十月,唐軍攻占吉安,林士弘降唐,泰和被升為南平州,領泰和、永新、廣興、東昌四縣。武德八年廢州改為太和縣(改「泰」為「太」),縣境從而擴大到現地級吉安市整個南部,包括今泰和縣、永新縣遂川縣萬安縣井岡山市全部以及蓮花縣(屬地級萍鄉市)、吉安縣的一部分,為歷史上幅員最廣之時。顯慶時,析太和復置永新縣。乾元三年(760年),縣治遷於白下驛(即今縣城)。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析太和龍泉、光化、遂興、禾蜀四鄉之地置龍泉場,後升為縣(即今遂川縣)。

宋元時期

編輯

兩宋時太和縣屬吉州廬陵郡。熙寧四年(1071年),析龍泉置萬安縣,同時割太和誠信鄉六堡以補充。元祐七年(1092年)再割高行鄉三堡隸永新縣。此後曆元、明、清及民國共900餘年,泰和境域一直未有較大變動。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軍攻占太和。景炎二年(1277)七月,文天祥率軍收復太和等吉州四縣,但在元軍主力的進攻下,八月即敗退。

元貞元年(1295年),太和縣升為州。在元末戰爭中,泰和於1358年被陳友諒熊天瑞部攻占。1365年,朱元璋常遇春平定太和。

明朝

編輯
 
明清時期泰和縣境全圖,上方朝南,道光版縣誌載

洪武二年(1369年),廢太和州,恢復為泰和縣(改太為泰),屬吉安府。

隨着江西(尤其是吉安府)在明朝政治和文化舞台上的強勢崛起,泰和縣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亦進入其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在政治上,楊士奇布衣拜相,成為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歷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自永樂初年開文淵閣起即為內閣大學士,任職達四十多年直至病逝,對明代的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繼楊士奇之後,狀元陳循亦入閣為內閣首輔。而官至六部尚書的泰和人還有劉崧王直蕭鎡羅欽順尹直蕭彥祥歐陽德郭子章等。

在文藝和學術上,泰和縣亦在明朝歷史上占據顯赫的位置。劉崧是明初江右詩派的代表人物;楊士奇則開創了台閣體之文風;梁潛為《永樂大典》代總裁;著名哲學家羅欽順被尊為一代大儒,從祀孔廟,為東廡先儒之一;郭詡為明朝畫壇一代名家;郭子章則在經、史、地理、醫學等領域均有卓然貢獻;泰和縣歷史上的三名狀元(陳循、曾鶴齡曾彥)亦全部出自明朝。

清朝

編輯
 
荷蘭人約翰·紐霍夫在1665年所畫的泰和風景圖

清朝沿襲明制,泰和縣仍屬吉安府。

明朝時期泰和的人文盛況未能延續到清朝,在整個清朝,跟隨江西文化以至廬陵文化的衰落,泰和縣在政治和文化上亦泛陳可述,在全國性舞台上鮮見泰和人的蹤影。但數百年的和平和得天獨厚的農業環境,使泰和縣的人口在19世紀中葉達到歷史上的頂峰,1851年已達58.38萬人。

清朝後期,泰和縣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雙方反覆爭奪,遭受重創,人口損失巨大,經濟上也一落千丈,開始淪為落後地區之一。

民國時期

編輯

民國時期,南北交通大動脈轉移到湖廣一帶,泰和縣所處的吉泰盆地遂成為偏遠地區,經濟上進一步下滑。東西部山區的極度貧窮狀況以及民國的腐敗政治導致當地農民在二三十年代隨工農紅軍揭杆而起,從1927年11月暴發的三十都暴動起,白雲山、老營盤、碧江洲等地區先後成為國共兩黨數次圍剿和反圍剿的中心戰場之一,縣城亦曾多次被紅軍攻占,再加上此後兩黨內部多次的清洗,泰和縣繼太平天國戰爭之後再次遭受重創,至1936年全縣人口僅餘18.78萬人。

民國28年(1939年),因日軍侵占南昌,江西省政府及各其各部門南遷至泰和城西的上田(現屬縣城澄江鎮),泰和縣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臨時省會,繁華一時,同時亦成為日機轟炸的重點。1945年1月江西省政府再遷寧都縣,直至8月日本投降才回遷南昌。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1949年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泰和,成立了泰和縣人民政府,隸屬于吉安專區(後改為吉安地區、吉安市)。

建國初期,泰和縣與全國一樣,在農業方面實行了土地改革,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在工商業方面,先後創建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但規模都比較小。自50年代後期起,先後經歷大煉鋼鐵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經濟發展緩慢、環境破壞嚴重,同時亦由於被定位於農業縣,城市化進程幾乎停滯。長期的農業社會結構以及近代以來相對封閉的交通條件,使泰和未能跟上現代工商業的發展,在改革開放後亦未及時調整經濟結構,人均收入仍舊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

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吉安市的交通進入大發展時期,泰和縣作為區域交通中心、市域副中心城市,迅速構建起包括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在內的現代交通網絡,成為贛中的交通樞紐。以此有力的條件為支撐,近幾年工商業開始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泰和縣領導人

編輯

中共泰和縣委書記

  • 石峰 1949年7月-1952年2月
  • 劉鴻錫 1952年2月-1952年10月 (代)
  • 何中心 1952年10月-1953年3月
  • 梁建國 1953年4月-1954年5月 (第一書記)
  • 高魯群 1954年5月-1956年5月 (第一書記)
  • 張家義 1956年6月-1957年2月
  • 侯吉華 1958年2月-1959年11月
  • 寇育彬 1959年11月-1966年7月
  • 劉步山 1966年8月-1975年9月
  • 徐紫風 1975年9月-1981年5月
  • 劉學淵 1981年5月-1985年7月
  • 劉光瑩 1985年7月-1986年5月
  • 劉多凱 1986年6月-1990年1月
  • 郭榮臘 1990年1月-1992年3月
  • 陳作善 1992年3月-1994年4月
  • 劉興隆 1994年4月-1996年12月
  • 邱衛東 1996年12月-2000年8月
  • 吳敏 2000年9月-2002年3月
  • 曾富善 2002年6月-2006年6月
  • 劉連根 2006年6月-2007年4月
  • 鄧近有 2007年4月-(現任)

泰和縣縣長

  • 劉誠 1949年7月-1949年11月
  • 鄧壽峰 1951年11月-1953年7月
  • 朱榮輝 1953年9月-1954年6月
  • 蔡明亮 1954年6月-1958年5月
  • 曲義庭 1958年5月-1963年10月
  • 高永昌 1963年10月-1966年4月
  • 杜冶 1966年4月-1967年1月
  • 劉步山 1968年3月-1975年9月 (革委會主任)
  • 徐紫風 1975年9月-1981年5月 (革委會主任)
  • 王建國 1981年5月-1983年11月
  • 劉多凱 1984年3月-1986年6月
  • 郭榮臘 1986年9月-1990年4月
  • 劉興隆 1990年4月-1994年5月
  • 邱衛東 1994年5月-1996年12月
  • 吳敏 1996年12月-2000年9月
  • 劉連根 2000年12月-2006年6月
  • 廖曉軍 2006年6月-(現任)

注釋

編輯
  1. ^ 1.0 1.1 關於漢廬陵縣、廬陵郡早期治所,舊府志、縣誌有「今泰和縣西三里」(西昌故城)、「今泰和縣西北三十里」兩種記載,近年有專家認為漢廬陵縣、廬陵郡和西昌縣早期治所均為今縣城西南三公里處的白口城(肖用桁:《白口城探源——廬陵文化起源之謎》,《南方文物》,2004年第1期,第81-83頁)
  2. ^ 李遷仕所築之古城今亦已發現,亦位於贛江南岸,距白口城約五里。
  3. ^ 關於並縣、設安豐縣、更名泰和三者的先後順序,各種史料說法不一,現從泰和縣政府網及遂川縣政府網之說。

參考資料

編輯
  1. 走進泰和[永久失效連結]〉,泰和縣人民政府網,2008年11月24日,於2009年4月9日查閱
  2. 宋瑛、彭啟瑞、周之鏞:《泰和縣誌》清光緒四年刊本,卷一·輿地誌、卷九·政典志
  3. 顧祖禹(清代):《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七·江西,維基資源
  4. 張紅旗、梁志武:〈吉泰盆地人口增長與土地利用變化關係研究〉,《資源科學》,1998年12月,20卷增刊,第83-95頁
  5. 《新中國五十年的江西》泰和縣部分,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ISBN 7-5037-3114-1,第578-5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