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2007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六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3月31日(颱風康妮) |
末個系統消散 | 11月29日(熱帶低氣壓 26W)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聖帕 |
• 最高風速 | 205 km/h(125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10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低氣壓數 | 44個 |
風暴數 | 24個 |
颱風數 | 16個 |
超級颱風數 | 5個 (非官方) |
死亡人數 | 463人 |
財產損失 | $77.3億(2007年美元) |
相關條目 | |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東京颱風中心命名,而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W字母作結。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東京颱風中心 熱帶氣旋等級 | ||||
---|---|---|---|---|
等級 | 風速 | |||
猛烈颱風 | ≥105節 ≥194公里每小時 | |||
強烈颱風 | 85–104節 157–193公里每小時 | |||
颱風 | 64–84節 118–156公里每小時 | |||
強烈熱帶風暴 |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風暴 |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22–33節 41–62公里每小時 |
已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編輯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總共產生了24個熱帶氣旋。以下所有風暴資料皆是根據日本氣象廳的季後報告重新編寫而成。
颱風康妮 (Kong-rey)
編輯颱風(JMA) | |
3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3月31日-2007年4月6日 |
---|---|
強度 | 145 km/h(90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
在3月3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密克羅尼西亞之東形成。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康妮。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4月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4月4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4月6日,它轉化為溫帶氣旋,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玉兔 (Yutu)
編輯PAGASA:Amang
強烈颱風(JMA) | |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5月15日-2007年5月23日 |
---|---|
強度 | 175 km/h(110 mph)(十分鐘) 935 hPa(mbar) |
在5月15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關島以東南偏南形成。5月17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玉兔。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5月2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再在較後時間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桃芝 (Toraji)
編輯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7月3日-2007年7月5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
在7月2日,中國氣象局發現一熱帶低氣壓在海南島之東南形成,不過日本氣象廳到7月3日才承認這個熱帶低氣壓。它在7月4日於海南島登陸。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桃芝。同日,它在越南登陸並消散。
颱風萬宜 (Man-yi)
編輯PAGASA:Bebeng
強烈颱風(JMA) | |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7月7日-2007年7月17日 |
---|---|
強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
在7月7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東南形成。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萬宜。7月9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7月1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超級颱風。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颱風。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超級颱風,不過6小時後就再將它降格為颱風。7月14日中午12時,萬宜於日本鹿兒島縣指宿市登陸。下午1時,萬宜於日本鹿兒島縣鹿屋市登陸。下午8時半,萬宜於日本高知縣土佐清水市登陸。7月15日上午4時,萬宜於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串本町登陸。當日早上,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7月17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天兔 (Usagi)
編輯強烈颱風(JMA) | |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7月28日-2007年8月4日 |
---|---|
強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鐘) 945 hPa(mbar) |
在7月28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塞班島之東北形成。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天兔。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7月30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8月2日17時,它在日本宮崎縣日向市登陸,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8月3日0時,它在日本山口縣宇部市登陸,並減弱為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8月4日12時,它在日本青森縣五所川原市登陸。同日13時,它在日本青森縣陸奧市登陸,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帕布 (Pabuk)
編輯PAGASA:Chede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8月5日-2007年8月11日 |
---|---|
強度 | 120 km/h(75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在8月5日,熱帶風暴帕布在關島之西北形成。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8月7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它在台灣屏東縣滿州鄉登陸。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8月8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在香港天文台以西約30公里海面掠過。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重新發出報告。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但它的中心再往南移動,並再次增強,香港天文台再次把它升格為熱帶風暴;帕布於南海北部打了個轉,再次增強,並轉向東北移動,正面吹襲香港西部,令香港天文台在2007年8月10日早上七時五十分至下午二時三十分期間,不足七小時內先後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三號強風信號及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港交所亦於當日下午二時四十五分終止當日之交易時段。於同日傍晚,當帕布掠過香港西部及后海灣時,帕布急劇改變其移動方向,由原本向東北轉了差不多九十度往西北,並於中山市登陸。登陸後帕布出現了一些不規則移動,並逐漸減弱,香港天文台將帕布降格為一熱帶低氣壓。8月11日,香港天文台再把帕布降格為一低壓區,當時帕布已開始在珠江上空消散。
熱帶風暴蝴蝶 (Wutip)
編輯PAGASA:Dodo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8月7日-2007年8月9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蝴蝶於8月7日在馬尼拉以東約82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發展成為一個熱帶低氣壓,初時向西北移動,並於翌日增強為熱帶風暴。它於8月9日早上減弱為熱帶低氣壓,9時在台灣台東縣長濱鄉登陸,當日在台灣減弱為一個低壓區。
颱風聖帕 (Sepat)
編輯PAGASA:Egay
猛烈颱風(JMA) | |
5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8月12日-2007年8月20日 |
---|---|
強度 | 205 km/h(125 mph)(十分鐘) 910 hPa(mbar) |
在8月12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西北形成。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聖帕。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8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超級颱風。8月1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颱風。同日5時40分,它在台灣花蓮縣秀姑巒溪口登陸。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它登陸福建省。8月19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菲特 (Fitow)
編輯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8月29日-2007年9月8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
在8月29日凌晨,一熱帶低氣壓在塞班島之東北形成。同日上午,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菲特。同日傍晚,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8月30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9月1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9月5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9月6日下午11時,菲特於日本靜岡縣賀茂郡南伊豆町登陸。9月7日,它減弱為一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9月8日上午0時,菲特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登陸。同日上午2時半,菲特於日本北海道虻田郡洞爺湖町登陸。同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強烈熱帶風暴丹娜絲 (Danas)
編輯強烈熱帶風暴(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6日-2007年9月12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9月6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11W。
9月7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丹娜絲。下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9日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9月10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
9月11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9月12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丹娜絲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颱風百合 (Nari)
編輯PAGASA:Falcon
強烈颱風(JMA) | |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13日-2007年9月17日 |
---|---|
強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35 hPa(mbar) |
在9月12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那霸之東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百合。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9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同日,它掠過久米島。9月16日,它在南韓濟州島登陸。同日,它在南韓全羅南道高興郡登陸。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它在南韓慶尚北道鬱陵島登陸。第二天,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韋帕 (Wipha)
編輯PAGASA:Goring
強烈颱風(JMA) | |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15日-2007年9月20日 |
---|---|
強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25 hPa(mbar) |
在9月15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那霸之東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韋帕。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9月17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超級颱風。上午7時半,韋帕於西表島登陸。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颱風。同日,它在浙江溫州蒼南境內登陸。9月19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范斯高 (Francisco)
編輯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22日-2007年9月25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在9月22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香港之東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范斯高。9月24日,范斯高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陸。9月25日,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強烈熱帶風暴利奇馬 (Lekima)
編輯PAGASA:Hanna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29日-2007年10月4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在9月27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發現一熱帶低氣壓於卡坦端奈斯島之東形成,但日本氣象廳在9月29日,它登陸菲律賓Aurora省後,才把它確認為熱帶低氣壓。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利奇馬。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0月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見右圖可見利奇馬的風眼。第二天,它在越南登陸。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10月4日,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柯羅莎 (Krosa)
編輯PAGASA:Ineng
猛烈颱風(JMA) | |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1日-2007年10月8日 |
---|---|
強度 | 195 km/h(120 mph)(十分鐘) 925 hPa(mbar) |
在10月1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發現一熱帶低氣壓於呂宋島之東形成,日本氣象廳在同日把它確認為熱帶低氣壓。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柯羅莎。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0月3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10月5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超級颱風。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颱風。同日,它在台灣宜蘭縣頭城鎮登陸。10月7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它在福鼎市登陸。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海燕 (Haiyan)
編輯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4日-2007年10月6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
一個溫帶低壓在9月30日於國際換日線以西形成,當時系統為冷心結構。10月5日,系統中心錄得暴風,系統漸轉為暖心結構。在10月6日,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海燕。同日,熱帶風暴海燕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事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定之為熱帶風暴27W。
強烈熱帶風暴楊柳 (Podul)
編輯強烈熱帶風暴(JMA)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3日-2007年10月7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
10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關島之東北形成。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在10月6日,日本氣象廳將該熱帶低氣壓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楊柳。10月7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報告中指出楊柳已逐漸轉化為一溫帶氣旋。
熱帶風暴玲玲 (Lingling)
編輯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11日-2007年10月15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
在10月12日,日本氣象廳將在中途島之西南的熱帶低氣壓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玲玲。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10月15日,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劍魚 (Kajiki)
編輯強烈颱風(JMA) | |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19日-2007年10月22日 |
---|---|
強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鐘) 945 hPa(mbar) |
在10月19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塞班島之西北形成。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劍魚。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10月2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強烈熱帶風暴法茜 (Faxai)
編輯PAGASA:Juaning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0月25日-2007年10月28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熱帶風暴法茜源於10月24日位於關島以西約805公里一片持續存在的對流帶。衛星圖像顯示下層大氣中有大範圍環流轉向,表面附近還存在低壓槽。對流圍繞下層環流中心合併,其上層環境有利於系統發展,風切變較弱,外流發散程度也小[1]。次日,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歸類為熱帶低氣壓[2]。之後不久,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因部分外層對流深化而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由於北面有亞熱帶高壓脊的影響,風暴朝西北方向行進[3]。到了協調世界時10月26日0點,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把系統指定為熱帶低氣壓,並給其起了一個當地名稱「Juaning」[4]。日本氣象廳大概也在同一時間將低氣壓升級為熱帶風暴並將其命名為「法茜」(Faxai)[2]。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法茜歸類為第20W號熱帶低氣壓[5]。幾個小時後,風暴開始向溫帶氣旋過渡,風暴內的對流主要保持在其西北部分,而西南部分則有溫度較低且乾燥的空氣進入[6]。到了UTC中午12點,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發佈了對「Juaning」的最後一份公告,因為風暴已經離開其監控責任範圍[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第20W號熱帶低氣壓已融入一片斜壓區而轉變成溫帶氣旋。法茜的南部邊緣發展出一片冷鋒,這正是溫帶氣旋的特點之一[7]。不過就在這一時間左右,日本氣象廳將法茜升級為強烈熱帶風暴,其10分鐘的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95公里[2]。
隨後不久,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根據系統發展出一片明顯的中心密集雲區而將低氣壓升級為熱帶風暴。朝鮮半島上空的一個短波槽給法茜的增強提供了有利的上層環境[8]。次日清晨,法茜開始迅速加速朝東北方向的中緯度西風帶前進。熱帶風暴與一個位於日本上空的反氣旋之間形成了強勁的氣壓梯度,令法茜的風場大幅向東北方向擴散。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最後一份公告時[9],他們估計風暴已經達到最高強度,一分鐘的持續風速為每小時75公里[10]。日本氣象廳也估計法茜這時達到了最高強度,10分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為975毫巴(百帕,28.79英寸汞柱)。但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報告中則認為法茜這個時候已經達到颶風強度,風速為每小時130公里[11]。風暴接下來繼續快速地向東北方向前進,並於UTCUTC10月27日中午12點左右在本州東岸近海變成溫帶氣旋。這股溫帶氣旋殘留之後保持了超過一天時間,於10月28日晚在開放海域上空消散[2]。不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仍在繼續對法茜的殘留進行監控,該系統於10月29日到達阿留申群島。次日,風暴快速強化,到UTC其中心氣壓低至957毫巴(百帕)。10月31日,系統行進到阿拉斯加州海域並減弱[11]。
颱風琵琶 (Peipah)
編輯PAGASA:Kabayan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3日-2007年11月9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
在11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馬尼拉之東北形成。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琵琶。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它在菲律賓伊莎貝拉省登陸。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颱風。11月6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11月8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第二天,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塔巴 (Tapah)
編輯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11日-2007年11月13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6 hPa(mbar) |
在11月1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硫磺島之西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塔巴。11月13日,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米娜 (Mitag)
編輯PAGASA:Mina
颱風(JMA) | |
2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20日-2007年11月27日 |
---|---|
強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鐘) 955 hPa(mbar) |
在11月20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雅蒲島之西北形成。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米娜。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1月22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11月25日,它在菲律賓登陸。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1月27日,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它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海貝思 (Hagibis)
編輯PAGASA:Lando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18日-2007年11月28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
11月18日,一個熱帶低氣壓於薩馬島東側近海形成。 11月19日,該熱帶低氣壓於萊特島南部登陸。 11月20日,該熱帶低壓於蘇祿海被升格為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海貝思。海貝思在當晚在巴拉望島東部登陸,並增強為強熱帶風暴,進入南海。 11月23日午夜,海貝思達到巔峰,中心風力每小時130公里。當晚,海貝思受颱風米娜影響,先於越南東部近海徘徊,進而轉向東移動,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11月25日,海貝思減弱為熱帶風暴。 11月27日,海貝思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隨後在布桑加島登陸。當日下午再次在民都洛島登陸,之後在島上減弱為一低壓區。 11月28日,海貝思在呂宋島上逐漸消散。
未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編輯除了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是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
編輯熱帶低氣壓(TMD) | |
持續日期 | 2007年5月1日-2007年5月5日 |
---|---|
強度 | 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6 hPa(mbar) |
在5月1日,泰國氣象局發現一熱帶低氣壓於泰國附近形成,但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只把它當作為一低壓區。同日,它越過邊界進入北印度洋範圍,並被印度氣象部定為低氣壓 BOB 01。它在5月5日消散。
熱帶低氣壓 06W
編輯熱帶低氣壓(JMA)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8月3日-2007年8月7日 |
---|---|
強度 | 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
在8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在越南順化市之東南形成。8月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8月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 14W
編輯熱帶低氣壓(JMA)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9月20日-2007年9月21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4 hPa(mbar) |
在9月20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西形成。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 25W
編輯熱帶低氣壓(JMA)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4 hPa(mbar) |
在11月25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東南形成。11月2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 26W
編輯熱帶低氣壓(JMA)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7年11月28日-2007年11月29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
熱帶氣旋時間表
編輯熱帶氣旋名單
編輯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是由日本氣象廳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名字是根據以下名單而定,不按年度劃分。風暴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小組的成員提供,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自提交10個名稱,並以該國英文名稱按字母順序排列。在2007年使用的名字清單中,有3個名字被替換,新名字「海葵」、「帕卡」及「杜蘇芮」,分別取代了「龍王」、「麥莎」及「彩蝶」。2006年使用過的與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康妮是2007年第一個颱風。
提供國家/地區 | 名稱 | ||||
---|---|---|---|---|---|
柬埔寨 | 達維 | 康妮 0701 | 娜基莉 | 科羅旺 | 莎莉嘉 |
中國 | 海葵 | 玉兔 0702 | 風神 | 杜鵑 | 海馬 |
北韓 | 鴻雁 | 桃芝 0703 | 海鷗 | 彩虹 | 米雷 |
中國香港 | 啟德 | 萬宜 0704 | 鳳凰 | 彩雲 | 馬鞍 |
日本 | 天秤 | 天兔 0705 | 北冕 | 巨爵 | 蝎虎 |
老撾 | 布拉萬 | 帕布 0706 | 巴蓬 | 凱薩娜 | 洛坦 |
中國澳門 | 珍珠 | 蝴蝶 0707 | 黃蜂 | 芭瑪 | 梅花 |
馬來西亞 | 杰拉華 | 聖帕 0708 | 鸚鵡 | 茉莉 | 苗柏 |
密克羅尼西亞 | 艾雲尼 | 菲特 0709 | 森垃克 | 尼伯特 | 南瑪都 |
菲律賓 | 碧利斯 | 丹娜絲 0710 | 黑格比 | 盧碧 | 塔拉斯 |
南韓 | 格美 | 百合 0711 | 薔薇 | 銀河 | 奧鹿 |
泰國 | 派比安 | 韋帕 0712 | 米克拉 | 妮妲 | 玫瑰 |
美國 | 瑪莉亞 | 范斯高 0713 | 海高斯 | 奧麥斯 | 洛克 |
越南 | 桑美 | 利奇馬 0714 | 巴威 | 康森 | 桑卡 |
柬埔寨 | 寶霞 | 柯羅莎 0715 | 美莎克 | 燦都 | 納沙 |
中國 | 悟空 | 海燕 0716 | 海神 | 電母 | 海棠 |
北韓 | 清松 | 楊柳 0717 | 紅霞 | 蒲公英 | 尼格 |
中國香港 | 珊珊 | 玲玲 0718 | 白海豚 | 獅子山 | 榕樹 |
日本 | 摩羯 | 劍魚 0719 | 鯨魚 | 圓規 | 天鷹 |
老撾 | 象神 | 法茜 0720 | 燦鴻 | 南川 | 帕卡 |
中國澳門 | 貝碧嘉 | 琵琶 0721 | 蓮花 | 瑪瑙 | 珊瑚 |
馬來西亞 | 溫比亞 | 塔巴 0722 | 浪卡 | 莫蘭蒂 | 瑪娃 |
密克羅尼西亞 | 蘇力 | 米娜 0723 | 蘇廸羅 | 凡亞比 | 古超 |
菲律賓 | 西馬侖 | 海貝思 0724 | 莫拉菲 | 馬勒卡 | 泰利 |
南韓 | 飛燕 | 浣熊 | 天鵝 | 鮎魚 | 杜蘇芮 |
泰國 | 榴槤 | 威馬遜 | 莫拉克 | 暹芭 | 卡努 |
美國 | 尤特 | 麥德姆 | 艾濤 | 艾利 | 韋森特 |
越南 | 潭美 | 夏浪 | 環高 | 桑達 | 蘇拉 |
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於該國風暴責任範圍內的熱帶氣旋命名之用。名單每四年循環再用,因此本年名單與2003年的名單相同,但熱帶氣旋名稱 Batibot, Gilas, Harurot, Lakay, Manang, Nina, Pogi, Roskos 和 Sikat 則被 Bebeng, Goring, Hanna, Lando, Mina, Nonoy, Pedring, Ramon 和 Sendong 所取代。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字表示,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活躍中。
|
|
|
|
|
參考資料
編輯- ^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報告).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4 [2009-03-02].[失效連結]
- ^ 2.0 2.1 2.2 2.3 JMA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for 2007 (PD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8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2).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5, 2007 at 12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5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4.0 4.1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PAGASA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Log. Typhoon 2000. 2008-06-13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6, 2007 at 00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6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6, 2007 at 06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6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6, 2007 at 12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6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6, 2007 at 18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6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TCWC Advisories for October 27, 2007 at 00Z.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7-10-27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JTWC Best Track for Tropical Storm 20W (Faxai).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8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11.0 11.1 George P. Bancroft. Mariners Weather Log Volume 58 Number 1.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8-04 [2013-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0).
內部連結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日本氣象廳熱帶氣旋資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yphoon2000 菲律賓颱風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熱帶氣旋資訊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資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香港地下天文台熱帶氣旋資訊
- 香港民辦天文台熱帶氣旋資訊
-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熱帶氣旋資訊
- 中央氣象局熱帶氣旋資訊
- 熱帶氣旋衛星影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熱帶氣旋衛星影像
- 數位颱風—熱帶氣旋資料及圖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