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爽文事件

1787年清領時期台灣民變
(重定向自林爽文事變

林爽文事件,又称林爽文之乱林爽文起义,为清朝时期台湾的三大民变之一,是由天地会领袖林爽文发动的一场抗清行动。

林爽文事件

平定台湾战役之一——攻剿小半天
日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地点
结果 清军获胜,林爽文凌迟处死。
参战方
清朝
台湾原住民
林氏顺天政权
指挥官与领导者
恒瑞
黄仕简
任承恩
福康安
林爽文 处决
庄大田 处决
王勋 处决
参战单位

绿营
泉州民兵
客家民兵(六堆
台湾原住民民兵

漳州民兵

作战经过

编辑

抗清初期

编辑

林爽文事件之前,台湾社会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归纳而言,约有五项:[1]

一、吏治不良:1. 官员贪污、2. 吏役擅作威福,民众滋生不满。

二、游民充斥

三、班兵(轮班驻台之清廷绿营兵)腐败:1. 兵丁包差 2. 兵丁开赌 3. 兵丁窝娼

四、民间结社

五、族群械斗 [1]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787年1月16日,因台湾府知府取缔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之叔叔、伯伯,林爽文遂率军劫狱反抗,号称五十万众响应,2日后(1月18日)攻下彰化市,杀台湾知府孙景燧、理番同知、北路协副协等人,进驻彰化县。闽浙总督常青听闻彰化陷落的消息后,随即飞咨水师提督黄仕简率领本标兵一千名、金门镇兵五百名、南澳铜山营兵五百名,由鹿耳门飞渡前进;并命令副将丁朝雄、参将那穆素里带领臣标兵八百名、海坛镇兵四百名、闽安烽火营兵三百名,随海坛镇总兵郝状猷差遣,由闽安出口至淡水前进;两路围攻[2]。参将潘韬、都司马元勋带领陆路提标兵一千名,赴鹿仔港防守。常青驻守泉州,会同陆路提督任承恩居中调度[2]。并委金门镇总兵罗英笈前赴厦门镇压。一面命令各机关沿海营县严密防范,也咨广东、浙江等省的巡抚、总督,于海口要隘严密查缉,不让起事群众得以逃逸[2]

1月20日,北路的王作、李同等人率众响应爽文,向北攻下竹堑(今新竹市),杀淡水同知程峻。随后,林爽文建号“顺天”,往南攻打诸罗县等地,福建陆路提督署力守,诸罗县知县与已卸任的皆被杀。凤山县天地会领袖庄大田亦集众起兵响应,发生笃嘉庄之战,至2月全台除南部台湾府、诸罗,中部海港鹿港镇外均陷落。

随着林爽文势力大多属于台湾漳州闽南人系统,率先攻打的鹿港艋舺北港竹堑等地,却多属于台湾泉州闽南人地盘,双方向来有宿怨,于是全台湾爆发大规模的漳泉械斗,不少台湾泉州闽南人自组“泉州义民军”纷纷自卫,配合清军围攻、抵抗以漳州闽南裔台湾人为主的林爽文势力入侵家园。

其后,因为林爽文势力也攻打台湾客家庄,桃竹苗,六堆等地的客家居民也纷纷以乡勇形式组织“台湾客家义民军”,也配合清军围攻、抵抗林爽文军队以保卫自己的家园。在新竹地区,则有陈紫云领导下,转战今日新竹市、新竹县等地。在六堆地区则有右堆(弥浓) 下庄 的李屋伙房的李清龙、李清凤兄弟领导义勇军进行抵抗,并支援被围困俘虏的台南府城官兵,于事件结束后李清龙亦获得朝廷赏赐六品军功头衔,其后人于每年清明时节仍对其祭祀缅怀,美浓天后宫和美浓德胜公的由来和此事件息息相关,弥浓庄战役就是叙述林爽文事件在六堆发生的战役。

闽浙总督闻变,急派福州将军恒瑞、福建水师提督和福建陆路提督率清军4000人征台,先后收回诸罗县城、凤山县旧城,不久即于4月23日再被庄大田攻占,双方形成拉锯战。调并浙江、广东清军一万多人亲自渡台,随后又增加七千人,双方对峙在台湾府城。

抗清后期

编辑

后来清廷又派陕甘总督大学士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共率绿营八千人于12月10日(阴历11月2日)自泉州人控制的鹿港登台,上岸后再招团练六千,总兵力一万四千,与林爽文三万兵力对峙,双方战于八卦山。福康安先后收彰化诸罗。林爽文败走集集水沙连(今南投县鱼池乡)等地。1788年2月10日,福康安令人说服当地居民于老衢崎顶(今苗栗县崎顶一带)生擒林爽文。之后林爽文及诸要犯皆按律例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原籍祖坟尽被刨挖,家眷连坐,女性发配边疆为奴,十五岁以下男童被押至北京内务府阉割充当太监[3][4]

庄大田由于与泉州籍首领庄锡舍有嫌隙,兵败逃亡时行踪为清军所知,被乌什哈达率领的水师抓获时,已身受重伤,在台湾处死,函北京。

 
寮下万善祠大众爷庙(原东势保安祠)

此事清廷虽派军不足4万,费时一年三个月平乱。然而巧用族群关系,借助闽、粤间之矛盾,并结好原住民,围堵林爽文部众,终歼灭之[5]。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乾隆皇帝为了“嘉”奖诸罗县义民“义”举,而将诸罗改名“嘉义”。

‘干降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奉上谕:台湾逆匪林爽文纠众倡乱以来,提督柴大纪统兵剿捕。收复诸罗县后,贼匪屡经攻扰,城内义民帮同官兵奋勇守御,保护无虞。该处人民急公向义,众志成城,应锡嘉名以旌斯邑。著将诸罗县改为嘉义县。阁县良民,倍加奋励,以昭奖劝。’ 又说:‘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台湾嘉义县自被贼匪攻扰以来,该处兵民人等,共知大义,悉力固守,久而益坚,实堪嘉尚。’(明清史料戊编)

‘台湾逆匪林爽文纠众倡乱以来,提督柴大纪统兵剿捕,收复诸罗后,贼匪屡经攻扰,城内义民帮同兵官奋勇守御,保护无虞,该处民人急公向义,众志成城,应锡嘉名,以旌斯邑,著将诸罗县改为嘉义县,俾阁县良民倍加奋励,以昭奖励。’(乾隆朝实录一二九二卷)

后续

编辑

1788年9月乾隆帝七十八岁大寿,乾隆帝接受福康安安排各社有功头目进京朝见,并论功行赏。当时进京名单包含四大总社乌鳌总社、阿里山总社、大武垅总社及傀儡山总社等共30名原住民大小头目。而该次朝觐事迹亦由乾隆帝谕令补画入1761年由傅恒主持完成之《皇清职贡图》中[5]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柯志明考据林爽文部众最后逃亡至东势角,葬台中东势保安祠[6]

影响

编辑
  • 泉州闽南人也在今云林县北港镇留有“北港义民庙”信仰,拜的就是前述乾隆皇帝颁发的“旌义”牌,为泉州系统的台湾泉州系闽南义民庙。
  • 但台湾漳州地区(主要是台湾中南部的山线地区),尤其是邻近南投县一带的地方人士,多为漳州裔台湾人后裔,仍对林爽文留有某种程度的美好历史记忆。
  • 雾峰林家开基祖林石原本于大里杙开垦,林爽文事件后受到牵连系狱而死,由长媳黄端娘带着幼子琼瑶、甲寅迁到雾峰居住[7]。此外大里杙的林姓居民因为怕被牵连,纷纷逃离,留下约三百多公顷的良田被清廷查封收归国有,日后这些地在台湾日治时期曾由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管理,租给农民耕种[7]。这些田地因而有“台拓地”、“抄封田”的称呼[7]
  • 天地会早先领导中枢在台湾;历经林爽文事件以后,天地会领导权转移至中国大陆,随着时代的演变,天地会形成洪门,据山为寨;又有大量的天地会分子加入并充实了另外一个信奉罗教清帮,帮中多漕运工人,沿江设舵,控制了内河的运输。

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黄盈璋. 林爽文事件研究, P. 13, 14, 17, 18, 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1.01 (PDF) (学位论文). [2020-03-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8). 
  2. ^ 2.0 2.1 2.2 清.《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十二月二十七日丙寅,闽浙总督常青奏言:据署淡防应程峻、竹堑营守备董得魁会禀:‘十一月初间,闻有彰化县匪徒林爽文结党肆虐,骚扰地方。即会带兵役于交界处堵缉;并具文派拨番社飞递道署。旋据该番带回原文,并有彰邑大肚社番寄淡属大甲社通事信,内称:十一月二十七夜,彰化俞知县在大墩地方拿匪,遇害。彰城失陷,路途梗塞,不能前进’等情。臣随飞咨水师提臣黄仕简率领本标兵一千名、金门镇兵五百名、南澳铜山营兵五百名,由鹿耳门飞渡前进;派令副将丁朝雄、参将那穆素里带领臣标兵八百名、海坛镇兵四百名、闽安烽火营兵三百名,听海坛镇总兵郝状猷调遣,由闽安出口至淡水前进;两路围攻。又参将潘韬、都司马元勋带领陆路提标兵一千名,前赴鹿仔港堵御。臣即于泉州驻扎,会同陆路提臣任承恩居中调度。并委金门镇总兵罗英笈前赴厦门弹压。一面通饬沿海营县严密防范,并咨广东、浙江等省督抚各臣,于海口要隘一体严查,不使匪徒得以窜逸。”
  3. ^ 林育德. 一個臺灣太監之死:清代男童集體閹割事件簿. 启动文化. 2014-06-05 [2020-12-28]. ISBN 97898690555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4. ^ 庄吉发. 《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發展與社會控制》 (PDF). 《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 1992年, 第5卷 (第1期)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3). 
  5. ^ 5.0 5.1 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6). 
  6. ^ 联合新闻网. 解開上萬遺骨之謎?乾隆皇帝治理臺灣心機布局及歷史真相──專訪柯志明. 琅琅悦读.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0)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谢文贤. 大里杙福興宮. 臺中媽祖蔭臺灣.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5-11: 192–211. ISBN 978-986-178-369-7. 

来源

编辑
书籍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