餺飥
餺飥亦稱不托、湯餅,[1]麵條隨形而名的古稱之一,[2]唐朝時相對涼麵稱冷淘,宋朝以後方稱麵條。[3] 餺飥傳入日本後,成為山梨縣(故甲斐國)的鄉土料理,是由扁平的烏龍麵加上蔬菜及味噌燉煮而成的一種麵食。有時它被認為屬於烏龍麵的一種,但也有山梨人認為餺飥與烏龍麵不同。因為餺飥大受歡迎,富士山河口湖一帶商家,發展成為外帶包裝禮盒,成為山梨縣人氣土產商品。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餺飥 |
假名 | ほうと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Hōtō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小豆餺飥 |
假名 | あずきぼうと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Azukibōtō |
歷史
編輯「餺飥」由北方遊牧民族創造,或為古突厥語音譯,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原先為未發酵之麵團揉光後搓成條狀,再掐成半指長的小麵段,至此類似今日之麵疙瘩、貓耳朵。再將麵段搓成兩頭翹、中間凹的小笆斗,或兩頭尖、中間扁的柳葉舟,最後放在菜羹、肉羹裏煮熟。[4]
先秦已發明擀麵杖,至宋朝手擀麵才大行其道。此時已不流行麵疙瘩式的「餺飥」,宋朝人所謂「餺飥」指的是新興的手擀麵。[4]南宋朱翌《猗覺寮雜記》記載「北人食麵名餺飥」,南宋陸遊《朝饑食齏麵甚美戲作》記載「一杯齏餺飥,老子腹膨脝。坐擁茅簷日,山茶未用烹」,可見餺飥與中國百姓飲食的關係。
傳入日本
編輯奈良時代(710年-784年)餺飥從中國唐朝傳入日本(一說為南宋中葉[4]),起先是用麵粉揉製成繩狀或是團狀切割,後來逐漸演變為今日日本的餺飥。
據稱武田信玄曾把餺飥當作軍糧。餺飥源自武田信玄時期,是征戰時,軍士以在地食材入鍋的鄉土料理。武田家滅亡之後,德川家康在餺飥中加入尾張的味噌,直到今天,味噌口味仍被延續保存。故山梨縣的餐廳店門口若擺放武田信玄的「風林火山」旗幟,就代表有餺飥。
烹煮
編輯餺飥配料沒有限制。
在山梨縣就近取材再放入麵粉和味噌即可,但一般材料有南瓜、里芋(小圓芋)、馬鈴薯、紅蘿蔔、白菜、蔥、菇類、豬肉、雞肉等。本來因為這是家庭料理,每一戶都有自家的作法,但現代已逐漸統一的製法了。不另煮麵而是直接把生麵放入燉煮是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