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三民主義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引用太多李鴻禧文章
編輯1. 某些章節引用太多李鴻禧相關文章,這會引響客觀中立性; 2. 批評的篇幅占太多,這也會引響客觀中立性; 3. 很多批評都是針對中華民國當時或現在制度的批評,這理論上講跟國父的三民主義沒有 直接關係。
建議應該: 1. 刪除跟跟國父的三民主義沒有直接關係的部份,比如有人提到:人事行政局又成為黑機關云云, 這些沒關係部分我覺得可以直接刪去。 2. 正負觀點並存以保持客觀。 3. 即使是批評,也建議刪去文中部分引用李鴻禧文章,改引用政治性格相對而言較中立學者的文章。Wttwcl(留言) 2014年1月19日 (日) 11:27 (UTC)
本文簡直就像一篇BBS發表的高論
編輯個人觀點太多,援引文獻太少,且發表大量對孫文學說的個人見解,簡直可以說是個人偏見。語氣完全是評論語調,沒有以第三者客觀敘述的語氣。這個條目太具誤導性,像是一個妖魔化的三民主義。整體結構鬆散零亂,毫無頭緒,各種觀點不恰當地成為標題,毫不顧忌條目的中立性和文章的邏輯連貫。 格致 (留言) 2009年1月25日 (日) 00:00 (UTC)
有關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與漢族的關係
編輯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我們鑒於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國,想中國民族永遠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義。要提倡民族主義,必要先把這種主義完全瞭解,然後才能發揮光大,去救國家。就中國的民族說,總數是四萬萬人,當中參雜的不過是幾百萬蒙古人,百多萬滿洲人,幾百萬西藏人,百幾十萬回教之突厥人。外來的總數不過一千萬人。所以就大多數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同一血統、同一言語文字、同一宗教、同一習慣,完全是一個民族。」
雖然孫中山的見解未必正確,孫中山先生演講的三民主義就"主張"「‧‧‧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作為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開頭內容。所謂中國民族主義,實質上就是指漢族主義。譬如孫中山三民主義原文就不用滿文,蒙文,藏文。而是使用漢民族文字漢正體字書寫,這就是一個證據—久遠 (留言) 2009年8月6日 (四) 02:32 (UTC)
有關民族主義要點
編輯‧〈略〉‧我們想要恢復民族的精神,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我們知道現在處於極危險的地位;第二個條件是我們既然知道了處於很危險的地位,便要善用中國固有的團體,像家族團體和宗族團體,大家聯合起來,成一個大國族團體。結成了國族團體,有了四萬萬人的大力量,共同去奮鬥,無論我們民族是處於什麼地位,都可以恢復起來。所以,能知與合群,便是恢復民族主義的方法。大家先知道了這個方法的更要去推廣,宣傳到全國的四萬萬人,令人人都要知道;到了人人都知道了,那末,我們從前失去的民族精神便可以恢復起來。從前失去民族精神,好比是睡著覺;現在要恢復民族精神,就要喚醒起來。醒了之後,才可以恢復民族主義。到民族主義恢復了之後,我們便可以進一步去研究怎麼樣才可以恢復我們民族的地位。‧〈略〉‧因為我們民族的道德高尚,故國家雖亡,民族還能夠存在;不但是自己的民族能夠存在,並且有力量能夠同化外來的民族。所以窮本極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成一個國族團體以外,就要把固有的舊道德先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後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圖恢復。‧〈略〉‧從前宋儒是最講究這些功夫的,讀他們的書,便可以知道他們做到了什麼地步。但是說到修身、齊家、治國那些外修的功夫,恐怕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專就外表來說,所謂修身、齊家、治國,中國人近幾百年以來都做不到,所以對於本國便不能自治。外國人看見中國人不能治國,便要來共管。‧〈略〉所以今天講到修身,諸位新青年便應該學外國人的新文化。只要先能夠修身,便可來講齊家、治國。現在各國的政治都進步了,只有中國是退步,何以中國要退步呢?就是因為受外國政治經濟的壓迫,推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中國人不修身。不知道中國從前講修身,推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這是很精密的知識,是一貫的道理。像這樣很精密的知識和一貫的道理,都是中國所固有的。我們現在要能夠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便要從修身起,把中國固有知識一貫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復。 ‧〈略〉‧但是中國到了頭一個地位,是怎麼樣做法呢?中國古時常講「濟弱扶傾」,因為中國有了這個好政策,所以強了幾千年,安南、緬甸、高麗、暹羅那些小國還能夠保持獨立。現在歐風東漸,安南便被法國滅了,緬甸被英國滅了,高麗被日本滅了。所以,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如果中國不能夠擔負這個責任,那末中國強盛了,對於世界便有大害,沒有大利。中國對於世界究竟要負什麼責任呢?現在世界列強所走的路是滅人國家的;如果中國強盛起來,也要去滅人國家,也去學列強的帝國主義,走相同的路,便是蹈他們的覆轍。所以我們要先決定一種政策,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我們對於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的列強要抵抗他。如果全國人民都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才可以發達。若是不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便沒有希望。我們今日在沒有發達之先,立定扶傾濟弱的志願,將來到了強盛時候,想到今日身受過了列強政治經濟壓迫的痛苦,將來弱小民族如果也受這種痛苦,我們便要把那些帝國主義來消滅,那才算是治國平天下。‧〈略〉‧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
民族主義要點:「故提倡恢復中國民族固有道德,去恢復中國民族固有能力,然後結成家族,聯成宗族,才能治理中國,才能恢復中國民族精神與地位」為以上文章濃縮,寫法不好歡迎改善。—久遠 (留言) 2009年8月6日 (四) 02:32 (UTC)
討論一
編輯台灣的同胞們可以expand一下這個條目嗎?--Samuel (talk) w 01:09 2004年4月23日 (UTC)
- 我看這樣: 「三民主義歌」還三民主義歌; 《三民主義》還三民主義。應該拆開成為兩個條目,這樣會更容易寫。--218.188.0.150 01:38 2004年4月23日 (UTC)
為何不見「新、舊三民主義」之說?
編輯「聯俄,聯共,輔助工農」呢? Angel-64 07:24 2005年12月22日 (UTC)
「聯俄,聯共,輔助工農」怎麼湊的出「三民」呢?最多是「二聯一輔政策」。顯然是很多中國大陸民眾在中共長期共產灌輸下,亂用詞彙,不明其本意的惡果。就如,即便是一些大學的教授,都常有把「形而上學」理解是「形式主義」的意思。現在,有些歷料也陸續揭示出來,孫文未曾講過「聯俄,聯共」,他和當時蘇聯政府達成的協議是「聯俄,容共」。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的中共黨員在蘇共的命令下加入國民黨,而不是兩黨的黨間合作。所謂的「聯俄,聯共,輔助工農」的口號,也是在孫文去世後,才由蘇聯人鮑羅廷假借到孫文身上的。學過語文的人應當懂得「三民主義」是民族、民權和民生中的三個民的簡略,這是語言中的常有現象。而把「聯俄,聯共,輔助工農」硬扯到「三民」,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是缺乏語言使用規則的常識和訓練,算得上是文盲。 -- anonyum 03:27 2007年10月11日 (UTC)
你說的對。我感得如果提出那應叫是三大政策。而不是三民主義!--龍騰四海 2012年3月24日 (六) 22:09 (UTC)
人沒說新三民主義指「聯俄,聯共,輔助工農」。
新三民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方面稱為孫中山生前對其「三民主義」思想作出的最後一個版本的修正,是孫中山晚年聯俄聯共、扶助和依靠農工的思想的體現。但由於其中涉及中國國民黨聯合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問題,加之孫先生逝世後兩黨交惡,所以兩黨對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說法,並且爭議保持至今。 與三民主義相比,新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提出具體反帝鬥爭要求,認清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本質及關係,以及對中國革命的危害。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內容演變成排滿興漢→反滿貴族→明確反帝鬥爭。 新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強調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強調它的人民性、群眾性。「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 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中國國民黨之民生主義,其最重要之原則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權,二曰節制資本。」更新解釋了「平均地權」,提出了新的方針。「農民之缺乏土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明確反對封建剝削。「節制資本」,「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實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路、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工人之失業者,國家當為之謀救濟之道,尤當為之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緊密地結合起來,推動國民大革命。 總之,新三民主義有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內容,並且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結合起來,民權為「平民所共有」和「節制資本」的口號。
蔣介石
編輯三民主義
編輯那就是民族、民權、民生主義,根本沒有新舊之分。民族主義對內追求各族平等,對外追求中華民族的平等地位;民權主義追求國民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實現國民的主權,即選舉、罷免、創製、複決的權利;而民生主義則追求合理的經濟制度之上的經濟發展以及國民生計的解決。—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80.237.173.67(對話 • 貢獻)在2006年9月30日21:25 (UTC+8)所加入的。
民族主義並沒有談所謂:民族主義對內追求各族平等,對外追求中華民族的平等地位一事。有關「對內追求各族平等,對外追求中華民族的平等」是在孫文主辦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提到,而非民族主義。
三民主義成書於1924年,當時他所稱的"中國",不可能是後來分裂中國,獨立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其三民主義所稱之"中國人"也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且由於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所提"中國民族"相關之民族歷史與文化迫害,以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以及四書之治國平天下等"其實皆為為中華民國漢族之傳統道德,為免讀者混淆"中國"及民族,故於三民主義要點上修正精確寫明為"漢族"。
孫中山眼中的民族思想,是以漢族本位觀點的主張,要先團結漢族,然後才去團結五族來建國,這有先後順序。
這是因為自古以來,漢人一直是中國最多數民族,達90%以上。以便使讀者理解,劉宗正批評孫文有"大漢沙文主義"思想觀點從何而來。 --久遠 (留言) 2008年9月23日 (二) 06:13 (UTC)
民生主義
編輯民生主義應該是"右傾的"社會主義, 凡是一切關乎國家 影響人民生計的重大資源 歸國營管理 例如: 水、電、石油、鐵路、郵政 等等。 並主張各種社會福利。 同時允許人民擁有私有財, 和一切工商發展。 --邦遠 11:17 2006年12月28日 (UTC)
嗯?我們以前讀高中時,上三民主義課時候,老師反而說民生主義是「左傾的」資本主義耶?--swace 16:00 2007年6月26日 (UTC)
資本主義中的左,也許就是共產社會主義中的右。反之,資本主義中的右,就是共產社會主義中的左。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當俄羅斯社會發生變革之後,那些原來的在共產體制下強硬的極左勢力,在民主體制中,立刻就變成了極右暴力組織。現在,在中國大陸的那些被稱為憤青的和中共的極左勢力,以後必然會成為像日本極右勢力,或德國東部的新納粹勢力那樣的右翼暴力團伙。 -- anonym 02:39 2007年10月11日 (UTC)
同意。中國大陸的「左」和「右」是和歐美社會的「左」和「右」反着的。我們這裡的「左」,指的是走計劃經濟、「大鍋飯」、「人民運動」、毛澤東式路線,右指的是西方式的「自由主義」、民選等等。歐美的「左」是指激進,「右」是指保守。 在中國大陸,自由主義才是激進,毛式路線才是保守,對應歐美的「左」和「右」。This is Mayee (留言) 2008年9月4日 (四) 14:44 (UTC)
有關在要點上補增:「有趣的是,列寧晚年的新經濟政策中的國家資本主義概念與孫文的第三個主義有相似處,「建立一個沒有資本主義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能夠加以限制、能夠規定範圍的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和國家緊密相聯的,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國家資本主義論》於鳳 香港文史研究會 1950年 〉。」,顯不妥當。
不妥當之一在於:這是探討民生主義的要點,而非探討民生主義的相關主張,可是這文章看起來,似乎是描述列寧先生之主張與民生主義有相似之處,而非探討民生主義之要點。 不妥當之二在於:孫文先生在民權主義已經說明,國家就是要全民政治,所以對照民生主義可知,國家資本不屬於工人而已,也包含商人農人與知識份子。與列寧先生主張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等少數無產階級專政階層,而不包含農人或知識份子以及商人還有老人女人小孩等,比較起來,這樣的主張顯然與民生主義的主張「根本不同」。 不妥當之三:孫文主張民生主義是包含資本主義在內,也有資本主義的國家。只是民生主義主張在國家以內新增以養民為目地的國家資本,與資本爭利以養民,而非鬥爭資本,只剩國營企業。這與列寧先生主張建立「沒有資本主義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顯然又不相同。--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14:54 (UTC)
- 常有人把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相對比,兩者不應該在文中進行相互區別和對比嗎?
比如久遠所言,列寧的"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明顯是當初在說服其他人的,因為不管是新政策實行之前還是之後,蘇黨都是很多反對進行新政策的,所以這個並無大必要,如你們所常言可能是當時權衡之言。
不妥當之三,我看不出哪裡不妥了,養民和建立無資本主義階級剝削的資本主義國家個人覺得很相似啊。
另:最近又翻看了下三民主義(以前讀初中的時候,我父曾列為讀物之一,有草讀),感覺還是覺得有很多和共產主義主張相同處,覺得是孫文先生為了區別列寧主義,把其主義的目的(民生)列為新主義,大體還算屬於社會主義大類吧,個人覺得不管孫文先生如何聲明區別,但是其相似性和繼承性但是有值得商榷的。 -孫學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03:14 (UTC)
謝謝閣下指教。
畢竟是在三民主義的條目要點內容,主要是提示民生主意要點,如果是要對照共產主義,請移放到評價或另開新欄描述,避免混淆三民主義民生主義要點。
閣下既然都稱那是列寧權衡之言,那麼列寧「不是」權衡之言,曾提出「全民」一起的「政策」文章又在哪呢?如果找不出來,就以閣下提出「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為列寧主張的標準,所以這就不是什麼"權衡之言",好嗎?
另外孫中山先生的養民策略是與資本企業共存,列寧是要「消滅」資本企業,建立沒有資本企業的共產國家。這兩者差在有沒有資本企業,有大差別。
民生主義僅是三民主義的三種主張之一,而非唯一。因此民生主義不能代表三民主義,但三民主義足以代表民生主義。所以雖然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同樣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但兩者辦法終究是有大區別。
否則孫中山就把「民生主義」稱作是共產主義就好啦,孫中山先生為什麼硬要取名為「民生主義」呢?這一點評價中也有說明。--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17:41 (UTC)
評價
編輯本條目的評價部份似乎有中立性的問題,甚至出現"我認為"等字樣,請管理者審核。(Jimmylee1011)—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220.136.181.23(對話 • 貢獻)在2007年5月11日 18:49 (UTC+8)所加入的。
評價部份幾乎全出自李鴻禧《憲法教室》一書,而且幾乎是對於憲法的批評,而非對於三民主義整體的批評。Wind 2007年6月12日 (二) 11:31 (UTC)
請問《中國民國憲法》的哪個制度不是出自於《三民主義》,對於《三民主義》不批判其五權憲法、國民大會、監察制度、考試制度……不然要批評什麼?批評四萬萬人做皇帝嗎?Eliot 2007年8月23日 (四) 17:36 (UTC)
那些話應該刪了。對於這種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東西,在中立的維基百科裡面實在不應該出現任何評價。125.225.181.214 2007年6月21日 (四) 17:36 (UTC)
對民族主義的評價道是沒有錯
孫中山是支持漢化的
但也可以從反面講民族主義強調所有民族權力平等,也包括文化語言,或者是類似美國保守派的不分種族膚色一律平等,語言則由母族負責,文化上儘可能融合
不如儘可能的參考所有包括兩岸港澳亞洲極歐美還有現在台灣學者的評價,列出負面正面,以及綜合或其他評價,並列出參考資料,本科系的學生或學者不妨參考學校書籍或老師意見編寫。—218.161.5.198 2007年7月23日 (一) 09:01 (UTC)
回Eliot:首先,這世界上沒有<中國民國憲法>這種東西;其次,如果你是說<中華民國憲法>,那現行憲法確實有很多制度不是出自於<三民主義>,要批判三民主義請用孫文的所有著作與演講稿,而不是這部根本不是他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來批判他。Tsusoon2007年11月29日 (四) 19:32 (UTC)
評價的部份不是不能有,評價在維基百科中應是將世人對此的兩面評價列在此,評價不是批評。—B哥 (留言) 2007年11月30日 (五) 08:50 (UTC)jimmylee1011
也不要進強調評價
編輯可以更多探討它的要點,原理。以及實行細則,經過也可以包含在台灣如何實行—218.161.5.198 2007年7月23日 (一) 09:04 (UTC)
事實?
編輯由於政治利益的原因,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我們所說的是否是真相。而可見的事實是:我們在近期之中,無法考證歷史真相(是否還有考證的可能性,也是我們所不知的)。在此爭吵是沒有意義的。我想:可以如同其它許多敏感的條目一樣(如:國共內戰),將意見分為多方面(如:中共方面、中華民國方面、贊同者、反對者),各自只闡述自己所熟悉的立場上的觀點,從多方面、辯證的看待問題。這也是中立性的表現。王嘯宇 (留言) 2008年1月5日 (六) 14:51 (UTC)
關於五權憲法的想法。
編輯我想來想去,覺得,人同時有行使權力及擁用基本權力。
所以,人本應該透過立法院來立定新法,而政府機關依法行政沒有錯。 這就是權能區分的本意。
也就是說,政府機關只能做事不能說話。 所以有新的意見,當然就是人民提交立法機關透過立法委員進行立法。
而行政責任,也就是政治責任就是,依法行政後,其能力不足使之造成重大傷害,應交由監察院彈劾其官員。 若是違法,則是法律責任,交由法院裁定。
那這樣,監察院是不是不應該由法學人士來組成,但他必需是人民選舉產生,監察院如果要專業人士組成,那誰來提名?監察院人員絕對不可以交給人民提名,因為這樣就會有兩個代議機制,如果交由人民提名,那就不能交給人民自已選舉,這樣就有可能惡人當道。
重點在於,人民把自已的治權跟政權都交給了行政機關跟代議機關。 有能力的人就會管的好嗎? 有熱心公益的人就會好好討論議案嗎?
監委、立委、行政人員都是人,都可能會犯法。「行為有問題成立」 而監委、立委、行政人員都會失職,都會被彈劾。「品德有問題成立」
也就是說,什麼才是違法?什麼才是品德有問題? 受罰的人是一個政府還是一個人?誰要為自已下屬的能力不好負責? 這下屬也是考試任用。也可能是上個執政者的舊屬。
任用人,是不是都要考試? 考的是這個人的能力?還是這個人的品德?又或是考的是專業能力?那立法委員要不要考試?監委要不要?
另外,行政首長為什麼要民選? 如果是人民把自已的治權跟政權都交給了行政機關跟代議機關,那行政首長是不是只能是一個很優秀的管理人材?那如果出事了,又是無法可管的事,要怎麼做決定?如果行政院長要開辦新的政務,那要依什麼法?過程要怎麼執行?那行政院院長是不是要民選?那地方自治要怎麼實現?
那又為什麼要兩黨政治? 總統的功能又是什麼?
如果兩黨政治就只是為政治理念而活,那就不需要總統了。 如果不是,那總統就是領航者,那不就無法無天了?任總統解譯。
反過來說,兩黨政治是為政見而活或為專業意見而活。而政黨的功能就是贏得選戰的團體。若沒專業意見,那這樣政黨就是超級的分贓團體。 這樣之下,總統要管誰?總統又能做什麼?選總統又能產生什麼功能?
最後,行政院跟院長受立法院監督,那總統一樣跟本就是虛設的職等。那行政院是依法行政還是依總統指示行政? 我贊成國民大會重新開設,並將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交給國民大會、且總統不再直接選舉,而是交由政黨的國民大會議員國民大會投票產生。
我發現,所謂的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形式上是給人民知道有什麼權力可以行使,而實質上是在監督總統所用。
英國的憲法跟三權其最高統治者是英皇本人。 英皇把所有的實質權力都交給了三權機構,形式權利也就是名義上,各種權力還是在英皇手中,可是英皇萬世一系,只要受人民愛戴,就貝有道德上的指標作用,也就是五權憲法的總統功能。而且,英國是以所立之法為準,什麼爛法你都要接受。
美國的三權,人民選出,由議會或行政機關直接授與總統行使權力,也就是說法院的解譯高於一切。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由61.219.36.147(對話 • 貢獻)在2008年8月17日08:49 (UTC+8)加入的。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由61.219.36.129(對話 • 貢獻)在2008年8月17日09:37 (UTC+8)加入的。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由61.219.36.30(對話 • 貢獻)在2008年8月17日11:48 (UTC+8)加入的。
關於大漢族主義符合民主的原則
編輯有許多人批評孫文有「大漢族主義」的思想,甚至認為這是一種「納粹主義」但也有許多人認為,以漢族佔有中國九成以上人口,主導中國數千年以上的事實,故孫文以漢族為主體意識的思考與主張是很合理的想法。如果孫文以其餘不足一成涵括55族的少數民族作為主體意識的思考,或是以外來共產主義等意識形態思想作為主體意識思考,等同歷史上如滿族清朝等以少數人迫害多數人的殖民政治,亦是一種凌虐多數人民的暴虐思考方式,並且也嚴重違背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原則。因少數民族即使在某些地區是多數,但在全國仍是少數,依據民主的原則,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意識需服從作為多數的漢族意識,而作為多數的漢族也需尊重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
——請問「因少數民族即使在某些地區是多數,但在全國仍是少數,依據民主的原則,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意識需服從作為多數的漢族意識,而作為多數的漢族也需尊重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該論述何處不符合此條目?竟被多次刪除218.13.64.184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5:44 (UTC)
- 「因少數民族即使在某些地區是多數,但在全國仍是少數,依據民主的原則,漢族需尊重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如果你覺得這樣加上合適,就算達成共識。--kegns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5:54 (UTC)
- 請問「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意識需服從作為多數的漢族意識」該論述何處不符合此條目?大漢族主義符合民主的原則的表現就是如此。且與前文「嚴重違背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原則」相呼應。218.13.73.242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6:12 (UTC)
- 並不是不符合此條目,這種語句或多或少會傷害少數民族感情,應該儘量避免。且上下文的意思已有足夠交代。--kegns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6:20 (UTC)
謝謝大家參與討論。評價「正面」中,孫文所提出的大漢族民族思想,是符合中華民國當年代人口比例,所以符合「民主原則」的一種思想主張。
至於「因少數民族即使在某些地區是多數,但在全國仍是少數,依據民主的原則,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意識需服從作為多數的漢族意識,而作為多數的漢族也需尊重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所指的是「民主原則」的內涵之一,並無法加強論證「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是符合「民主原則」的正面評價。
而孫文先生生前始終不曾主張『作為少數的少數民族意識需服從作為多數的漢族意識」,因為孫中山第一次革命時即支持「民族自決」原則,且民族自決與五族共和都不是三民主義所主張的內容之ㄧ。
最後,要探討「民主原則」,那久遠也可以補強些「民主原則」內涵。在人民社團中有關個人之退離社團,是個人之自由,無須經過社團其他成員表決,即可提出,也適用於各民族所合建的國家,所以有關民族之退離一個國家,無須經過該國多數人民之表決,應由少數民族自決之」。集團最低單元的退離是個人自主之權,而非集團之權,這種權力不可由集團取代,但是這裡並非在探討何謂「民主原則」之長短大小與聯合或分離,所以請不必寫的這樣清楚詳細繁雜,讓三民主義的正面評價失去焦點。
如果有興趣探討「民主原則」之內涵請另開「民主原則」。 --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7:36 (UTC)
關於孫學撤銷評價一事
編輯歡迎您把您個人的反面意見寫在負面評價上。
但是請閣下勿因閣下個人私慾而把「正面評價中,有關孫中山提及以馬克思為首之「共產主義」是「沒受過文明感化的社會」的想法正面評價全部消除。
或者閣下可以提出反證,證實三民主義之民生主義第二講孫中山沒提過那一段?或是那一段是偽造的?--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30日 (四) 13:24 (UTC)
- 首先要說的是並非我個人反面意見,因為我個人覺得我個人的意見如果不是很有論據支持的話,可能不適合在wiki討論前就編輯上去或撤銷.
我們先看看我要撤銷的是什麼,我要撤銷的是有人借孫文先生之口說共產主義是未受感化的制度,而文中的引用孫文的話則是表明孫文相信原始人是曾生活在共產制度中,僅僅陳述了一個事實。 其中部分原文:
- 然而孫中山接下來又以原始時代來說明:「那個原人時代的情形究竟是怎麼樣,我們可以考察現在非洲和南洋群島的土人生番毫未有受過文明感化的社會,是什麼制度。那些土人生番的社會制度,通通是共產。由於現在那些沒有受過文明感化的社會都是共產,可見我們祖先的社會一定也是共產的。」‧‧‧這一段在筆者來看,認為這表示,孫中山先生也認為馬克思學說為首的共產主義是很「落後」的,是沒有文明感化的原始生活主張‧‧‧
- 可見得孫中山生前,對於馬克思學說的共產主義,也很不以為然,並且其認為馬克思共產主義落後原始的看法,相較於現在世上各種共產主義國家都普遍存在的落後生活現象,印證了孫中山先生獨特的遠見。(紅字為原先編輯者的個人原創研究)
於是我們根據以上2段中孫文先生的一席話,就提出了個如此滑稽的觀點嗎?孫文的民生主義和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的確存在分歧,但是也不能如此不顧孫文先生的個人意願,缺乏邏輯的推斷出如此具有原創的理論吧。
個人依舊堅持,前編輯者提供的孫文著作及講話資料不能支持該觀點,而且孫文先生也從未提出過該觀點,如果我們不在原資料上得出一個正確的編輯,而只是肆意編輯,那麼很可能大陸(因為接觸少)朋友對三民主義的認識會有更大誤差。
再次堅持撤銷整個子觀點,因為現有資料不能支持,對於您的質疑,不是我需要提出資料,而是原編輯者需要資料立論。
-孫學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02:35 (UTC)
謝謝閣下指教,所以在下重新寫過一遍,這次並無加入筆者私人觀點或原創研究,純粹就民生主義內容加以陳述。--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13:46 (UTC)
- 孫文先生留給我們的東西,不是,民國所獨有的,也非華人所獨有的,不管里或錯或對,或全或缺,都是該由曾讀或在讀其著作及其他作品人自由討論的。我想這是大家能達成共識的吧。
至於其他,我依舊覺得孫文先生儘管對共產主義有區別的看待,但是並無共產制度是未開化的社會實行的該觀點,孫文先生全文上下一直並無提到。你一直強調的是共產主義和民生主義孰新孰舊而已。不過改不改都無差了,我後來還是想了下,大陸及港台新馬華人拜讀三民主義的話,大致還是會看原文的,對我來說強調共產主義和民生主義的區別和似同亦然無意義了。 -孫學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16:02 (UTC)補上
謝謝閣下指教。 是的,最重要的依然是以原作為主,三民主義評價的部分主要是以正面態度肯定孫中山先生的有關三民主義的研究為主。也許閣下不以為然,當然都歡迎閣下提出適當的見解來加以發表,一起討論。
實際上孫中山先生也多次提及共產主義是很原始的制度也是事實,至於是不是有到達所謂:「沒受過文明感化」的程度,如果參照民生主第第二講:「‧‧‧共產這種制度,在原人時代已經是實行了。究竟到什麼時代才打破呢?依我的觀察,是在金錢發生之後。‧‧‧」這樣一段文字述說佐證。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人類開始啟用金錢之前的時代,那種時代能夠說是「文明」嗎?我們想像一下在沒有金錢出現以前的原始時代是多久以前,那時代能夠說是有「文明」感化過的社會嗎?
雖然孫中山在民生主義裡的措詞很委婉,但所透露出他對馬克斯為首的共產主義的見解應該還算清楚。 所以謝謝閣下指教,讓這一段編輯的更清楚完善。--久遠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17:11 (UTC)
- 首先,孫文先生的三民主義正面評價應該是很符合多數人觀點的吧,起碼在我們這個時代來說,因為時代也會發展,也許會發展到我們這類原始人難以理解的程度。
其次,孫文學生所闡述了原人時代實行共產主義,而後被改變,不能等同於孫文先生立論「共產主義是原人時代的」,這就好比:
- 如果原人時代是女性為尊的,而後被男性為尊替代,這不代表女性為尊是落後和未開化的。
-孫學 (留言) 2008年11月1日 (六) 11:10 (UTC)
謝謝您的指教。 三民主義有關正面評價的部分,原來也是出自臺灣許多人討論的結果,我想這種程度的研究並不是只有臺灣而已。
閣下質疑:「孫中山立論"原人時代實行共產主義",並不能代表"共產主義是原人時代的",的質疑是很對的,雖然我個人認為在1924年以前以馬克思為首的共產主義就是沒受過文明感化的社會制度,但這種想法,也是從三民主義裡頭學來的,所以我們再看看民生主義第二講中,孫中山先生是不是有更清楚的說明過他的想法。
民生主義第二講中提到「‧‧‧那些土人生番的社會制度,通通是共產。由於現在那些沒有受過文明感化的社會都是共產,我們祖先ㄧ定也是共產的。‧‧‧」是這樣子提到的。
三民主義透露出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以前,他考查共產主義後的想法,就是這般應該沒錯。--久遠 (留言) 2008年11月2日 (日) 03:00 (UTC)
三民主義好
編輯擁護三民主義,辛亥革命萬歲!
一大後孫中山先生對三民主義的重釋內容不全。請求補充。
編輯重新來研究國家的現狀,重新來解釋三民主義。內容不全,請求解釋。--User:東方之鯤 2014年2月13日(四) 18:08:49(UT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