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港英政府於1985年在香港推行的代議政治改革

1985年的香港政制改革英屬香港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主要內容為於香港立法局進行間接選舉。改革建議首先在1984年7月發布的《代議政制綠皮書》中提出,奠定了香港在殖民管治完結前代議政制的基礎與發展,其影響延續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民主運動

背景 編輯

早於1980年6月,香港政府發表《地方行政模式綠皮書》,計劃建立新的地方行政制度而徵詢市民意見,當時已經提及計劃推行代議政制。當時一般認為英國已預視中國必定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而為香港建立具代議成份的政治制度。後來於1981年1月,香港政府發布《地方行政白皮書》,正式進行地方行政改革,包括1982年成立並舉行區議會選舉、1983年市政局議席增加至30席並由直選產生一半議席、1985年成立區域市政局等,但白皮書沒有提及行政局或立法局的改革。 [1]

代議政制綠皮書 編輯

1984年6月,香港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提出了進一步的政制改革。計劃的主要目標是: [2]

  1. 逐步發展代議政制,其權威根植於香港,能夠權威地代表香港市民,並直接對香港市民負責;
  2. 在香港現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建立代議政制,並儘可能維持政府以協商形式制定政策的特色;和
  3. 當社會上下同樣有發展代議政制的渴望,改革可以更進一步地實行。

當時綠皮書最主要考慮的方面是立法局行政局的角色、職能或組成,以及港督在香港的位置。

立法局方面 編輯

綠皮書建議在1985年和1988年分兩個階段實行立法局非官守議員間接選舉,由市政局議員、於1986年成立的區域市政局的議員、區議會議員、以及功能組別人士所組成的選舉團投票產生。 [2]綠皮書又建議非官守議員的任期應為三年。 [2]此外,隨着間接選舉產生的非官守議員增加,官守議員及由委任產生的非官守議員的數目應逐步減少。綠皮書又提出應著手研究進行分區或全港單一選區直接選舉的可能性。 [2]

行政局方面 編輯

綠皮書建議在行政局中引入代議成份,由立法局的非官守議員間接選舉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2]

總督改革方面 編輯

綠皮書建議限制港督委任行政局和立法局議員的權力,更建議港督不再擔任立法局主席,港督反對行政局意見的權力亦應被取締。 [2]

公眾諮詢 編輯

政府隨即就綠皮書的建議進行兩個月公眾諮詢。諮詢期內政府收取了360多份書面意見書。政府官員亦出席多輪諮詢會及會議,接收市民意見,亦進行了多次民意調查,公眾總體上贊成綠皮書的建議。區議會,地區管理委員會和互助委員會亦積極發表意見。市政局亦在1984年9月4日至6日的會議中討論綠皮書的內容,隨後1984年9月27日作出決議交予政府。立法局的非官守議員亦在在1984年8月2日立法局會議的辯論中對建議進行討論。 [3]

白皮書 編輯

《代議政制白皮書——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於1984年11月發布,總結了公眾對政制改革建議的回應。政府決定採納由選舉團和功能界別人士選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的建議,但政府以「綠皮書公眾諮詢內幾乎沒有意見支持於1985年進一步實行直接選舉」為由沒有計劃進行直選。 [3]

白皮書對行政局的建議比起對立法局的建議較少。沒有提議對1985年行玫局產生任何影響。人們普遍接受由當選的主持人代替總督擔任立法會議長的想法,但普遍的看法是贊成在未來幾年中不對總督的職位做出任何重大改變。 [3]

選舉團 編輯

根據白皮書的提議,選舉團將會由區議會,市政局和新成立的區域市政局所有議員組成。選舉團將在1985年9月選出12名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為了實現更加平衡和充分的代表性,10席由區議會議員選出,每個議席代表大約50萬人。餘下的兩個議席將分別由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議員選出。鄉議局亦會成為區域市政局的成員,選出區域市政局於立法局的代表議員。 [3]

功能界別 編輯

在1985年立法局選舉中,政府計劃將會由九個功能界別產生12個非官守議員議席,其中商界、工業界、及勞工界會各產生兩席,其餘6個功能界別將各產生一席。 [3]


《1985年立法局(選舉規定)條例草案》於1985年初提交立法局,並在非官守議員的支持下於1985年4月3日獲得通過。其後於1985年9月舉行了第一次立法局選舉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reen Pap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84: 3. 
  2. ^ 2.0 2.1 2.2 2.3 2.4 2.5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1984.
  3. ^ 3.0 3.1 3.2 3.3 3.4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White Pap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