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碩傑(1918年8月25日—1993年10月21日),湖北應城人,生於上海,傑出經濟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蔣作賓之四子。

蔣碩傑
Sho-Chieh Tsiang
出生1918年8月25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縣
逝世1993年10月21日(1993歲—10—21)(75歲)
 美國芝加哥
國籍 中華民國
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經濟學
機構國立北京大學(1946-1948)
國立臺灣大學(1948-194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羅徹斯特大學(1960-1969)
康奈爾大學(1969-1976)
台灣經濟研究院(1976-1980)
中華經濟研究院(1981.07.01-1993)

新古典經濟學派與重貨幣學派的思潮帶進台灣經濟學界,曾與王作榮辯論經濟政策,成為著名的蔣王論戰

生平

編輯

蔣作賓曾任國民政府陸軍部次長(1913年)、國民政府的第一任駐德國公使兼駐奧地利全權公使、駐日公使和首任駐日大使、內政部部長(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1月20日)及安徽省政府主席。

長兄蔣碩民曾留學德國(1927年)取得哥廷根大學數學博士,回國任南開大學教授。

蔣碩傑1921年開始與兄、姊共同受教於家庭教師朱子秋(後留日)。1926年他插班進入姨母張默君創辦的神州女學附屬小學四年級。1928年轉學南洋中學附屬高小二年級,並於翌年進入南洋中學。16歲到日本讀過慶應大學預科。

21歲到28歲這八年,蔣碩傑先後就讀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劍橋大學,1941年獲得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學士。1943年由經濟學大師哈耶克推薦得到獎學金重回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所。當年11月份在經濟學刊撰文批駁凱因斯人口成長與就業關係的文章。1944年又於經濟學刊發表批判尼古拉斯·卡爾多股票投機學說的文章。之後撰文批評劍橋大學資深教授庇古所著《就業與均衡》部份內容之錯誤,庇古認錯並修改其書中二章內容。1945年以流動分析(flow approach)理論探討經濟發展,獲得經濟學博士[1]

在倫敦政經學院就學期間,蔣碩傑曾發表數篇論文刊登在該校主辦的學術期刊《經濟學刊》上,更獲得象徵最佳論文的「赫其森銀牌獎」(Hutchinson Silver Medal)。

其後,蔣陸續任職於國立北京大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康奈爾大學,回國後出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首任院長,之後又擔任首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1981年,主張穩定物價優先,與王作榮進行蔣王論戰,是台灣首次在報紙上討論國家經濟方針。

1982年,蔣碩傑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是首位獲提名的華人經濟學家,但他並未得獎。[2]

退休後移民美國芝加哥,與其女蔣人瑞同住。1993年病逝於美國芝加哥。

家庭

編輯

其女蔣人瑞,芝加哥大學教授,其女婿拉爾斯·彼得·漢森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相關條目

編輯

論文著作

編輯

  • Tsiang, S.C. "The 1951 improvement in the Danish balance of payments." IMF Staff Papers, vol. 3, 1953, pp. 155–170
  • Tsiang, S.C. "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loanable funds theories, multiplier and velocity analysises: a synthe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6, 1956, pp. 539–64.
  • Tsiang, S.C. "The Theory of Forward Exchange and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Forward Exchange Market", 1959, IMF Staff Papers.
  • Tsiang, S.C. "The Role of Money in Trade-Balance Stability: Synthesis of the Elasticity and Absorption Approaches", 1961,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1961, pp. 912-936.
  • Tsiang, S.C.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in Rostovian Stages", Econometrica, vol. 32, 1964, pp. 619-648.
  • Tsiang, S.C. "Walras' Law, Say's Law and Liquidity Preference in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 7, 1966, pp. 329-345.
  • Tsiang, S.C. "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Money: an Inventory Theoret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76, 1968.
  • Feldstein, M.S. and Tsiang, S.C. "The Interest Rate, Taxation, and the Personal Savings Incentiv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2, 1968, pp. 419-434.
  • Tsiang, S.C. "A Critical Note on the Optimum Supply of Mone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1, 1969, pp. 266-280.
  • Tsiang, S.C. "The Rationale of the Mean-Standard Deviation Analysis, Skewness Preference, and the Demand for Mone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2, 1972, pp. 354-371.
  • Tsiang, S.C. "Risk, Return, and Portfolio Analysis: Com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1, 1973, pp. 748-752.
  • Tsiang, S.C. "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9, 1975, pp. 195-214.
  • Tsiang, S.C. "The Monetary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 29, 1977, pp. 319-338.
  • Tsiang, S.C. "Fashions and Misconceptions in Monetary Theor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Financial and Banking Policies", Zeitschrift fur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 vol. 135, 1979, pp. 594-604.
  • Tsiang, S.C. "Keynes's 'Finance' Demand for Liquidity, Robertson's Loanable Funds Theory, and Friedman's Monetar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94, 1980, pp. 467-491.
  • Tsiang, S.C. "Taiwan's economic miracle: less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C. Harberger, editor, "World Economic Growth; Case Studie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San Francisco, CA, 198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蔣碩傑先生悼念錄》. 遠流出版 1995 ISBN 9789573226697. [200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6). 
  2. ^ 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 國立政治大學. [2008-02-16].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