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克婁巴特拉·歐律狄刻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年前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克婁巴特拉·歐律狄刻曾於2007年9月26日通過新條目推薦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新條目推薦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 哪位馬其頓貴婦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最後一位妻子?(新建,毛遂,參考英文版,但更多的是參考書)——顧心陽≡¤≈☆★☆ 2007年9月23日 (日) 17:07 (UTC)
- (+)支持。資料很充分,但有幾處引證書籍沒有提供作者和出版年代,希望能補充完整。—鳥甲 2007年9月23日 (日) 17:25 (UTC)
- (:)回應,作者應該全部列出來了啊,除了《亞歷山大帝國》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因為在參考資料里,作者就不重複列出了,至於部分資料的出版年代,是參考自英文版,那裡沒有我也沒辦法,不過都有網上電子版了,應該不用找了吧。——顧心陽≡¤≈☆★☆ 2007年9月23日 (日) 17:37 (UTC)
- 原來如此,由於注釋和參考文獻混在一起,我沒注意到,現已分開列出。不過,注釋簡寫一般是「作者+篇名+頁碼」,省略其他出版信息,詳細引證的順序也是作者放在最前面。另外,請補充漢語文獻《亞歷山大帝國》的頁碼,現在您加進去只是舉手之勞,否則,後人再校對就是大海撈針了。謝謝。—鳥甲 2007年9月23日 (日) 19:37 (UTC)
- (:)回應,謝謝支持和提醒,已將頁碼列出。——顧心陽≡¤≈☆★☆ 2007年9月24日 (一) 01:59 (UTC)
- 原來如此,由於注釋和參考文獻混在一起,我沒注意到,現已分開列出。不過,注釋簡寫一般是「作者+篇名+頁碼」,省略其他出版信息,詳細引證的順序也是作者放在最前面。另外,請補充漢語文獻《亞歷山大帝國》的頁碼,現在您加進去只是舉手之勞,否則,後人再校對就是大海撈針了。謝謝。—鳥甲 2007年9月23日 (日) 19:37 (UTC)
- (:)回應,作者應該全部列出來了啊,除了《亞歷山大帝國》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因為在參考資料里,作者就不重複列出了,至於部分資料的出版年代,是參考自英文版,那裡沒有我也沒辦法,不過都有網上電子版了,應該不用找了吧。——顧心陽≡¤≈☆★☆ 2007年9月23日 (日) 17:37 (UTC)
- (+)支持--Danny.umd(對話頁) 2007年9月23日 (日) 20:04 (UTC)
- (+)支持--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9月24日 (一) 02:23 (UTC)
-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2007年9月24日 (一) 03:51 (UTC)
- (+)支持—東北虎(Manchurian Tiger) 2007年9月24日 (一) 04:43 (UTC)
- (+)支持--DoraConan 按此入稟本人的對話頁起訴本人 2007年9月24日 (一) 06:51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9月25日 (二) 10:19 (UTC)
- (+)支持,—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 2007年9月25日 (二) 17:26 (UTC)
- (+)支持。資料很充分,但有幾處引證書籍沒有提供作者和出版年代,希望能補充完整。—鳥甲 2007年9月23日 (日) 17:25 (UTC)
-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9月26日 (三) 07:55 (UTC)
以下討論移自User talk:鳥甲。—鳥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7:47 (UTC)
我覺得保留原title的情況下,以「()」或「[]」(這兩種括號均可使用,見[1])括注方式標註出中文譯名的方法有利於讀者進行查證:至少不懂外文的讀者不會看不懂參考文獻。這就是我在{{cite book}}裡面加入author_zh和title_zh的本意。想必閣下也可以去尋找一些中文翻譯過後的國外文獻,那些文獻大多都是這樣括注中文譯名且不帶書名號的。我這有一本ISBN 7301060939的《牛頓研究》一書正是這樣列明文獻的。因此,我認為英文標題應該翻譯成中文並括注起來。—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9月24日 (一) 14:19 (UTC)
- 如果書名不加書名號的話,那麼如何解決文章和其所在的雜誌、報紙、論文集的關係?只用一個半角句號來分隔嗎?現在中國的一些引文規範是通過在文獻標題後加方括號和字母來區別的,例如M表示專著,J表示雜誌文章,例如「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8(3):167-173.」和「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參見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如果刪去[J]、[N]等符號,文章名和後面的雜誌、報紙名就會混到一起,只是有個半角句號來分隔,請問是否這些字母縮寫以及半角句號的規範也要引入維基?我不知道香港、台灣、新加坡的編者對此能否會有共識。我認為,還是以自然語言書寫,用文章名加引號、逗號、「載於」的字樣、書名號來標示,沒必要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鳥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5:38 (UTC)
- 似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是按照國際標準制定的。看[2]最下面的附加說明:「本標準是參照國際標準草案 ISO / DIS 690 《文獻工作--文後參考文獻--內容、形式與結構》制訂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9月24日 (一) 15:47 (UTC)
- ISO 690是用斜體來區分文章和著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採用任何字體來區別,我不知道它是怎麼「按照」國際標準制定的。我特地去了台灣大學的圖書館網站,看看台灣的學術引證規範是什麼樣的,我找到了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的期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挑了其中的第29期(2006年9月),隨便看了一篇文章:劉苑如( LIU Yuan-ju)的「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該期雜誌第1-45頁),文後所附的參考文獻就是有書名號的,例如:「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世族的關係〉,收入《陳寅恪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該期雜誌第43頁第1行)。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在我看來,也並不高明。您還沒有回答,您的標準如何清楚區分文章和其所在的雜誌、論文集?我看台灣的格式就很好,行文自然,符合一般認知,普通公眾、非專業人士看了也會一目了然。—鳥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6:43 (UTC)
先就chapter問題再說一下:因為閣下上面有發問:「您的標準如何清楚區分文章和其所在的雜誌、論文集?」,於是我回答了使用雙引號而非單書名號。雙書名號我個人認為的確不必,因此才將其刪除。我依然主張在沒有找到台灣文獻標準的時候適用大陸的文獻標準,畢竟大陸的標準雖與 ISO 690有差異,但與台灣期刊與ISO 690的差異相比要小很多。在方便讀者理解的情況下也應該有一個度,不能純粹為了讀者的方便而放棄國際標準。—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9月24日 (一) 17:56 (UTC)
- 另外,似乎移動到Wikipedia talk:列明來源更合適。—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9月24日 (一) 18:00 (UTC)
- 請息怒。我們暫時保留分歧好了……現在似乎還不是把參考文獻的格式拿到檯面上講的時候。或許我這個死腦筋在哪天突然開竅同意了閣下的觀點也說不定……閣下請恢復我刪除的書名號即可。另外,討論的話題轉移到了書名號上,是不是意味着閣下認同另一個括注中譯標題的議題呢?—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9月24日 (一) 18:13 (UTC)
- 是的,我不反對您在括號中加入英文標題的中文翻譯(儘管中國大陸參考文獻規範並沒有要求翻譯外文標題)。但我個人看來,似乎不必在{{cite book}}里加一個title_zh的參數,直接在title參數中加括號和譯文就可以了,反正呈現出來的結果也是一樣的。當然,您要是想增加一個參數,也行。—鳥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8:24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克婁巴特拉·歐律狄刻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wcd/Cleopatra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11134303/http://www.ancientlibrary.com/wcd/Cleopatra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