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
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義大利語: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專用教堂,1807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同時是威尼斯宗主教駐地。其為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有「金色聖堂」(Chiesa d'Oro)的美譽。
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 | |
---|---|
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義大利威尼斯 |
座標 | 45°26′04″N 12°20′23″E / 45.4345°N 12.3396°E |
宗教 | 天主教 |
教區 | 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 |
祝聖 | 1071年10月8日 |
領導 | Angelo Scola |
功能狀態 | 主教座堂、宗座聖殿 |
官方網站 | Basilica di San Marco a Venezia website |
建築詳情 | |
建築師 | Domenico I Contarini |
建築風格 | 拜占庭式、哥特式建築 |
竣工 | 1617年 |
詳細規格 | |
長度 | 76.50公尺(251.0英尺) |
寬度 | 62.50公尺(205.1英尺) |
穹頂 | 5 |
外穹頂高度 | 43公尺(141英尺) |
內穹頂高度 | 28.15公尺(92.4英尺) |
地圖 | |
歷史
編輯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的前身最初建於828年[1],當初只是總督府當中一座臨時性的建築,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卓偷運出來聖馬可的遺骸。這座聖堂後來於832年被一所新聖堂所取代。新聖堂在976年的一場叛亂中被焚毀[1],並於978年重建完成(聖馬可鐘樓的歷史也可追溯至9世紀)。現今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的基礎於1063年成型[1],於1094年完工[1],聖馬可的遺骸同一年在聖堂柱子旁邊被32任總督Vitale Faliero重新發現。聖堂還附有一座低矮的塔樓,最初被認為是總督府的一部分。在13世紀的上半葉,聖堂的前廳和新的立面修建完成,大多數馬賽克的鑲嵌工作也同時完成。聖堂圓頂為木製,並融合哥特式的建築架構。
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的基本結構與當初已經產生大幅度的改變,它的裝飾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第十四世紀,一艘來自東方的威尼斯船隻返回當地,從一些古代建築上取下材料,添加到聖堂的外部。漸漸地,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外牆的裝飾物包含各種大理石和雕刻,其中一些裝飾品的年代遠超過建築物本身。從外表來看,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是哥特式建築的典型範例。
由於威尼斯一到冬天就常因漲潮而淹水,導致聖馬可大教堂積水嚴重。2022年,為了保護聖馬可教堂的馬賽克地磚和大理石柱,義大利工程師在教堂外架起玻璃柵欄[2]。
外部
編輯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在許多世紀中,宗主教座堂內外的鑲嵌畫都曾更換過,但是這裡從未改變。講述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遺蹟故事的鑲嵌畫位於側門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和超德、四個戰士及聖徒聖馬爾谷雕像。
聖馬爾谷之馬
編輯聖馬爾谷之馬大約於1254年設立於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當中。這些雕塑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典時代晚期,作者可能是西元前4世紀希臘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將銅駟馬雕像從希俄斯島運到君士坦丁堡,所以聖馬爾谷之馬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矗立許久[3],威尼斯公爵恩裏科·丹多洛後來將馬運到威尼斯,於1254年安裝在聖馬爾谷聖殿的立面。彼特拉克在此欣賞它們[4]。拿破崙於1797年強行將馬從威尼斯搬到巴黎,放置在卡盧梭凱旋門。1815年,馬回到威尼斯聖馬爾谷聖殿。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空氣污染嚴重,只好改用複製品代替,真正的聖馬爾谷之馬則在聖殿內部展出。
四帝共治雕像
編輯羅馬帝國爆發三世紀危機後,皇帝戴克里先為了穩定局勢,於286年設置一個新的統治制度即四帝共治制。他把帝國分為東西兩部,他治東、馬克西米安治西。293年增加直接繼承的副手以避免王位紛爭和內戰:主皇帝稱奧古斯都,副皇帝稱凱撒。戴克里先任命自己為東部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為東部凱撒,馬克西米安為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為西部凱撒。
斑岩雕像代表四個皇帝在帝國內部相互依存。它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從君士坦丁堡運來,放置於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的西南角。
前廳
編輯前廳本來位於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的西側,後來南邊被分割成其他用途。前廳內部的裝飾非常華麗,天花板鑲嵌著舊約聖經的故事。故事主角是諾亞、亞伯拉罕、約瑟與摩西。
內部
編輯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內部被希臘式十字結構分割成三個大殿,這是根據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來設計的。12世紀時,幾何圖案和動物圖案被鑲嵌在大理石地板上,但後來經歷許多次修復。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內部裝飾使用的技術是碎塊形工藝(Opus sectile)與棋盤形鑲嵌工藝(opus tessellatum)。低層牆壁和支柱也完全覆蓋著大理石磚。中央的圓頂則是一幅耶穌升天的龐大鑲嵌畫。
東側有一個凸起的內殿,下方則是地下墓室。內殿由一個聖壇屏與其他部分分開,聖壇屏由8個紅色大理石圓柱組成,表面覆蓋哥特式雕塑的傑作(14世紀末)。聖堂中間最後方是黃金祭壇(Pala d'Oro),上面共有2,000多顆的寶石,包括珍珠、祖母綠和紫水晶。
內殿的後方是祭衣間和一座建於15世紀的小聖堂,奉獻給聖西奧多(威尼斯的主保聖人),義大利著名畫家喬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羅則有一幅畫作放置在此。
聖壇屏的右側是平台,新當選的公爵會從這裡現身眾人面前。左側通道是聖克勉堂和聖主機壇。聖馬爾谷的遺物在1094年於此地被重新發現,鑲嵌畫被描繪於右側通道的支柱上。
聖壇屏的左側是宗主教座堂人員閱讀聖經時站立的平台,右側通道是聖伯多祿堂,象徵對拜占庭皇室的崇敬。北面則是聖伊西堂和Mascoli堂。
鑲嵌畫
編輯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內部上層完全覆蓋著明亮的馬賽克,包含金、銅和各種華麗的石頭。鑲嵌畫裝飾面積約8,000平方公尺。最古老的馬賽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藝術風格的影響。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中也有一幅基督普世君王(Christ Pantocrator)鑲嵌畫。袖廊上方的圓頂被稱為聖若望(聖若望故事的傳播者)和聖倫納德。圓頂之間拱頂則是顯示耶穌生活的鑲嵌畫。這些鑲嵌畫經常需要修復和更換,許多偉大的畫家,例如保羅·烏切洛、卡斯塔尼奧(Andrea del Castagno)、保羅·委羅內塞、丁托列托和他的兒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Domenico Tintoretto)都參加過鑲嵌畫的繪製工作。提香為聖器收藏室而繪製的畫作則於15世紀後期完成。其他著名的鑲嵌畫裝飾包括聖伊西小堂和禪宗小堂。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1.2 1.3 Neil Parkyn.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貓頭鷹出版社. 2004. ISBN 9867879686.
- ^ 聖馬可大教堂冬天必淹! 架玻璃柵欄防水成效佳.
- ^ Parastaseis syntomoi chronikai, ch. 84.Th
- ^ Petrarch, Rerum senilium, V., noted by Roberto Weiss, The Renaissance Discovery of Classical Antiquity (Oxford: Blackwell) 1973:35.
來源
編輯- 書籍
- Guida d』Italia del Touring Club Italiano – Venezia. 3° ed ISBN 978-88-365-4347-2
- M. Da Villa Urbani. La Basilica di San Marco. 2001, Storti Edizioni, Venezia ISBN 88-7666-014-3
- S. Vianello (a cura di) Le chiese di Venezia. Electa, 1993 ISBN 88-435-4048-3
- 網頁
- VIDEO: Inside St. Marco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25
相關文獻
編輯- R. Polacco, San Marco. La basilica d'oro, Milano 1991.
- E. Rentetzi, Le influenze mediobizantine nei mosaici dell』arcone della Passione della Basilica marciana, in 「Arte|Documento」, vol. XIV, (2000), pp. 50-53.
外部連結
編輯- Cathedral of San Marco, Ven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an Marco Museum (意大利文)
- San Marco Basilica official tickets
- Satellite image from Google Map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an Marco narrated slide tour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Video Introduction to Basilica San Marc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