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旨在表彰2010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2011年2月27日下午17點30分(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0點30分)在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個類別的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通過美國廣播公司美國直播,由布魯斯·科恩唐·米斯徹擔任製作人米斯徹還是晚會的電視轉播導演[6][7]。男演員詹姆斯·弗蘭科和女演員安妮·海瑟薇首度擔任主持人[8]

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
官方海報
日期2011年2月27日
地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
主持人詹姆斯·弗蘭科
安妮·海瑟薇[1]
紅地毯提姆·岡恩
瑪麗婭·曼努諾斯Maria Menounos
羅賓·羅伯茨Robin Roberts
克里斯塔·史密斯(Krista Smith[2]
總監製布魯斯·科恩
唐·米斯徹[3]
導演唐·米斯徹[3]
摘要
最佳電影國王的演講
獲獎最多盜夢空間》和《國王的演講》(各4項)
提名最多國王的演講》(12項)
電視轉播
電視台美國廣播公司
持續時間3小時16分鐘[4]
收視率3790萬
21.2%(尼爾森收視率[5]

該屆奧斯卡頒獎晚會還與另外兩場頒獎典禮相關聯。2010年11月13日,第二屆學院主席獎頒獎典禮在好萊塢和高地中心大宴會廳舉行[9]。2011年2月12日,瑪麗莎·托梅比佛利山比佛利威爾希爾飯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10]

盜夢空間》和《國王的演講》均獲得了4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獲獎最多的電影,其中《國王的演講》拿下了最佳影片獎[11][12][13]。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勝出3項的《社交網絡》,獲獎2項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鬥士》和《玩具總動員3》,以及勝出1項的《黑天鵝》、《愛神英語God of Love (film)》、《更好的世界》、《監守自盜》、《失物招領英語The Lost Thing》、《不再是陌生人英語Strangers No More》和《狼嚎再起》(The Wolfman)。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近3800萬美國觀眾收看。

獲獎和提名

編輯

太平洋時區2011年1月25日早上5點38分(協調世界時下午13點38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Tom Sherak)和女演員莫妮克一起在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布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14]。《國王的演講》以12項提名領跑,《大地驚雷》以10項緊隨其後[15][16]

獲獎作品在2011年2月27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布[17][18]。《玩具總動員3》成為歷史上第三部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動畫片[19][20]。《大地驚雷》是繼2002年的《紐約黑幫》以來首部10項提名全部落空的電影[21]。因《127小時》獲影帝提名的詹姆斯·弗蘭科也是晚會的主持人,上一次有主持人獲提名則要追溯到1987年舉行的第5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當時的主持人保羅·霍根獲得了原著劇本獎提名[22][23];如果把獎項範圍縮窄至表演類別,那麼弗蘭科就是繼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邁克爾·凱恩以來首位獲表演類獎項提名的主持人[24]克里斯蒂安·貝爾梅麗莎·里奧因《鬥士》分別拿下女配角獎,這也是繼1986年的《漢娜姐妹》以來第一次有電影贏得兩個配角表演獎項[25]

獎項

編輯
 
湯姆·霍珀因《國王的演講》獲導演獎
 
科林·費爾斯因《國王的演講》獲男主角獎
 
娜塔莉·波特曼因《黑天鵝》獲女主角獎
 
克里斯蒂安·貝爾因《鬥士》獲男配角獎
 
梅麗莎·里奧因《鬥士》獲女配角獎
 
艾倫·索金因《社交網絡》獲原著改編獎
 
李·昂克里奇因《玩具總動員3》獲動畫長片獎
 
里克·貝克因《狼人》獲化妝獎

獲獎作品列在最上方一行,並且右側會附上‡符號:[26]

  • 《不再是陌生人》——凱倫·古德曼(Karen Goodman)和柯克·西蒙(Kirk Simon)‡
    • 《名義殺戮》(Killing in the Name)——傑德·羅斯坦(Jed Rothstein
    • 《海報女郎》(Poster Girl)——薩拉·奈森(Sara Nesson
    • 《旭日東升》(Sun Come Up)——詹妮弗·雷德芬恩(Jennifer Redfearn)和蒂姆·梅茨格(Tim Metzger
    • 仇崗衛士》——楊紫燁和托馬斯·列農(Thomas Lennon
  • 《愛神》——盧克·梅瑟尼Luke Matheny)‡
    • 自白》(The Confession)——塔內爾·托奧姆(Tanel Toom
    • 情竇初開The Crush)——邁克爾·克雷(Michael Creagh
    • 和你》(Na Wewe)——伊萬·戈爾德施密特(Ivan Goldschmidt
    • 143號願望》(Wish 143)——伊恩·巴恩斯(Ian Barnes
  • 《失物招領》——安德魯·魯赫曼Andrew Ruhemann)和陳志勇
    • 日與夜》——泰迪·牛頓(Teddy Newton
    • 咕嚕牛》(The Gruffalo)——馬克思·朗(Max Lang)和雅各布·舒(Jakob Schuh
    • 舉手之勞害地球》(Let's Pollute)——吉弗威·伯德Geefwee Boedoe
    • 《馬達加斯加:旅行日記》(Madagascar, a Journey Diary)——巴斯蒂恩·迪布瓦(Bastien Dubois
  • 盜夢空間》——理查德·金(Richard King)‡
    • 玩具總動員3》——湯姆·邁爾斯(Tom Myers)和邁克爾·席維斯(Michael Silvers
    • 創:戰紀》——格溫多林·耶茨·惠特爾(Gwendolyn Yates Whittle)和艾迪生·蒂格(Addison Teague
    • 大地驚雷》——斯吉普·里埃弗塞(Skip Lievsay)和克雷格·伯基(Craig Berkey
    • 危情時速》——馬克·斯托金格(Mark P. Stoeckinger
  • 《狼人》——里克·貝克戴夫·埃爾西Dave Elsey)‡
    • 巴尼的人生》——阿德里安·莫羅特(Adrien Morot
    • 回來的路》(The Way Back)——愛德華·F·恩里克斯(Edouard F. Henriques)、格雷戈里·芬克(Gregory Funk)和約蘭達·塔辛(Yolanda Toussieng
  • 盜夢空間》——保羅·富蘭克林Paul Franklin)、克里斯·科伯爾德Chris Corbould)、安德魯·洛克利(Andrew Lockley)和彼得·貝布(Peter Bebb)‡
    • 愛麗絲夢遊仙境》——肯·拉斯頓Ken Ralston)、大衛·紹布(David Schaub)、凱里·維勒加斯(Carey Villegas)和肖恩·菲利普斯(Sean Phillips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蒂姆·伯克(Tim Burke)、約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克里斯蒂安·曼茨(Christian Manz)和尼古拉斯·阿薩蒂(Nicolas Aithadi
    • 生死接觸》(Hereafter)——邁克爾·歐文斯(Michael Owens)、布萊恩·格里爾(Bryan Grill)、史蒂芬‧科揚斯基(Stephan Trojanski)和喬·法雷爾(Joe Farrell
    • 鋼鐵俠2》——簡尼克·西爾斯(Janek Sirrs)、本·斯諾(Ben Snow)、蓋德·賴特(Ged Wright)和丹尼爾·薩迪克(Daniel Sudick

榮譽獎項

編輯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於2010年11月13日舉辦第二屆學院主席獎頒獎典禮,頒發了以下獎項:[27][28][29]

奧斯卡榮譽獎

編輯

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

編輯

提名和獲獎大戶

編輯

頒獎和表演嘉賓

編輯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30][31]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
姓名 角色
湯姆·凱恩[32] 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報幕員
湯姆·漢克斯 頒發藝術指導獎攝影獎
柯克·道格拉斯 頒發女配角獎
米拉·庫尼斯
賈斯汀·汀布萊克
頒發動畫短片獎動畫長片獎
哈維爾·巴登
喬什·布洛林
頒發原著改編獎原著劇本獎
拉塞爾·布蘭德
海倫·米倫
頒發外語片獎
瑞茜·威瑟斯彭 頒發男配角獎
湯姆·謝拉克
安妮·斯威尼迪斯尼ABC電視集團總裁)
特別出場宣布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廣播公司之間的電視轉播協議續約
妮可·基德曼
休·傑克曼
引出過去電影音樂精選曲目的現場表演
頒發原創配樂獎
馬修·麥康納
斯嘉麗·約翰遜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輯獎
瑪麗莎·托梅 科技成果獎頒獎片段
凱特·布蘭切特 頒發化妝獎服裝設計獎
凱文·斯派西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We Belong Together》和《I See the Light》的現場表演
傑克·吉倫哈爾
艾米·亞當斯
頒獎紀錄短片獎和短片獎
奧普拉·溫弗瑞 頒發紀錄長片獎
比利·克里斯托 引出鮑勃·霍普主持第2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存檔鏡頭數字投影
鮑勃·霍普(存檔鏡頭/數字投影) 介紹小羅伯特·唐尼和裘德·洛上當頒獎
小羅伯特·唐尼
裘德·洛
頒發視覺效果獎剪輯獎
詹妮弗·哈德森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If I Rise》和《Coming Home》的現場演出
頒發原創歌曲獎
哈莉·貝瑞 引出向萊娜·霍恩致敬的片段
凱瑟琳·畢格羅
希拉里·斯旺克
頒發導演獎
安妮特·貝寧 頒發榮譽獎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
傑夫·布里吉斯 頒發女主角獎
桑德拉·布洛克 頒發男主角獎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頒發最佳影片獎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
姓名 角色 表演
威廉·羅斯 音樂編排
指揮
管弦樂
安妮·海瑟薇 表演者 悲慘世界》插曲《On My Own
蘭迪·紐曼 表演者 玩具總動員3》插曲《We Belong Together
扎克瑞·萊維
亞倫·孟肯
曼迪·穆爾
表演者 魔發奇緣》插曲《I See the Light
A·R·拉曼
弗洛倫絲·威爾奇
表演者 127小時》插曲《If I Rise
格溫妮斯·帕特洛 表演者 《鄉謠情緣》(Country Strong)插曲《Coming Home
席琳·狄翁 表演者 在紀念去世影人環節獻唱歌曲《Smile
PS22合唱團 表演者 在晚會接近尾聲時演唱《綠野仙蹤》插曲《Over the Rainbow

典禮資訊

編輯
詹姆斯·弗蘭科(左)和安妮·海瑟薇(右)共同主持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2010年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聘請曾獲奧斯卡金像獎肯定的製片人布魯斯·科恩(Bruce Cohen)和資深電視製作人唐·米斯徹(Don Mischer)負責本屆晚會的製作[33]。「我對布魯斯和唐接受邀請,製作和導演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電視轉播感到欣喜若狂,」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表示,「他們在製作首屆學院主席獎上所做的工作十分出色,我非常有信心,他們會利用自己的創造力和非凡才華,呈現出最讓人難忘的奧斯卡頒獎典禮」[34]。為了給晚會帶來更年輕的面孔,科恩和米斯徹請來男演員詹姆斯·弗蘭科和女演員安妮·海瑟薇共同主持2011年的頒獎典禮[35]。「詹姆斯·弗蘭科和安妮·海瑟薇是好萊塢新一代的代表——新鮮、刺激、多才多藝。我們希望能在2月27日通過奧斯卡(實況)轉播展示他們的出眾才華,同時也給世界帶去娛樂,」科恩和米斯徹表示「對詹姆斯和安妮都將與我們優秀的創作團隊攜手達成這一目標感到激動萬分」[36]。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也由此成為首屆由一男一女兩位主持人共同主持的奧斯卡頒獎晚會[37]。這時年僅28歲的海瑟薇也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主持人[38]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這年的頒獎晚會是「歷史上最具互動性的頒獎典禮」。為此學院將官方網站「oscar.com」更新,不但列有所有提名和獲獎者,還有電影預告片和學院與美國廣播公司製作的獨家片段。[39]同時,人們還可以通過學院的TwitterFacebook頁面向出席晚會的演員或名流提問,頒獎典禮前的紅地毯走秀會有4位主持人,其中1位會向提名人或其他出席人士詢問獲選的問題[39]。用戶還可以在支付4.99美元後在線訪問20餘段短片,其內容包括紅地毯秀、頒獎典禮及其後的舞會。另外,還有多台攝像機採用360度全景拍攝,觀眾可以自行選擇想要的角度。[40]

此外還有多人參與頒獎典禮的製作。威廉·羅斯(William Ross)擔任頒獎典禮的音樂總監和樂隊指揮[41]。藝術指導設計師史蒂夫·巴斯(Steve Bass)為晚會設計了新的舞台[42]。《娛樂周刊》專欄作家、電視明星戴夫·卡格爾(Dave Karger)迎接踏入紅地毯的來賓[43]。設計師馬克·弗里德蘭(Marc Friedland)採用高亮度彩色金箋紙設計了新的信封,用來盛放勝出者名單,信封的封口內襯有紅色油漆,還帶有印上奧斯卡小金人的綢緞金箔[44][45]。電視節目主持人克里斯·哈里森主持每周一期的幕後花絮短片博客《奧斯卡之路》(Road to the Oscars)來為晚會造勢[46]PS22童聲合唱團在晚會結束時表演《綠野仙蹤》插曲《Over the Rainbow[47]

提名電影票房表現

編輯

截至2011年1月25日提名公布時,全部10部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電影中有3部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收穫了超過1億美元票房,與上屆的5部相比減少了2部[48]。10部電影到提名時共計取得12億美元的票房,這個數字與以往歷年相比僅次於2009年,平均每部收入1億1930萬美元[48]

提名公布時,10部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電影中有2部正處於票房榜前10位。其中《玩具總動員3》以4億1490萬美元居首[49];另一部位於票房榜十強的是《盜夢空間》,進賬2億9250萬美元。另外8部電影的票房分別為:收入1億3790萬美元的《大地驚雷》、進賬9540萬美元的《社交網絡》、收入8320萬美元的《黑天鵝》、進賬7260萬美元的《鬥士》、收入5730萬美元的《國王的演講》、進賬2080萬美元的《孩子們都很好》、收入1120萬美元的《127小時》和進賬620萬美元的《冬天的骨頭》[49]

在2010年美國電影票房50強中,共有15部電影獲得了共計55項提名。其中《玩具總動員3》(冠軍)、《盜夢空間》(第5名)、《馴龍高手》(第9名)、《大地驚雷》(第17名)、《社交網絡》(第29位)、《城中大盜(第32位)、《黑天鵝》(第38位)和《鬥士》(第45位)獲得了最佳影片、動畫長片、導演或任意一項演員、編劇類獎項提名[50]。另外7部獲提名的電影分別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亞軍)、《鋼鐵俠2》(季軍)、《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第6位)、《魔發奇緣》(第10位)、《創:戰紀》(第12位)、《特工紹特》(第21位)和《危情時速》(第39位)[50]

專業評價

編輯

大部分媒體出版物對本屆頒獎晚會的評價欠佳。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表示:「雖然有很多實至名歸的提名電影,但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卻沉悶、緩慢、無趣到讓人難受,詹姆斯·弗蘭科和安妮·海瑟薇的主持組合很不相配。或許她(指海瑟薇)在一旁很好地陪襯了另一位主持人,但弗蘭科的表現卻如同機器人般單調乏味。」埃伯特接下來稱讚了多位勝出者,但在最後總結晚會時用了這樣4個字:「一!潭!死!水!」[51]。《好萊塢報道》電視評論員蒂姆·古德曼(Tim Goodman)稱「這可能是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奧斯卡電視轉播」,他認為把電影界最重大的夜晚交給這樣兩位演員來主持是件「糟糕而危險」的事。古德曼還表示,奧斯卡頒獎典禮仿佛某種無聊的節慶,看起來還會無精打采但卻堅持不懈地辦下去。[52]聖路易斯郵報》(St. Louis Post-Dispatch)的蓋爾·彭寧頓(Gail Pennington)在評論中批評晚會感覺就像表現差勁的《周六夜現場》,拖沓、怪異,而且也沒有什麼特別強的娛樂性。對於兩位主持人,彭寧頓稱海瑟薇「至少努力了」,但弗蘭科則「看起來半夢半醒,或者是剛吸了大麻,正在神遊狀態。」[53]

也有少數媒體對節目有較為正面的評價。《娛樂周刊》電視評論員肯·塔克Ken Tucker)認為,頒獎典禮「輕鬆風趣、充滿智慧、泰然自若,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弗蘭科都是了不起的奧斯卡主持。他們的態度充滿敬意,同時又不致令人感覺太過正式,兩者結合,給予這個夜晚恰當的基調,無論是在編排計劃以內、還是即興發揮的部分,都讓人愉悅的同時又充滿驚喜。」在他看來,這無疑是個「充滿樂趣、節奏輕快的夜晚。」[54]。瑪麗·麥克納馬拉(Mary McNamara)在《洛杉磯時報》上表示,兩位主持人似乎是在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方向努力,他們知道自己無法像吉米·法倫主持艾美獎那樣光芒四射,但至少不要像主持這年金球獎瑞吉·葛文那樣淪為早間電視節目的笑柄。最終晚會表現中規中矩,算不上拖拉,也沒有多少高調,但這場花哨的節目持續時間還是很長。在她看來,這個夜晚總體給人一種例行工事般的奇怪感覺,勝出者大都可以預料,所以讓人感覺有些麻木,每位獲獎演員在台上致謝的時間無論拖多久都不會被樂隊打斷。[55]

收視率

編輯

本屆頒獎典禮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裡平均有3790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降低了9%[56][57]。估計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有7130萬[58]。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據看,節目的表現也不及前兩年,吸收了21.2%的家庭收看,收視率超過33%[5]。此外,晚會在18至49歲年齡段人群中獲得的收視率有11.8 / 30,這表明當時美國該年齡段人群中有11.8%收看這集節目,如果只統計當時有看電視的這一年齡段觀眾群,則收視率有30%[59][60]

紀念

編輯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席琳·狄翁在本場晚會的這一環節表演查理·卓別林的歌曲《Smile》(意為《微笑》),紀念了以下人士:[30][61]

紀念環節即將結束時,女演員哈莉·貝瑞上台引出片段,她在其中演唱《暴風雪》(Stormy Weather)同名主題曲,以此來向萊娜·霍恩致敬[6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ames Franco and Anne Hathaway to co-host 2011 Oscars. BBC News (BBC). 2010-11-29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1). 
  2. ^ Robin Roberts, Tim Gunn to Host ABC's Oscar Pre-Show. ABC News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2011-02-14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 ^ 3.0 3.1 Young, John. Oscars: Academy picks Bruce Cohen and Don Mischer to produce 83rd Academy Award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0-06-22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 ^ Lowry, Brian. 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1-02-27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5. ^ 5.0 5.1 Golum, Robert. U.S. Broadcast Television Ratings for the Week Ended Feb. 27. Bloomberg Business (Bloomberg L.P.). 2011-03-01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6. ^ Littleton, Cynthia; McNairy, Dave. Academy taps Oscar producers.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0-06-22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4). 
  7. ^ Young, John. Oscars: Academy picks Bruce Cohen and Don Mischer to produce 83rd Academy Award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0-06-22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 ^ O'Connor, Clint. Anne Hathaway and James Franco to team as Oscar hosts. The Plain Dealer (Advance Publications). 2010-11-29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1). 
  9. ^ Vary, Adam B. The Governors Awards: The stars come out to honor cinema greats -- and maybe snag an Oscar nod in the proces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0-11-14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10. ^ Harrison, Alexa. Marisa Tomei to host Sci-Tech Oscars.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1-02-04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1. ^ Dudek, Duane. Oscar plays it safe, crowns 'King's Speech'.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Morris Communications). 2011-02-28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12. ^ Vognar, Chris. 'The King’s Speech' takes home a royal bounty at Oscars.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A. H. Belo Corporation). 2011-02-28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3. ^ Germain, David. 'King's Speech' claims best-picture Oscar. St. Louis Post-Dispatch (Lee Enterprises). 2011-02-27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14. ^ Labrecque, Jeff. Mo'Nique to announce Oscar nominations on Jan. 25.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1-01-0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4). 
  15. ^ Williams, Joe. Oscar nominations confirm it's good to be 'King'. St. Louis Post-Dispatch (Lee Enterprises). 2011-01-2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4). 
  16. ^ Germain, David. 'King's Speech' rules with 12 Oscar nominations. U-T San Diego (MLIM Enterprises). 2011-01-2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17. ^ List of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CNN (Time Warner). 2011-01-2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18. ^ The King's Speech Conquers The Oscars. MTV (Viacom). 2011-02-28 [2014-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19. ^ Lang, Derek J. John Lasseter wi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The Washington Post (Katharine Weymouth). 2011-02-26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20. ^ Venutolo, Anthony. Oscars 2011: 'Toy Story 3' wins Best Animated Feature. The Star-Ledger (Advance Communications). 2011-02-27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21. ^ Fritz, Ben. 'True Grit' goes 0-for-10 at Oscar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Publishing). 2011-02-28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22. ^ Graser, Marc. ‘The King’s Speech’ tops Oscar noms.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1-01-2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6). 
  23. ^ Levine, Stuart; Justin, Kroll. Franco, Hathaway to host Oscars.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0-11-29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24. ^ Schwartz, Terry. James Franco Isn't The First Oscar-Nominated Oscar Host!. MTV (Viacom). 2011-01-25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25. ^ Glanfield, Tim. Oscar coronation for Colin Firth and The King's Speech. Radio Times (Immediate Media Company). 2011-02-28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26. ^ The 83rd Academy Awards (2011)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7. ^ McNulty, Charles. The Actor's Craft: The Eli Wallach method. Orlando Sentinel (Tribune Publishing). 2010-11-07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8. ^ Kilday, Greg. Academy Honors Francis Ford Coppola, Eli Wallach; Sidesteps Jean-Luc Godard Controvers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0-11-14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2). 
  29. ^ Svetkey, Benjamin. Francis Ford Coppola, Eli Wallach, and Jean-Luc Godard win Oscars (but not on TV).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0-08-25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0. ^ 30.0 30.1 Sheehan, Paul. Live Blog: 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Gold Derby. 2011-02-27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31. ^ McDonnell, Brandy. Live blog: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Oklahoman (OPUBCO Communications Group). 2011-02-27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2. ^ 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Hollywood.com (Hollywood.com, LLC).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3. ^ Kilday, Greg. Bruce Cohen, Don Mischer to produce Osca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0-06-22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2). 
  34. ^ Finke, Nikki. 83rd Oscar Telecast Producers Announced. Deadline.com (Penkse Media Corporation). 2010-06-22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5. ^ Franco and Hathaway hope to add vitality and viewers to Oscar telecast. St. Louis Post Dispatch (Lee Enterprises). 2010-11-30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36. ^ Levy, Steve. The Most Unexpected Oscar Hosts Yet: James Franco and Anne Hathaway. Time (Time Inc.). 2010-11-29 [2015-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7. ^ McDonnell, Brandy. Hugh Jackman gives Anne Hathaway, James Franco Oscar hosting advice. The Oklahoman (OPUBCO Communications Group).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8. ^ Pierce, Scott. This weekend on TV: The Oscar hosts are getting younger. The Salt Lake Tribune (MediaNews Group). 2011-01-27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9. ^ 39.0 39.1 Pond, Steve. A Guide to the Academy's Interactive Oscar Features. TheWrap. 2011-02-25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0. ^ Sheehan, Paul. Oscars offer unprecedented backstage access. Gold Derby. 2011-02-1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1. ^ William Ross to Conduct Oscars This Yea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1-02-23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6). 
  42. ^ Kilday, Greg. Steve Bass hired for Oscar sho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0-09-23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43. ^ Gray, Ellen. Ellen Gray: Oscar hosts: Light, bright, safe.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4. ^ Levy, Glen. Just What the Oscars Need: A New Envelope. Time (Time Inc.). 2011-02-17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45. ^ King, Susan. Oscars: The envelope gets a new design.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Publishing). 2011-02-16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46. ^ Karger, Dave. Academy launches 'The Road to the Oscar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1-02-1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7. ^ Maerz, Melissa. New York's P.S. 22 choir to go 'Over the Rainbow' at the Oscar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Publishing). 2011-02-14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8. ^ 48.0 48.1 Subers, Ray. 2010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1-01-25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4). 
  49. ^ 49.0 49.1 Box-office numbers for Oscar best-picture nominees. The Oklahoman (OPUBCO Communications Group). 2011-01-25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0. ^ 50.0 50.1 2010 Box Office Grosses (as of January 24, 2011).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5). 
  51. ^ Ebert, Roger. Oscars: "King" wins, show loses. Chicago Sun-Times (Sun Time Media Group). 2011-02-27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52. ^ Goodman, Tim.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Television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8). 
  53. ^ Pennington, Gail. Oscar show goes on (and on). St. Louis Post-Dispatch (Lee Enterprises).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54. ^ Tucker, Ken. The Oscar telecast review: The hosts, the speeches, the mistakes, the ad-lib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55. ^ McNamara, Mary. Television Review: Anne Hathaway and James Franco play it safe.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Publishing).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6. ^ 37.9M viewers pick up Oscars.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11-03-01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57. ^ Collins, Scott. For better or worse.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Publishing).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8. ^ Disney's ABC Reports Revised Nielsen Ratings for Academy Awards. Bloomberg News (Bloomberg L.P.). 2011-03-01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9. ^ Kissell, Rick. Oscars ratings down from last year.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60. ^ Pierece, Scott. Younger Oscar hosts = lower TV ratings. The Salt Lake Tribune (MediaNews Group).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61. ^ Malkin, Marc. We Know Céline Dion's Post-Baby Plans (Hint: Think Oscar!). E! (NBCUniversal). 2011-02-15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3). 
  62. ^ Saleh, Ian. 'In Memoriam': Lena Horne honored at Academy Awards. The Washington Post (Katharine Weymouth). 2011-02-28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新聞資源
分析
其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