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1912年8月16日—1989年6月9日),原名黃家銀,男,安徽六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黃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
任期
1955年2月—1967年4月
前任職務創立
繼任機構癱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任期
1952年8月—1955年2月
前任職務創立
繼任職務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任期
1949年4月—1952年8月
前任職務創立
繼任職務撤銷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委員會書記
任期
1949年1月—1949年4月
前任職務創立
繼任張愷帆
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
任期
1949年2月—1949年4月
前任職務創立
繼任宋日昌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黃家銀
出生(1912-08-16)1912年8月16日
 中華民國安徽省六安縣
逝世1989年6月9日(1989歲—06—09)(76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合肥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學歷

生平

編輯

參加革命

編輯

1912年8月16日,黃岩生於安徽省六安縣(今六安市裕安區)黃巷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時,被父親送到地主徐正明家放牛。次年夏,黃岩從牛背上摔下,摔斷胳膊,遭東家辭退。不久,其父因一場火災逝世。此後他先後到地主牛世才家、姑父左本德家放牛。[1]

1929年秋,左家來了一位名叫柴幫義的親戚。1929年冬,黃岩在柴幫義的引導下,先參加四區十三鄉(徐集)少年先鋒隊,歷任分隊長、中隊指導員,後又秘密參加農民協會。後來,經盧炳森介紹,黃炎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青工部部長;同時,還被選為代表入皖西北總工會訓練班學習。學習結束之後,黃岩被選為出席皖西北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代表,任霍邱縣葉集蘇維埃財經委員。1931年3月,黃岩參加河西農民起義,並且經曹子仲介紹,轉入中國共產黨[1]

1932年5月,紅二十五軍占領正陽之後,隨即西進占領霍邱縣城。隨後,霍邱縣蘇維埃政府遷入縣城,並舉行了霍邱縣第三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黃岩出席大會,並在會上就克服財政困難發表意見,引起中共皖西北道委的重視。紅二十五軍政委兼道委書記王平章找黃岩談話,任命其為霍邱城關區委書記,並參加縣委。黃岩在紅二十五軍政治部的相助下,用不到兩個月,完成了分配霍邱縣城區土地、徵收公糧等任務,還在全城關區動員青年參軍。最終,霍邱縣城關區組織起500人的區游擊大隊,以及1000餘人不脫產的赤衛軍。此外,黃岩還組織在城牆周圍修築防禦工事。[1]

獄中鬥爭

編輯

1932年6月,蔣介石調集24個師5個旅共30萬軍隊,對湘鄂西蘇區鄂豫皖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進攻大別山。7月初,國民革命軍徐庭瑤部自蚌埠進攻霍邱東方、北方,獨立第四十旅宋士科部以及霍邱城防司令孫庚三部也自廟台集渡淮河進攻霍邱。7月6日,蔣介石的軍隊與紅二十五軍作戰,紅二十五軍戰敗,1000餘名紅軍戰士、赤衛隊員被俘虜,黃岩也被俘。[1]

在審問中,黃岩稱自己是個「送夫的」,後來被區政府秘書龔正紀出賣,遂被作為「紅軍書記」列入「匪首」名單,嚴加看管。1932年12月22日,國民政府根據《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判處黃岩等人有期徒刑10年。1933年春,黃岩被轉至南京江東門外的中央陸軍監獄囚禁。獄中的中共臨時黨支部於1934年5月9日發動全監獄的犯人絕食。黃岩作為臨時黨支部成員之一,在發動及領導此次罷飯行動中進行了許多工作。犯人們向獄方提出 「反對虐待犯人,改善犯人生活待遇」等十餘條要求。絕食到第5天時,不少人已經昏迷。消息傳到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經談判,獄方最終接受了全部條件。在監獄中5年,黃岩積極學習文化,日後其文化水平連《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列主義理論書籍也能讀懂。[1]

抗日戰爭

編輯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國國民黨釋放政治犯。8月28日,作為南京的中央陸軍監獄首批獲釋的政治犯,黃岩在八路軍南京辦事處受到葉劍英李克農等接見,此後在該辦事處負責聯絡出獄人員。9月底,根據中共中央安排,黃岩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

1938年6月,黃岩自中央黨校畢業,返回家鄉六安。抵達六安後,黃岩找到安徽省總動員委員會負責人張勁夫、中共安徽省工委書記彭康。隨後,黃岩參加了中共安徽省工委秘密舉行的工作會議,並被任命為中共安徽省工委委員兼皖北中心縣委書記。黃岩的公開身份是安徽省總動員委員會巡視員,帶着李宗仁簽發的護照,在六安縣霍邱縣壽縣間來往,恢復並重建各縣的中共黨組織,普遍建立了中共領導的各界抗敵協會,組織並發展地方抗日武裝。[1]

1938年10月,廖磊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安徽省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後,中共在安徽省的活動開始受到限制。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制定的《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出台後,黃岩在皖西的活動受到安徽省政府關注,黃岩被取消了巡視員的職務,並被列入緝捕的黑名單。於是自此開始,他正式更名為「黃岩」。[1]

1939年1月,中共鄂豫皖區黨委立煌縣(今金寨縣)白水河成立,鄭位三任書記,黃岩擔任委員、秘書長兼黨訓班主任。同年2月,中共鄂豫皖區黨委為了加強對皖中地區中共黨組織的領導,決定撤銷中共舒城中心縣委,成立中共舒無地委,黃岩任地委書記。中共舒無地委存在時間很短。同年4月底,黃岩被任命為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政委,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領導之下,為反日軍「掃蕩」、反國軍磨擦進行了許多工作。[1]

1939年冬至1940年春,皖中抗日根據地正在建設之中,巢南大刀會經常聚眾鬧事,危及新四軍的安全。巢南大刀會原名「黃旗會」,為鬆散的群眾性組織,轄180多個堂口。大刀會起初為保衛家鄉、防匪防盜而成立,後來對新四軍採取敵視的態度。大刀會實行了所謂「閉關自守」政策,劃定了一條50多公里的封鎖線,斷絕了一切與新四軍的聯繫。對此,黃岩在封鎖線上的集鎮開辦了許多商店、糧行,高價收購商品,再低價出售,對大刀會的商人實行特別優惠。由此緩和了大刀會會眾對新四軍的疑慮。此時,發生中國國民黨特務聯合巢湖姥山土匪,武裝搶劫新四軍商店,殺害並綁架大刀會商人的事件。黃岩當即派兵剿滅姥山土匪的基地,救出大刀會商人。此後,黃岩親率部分兵力,在東關解救了被日軍俘虜的大批大刀會會眾。這些行動終於使大刀會調整了與新四軍的關係,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大刀會接受新四軍改編。[1]

1940年4月,中國國民黨新桂系以一七六師一部及保安八團4000多人,向江北游擊縱隊司令部及駐紮在無為的新九團發動進攻。縱隊主力當時正在路西攻擊國軍,尚未回師,黃岩奉命率司令部及地委機關撤往和含地區。1940年5月,和含地區遭國軍重兵進攻。黃岩等人奉命經廣興集撤往津浦路西。此後,黃岩留在此地參與創建並發展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1]

1941年5月,黃岩任中共路西區黨委書記;1943年2月,中共淮南區黨委成立,譚震林任書記,轄路東、路西兩個地委,黃岩出任路西地委副書記兼新四軍二師六旅(兼軍分區)副政委。1944年9月,黃岩任中共淮南區黨委委員,並任中共路西地委書記。1945年2月,黃岩任重建之後的新四軍二師六旅(兼軍分區)政委。[1]

第二次國共內戰

編輯

1946年8月,黃岩率部自路東撤至中共中央華中分局駐地蘇北清江縣。10月,黃岩率部繼續向北撤至山東臨沂縣。在臨沂縣,中共路西分區黨委撤銷,改設中共中央華中局駐魯辦事處,黃岩任政治委員,負責收容並安置自淮南撤來的幹部家屬及榮軍,並負責新兵訓練,辦理供應事宜等等。[1]

1947年3月,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決定在臨沂縣創辦華中幹部學校,桂蓬任校長,黃岩任政治委員。同年4月,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黃岩、桂蓬率幹校部分體弱的學員及幹部家屬,北撤至安東省大連,黃岩任安東省副秘書長,分管省委機關工作。[1]

1948年2月,中共中央華東局電召黃岩自大連回山東,主持土改工作隊訓練班。同年4月,黃岩回臨沂,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副秘書長。同年12月,轉任中共江淮區黨委副書記。[1]

1949年1月21日,正值孫仲德譚啟龍領導的華野先遣縱隊向合肥進軍,駐守合肥的國軍劉汝明部棄城逃跑。華野先遣縱隊和平占領合肥。在臨沂的黃岩奉命赴合肥負責接管。1月31日,合肥縣改為合肥市,中共合肥市委成立,黃岩任書記。2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孫仲德任主任,黃岩任副主任。[1]

在安徽執政

編輯

1949年4月初至5月中旬,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以長江為界,分別成立中共皖北區黨委、中共皖南區黨委。曾希聖任中共皖北區黨委書記,黃岩任副書記,後來黃岩又兼任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在主持皖北行政公署初期,黃岩為了貫徹中共皖北區黨委關於做好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的準備工作的指示,日夜開會部署。皖北區很快建立了各級支前機構。[1]

1949年9月,黃岩被選為皖北行政區代表,出席了在北平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並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

在皖北工作期間,黃岩主持了救災、剿滅殘匪、恢復國民經濟等工作;1950年11月,治淮委員會蚌埠成立,曾山任主任。黃岩參加了治淮委員會下屬的皖北區治淮指揮部的領導工作。[1]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撤銷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曾希聖任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黃岩任副主席。1955年2月,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一屆二次會議選舉黃岩為安徽省省長。1956年7月,黃岩當選為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1956年9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

黃岩在省長任內,為安徽省實施第一個五年規劃及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許多工作,銅陵有色金屬公司淮南煤礦等企業在該時期擴建並發展。[1]

大躍進慘禍

編輯

1958年至1961年的大躍進時期,曾希聖任省委第一書記、黃岩任省長的安徽省,是中國餓死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張愷帆回憶錄》一書披露,安徽省全省1959年至1961年實際死亡人數548萬人,其中「餓死約500萬人」。與安徽省相鄰的浙江省在此期間非正常死亡僅有14.1萬人,不到安徽省無為縣一個縣餓死人數的一半。[2]

在大躍進中,安徽省表現十分積極。1958年9月,毛澤東到安徽省視察,自安慶乘汽車到達合肥後,9月16日給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寫了一封信,信中稱「沿途一望,生機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是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驕傲……」這是因為毛澤東在沿途看到兩側密密麻麻都是正在煉鐵的土高爐。1958年12月9日,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說:「學習曾希聖的機會主義:安徽去冬今春水利工作中,開始計劃搞日億土石方,曾變成16億,8億是機會主義,16億是馬克思主義。可是沒幾天,又到了32億了,16億就有點『機會主義』了。最後到了64億,我們把改變全國面貌的時間說長一點無非是當『機會主義者』,這樣的機會主義,我願意當,當了有味道……」[2]

《張愷帆回憶錄》載:[2]

1959年,糧荒十分嚴重,群眾叫苦不迭,省委負責同志還以為這是「假象」,是群眾把糧食藏起來了,命令下面把糧食搜出來。張愷帆因為還兼着巢縣縣委書記,常在下面走,知道實情,可當時浮誇嚴重,不敢講真話,就在省委常委會上提議,都下至基層和農民一起過人民公社化後第一個春節,曾希聖聽了很高興。到農村一看,群眾缺糧叫苦不迭。我們的幹部卻到處搜糧食,甚至把農民草堆拆了找,群眾家裡十室九空。到公共食堂看,鍋里全是青菜蘿蔔葉子,很少見到糧食….

此後,1959年秋,時任安徽省副省長的張愷帆到自己的家鄉無為縣視察,縣委第一書記姚奎甲匯報時報喜不報憂,聲稱1958年無為縣生產了十三億斤糧食,上交國家七億斤。張愷帆質問其為何無為縣仍有浮腫病人,姚奎甲聲稱浮腫病人都是因好吃懶做。次日,無為縣糧食局局長找張愷帆反映:無為縣有兩本賬,一本記載生產了七億斤糧食,另一本記載生產了十三億斤,實際上無為縣只生產了七億斤糧食。張愷帆當即停止無為縣糧食上調,解散了公社食堂,將農民應得的口糧發給農民,並且發還農民的自留地。張愷帆發現無為縣的嚴重問題後,請省長黃岩赴無為縣親自看看,但黃岩未去。[2]

中共無為縣委第一書記姚奎甲對張愷帆的行動不滿,乃整理材料,秘密上報中共安徽省委。當時,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正在參加廬山會議,安徽省省長黃岩接到該秘密報告後,迅速上報曾希聖。曾希聖正在廬山會議上參與批鬥彭德懷,接到黃岩的報告後,隨即上報毛澤東。毛澤東作了措辭嚴厲的長篇批示,稱張愷帆是彭德懷高饒反黨集團的餘黨,「可能是混進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並將批示下達全國各地。張愷帆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被關押二百餘天后,下放基層。與張愷帆同時受難的,在安徽省級領導人中僅有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省委宣傳部長陸學斌等少數人,其餘大部分人都是曾希聖的支持者。[2]

張愷帆下台後,自1959年底至1961年,無為縣發生了嚴重的餓死人情況。但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省委組織部長宋孟鄰在張愷帆下台後,奉命到無為縣發生最嚴重餓死人情況的地方,重新「調查」了一遍,聲稱張愷帆「大鬧無為二十天」,「擅自強迫解散食堂」,並稱「張某人不看全局,專看陰暗面一」。宋孟鄰升任省委書記處書記。[2]

1962年,安徽省在大躍進中餓死大批民眾的真實情況暴露,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被免職,黃岩雖然繼續任安徽省省長,但降為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一直未再升職。曾希聖手下的中共安徽省委也被清洗:宋孟鄰被免去省委書記處書記,降為西安市副市長;楊明被免去省委常委;分管農業的書記處書記王光宇也負有責任;桂林棲被免去省委書記處書記,降為唐山鐵道學院書記;曾慶梅降為淄博市副市長;張柞蔭副省長及其他副省長均被免去省委常委職務;常委中還有一人被開除中共黨籍,下放為副縣長;省委秘書長高鴻也被免去省委常委,下放任蕪湖地委第二書記、合肥市委副書記、宣城地委副書記。曾希聖倒台後,中央派李大釗之子、華東局第三書記李葆華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2]

1964年9月,黃岩再次當選安徽省省長,一直任至文化大革命時期。文化大革命爆發後,1967年9月,黃岩受到「軍管」,遭到打擊。[1]

文化大革命結束,黃岩歷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1985年,黃岩主動要求退出中共安徽省委領導崗位,提前離休。[1]

1989年6月9日,黃岩病逝。[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魯敏. 黄岩:从放牛娃到省长.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茆家升. 大跃进安徽为何饿死那么多人. 雨花2010年第5期. [2014-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新頭銜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省長
1955年3月 - 1967年4月
撤銷
  中國共產黨職務
新頭銜 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委員會書記
1949年1月-1949年3月
繼任:
張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