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空
鏤空(英語:openwork或open-work)是藝術、建築及相關領域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通過在金屬、木材、石頭、陶器、布、皮革或象牙等固體材料上開孔、穿孔或縫隙而產生裝飾的任何技術。[2]這種技術在許多文化中都得到廣泛應用。
該術語相當靈活,既可用於建築設計,也可用於在普通材料上進行切割或打洞。同樣,使用模具鑄造等技術在一個階段創建整個設計,這在鏤空作品中也很常見。雖然很多鏤空作品的效果是依靠觀眾直接看到物體,但有些作品在鏤空作品的後面放置了不同的材料作為背景。
種類
編輯通常使用鏤空的技術或風格包括紡織品中所有的花邊和剪裁類型,包括安哥拉花邊和許多其他類型。木頭上的鏤空工藝被用於各種類型的物品。鏤空工藝在珠寶中一直被大量使用,尤其是為了節省昂貴的材料和重量。例如,Opus interrasile是古羅馬和拜占庭珠寶中使用的一種裝飾,用打孔器刺穿細金條。[3]其他技術使用模具鑄造,或用金屬絲或小金屬條構建設計。基本上扁平的物體很容易用粘土或其他材料的模具來鑄造,這種技術在中國古代就已經知道了,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至1046年的商朝之前。[4]在更大規模的金屬製品中,鍛鐵和鑄鐵的裝飾往往用到鏤空。
斯泰基金屬製品通常佩戴在人身上,或至少由馬車攜帶,大量使用鏤空,[5]可能部分是為了減輕重量。Sukashibori(大致翻譯為「透視作品」)是日本術語,涵蓋了許多在日本藝術中非常流行的鏤空技術。[6]
在陶器中,如果排除篩子之類的器物(西方從古典時期就有鏤空的底座),裝飾性鏤空長期以來一直是東亞陶瓷的主要特徵,韓國陶瓷從很早就開始特別喜歡這種技術。[7]在18世紀之前的歐洲陶瓷中很少使用它,當時主要使用格子面板的設計在洛可可式陶瓷「籃子」中流行,後來在英國銀托盤中也很流行。鏤空部分可以通過在燒制前切割成傳統的實體來製作,也可以通過使用粘土條來製作,後者通常在模仿鬆散的柳條製品時使用。在玻璃中,鏤空不太常見,但壯觀的古羅馬籠形杯將其用作裝飾性外層。
某些類型的物體自然適合甚至需要鏤空,這樣可以讓空氣流過屏風、爐子或香爐、絨球、[8]灑水器、通風格柵和面板,以及供暖系統的各個部分。對於外部幕牆,鏤空設計允許向外看,但不能向內看。對於大門和其他類型的幕牆,需要安全性,但也可能需要可視性。
建築學
編輯在建築中,鏤空有多種形式,包括窗飾、欄杆和女兒牆,以及多種屏風。在伊斯蘭世界特別常見的各種屏風類型包括石材賈里和木頭等同物,如馬什拉比亞。壁爐和鐘樓通常包括開放式或半開放式元素,以便在遠處聽到聲音,而且這些通常被用作裝飾用途。在哥特式建築中,一些整個尖頂都是鏤空的。沙特爾大教堂西側的兩個尖頂中,較晚的一個大部分是鏤空的。除了石頭和木頭之外,材料的範圍還包括磚,它可用於窗戶(通常不上釉)和屏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等建築也被描述為鏤空。在這裡,鏤空結構對工程至關重要,它不僅減輕了重量,還減少了風阻。[9]
從14世紀早期弗萊堡大教堂的尖頂開始,其中穿孔的石雕由鐵箍固定在一起,根據羅伯特·博克的說法,鏤空尖頂代表了「哥特式結構傾向的激進但合理的延伸」。[10]安東尼奧·高迪在巴塞羅那聖家堂的18個鏤空尖頂代表了這種哥特式趨勢的產物。由高迪於1884年設計並開始建造,直到21世紀仍未完成。
圖片集
編輯-
中國青銅斧頭,商代
-
鑄造的盧里斯坦青銅鏤空針頭,伊朗,約公元前1000 – 650年
-
凱爾特裝飾性金鑲嵌,約公元前 420 年
-
青銅扣,格魯吉亞,公元1至4世紀
-
日本華蓋儀式祭祀旗幟,鍍金青銅,7世紀
-
東大寺,8世紀
-
帶鏤空蓋子的香盒,韓國,高麗王朝,11–12世紀,青銅
-
波斯香爐,約11世紀
-
法國,1220 – 1240
-
埃塞俄比亞遊行十字架的頭像,13或14世紀
-
象牙箱子,伊斯蘭西班牙或埃及,13或14世紀
-
中國木漆屏風
-
來自伊朗的鋼匾。一套8件中的一件,可能用於固定在木頭上,可能在皇家陵墓中,17世紀
-
鏤空六角形碗,約1731 – 1752,日本,藝術家不詳,釉上彩炻器
-
美國椅子,1760 – 80,由托馬斯·齊本德爾設計
-
帶鏤空把手的蓮花杯,中國,大概公元19世紀,犀牛角
-
日本翼刀,19世紀初
-
非洲舞者的頭飾,木頭
建築圖集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British Museum Ref:1994,0408.29
- ^ "Openwork."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6,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ir article reads, in full: "Any form of decoration that is perforated". OED "Openwork", 1, where all examples cited from earlier than 1894 are hyphenated, though this is now less common than the single word.
- ^ Diane Favro, et al. "Rome, ancient, s 5, ii."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7,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 ^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Bronze Age of Ch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 (October 2004)
- ^ Timothy Taylor. "Scythian and Sarmatian art."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27,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 ^ Tokyo National Museum. 和英対照日本美術鑑賞の手引(An Ai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Art). 1976: 132/133. (revised edition; 1964 first ed.), p.132/133
- ^ Whitfield, Roger (ed), Treasures from Korea: Art Through 5000 Years, p. 68, 1984,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 ISBN 0-7141-1430-8, 9780714114309. Openwork bases and pedestals "becam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ominant forms in ceramics" in the Gaya confederacy period.
- ^ Aftel, mandy, Fragrant: The Secret Life of Scent, 2014, Penguin, ISBN 1101614684, 9781101614686, p. 1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arriss, Joseph. The Eiffel Tower:Symbol of an Age. London: Paul Elek. 1975: 63. ISBN 0236400363.
- ^ Robert Bork, "Into Thin Air: France, Germany,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Openwork Spire" The Art Bulletin 85.1 (March 2003, pp. 25–53), p 25.
- ^ The whole pie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