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奇茲人
納奇茲人(Natchez /ˈnætʃəz/)是一個美洲原住民族。他們最初居住在密西西比河谷下游的納奇茲布拉夫斯地區,靠近現今美國密西西比州的納奇茲市。他們的語言沒有已知近親,但可能與克里克邦聯的馬斯科吉語族有很遠的關係。一位早期的美國地理學家在他1797年的地名辭典中指出,他們也被稱為「日落印第安人」。
Natchez | |
---|---|
總人口 | |
est. 6,000[1] | |
分佈地區 | |
Mississippi - Natchez Bluffs, (historical), 路易斯安那州, 奧克拉荷馬州, 南卡羅來納州 | |
語言 | |
English, French, Natchez | |
宗教信仰 | |
Christianity, Native | |
相關族群 | |
Muscogee, Cherokee |
納奇茲文化是唯一一個從歐洲殖民時期倖存下來的具有複雜酋長國特徵的密西西比文化,並以此聞名。東南部的其他密西西比社會大多在與西班牙帝國或其他新移民接觸後不久經歷了重大轉變。納奇茲文化還因獨特的貴族階級制度和外婚制習俗而聞名。這是一個母系氏族社會,血統按女性血統計算。被稱作「大太陽」的最高酋長永遠是「女太陽」的兒子,而「女太陽」的女兒將是下一個「大太陽」的母親,以此確保單一「太陽「家系對酋長領地的控制。關於納奇茲社會制度最初的運作方式,民族學家尚未達成共識。
1731 年,在與法國的幾次戰爭之後,納奇茲被擊敗。大多數被俘的倖存者被運往法屬聖多明戈作為奴隸販賣。其他人則向其他部落避難,例如馬斯科吉的奇克索和克里克,以及說易洛魁語的切羅基人。如今大多數納奇茲家庭和社區都在俄克拉荷馬州,隸屬於聯邦承認的切羅基和馬斯科吉(克里克)部落。南卡羅來納州承認兩個納奇茲社區。
史前時期
編輯在納奇茲文化前,該地區屬於普拉克明原住民文化,這是更大的史前密西西比文化的一部分,延伸到密西西比河谷下游及其支流。它最大的中心位於今天伊利諾伊州的卡霍基亞,靠近伊利諾伊河、密蘇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交匯處。此文化因社會等級森嚴、建築複雜的土木工程和平台土墩,以及大量種植玉米而聞名。
考古證據表明,至少早在公元700年,納奇茲布拉夫斯地區就已出現普拉克明文化(一個高度發展的科爾斯克里克文化)。 納奇茲布拉夫斯位於現今密西西比州的密西西比河東側。在史前晚期,大約在1500年左右,普拉克明人占領了從北部的大黑河到南部的霍莫齊托河附近的領土。 普拉克明人建造了許多平台土墩,包括翡翠丘——北美墨西哥以北第二大前哥倫布時期建築。翡翠丘是一個重要的儀式中心。
納奇茲人也曾使用翡翠丘,但他們在1700年之前放棄了該地址。他們的權力中心轉移到了納奇茲大村莊。大村莊內有三到五個平台土墩。 [2]
到1700年,納奇茲人的領地僅覆蓋了北部的仙童河和南福克科爾斯河到南部的聖卡特琳河之間的區域。該地區大約是現今密西西比州亞當斯縣的北部。
原始時期
編輯歐洲對納奇茲人最早的記載可能來自西班牙遠征時期赫爾南多·德·索托的日誌。 1542年,德·索托的探險隊在密西西比河東岸遇到了一個強大的酋長國。當地消息來源稱它為「奇戈爾丹」,以最高酋長的名字命名。學者尚未確定這個酋長國是否是當時處於優勢地位的納奇茲酋長國的翡翠時期(1500-1680) 。探險隊很快與當地人起了暴力衝突,當地人用獨木舟襲擊追趕西班牙人。 此後140多年,歐洲沒有再與當地人進一步接觸,但當地人遭遇了由其他美洲原住民從歐洲商人那裡間接傳播的傳染病流行病。這些因素和其他類似入侵事件嚴重減少了當地人口。到歷史時期,地方權力中心已經轉移到納奇茲大村莊。
與法國接觸時期
編輯17世紀後期,法國人探索了密西西比河下游。他們與納奇茲人最早的相遇情況複雜。1682年勒內-羅貝爾·卡弗利耶·德·拉薩勒帶領着一支探險隊沿密西西比河而下。納奇茲人友好地接待了這支隊伍。但當法國人返回密西西比河上游時,他們遇到了由大約1500名納奇茲戰士組成的的敵對部隊並匆匆離開。在1690年代法國再次到來時,納奇茲人表現得熱情友好。1700年,當伊貝維爾(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拜訪納奇茲人時,他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和平儀式,其中包括吸一種儀式用的煙斗和一場宴會。 [3]
1698年,來自(法屬)加拿大的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開始在納奇茲人部落中定居。法國殖民者於1699年和1702年在墨西哥灣沿岸建立了比洛克西和莫比爾。早期的法國路易斯安那州由伊貝維爾和他的兄弟Jean-Baptiste Le Moyne、Sieur de Bienville等人統治。兄弟幾人在法國與納奇茲的關係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4]
法國資料顯示,在18世紀初期,納奇茲人有6到9個村莊,人口大約在4000至6000,並有能力召集1500名戰士。 [3]聖卡特琳河下游地區有三個村區,分別稱為西烏、弗洛爾和納奇茲大村莊。其他三個村落位於東北部,沿聖卡特琳河上游和仙童河上游,被稱為白蘋果(或白土)、格里格拉和詹澤納克(或山核桃)。 [5]歷史學家小詹姆斯·巴內特 (James Barnett, Jr.) 認為這種分散的領導結構是在後流行病年代發展起來的。它使納奇茲人能夠與歐洲各國定居者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但最終導致了納奇茲社會更深層次的內部分歧。[來源請求]
納奇茲酋長被稱為太陽,最高酋長被稱為大太陽(納奇茲語: uwahšiL li∙kip )。當法國人到達時,納奇茲人由大太陽和他的兄弟紋身蛇統治,這兩個職位都是世襲的。大太陽對民政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紋身蛇則負責監管戰爭與和平,以及與其他國家的外交等政治問題。兩人都住在納奇茲大村莊。其他小酋長大多來自太陽王室,掌管其他納奇茲村莊。 [6]
納奇茲人在太陽王室死後進行儀式性的人祭。當一個男性太陽王室成員死亡時,他的妻子被期望通過儀式性自殺來陪伴他。這種犧牲被與至高榮譽聯繫起來,有時許多納奇茲人選擇跟隨一位太陽王族走向死亡。例如,在紋身蛇於 1725 年去世時,他的兩個妻子、一個姐妹(法國人將其稱為光榮者),他的第一個戰士,他的醫生,他的僕人領班及其妻子,他的護士,以及一個戰爭社團的工匠,都選擇為他陪葬。 [7]
母親有時會在這種儀式中犧牲嬰兒,這是一種賦予母親榮譽和特殊地位的行為。選擇儀式自殺的成年人的親屬同樣受到尊重,地位也得到提升。 在酋長死後進行儀式性自殺和殺嬰的做法也存在與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其他美洲原住民中,例如泰恩薩人。 [8]
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現今美國東南部的法國殖民者與生活在卡羅來納殖民地的人們發起了一場權力鬥爭。卡羅來納州的商人在美國東南部的原住民中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貿易網絡。1700年,它已經向西延伸到密西西比河。居住在納奇茲部落北部的奇克索部落經常受到卡羅來納州商人的來訪,這成為了他們獲取槍支和酒精的途徑。與卡羅來納商人進行的最有利可圖的交易之一涉及美洲原住民奴隸的交易。幾十年來,奇克索人在美國東南部的廣大地區搶劫奴隸,並常有納奇茲和亞祖戰士作為盟軍加入。這些突襲隊長途跋涉,從敵對部落中俘虜奴隸。在一個1713年的例子中,奇克索、納奇茲和 亞祖突襲者組成的小隊襲擊了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的喬瓦查斯部落。 喬瓦查斯的大酋長被殺;他的妻子和另外十個人被帶到卡羅來納被賣為奴隸。
儘管卡羅萊納商人已經在美國東南部經營了幾十年,但法國商人在他們到達的幾年內迅速在整個地區建立了經濟網絡。該地區的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都試圖與儘可能多的歐洲人保持貿易聯繫,鼓勵競爭和降低價格。1710年代,納奇茲人與法國人已有密切貿易往來,用毛皮換取槍支、毯子、酒精和其他用品。儘管如此,納奇茲人仍對所有歐洲商人開放市場。歐洲殖民化步伐的加快導致納奇茲社會內部的緊張局勢惡化。以納奇茲大村莊為首,包括麵粉村和提烏村的幾個村莊公開支持法國人。其他村莊,包括白蘋果、詹澤納克和格里格拉等,與法國人保持距離,並考慮在其他地方尋求結盟的可能性。住在納奇茲大村莊的大太陽和紋身蛇等領袖對法國人比較友好。當納奇茲人和法國人之間爆發暴力時,白蘋果村通常是緊張局勢的主要來源,就像納奇茲起義一樣。
法國殖民當局經常將納奇茲人描述為由大太陽和紋身蛇以絕對、專制的權威統治。兩個對立派系的存在是眾所周知的並且有文獻記載。大太陽和紋身蛇一再指出他們難以控制敵對的納奇茲人。白蘋果村很可能至少是半獨立的。大太陽和紋身蛇家族對邊遠村莊的控制在1720年代後期兩人去世後被削弱了。他們理論上是納奇茲的最高酋長,但白蘋果的酋長成為了最年長的太陽氏族酋長,並且比大太陽擁有更大的政治影響力。法國人繼續認為大太陽對所有納奇茲村莊的行為負責。他們與納奇茲人打交道時始終堅持納奇茲人是一個內部統一的民族,由其首都納奇茲大村莊統治。 [9]
在1710和1720年代,法國在納奇茲地區的定居點從少數商人和傳教士增長到數百名定居者(大約400名法國殖民者和200名非洲奴隸)。 [10]他們種植了幾個大型煙草種植園,並在羅莎莉堡設有軍事哨所。法國殖民者經常與納奇茲婦女通婚。 [10]起初,納奇茲人歡迎法國定居者並分配給他們土地,儘管歷史學家注意到他們不與法國人的土地所有權概念很可能大不相同。 [3]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Natchez – A Sociably Advanced People – Legends of America. www.legendsofamerica.com. [2022-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 ^ See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web pages Emerald Mound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Grand Village of the Natchez India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0 3.1 3.2 DuVal, Kathleen. Wood, Peter H.; Waselkov, Gregory A.; Hatley, M. Thomas , 編. Powhatan's Mantle: Indian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PDF) 2nd.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05-31).
- ^ For an overview of colonial Louisiana and French-Indian relations, see DuVal, "Interconnectedness and Diversity in 'French Louisiana'", in Powhatan’s Mantle: Indian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d. Peter H. Wood, Gregory A. Waselkov, and M. Thomas Hatley,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nd edition, 2006
- ^ Map of historic Natchez village areas in Lorenz 2000 .
- ^ Lorenz 2000,第151, 160–161頁.
- ^ La Vere, David. Looting Spiro Mounds: An American King Tut's Tomb.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7-04-01: 119–122. ISBN 978-0806138138.
- ^ Gallay 2002.
- ^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l division in Natchez society, their role in the conflicts of the region, and the French misunderstandings of Natchez politics can be found in Lorenz 2000 .
- ^ 10.0 10.1 Parmenter, Jon. Review: Reviewed Work: THE NATCHEZ INDIANS: A History to 1735 by James F. Barnett, Jr.. Louisiana History: The Journal of the Louisiana Historical Association. Winter 2010, 51 (1): 112–114 [2022-10-14]. JSTOR 40646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