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各區地名沿革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9年4月11日) |
改制後高雄市的行政轄區統合原高雄縣的二十七鄉鎮,以及原高雄市既有十一區,共三十八區,每一區的地名緣由各有不同的傳說,並蘊含著在地的風情,十分耐人尋味。原高雄市有十一個行政區,原高雄縣二十七鄉鎮約可概分為鳳山、岡山和旗山等三大地區,這樣的劃分仍有其地理的紋理。[1]
楠梓區
編輯楠梓區的舊地名為楠仔坑,原名「楠仔坑」,因溪邊遍植楠木,且為楠木集散地而得名。然而在清代部分文獻中亦有寫作「南馬坑」、「南仔坑」者,故前述說法仍有待證實。另有人認為,早期此地地勢低漥,每遇大雨輒泥濘不堪,水土混和情況閩南話稱為「坔」或「湳」,故被稱之為「湳仔坑」,由於「湳」與「楠」的閩南話發音類似,又被轉寫為楠仔坑,日治時代初期,「仔」又被雅化為「梓」,遂成為「楠梓坑」。1920年(大正9年)改稱「楠梓」。本區開發較早,素為鳳山、岡山、旗山間重要交通渠道之稱,古有「三山歸一坑」之說。[1]
左營區
編輯左營區最早為明鄭軍隊「宣毅左鎮」屯墾之地,因軍隊番號「左鎮」紮「營」而名為「左營」,是一典型的軍屯地名,明鄭時期為萬年縣(萬年州)轄境。清初設鳳山縣治於本區之興隆莊(埤仔頭),1786 年(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事變後,縣治遷移到下陂頭街(今鳳山區),本地因而被稱為舊城。日治後期,本區闢建海軍軍港和海軍第六燃料廠,成為海軍要地,至今仍是中華民國海軍大本營所在。[1]
鼓山區
編輯鼓山區因鄰近打鼓山(今壽山)而得名。《臺灣府志》記載打鼓山:「其形如鼓」,海拔356公尺,南起西子灣,北迄桃子園。1923年(大正12年)裕仁皇太子曾投宿於山中賓館,適逢其壽誕日,田健治郎總督將此賓館命為「壽山館」,改鼓山為「壽山」。1905年起,臺灣總督府土木局、鐵道部與臺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等相繼在南鼓山填築海埔新生地,形成今日哈瑪星及鹽埕約五十萬坪的市街地,成為新興高雄的核心地。1920年(大正9年)市區改正時,設高雄州、郡,1924年設高雄市,州、郡、市的行政中心都位於今日的鼓山區,其中,哈瑪星是1920年至1940年間高雄的政經文化樞紐,1941年高雄市役所搬遷至榮町(鹽埕)後,才逐漸沒落。[1]
三民區
編輯三民區舊稱三塊厝,相傳早期有王、蔡、鄭三姓人家至此搭屋耕墾而得名。清代到日治初期,經常有來自中國大陸的船舶載送日用貨品循愛河、三塊厝溪來到今日三鳳中街一帶交易。日治時期,本區設有高雄中學校,製罐、煉瓦、酒精工廠,1941年(昭和16年)設立高雄車站後而更加快速發展。1945年(民國34年)後,政府取建設三民主義模範區之義,將此區命為三民區。[1]
鹽埕區
編輯鹽埕區舊名為鹽埕埔。沈光文在〈平臺灣序〉記載:「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曝海水以為鹽,爇山材而為炭。」可見早在明鄭時期,打狗即有居民曬鹽維生。清初,鳳山縣衙招攬漳州人趙元、蔡瑪為、黃孔等二十餘人到打狗開闢鹽田,是為瀨南鹽田。1731午(雍正九年),「鹽埕莊」和「鹽埕埔」成為主要聚落,魚塭、鹽田和沼澤是主要文化景觀。1908年開啟打狗築港第一期工程,隨之在1912年展開第二期工程,由荒井泰治與陳中和等人所創立的「打狗整地株式會社」於1914年填築今日鹽埕區約 18.5萬餘坪的土地,魚塭、鹽田變成新市街,開啟繁華鹽埕的序幕。商家、住家、醫院、市場和公共設施陸續進駐、興建。1941年高雄市役所從哈瑪星搬遷至本區,建物即今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開啟延續至戰後的鹽埕區繁華,直至1980年代因高雄市發展的遷移而停滯、沒落。[1]
前金區
編輯前金區的前金之名有來自以本地西面鼓山,地形像一面銅鑼,而古人稱鑼為「金」,取其金、鼓齊鳴之意;或有人認為本地衿山帶河,後改「衿」為「金」,並將其南段稱為前金,北段稱為後金。日治時期本區尚多為漁塭,1920年(大正9年)以後都市計劃擴及本區而逐漸發展,1931年(昭和6年)日本人在本地新建高雄州廳 ( 今高雄地方法院 ),已經預告本區未來發展的潛力。[1]
新興區
編輯新興區原名魚逮港埔。「魚逮港」為愛河支流三塊厝溪的中段,因盛產魚逮魚(鯉魚)而得名,而「魚逮港埔」就是指河邊未開發的荒地。日治時改「魚逮」為「大」,稱為「大港埔」;1941年(昭和16年)高雄車站落成啟用,站前闢建三線道大路,帶動本區的繁榮。1945年(民國34年)後,因本區頗有蓬勃發展的「新興」氣象,故取名為「新興區」。[1]
苓雅區
編輯苓雅區原名「笭仔寮」,為早期漁人曝曬、補綴漁網(笭仔)的所在。清代地方志皆書寫為「能雅寮」,日治時期改稱「苓雅寮」。清末到日治初期,此地為打狗富豪陳福謙、陳中和的大本營。1946(民國35年)調整行政區域,取「連續幽雅」之義,定區名為「連雅區」,民國41年再依據高雄市議會決議,改稱「苓雅區」。[1]
前鎮區
編輯明鄭時期,前鎮區所在地有「援剿前鎮」駐軍在此屯墾,因此得名。區內有前鎮港(前鎮河)流經,清代可沿河上溯到下陂頭街(今鳳山區),向為苓雅寮、打狗港區到鳳山的必經處。日治時期在此設前鎮莊,1945年(民國34年)後以「前鎮」為區名。[1]
旗津區
編輯旗津區原名旗後、旗後或旂後,因聚落位於旗(桿)山之後而得名。後來,因其位於打狗港灣邊而有船舶往來津渡之處,而有旗津之名。1920年(大正9年),澎湖宿儒陳天賜(陳錫如)在此教授詩文並組織高雄第一個詩社—「旗津吟社」,留有「旗鼓相當,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壯其猷」的詩句。戰後遂取「旗津」為區名。[1]
小港區
編輯小港區原位於打狗灣內之「鳳山港」邊,舊稱「港仔墘」。清末鳳山港淤廢,此地也成為一個狹窄低淺的小港灣,日治時期改港仔墘為「小港」。1945 年 ( 民國 34 年 ) 後,本區劃歸原屬改制前高雄縣小港鄉。1979年(民國 68年)7 月 1 日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將此地併入高雄市成立小港區,成為高雄市第十一個行政區。境內有高雄市海空交通、重工業要地。[1]
鳳山區
編輯鳳山區舊稱下坡頭街,又名太平頂山,由於境內有一弧列狀隆起的珊瑚礁台地,一層一層山巒疊翠,北端為太平頂,南端為鳳鼻頭,遠眺宛如飛鳳展翅,所以稱為鳳山,也就是今日鳳山地名的由來。清代鳳山最主要聚落是埤頭,早在明鄭時期就已經是軍屯汛防之地,康熙末年埤頭已發展成為「店屋數百間,商賈輳集」的下埤頭街,乃鳳山縣最大的街市。1786 年(乾隆 51 年)爆發林爽文事變,左營舊城被攻破,1788 年(乾隆 53 年)正月,福康安平定南路亂事,並奏請將縣治搬遷至下埤頭街,即為後來的鳳山新城。戰後,是為改制前高雄縣的縣治所在地。[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發 行 人:鄭新輝;顧 問:郭金池 王進焱;總召集人:戴淑芬;副召集人:劉靜文 黃盟惠 鍾享龍 周譽峰. 高雄文明史 歷史篇 (PDF) (Tertiary source 三次文獻). 指導教授:李文環;策劃小組:吳佳玲 陳淑芬 龍炳豐 蕭佳玲;執行編輯:顏嘉億 柯麗卿 游凌雀;撰 稿:黃森濤;編輯小組:陳志鵬 鐘金華 鍾淑芳.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2012-12 [2019-04-11]. ISBN 978-986-04-019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