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各区地名沿革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19年4月11日) |
改制后高雄市的行政辖区统合原高雄县的二十七乡镇,以及原高雄市既有十一区,共三十八区,每一区的地名缘由各有不同的传说,并蕴含着在地的风情,十分耐人寻味。原高雄市有十一个行政区,原高雄县二十七乡镇约可概分为凤山、冈山和旗山等三大地区,这样的划分仍有其地理的纹理。[1]
楠梓区
编辑楠梓区的旧地名为楠仔坑,原名“楠仔坑”,因溪边遍植楠木,且为楠木集散地而得名。然而在清代部分文献中亦有写作“南马坑”、“南仔坑”者,故前述说法仍有待证实。另有人认为,早期此地地势低漥,每遇大雨辄泥泞不堪,水土混和情况闽南话称为“坔”或“湳”,故被称之为“湳仔坑”,由于“湳”与“楠”的闽南话发音类似,又被转写为楠仔坑,日治时代初期,“仔”又被雅化为“梓”,遂成为“楠梓坑”。1920年(大正9年)改称“楠梓”。本区开发较早,素为凤山、冈山、旗山间重要交通渠道之称,古有“三山归一坑”之说。[1]
左营区
编辑左营区最早为明郑军队“宣毅左镇”屯垦之地,因军队番号“左镇”扎“营”而名为“左营”,是一典型的军屯地名,明郑时期为万年县(万年州)辖境。清初设凤山县治于本区之兴隆庄(埤仔头),1786 年(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事变后,县治迁移到下陂头街(今凤山区),本地因而被称为旧城。日治后期,本区辟建海军军港和海军第六燃料厂,成为海军要地,至今仍是中华民国海军大本营所在。[1]
鼓山区
编辑鼓山区因邻近打鼓山(今寿山)而得名。《台湾府志》记载打鼓山:“其形如鼓”,海拔356米,南起西子湾,北迄桃子园。1923年(大正12年)裕仁皇太子曾投宿于山中宾馆,适逢其寿诞日,田健治郎总督将此宾馆命为“寿山馆”,改鼓山为“寿山”。1905年起,台湾总督府土木局、铁道部与台湾地所建物株式会社等相继在南鼓山填筑海埔新生地,形成今日哈玛星及盐埕约五十万坪的市街地,成为新兴高雄的核心地。1920年(大正9年)市区改正时,设高雄州、郡,1924年设高雄市,州、郡、市的行政中心都位于今日的鼓山区,其中,哈玛星是1920年至1940年间高雄的政经文化枢纽,1941年高雄市役所搬迁至荣町(盐埕)后,才逐渐没落。[1]
三民区
编辑三民区旧称三块厝,相传早期有王、蔡、郑三姓人家至此搭屋耕垦而得名。清代到日治初期,经常有来自中国大陆的船舶载送日用货品循爱河、三块厝溪来到今日三凤中街一带交易。日治时期,本区设有高雄中学校,制罐、炼瓦、酒精工厂,1941年(昭和16年)设立高雄车站后而更加快速发展。1945年(民国34年)后,政府取建设三民主义模范区之义,将此区命为三民区。[1]
盐埕区
编辑盐埕区旧名为盐埕埔。沈光文在〈平台湾序〉记载:“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财,曝海水以为盐,爇山材而为炭。”可见早在明郑时期,打狗即有居民晒盐维生。清初,凤山县衙招揽漳州人赵元、蔡玛为、黄孔等二十余人到打狗开辟盐田,是为濑南盐田。1731午(雍正九年),“盐埕庄”和“盐埕埔”成为主要聚落,鱼塭、盐田和沼泽是主要文化景观。1908年开启打狗筑港第一期工程,随之在1912年展开第二期工程,由荒井泰治与陈中和等人所创立的“打狗整地株式会社”于1914年填筑今日盐埕区约 18.5万余坪的土地,鱼塭、盐田变成新市街,开启繁华盐埕的序幕。商家、住家、医院、市场和公共设施陆续进驻、兴建。1941年高雄市役所从哈玛星搬迁至本区,建物即今日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开启延续至战后的盐埕区繁华,直至1980年代因高雄市发展的迁移而停滞、没落。[1]
前金区
编辑前金区的前金之名有来自以本地西面鼓山,地形像一面铜锣,而古人称锣为“金”,取其金、鼓齐鸣之意;或有人认为本地衿山带河,后改“衿”为“金”,并将其南段称为前金,北段称为后金。日治时期本区尚多为渔塭,1920年(大正9年)以后都市计划扩及本区而逐渐发展,1931年(昭和6年)日本人在本地新建高雄州厅 ( 今高雄地方法院 ),已经预告本区未来发展的潜力。[1]
新兴区
编辑新兴区原名鱼逮港埔。“鱼逮港”为爱河支流三块厝溪的中段,因盛产鱼逮鱼(鲤鱼)而得名,而“鱼逮港埔”就是指河边未开发的荒地。日治时改“鱼逮”为“大”,称为“大港埔”;1941年(昭和16年)高雄车站落成启用,站前辟建三线道大路,带动本区的繁荣。1945年(民国34年)后,因本区颇有蓬勃发展的“新兴”气象,故取名为“新兴区”。[1]
苓雅区
编辑苓雅区原名“笭仔寮”,为早期渔人曝晒、补缀渔网(笭仔)的所在。清代地方志皆书写为“能雅寮”,日治时期改称“苓雅寮”。清末到日治初期,此地为打狗富豪陈福谦、陈中和的大本营。1946(民国35年)调整行政区域,取“连续幽雅”之义,定区名为“连雅区”,民国41年再依据高雄市议会决议,改称“苓雅区”。[1]
前镇区
编辑明郑时期,前镇区所在地有“援剿前镇”驻军在此屯垦,因此得名。区内有前镇港(前镇河)流经,清代可沿河上溯到下陂头街(今凤山区),向为苓雅寮、打狗港区到凤山的必经处。日治时期在此设前镇庄,1945年(民国34年)后以“前镇”为区名。[1]
旗津区
编辑旗津区原名旗后、旗后或旗后,因聚落位于旗(杆)山之后而得名。后来,因其位于打狗港湾边而有船舶往来津渡之处,而有旗津之名。1920年(大正9年),澎湖宿儒陈天赐(陈锡如)在此教授诗文并组织高雄第一个诗社—“旗津吟社”,留有“旗鼓相当,维扬我武,津梁巩固,克壮其猷”的诗句。战后遂取“旗津”为区名。[1]
小港区
编辑小港区原位于打狗湾内之“凤山港”边,旧称“港仔墘”。清末凤山港淤废,此地也成为一个狭窄低浅的小港湾,日治时期改港仔墘为“小港”。1945 年 ( 民国 34 年 ) 后,本区划归原属改制前高雄县小港乡。1979年(民国 68年)7 月 1 日高雄市升格为直辖市,将此地并入高雄市成立小港区,成为高雄市第十一个行政区。境内有高雄市海空交通、重工业要地。[1]
凤山区
编辑凤山区旧称下坡头街,又名太平顶山,由于境内有一弧列状隆起的珊瑚礁台地,一层一层山峦叠翠,北端为太平顶,南端为凤鼻头,远眺宛如飞凤展翅,所以称为凤山,也就是今日凤山地名的由来。清代凤山最主要聚落是埤头,早在明郑时期就已经是军屯汛防之地,康熙末年埤头已发展成为“店屋数百间,商贾辏集”的下埤头街,乃凤山县最大的街市。1786 年(乾隆 51 年)爆发林爽文事变,左营旧城被攻破,1788 年(乾隆 53 年)正月,福康安平定南路乱事,并奏请将县治搬迁至下埤头街,即为后来的凤山新城。战后,是为改制前高雄县的县治所在地。[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发 行 人:郑新辉;顾 问:郭金池 王进焱;总召集人:戴淑芬;副召集人:刘静文 黄盟惠 锺享龙 周誉峰. 高雄文明史 歷史篇 (PDF) (Tertiary source 三次文献). 指导教授:李文环;策划小组:吴佳玲 陈淑芬 龙炳丰 萧佳玲;执行编辑:颜嘉亿 柯丽卿 游凌雀;撰 稿:黄森涛;编辑小组:陈志鹏 钟金华 锺淑芳.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2012-12 [2019-04-11]. ISBN 978-986-04-019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