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ntilovsky/同源異名與同名異譯
以下是 Antilovsky 的個人總結。內容既包括諸多有不同名稱的同一事物,也包括原名相同而譯名不同的事物。
以下各項,都是圍繞某一「模糊事物」所作的描述,不同名稱及不同譯名之間,其含義往往可能有所差別。如「朝鮮」,可以指朝鮮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一現代國家、諸多帶「朝鮮」國號的古代國家,朝鮮族及其語言文化等諸多不同方面。此乃詞義在歷時發展中發生詞義擴大、縮小、弱化、轉移、感情色彩變化之故。
還可參考:User:Zhaixudong/詞條收納
神怪名
編輯יהוה,JHVH、JHWH、Jehovah(拉丁)[註a 1]①,Dominus(拉丁)②,Elohim(希伯來)③,الله④
②唯一真神、神,永為、永恆主、自有永有者,天主、上帝、上主,①耶和華(新教),雅威、耶威(天主教),阿羅訶、天尊(景教),③伊邏音、埃洛希姆、以利、耶洛因、伊羅興,④安拉、阿拉、真主(伊斯蘭教)
Holy Spirit(英),רוח הקודש、רוּחַ קָדְשְׁךָ、רוּחַ קָדְשׁ֑וֹ,ܪܘܚܐ ܕܩܘܕܫܐ(亞蘭)①,Ἅγιον Πνεῦμα(古希臘),Spirito Santo(拉丁)②
聖靈(新教)、聖神(天主教),聖風(新教),涼風、淨風、淨風王、得囉嵇(景教)①,斯彼利多三多(天主教)②
Capricornus(拉丁)→ मकर(梵,連提耶舍)① → やぎ②
①摩伽羅,摩竭、摩竭魚(玄奘),摩羯,②山羊
Satan
撒但、撒旦(新教),撒殫(天主教),娑殫(景教)
Leviathan
鱷魚、力威亞探(新教),里外雅堂(天主教),利維坦
Cherub
智天使、基路伯(新教)、格魯賓(天主教)、赫魯賓(正教)
Seraph、Seraphim (pl.)
熾天使、撒拉弗、色辣芬、西拉冰
①彌賽亞(新教)、默西亞(天主教)、彌施訶(景教),②麥西哈,救世主、③基利斯督、基督
- ^ 四字神名為傳統的獨一神名稱的寫法。閃族語一般不標元音,其古希伯來語元音讀法早已失傳,其現被認為近似於「Yahveh」(雅威)。中世紀末期,四字神名被部分基督教徒誤配上希伯來語單詞「Adonai」(主)的元音,被拉丁化為「Jehovah」(耶和華)。
人名
編輯
①約書亞(新教)、若蘇厄(天主教)、耶書亞、耶書,②耶遜、③伊阿宋(古希臘),④傑森,⑤耶穌(基督教),移鼠、客怒翳數(景教),⑥爾撒(伊斯蘭教)
①彼得(新教),伯多祿、百多祿、伯鐸(天主教),裴特若(正教)
Paulus(拉丁)、Paul(英、法、德)、Paolo(意)、Paulo(葡)、Pablo(西)
保羅(新教),保祿(天主教),帕弗羅(正教)
Andrew①②,Andre、André,Андре②,
①安德魯,②安得烈(新教),安德肋、安德(天主教),③安德烈斯,④安德斯
Jacob①、Yaqub②,Jack③ → James④
①雅各(基督教)、雅各布、牙合甫(維),②葉爾孤白(伊斯蘭教),③傑克、雅克、亞克 ,④雅各(基督教)、詹姆斯、詹士(粵)
↓
Jackson(英)
傑克遜,積遜、昃臣(粵)
John(英)①,Jean(法)②,Johannes③、Hanz(德)④,Giovanni(意)⑤,Juan(西)⑥,Иван、Ioan(羅馬尼亞)⑦,Jan(荷、波、捷)⑧,
①約翰(新教),若望、若翰(天主教)、瑜罕難(景教),②讓、尚,③約翰內斯、約翰尼斯,④漢斯,⑤喬瓦尼,⑥胡安,⑦伊萬,⑧揚,⑨葉哈雅
↓
Johnson(英)
約翰遜,莊臣、強生(粵)
Philip(英)、Philippe(法)、Philipp(德)、Фили́пп、Felipe(西)、Filipe(葡)
腓利、腓力(新教),斐理伯(天主教),菲利普、菲利浦、飛利浦、菲力浦、費利佩、菲利波
Bartholomew
巴多羅買(新教)、巴爾多祿茂(天主教)
Thomas① → Tom②
①多馬(新教)、多默(天主教)、底土馬、托馬斯,②湯姆
↓
Thomson(英)
湯姆遜,譚臣(粵)
Matthew
馬太(新教)、馬竇(天主教)、瑪爾泰(正教)
Mark[註b 2]
馬可(新教)、馬爾谷(天主教)、馬克、慕琦(港,歸化)[註b 3]
Judas
猶大(新教)、猶達斯(天主教)
Simeon① → Simon②、Simone③(英),Siemons(德)④
①西緬(新教)、西默盎(天主教),②西門(新教)、西滿(天主教)、西蒙,③西蒙、西蒙尼,④西門子
David(英)①,
②大衛(新教)、達味(天主教)、大五得(聖經馬殊曼譯本)、大辟(舊遺詔聖書)、戴維、大威,爹
Timothy(英)①→ Тимошенко、Timoshenko(俄、烏克蘭)②
①提摩太,②鐵木辛哥、鐵摩辛柯、季莫申科
Reuben
流便、呂便、流本(新教),勒烏本(天主教)
Naptali
拿弗他利(新教),納斐塔、納斐塔里(天主教)
Moses(英)①、
①摩西(新教)、梅瑟(天主教)、牟世(景教),②穆薩(伊斯蘭教)
Issac
以撒(新教),依撒格(天主教),易司哈格、伊斯哈格(伊斯蘭教),艾薩克
①挪亞、諾亞(新教),諾厄(天主教),②努哈(伊斯蘭教)
Joseph(英)①、Giuseppe(意)②,José(西、葡)③,
①約瑟、約瑟夫(新教),若瑟(天主教),②朱塞佩,③何塞(西)、若澤(葡),④優素福(伊斯蘭教)、玉素甫(維)
①約伯,②喬布斯、賈伯斯,③安尤卜
亞伯拉罕(新教)、亞巴辣罕(天主教),易卜拉欣(伊斯蘭教)、伊布拉辛、伊不拉音(維)
Adam(英) 亞當
阿卜杜勒(伊斯蘭教)、阿不都(維)
Aaron
亞倫(英)、哈倫(阿拉伯)
穆罕默德(伊斯蘭教)、買買提(維)
艾哈邁德,艾買提、阿合買提(維)
阿明,伊敏、艾敏(維)
Lot(英)①、
①羅德(新教)、羅特(天主教),②魯特
Benyamin、Benjamin① → Ben②
①便雅憫(新教)、本雅明(天主教),②本
Benedict(英)
本篤(天主教)、本尼迪克特、本尼狄克、潘乃德
①Miryam(希伯來)→ Maria②,
①米利暗、米利亞姆、米利安,②馬利亞(新教)、瑪利亞(天主教)、末艷(景教),③麥爾彥,④瑪麗
Pontius Pilatus
龐提烏斯·彼拉多、本丟·彼拉多、般雀·比拉多
①以實瑪利(新教)、依市瑪耳(天主教),②易司馬儀、伊斯瑪儀(伊斯蘭教),伊斯梅爾,司馬義(維)
Saul
掃羅(新教)、撒烏耳(天主教)
Samson
參孫(新教)、三松(天主教)
Cain
該隱(新教)、加音(天主教)
Abel
亞伯(新教)、亞伯爾(天主教)
Jonathan① → Jon②
①約拿單、喬納森,②瓊恩
①加百利(新教)、加俾額爾(天主教),②吉卜利勒(伊斯蘭教)、加布里耶爾
①拉斐爾,②拉法葉爾
①米迦勒(新教)、彌額爾(天主教),②米卡勒(伊斯蘭教),邁克爾,米高(粵),③麥克、邁克
Frans(英、法)①、Franz(德)②→ Francis③ → Franciscus(拉丁),Francisco(西),Francesco、Francesca(意)④
①法蘭斯、佛朗士、法蘭士、夫朗,②弗朗茨、法蘭茲,③法蘭西斯、弗朗西斯(英)、弗蘭索瓦(法),④方濟各、方濟(天主教),弗朗西斯科、法蘭契斯卡
Albert
阿爾伯特、艾伯特(英、德),阿爾貝(法),亞厘畢(粵)
Antonius(拉丁)①,Anthony②、Tony③(英),Antonie、Anthonie②(荷),④Anton(德),⑤Антон,⑥Antoine(法),⑦Antonio(西、意)
①安托尼斯,②安東尼,③托尼、東尼、東霓,④安頓,⑤安東,⑥安托萬,⑦安東尼奧
Daniel、Dan
但以理(新教)、達尼爾(天主教)、丹尼爾
Bonham
伯翰,文咸、般咸、般含、文翰(粵)
Elliot
義律(粵),艾略特
George
喬治,佐治(粵),肇嘉州(傅東華)
Margaret①、Maggie②
①瑪格麗特、麻吉,瑪嘉烈(粵),②瑪姬
Hamilton
漢密爾頓,咸美頓(粵)
Watson①、Watsons②
①沃森、華生、屈臣(粵),②屈臣氏(粵)
Austin
奧斯汀,柯士甸(粵)
Nathan'
內森,彌敦(粵)
Julius①,Juliet(英)②,Julio(西)③,Юрий④
①尤里烏斯、朱利烏斯、儒略,②朱麗葉,③胡里奧,④尤里
Friedrich(德)
腓特烈、弗里德里希
Heinrich(德)①,Hinrich②,Hendrik(荷)③,Henry(英)④,Henri(法)⑤,Enrico(意)⑥,Enrique(西),Henrique(葡)⑦,Harri、Harry(威爾士)⑧,Henrik(丹),Henryk(波蘭)⑨
①海因里希,②辛里奇、韓瑞克,③亨德里克,④亨利,⑤昂立、昂利,⑥恩里科,⑦安歷基、殷理基、安立奎,⑧哈利,⑨亨里克
Holmes
福而摩司(黃鼎、張在新《議探案》)、呵爾唔斯(張坤德《歇洛克呵爾唔斯筆記》、《呵爾唔斯緝案被戕》)、福爾摩斯(福州話[註b 4]),霍姆斯、霍爾姆斯
Truman
杜魯門,楚門
Monroe
門羅,夢露
Teresia(拉丁)、Teresa(英)
德蕾莎,德蘭,德肋撒(天主教)
Cameron(英)
卡梅倫,金馬倫(粵)
Zidane(法)[註b 5]
齊達內,吉坦,斯丹、施丹(粵)
Richard(英、法、德)①,Ricardo(西)、Riccardo(意)②
①理查、李察、理察、理查德(英),理夏爾(法),理夏德(德),②里卡多、里卡德、李卡德、里卡度、李嘉圖
Louis(法)①,Luis(西)、Luís(葡)②,Luigi(意)③,Lewis(英)④,Ludwig(德)⑤
①路易、路易斯、露易絲,②路易斯,③路易吉,④李維斯、劉易斯,⑤路德維希
Bloomberg
布隆伯格、彭博
Kirchhoff
克希霍夫、基爾霍夫
Kepler
開普勒,克卜勒(台)
Shirley Temple
秀蘭·鄧波兒,莎莉·譚寶(粵)
Neymar
內馬爾,尼瑪(粵)
Smith、Smiths(英、德)
史密斯,史密夫(粵),希克斯(台),斯密,史美
Fraunhofer(德)
弗勞恩霍夫,夫琅禾費
Dickens(英)
狄更斯、迭更司
Stewart(英)
斯圖爾特,史釗域、史超域、史都華(粵)
Stanley(英)
斯坦利,史丹利、史丹(粵)
Rothschild
羅斯柴爾德(英),霍特舍特、霍特希爾特(法)
Karl(德)①,Charles② → Charlie③(英、法),Carlos(西、葡)④
①卡爾,②查爾斯,③查理,④卡洛斯
①以利沙巴、以利沙伯(基督教),②伊麗莎白,③伊莎貝拉,④伊薩博,⑤伊莎貝爾,⑥貝拉,⑦貝蒂
Ferdinand(德、英、法)①,Hernando②、Hernán③(西),Fernando(西、葡)④,Fernão(葡)、Fernand(法)⑤,⑥Ferdinando(意)
①費迪南德、費迪南、斐迪南,②埃爾南多、③埃爾南、④費爾南多、費南多、費南度,⑤費南,⑥費迪南德多
Stephanus(拉丁)①,Stephen、Steven②、Stevens③,Steve④(英)
①司提反(基督教),②斯蒂芬、史蒂芬,③斯蒂芬斯,④史蒂夫、斯蒂夫、斯蒂芙
↓
Stevenson(英)
斯蒂文森、斯蒂芬遜,史提文森(粵)
Sheldon(英)
夏侯惇,謝爾登、謝爾頓,謝耳朵[註b 6]
Gregory(英),Gregorius(拉丁)
格列高利、格里高利、格里、國瑞,額我略(天主教)
稱號、職位
編輯Caesar(拉丁)、Kaiser(德)①,Tsar、Царь(俄)②
①愷撒,②沙皇
Augustus、Augusti (pl.)、Augusta(拉丁),August(英)
奧古斯都
闕、闕律、屈利、屈律、俱盧、屈勒、處羅、出六、叱羅、叱利、叱呂、叱盧、叱列、屈盧、泣黎、叱洛
president(英)①,
①伯勒格斯、伯理喜頓、伯理奇璽天德、伯理璽天德(《望廈條約》)、伯理璽,大憲(羅存德《英華字典》),頭人(蔣攸銛),酋長(《英吉利國夷情記略》)、大酋(魏源《海國圖志》),皇帝、君、君主、美皇(《教會新報》、《萬國公報》),民主(《萬國公報》),總理(麥都思《地理便童略傳》),國主(郭實臘《古今萬國綱鑑》),邦長(洪仁玕《資政新篇》),總統[註c 3]、總統領、統領、②大統領
- ^ 論闕特勤之「闕」(《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 ^ 晚清幾個政治詞彙的翻譯與使用(熊月之)
- ^ 意為「總管、總攬」,清代指指近衛營長官。
兼地名、人名
編輯
①烏弋山離、遏根陀(《諸藩志》)、徂葛尼、亞歷山大、亞歷山德里亞、亞歷山卓,②亞歷斯、雅利、李斯,③山德、珊迪、山蒂、山德羅、山德魯,④亞歷杭德羅,⑤壓力山德羅,⑥亞歷山德魯,⑦阿列克謝、亞歷山德拉,⑧阿廖沙、廖沙,⑨伊斯干達
①約旦、喬丹、朱爾典、佐敦(粵)、若當、約當
Frank[註k 1](英、法、荷、德)①,Franc(法)[註k 2]②,Franco(西)③ → Franklin(英)④
①弗蘭克、法蘭克、法蘭,②法郎,③佛朗哥、法蘭高、弗朗科、法蘭科、弗朗戈、法蘭柯,④富蘭克林、弗蘭克林、福蘭克林、佛蘭克林
Catherine、Catharine、Katherine、Katheryn①、Catherina、Katryna、Catriona② → Karon③、Kate、Katie④,Екатерина⑤、Катюша⑥、Катя⑦
①加大肋納、佳琳(天主教),傑靈(聖公會),凱特琳,②卡特里娜,卡翠娜,凱特麗奧娜,③卡倫、凱倫,④凱特,凱蒂,⑤葉卡捷琳娜,⑥喀秋莎,⑦卡佳
Š-L-M →
①所羅門(新教)、撒羅滿(天主教),沙蠟門(《坤輿萬國全圖》),②蘇萊曼(突厥、土耳其、阿拉伯),③薩利姆
①神戶,②科比·布萊恩特,高比·拜仁(粵)
地名、國名、族名
編輯 ヲロシャ、をろしや
↗
Орос(蒙)[註e 1]④ → 俄羅斯
↑
| ↳ Белоруссия[註e 2]⑥→Belorussia(英),
↓ ↱ Russland(德)
Русь ——————→→ Русія、Русия → Russia(英),
|└——————————→ Беларусь[註e 4](白俄)
↓ | ↳ベラルーシ、Belarus(英)
Russ[註e 5]①,ルーシ ↓
Weißrussland(德)、Wit-Rusland(荷)、Vitryssland(瑞典)[註e 6]
Muscovy(英)[註e 7] → Вели́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е[註e 8]⑤ → Москва,Moscow(英)[註e 9]⑤
①羅斯、羅沙、羅剎、羅宋(吳),②露西亜、③魯西亜,④斡羅思、鄂羅斯、俄羅斯、俄國,⑤莫斯哥(《職方外紀》),⑥別洛露西亞、白俄羅斯、白俄[註e 10]
Xorazm(烏茲別克),
呼似密、火尋、花剌子模、回回國
/nanio/、/nabəi/、/nani/,/nanai/(赫哲)[註e 11]→ Нанайцы①
Wudige④
/kilən/,/χədʑən/⑤(赫哲)[註e 14]→ Хэǯэ най、Ххэǯэны
↓
Heijin⑥
Гольды、Golds(英)⑦,Cileng(赫哲)⑧,Samagir(英)
魚皮韃子[註e 15],①那乃人、納乃人,②兀者野人、兀者、吾者、斡者、斡拙,烏惹,兀惹、烏若、烏舍、烏熱(遼),烏稽、窩集、渥集、兀哲(清),③烏里奇人,④兀狄哈、烏底改、兀的改、兀的哥,⑤赫哲、赫哲哈喇、黑真、赫真,⑥黑斤,⑦高爾牒、戈爾德、烏德哥,⑧奇楞[註e 16]
秦 →
↓
Cataya → Cathay(英)[註e 18]④
↑
契丹 → Cataya、Kitai(中世紀拉丁),Китай、Кітай(白俄)、Китай(烏),Hyty(回鶻)、Қытай(哈薩克)、Qıtay(喀山韃靼)、Hitaý(土庫曼)、Хятад(蒙),Catai(葡),
①支那[註e 19]、脂那、至那,②摩訶脂那國、摩訶至那國、摩訶震旦,③震旦,④契丹,國泰[註e 20]
Bayern(德)①,Bavaria(英)②
①拜仁、拜耳、拜恩,②巴伐利亞
Danzig(德)①,Gdańsk(波蘭)②
①但澤,②格但斯克
Königsberg(德)①,Калининград②
①哥尼斯堡、柯尼斯堡,②加里寧格勒
Westminster
西敏(粵),威斯敏斯特[註e 21]
麻嘉(《嶺外代答》、《諸蕃志》)、摩迦(《宋會要》)、默加(《明史》)、麥加,天方,天堂(汪大淵)
Davrezh,Tavrezh,Tavrez,
大不里士、桃里寺
Caliphate(英),
阿拉伯帝國,①哈里法,②大
①堅昆、鬲昆、隔昆(《史記》),結骨、契骨、紇骨、護骨(魏晉),黠戛斯(唐),②紇里迄斯(宋、金),吉利吉思(元),③布魯特(清),②吉爾吉斯、柯爾克孜
Бишкек(吉爾吉斯)、Пишпек①,Фрунзе②
①比什凱克、必茨伯克,②伏龍芝
①海參崴,②符拉迪沃斯托克,③浦塩斯德
①安息(漢)、阿爾沙克,②帕提亞
烏滸水、媯水,暗木河(《元史》),阿木河(《明史》),阿姆河
Самарқанд、Samarqand(烏茲別克),Самарканд(俄、蒙)
悉萬斤(《魏書》),康國(《隋書·西域記》、《往五天竺國傳》、《經行記》),薩末建(《經行記》),尋思干(元耶律楚材《西遊錄》),邪米思干(《長春真人西遊記》),薛迷思加(《元史》),撒馬兒罕(《西域藩國志》、《明史》),撒馬爾罕
Türk(土),
①突厥,②土耳其
Алтай(維、蒙、哈、俄)①
金山(《周書·異域傳》),阿爾泰①
Warcisław[註e 25]、Warsz → Warszawa[註e 26](波蘭),Warsaw(英)①,Varsovia(拉丁),Warschau(德)
①華沙
Kraków(波蘭)①,Krakau(德)②
①克拉科夫,②克拉考
München(德)①,Munich(英)②
①明興,②慕尼黑
Stuttgart(德)
斯圖加特、斯圖嘉特、司徒加特(台)
Waterloo
滑鐵盧,窩打老(粵)
Jawa(爪哇)、Java(英)
爪哇,渣華(粵)
Aberdeen(英)
阿伯丁,鴨巴甸(粵)
Hollywood(英)
好萊塢,荷里活(粵)
Portland(英)
波特蘭,砵蘭(粵)
Kennedy(英)
肯尼迪,堅尼地(粵)
Sacramento
薩克拉門托,沙加緬度(粵)
Хангайн нуруу(蒙)
燕然山(《後漢書》)、燕山,於都斤山(南北朝末),杭愛山
已程不國(《漢書·地理志》),獅子國、師子國,①僧伽羅、楞伽島,②斯里蘭卡,③細蘭(宋)、④錫蘭(明、清)
①天毒(《山海經》),身毒(《史記·大宛傳》、《漢書》、《後漢書》),羌獨(西漢),天竺(東漢、唐),②興都斯坦,③印度,④婆羅多、巴拉特
ᡠᠯᠠ
弱水(漢、魏晉)、完水-難水(上-下游,南北朝)、混同江(元、明),①望建水-那河-黑水(上-下游,隋唐)、黑龍江(《遼史》始),薩哈連烏拉,②哈拉穆連,③阿穆爾河
①勃利(唐)、巴忽魯(元)、博和哩[註e 30](《滿洲源流考》)、頗黎、勃利、剖阿里,伯利、勃利、伯力,②哈巴羅夫斯克
ᠪᠣᠣ
報喜城[註e 32],①海蘭泡,②布拉戈維申斯克
ᡤᠠᡧᠠᠨ
①廟街,②尼古拉耶夫斯克
ᡠᠯᠠ
ᠠᠩᡤᠠ
ᡥᠠᡩᠠ
(對阿伊努人的古稱)③
①黑龍嶼,②薩哈林,③窟說、屈設(唐),骨嵬(元),苦夷、苦兀(明),苦葉、庫葉、庫野、庫頁(清),④北蝦夷地,⑤樺太
①南國、南朝,②東京,③交趾支那
①西貢(粵語源),②胡志明市
占婆那喝羅、占婆補羅、占婆、占波、瞻波(《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占城,環王,林邑[註e 40]
①暹粒,②真臘(《隋書》)、真里,③吉蔑、閣蔑(《唐書》),高棉,④究不事(《後漢書》)、甘勃智(元)、甘武者(《明史》)、柬埔寨(明萬曆後)
①暹羅,②泰、泰國
①緬甸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① → America②,United States③(英)
花旗國(粵,傳統稱呼;麥都思《地理便童略傳》、米憐《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①亞美利加兼合國(郭實臘 《東西洋每月統紀傳》),美理哥合省國、亞美利格合省國、美理哥兼攝邦國(裨治文《美理哥國志略》),亞美理駕會邦國(裨治文《亞美理駕會邦國紀略》),亞美理駕合眾國(《望廈條約》),大美聯邦(裨治文《大美聯邦志略》),花旗合部(羅存德《英華字典》),亞墨理駕列國(郭實臘《古今萬國綱鑑》),米利堅合眾國(徐繼畲《瀛寰志略》),美利堅合眾國、美國(清末、民國)
②咪唎堅,墨利加,咩哩干(楊炳南《海錄》),彌利堅(梁進德《四洲志》),美理哥(《美理哥國志略》),米利堅(《合省國說》),美利堅、美國(清末、民國)
③育奈士迭(《四洲志》),合省國(梁廷枏《合省國說》)
[註e 43]
Sibo[註e 44]②
↗
Simbei、Sibe(鮮卑)→ Сибирь(俄、蒙)、Siberia(英)①
羅荒野[註e 45],①鮮卑利亞、錫伯利亞,西伯利亞,②錫伯族
Firenze、Fiorenza(意)①,Florentia(拉丁),Florence(英)②
①佛羅倫薩、翡冷翠,②佛羅倫斯
Tahiti(法)
塔希提,大溪地(港台)
Umayyad(英),
倭馬亞、伍麥葉、奧瑪雅
Sydney
悉尼,雪梨(港台)
New South Wales
新南威爾士,新南威爾斯(台),紐修威省、紐省(粵)
Victoria
維多利亞,域多利(粵)
British Columbia①,B.C.②
①不列顛哥倫比亞,②卑詩(港)
Massachusetts
馬薩諸塞,麻省(粵)
Virginia
弗吉尼亞,維珍尼亞(粵)
San Francisco①
舊金山,①聖弗朗西斯科,三藩市(粵)
Beersheba(英),
別是巴、別示巴(新教),貝爾舍巴(天主教),貝爾謝巴
①渤泥、婆利、婆羅、婆羅乃,文萊,②婆羅洲,③加里曼丹島
①金洲,②須文達那(元),③蘇門答臘(明)
舊港,①室利佛逝、佛逝,②社婆格室利佛哲,三佛齊
↑ ↘
∣ 巨港,①巴林馮、巴鄰旁邦
Palembang(巫)①
中國側 → 南海①,South China Sea(英)、
越南側 →
菲律賓側 → Dagat Luzon④、Dagat Kanlurang Pilipinas⑤(他加祿)
①漲海(漢),沸海(南北朝),南冥、南溟[註e 47],②南中國海,③㴜東,④呂宋海,⑤西菲律賓海
中國側 → 東海①,East China Sea(英)、
朝鮮半島側 →
日本側 →
①大明海(明,《坤輿萬國全圖》),②琉球海(琉球尚氏)
中國側 →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大陸、東南亞華語區),釣魚臺列嶼[註e 48](港台),Diaoyu Islands、Diaoyutai Islands、Tiaoyutai Islands、Diaoyutai、Diaoyu Dao、Tiaoyutai、Tiaoyu Tao(英語)、Tiò-hî tó(英語,閩南語源)
日本側 → Pinnacle Islands(愛德華·卑路乍),
琉球側 →
日本側 →
韓國半島側 →
中國側 → 黃海(中、日),Yellow Sea(英)
韓國半島側 →
日本側 →
韓國半島側 →
Liancourt Rocks①
①利揚庫爾岩
ᠰᡝᡴᡳᠶᡝᠨ
①土門色禽、土門江(清),圖們江,②圖曼納亞河
中琉界溝、
①中國古稱,黑水溝、黑水洋、分水洋
①琉球,②沖繩
↓
琉球列島、南西諸島(日)①
①琉球群島
Nieuw Zeeland(荷)→ New Zealand(英)①
新西蘭,紐西蘭(港台)
Bridge、Bridges(英)①
橋,①普利,必列者士(粵)
↓
Cambridge
劍橋,康橋(徐志摩)
Frank,
Portus Cale[註e 52](拉丁)→ Portugal(英)、Portuguesa(葡)②→
①佛郎機[註e 53](明),②博古雅(清),③葡萄牙
Rom[註e 54]①、Romani、Romni(吉普賽)→ Romani(英)
Aegyptus(拉丁)[註e 55] → Gypsy(英)②,Gitano(西),Gitans(法),
Люли、Lyuli(英)③[註e 56]
↗
Boheme(法)[註e 59]⑦,Flamencos(西)[註e 60]⑧,Ahikuntaka(梵、僧伽羅)[註e 61]⑨
①羅姆人,②吉卜賽人、寄泊棲,③囉哩,囉哩回回、羅里、剌里、剌里西番(《元史》),盧里、柳里,④多姆人、東姆人,⑤阿金加諾人,⑥茨岡人,⑦波希米亞人,⑧弗拉明戈人、佛蘭明歌人,⑨艾昆塔卡人
Hwt-ka-Ptah(早期古埃及)[註e 62]
Hikuptah(晚期古埃及),
|
|
↓ Αἴγυπτος[註e 64]↴ ↓ ↑
a-ku-pi-ti-yo(錫線B),
①科普特,②埃及
↘ ↙
Hispanic (adj.)、Spanish
(adj.)
①士班雅(《聖經》和合本),②日斯巴尼亞、以西巴尼亞、西班牙
↱ 셔블(中世)→ 서울 ↑
서벌,
↑
東國、大東、海東、東邦(李氏朝鮮,自稱)[註e 72],雞林[註e 73],震域、槿域、青丘、八道,①濊貊,②莫利(《闕特勤碑》)、莫離,③畝俱理(唐開元《梵語雜名》),④徐羅伐、徐羅,⑤斯盧,⑥新羅,⑦肅良合(《新元史·卷一百四·列傳第一》),⑧高句麗、高麗,⑨朝鮮,⑩韓[註e 74]
①朝鮮(中國大陸),きたちょうせん [北朝鮮],②北韓(港台)
大韓民國,①韓國(中國大陸)、韓國 [かんこく],②南韓(港台)
朝鮮側→
韓國側→
日本側→ →
①朝鮮海峽,②對馬海峽
Ilha Formosa(葡)[註e 76]→ Formosa(英)①,臺灣 → Taiwan(英)
①福爾摩沙
湄南河,昭拍耶河
北欖坡,①那空沙旺
川銅 → Chiang Thong(英)②
①琅勃拉邦、隆勃拉邦、龍坡邦、鑾佛邦,②川銅,③孟騷、孟兆、孟斯瓦
萬象,永珍(港台馬新)
①瀾滄、南掌(嘉慶後)、蘭章、纜掌,②巴特寮,③孟寮,④寮、寮國(台、馬、新),老撾(中國大陸),老丫、潦查、老抓[註e 80]
①扎曲、雜曲,②瀾滄江,③湄公河,④九龍江
Indochine(法),Indochina、Indo-China(英)[註e 86]① →
中南半島[註e 87](于右任),①印度支那半島、印支半島
Indochine française(法)、French Indochina(英)[註e 88],Sahpheap Indauchen(柬)①
越老柬、越寮柬[註e 89],①印度支那、印支,②法屬東洋聯邦、東洋
廣州灣 → Kouang-Tchéou-Wan,Fort-Bayard(法)
湛江
Western World、Western、the West、Occident(英),occidens
(拉丁)→ オクシデント、オチデント①,
[註e 90]②
①西方世界、西方,泰西,②西洋
①思可齊亞(《坤輿萬國全圖》)、斯可齊亞(《坤輿全圖》)、斯科舍(法),蘇格蘭
Scotland(英)①,Alba(蘇格蘭蓋爾)
↳スコットラン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與「蘇格蘭」有關)╲(以下「不列顛」)
╲
crúith(古愛爾蘭)
pryd(威爾士) (Ynys) Prydain(威爾士)
↑ ↗
kwritu-(原始凱爾特)[註e 92]→ pritu-
↓
↵
Breoton、Breoten、Bryten、Breten(上古英語),
Bretayne、Breteyne、Britain(中古英語、古法語),Britain(英)③
↘ ↙
Bretagne(法)[註e 94]④
①阿爾比昂、阿爾比恩,②不列顛尼亞、布列塔尼亞,③不列顛,④布列塔尼
Angles(英),Anglii(拉丁)① Angleterre(法)、Inglaterra(西、葡)
↖ ↑
Angeln(德)[註e 95]、Angel(丹),Anglia②、Anglorum(拉丁)→ Engla-lond(古英),England(英)③
①盎格魯人
紅毛番、紅毛蕃、紅毛、紅番、紅夷[註e 96],②盎格利亞,③諳厄利亞(《坤輿萬國全圖》)、昂假爾斯奇(圖里琛《異域錄》)、昂利亞(《坤輿全圖》)、英圭黎(《閩海紀要》)、英機黎(《海國見聞錄》)、英雞黎、膺吃黎(《海島逸志》)、/口英/咭唎(乾隆付英國國王敕諭)、英咭唎(《紅毛番英咭唎考略》)、英吉利(《皇清四裔考》、《英吉利國夷情紀略》),英格蘭、英倫
紅毛鬼(《廣東通史》)、米粟果、紅毛番(《張燮《東西洋考》、查慎行《罪惟錄》)、波斯胡、紅夷(《《台灣府志》》)、紅彝(查慎行《罪惟錄》)[註e 97],①尼德蘭、尼達蘭(《海國圖志》),③和蘭(《明史》)、阿南、荷囒、賀蘭、阿蘭陀、荷蘭陀、荷南、荷蘭(乾隆),④弗朗德倫,⑤弗拉芒、佛拉芒、佛蘭芒、法蘭芒,⑥法蘭德斯
Vlaanderen(荷)④,Flandre、Flamand(法)⑤,Flanders(英)[註e 98]⑥
Holland(荷、英)、Holandés(西)、Hollanda(葡)③→
Pays-bas(法),Países Bajos(西)、Países Baixos(葡),Paesi Bassi(意)
↗
(低地國家)[註e 99]
↓
Nether(日耳曼諸語)→ Netherlands(荷、英)①,Niederlande(德)
↓ ↘네덜란드
Dutch[註e 100](英),Netherlander(荷)
↖_______________
(以上與「荷蘭」有關) ╲(以下「德意志」)
╲ 德國①、덕국 [德國]
Vokietija(立陶宛) ╲ ↑
Vācija(拉托維亞) Deutsch (adj.) ①→
Theodiscus(拉丁) ↖_____________
↑ ╲
Dewtéh(原始印歐)[註e 101]→ Þeudō → Þiudiskaz (adj.)(原始日耳曼)[註e 102]→ Diutisc (adj.)(古高德)→ Diutisciu Land(古高德),Deutschland(德)
↓
도이칠란트(韓)、도이췰란드(朝)
Alemanni、Alamanni、Alamani[註e 104] → Alemania(西、葡)⑤,Allemagne(法)⑥,
Saxon[註e 105] → Saksa(芬),Saksamaa(愛沙尼亞)
Nemets(英)
↗
Němьcь(原始斯拉夫)[註e 106]→ Niemcy(波蘭),Німеччина(烏),Немачка、Njemačka(塞、克),Németország(匈牙利),Nemți(羅馬尼亞),Нямеччына(白俄)
①德意志、德國,②獨逸,③入爾馬尼亞(《坤輿萬國全圖》)、日耳曼尼亞、④日耳曼,⑤阿拉曼尼亞、⑥阿勒芒
エール
↗ ↖ ↗
Éire(愛)、Ireland(英)②、Irlanda(西、葡、意)③,Poblacht na hÉireann(愛)④、Republic of Ireland(英)
①愛爾土,②愛爾蘭,③意而蘭大(《職方外紀》),④喜百泥亞(《坤輿萬國全圖》)
↗ Польш(蒙)①
Polska(波蘭)[註e 107]、Польша,Polonie(拉丁)→ Polónia(葡)、Polonia(西)②,Poland(英) ③→
Lechia[註e 108] → レヒア
①孛烈兒,②波羅泥亞(《勘輿萬國全圖》),③波蘭
Санкт-Питер-Бурх[註e 109]① - - - - - - - - - - - - - -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註e 110]①、Saint Peterburg(英)
↘ ↗
Петроград[註e 111]② ───→ Ленингра́д[註e 112]③
①聖彼得堡,②彼得格勒,③列寧格勒
Finlonti、Finlandi → Finland(英)① →
Źemē[註e 113] → Suomi(芬)
①芬蘭
Evenkil'(鄂溫克)[註e 114]① → Эвенки②,Evenks(英)
Solon④
Donki[註e 115] → Tungus、Tunguz③
東胡↗
Хамниган(蒙)
①鄂溫克,②埃文基,③通古斯,④索倫、索倫鄂溫克
侯城(漢),瀋州(唐)→ 瀋陽(元)- - - - - - - - - - - - - - → 瀋陽(1929)→ 瀋陽(1945),Shenyang(英)
↘ ↗ ↘ ↗
盛京(1634,皇太極)→ 奉天(1657) 奉天(1932)
↑ ╰
↓ ↕
ᡥ᠊ᠣᡨ᠋ᠣᠨ
ᡳᠮᡳᠶᠠᠩᡤᠠ
ᡶᡠ᠋
↓
Mukden(英,至新中國止)
長春 → Changchun(英),
①哈爾濱[註e 119]
①耶路撒冷、耶京,②古德斯、聖城
↗
①迦南(新教)、客納罕(天主教),②巴勒斯坦、③非利士地
④非利士人(新教)、⑤培肋舍特人(天主教)[註e 120]
①錫安(新教)、熙雍(天主教)
②吉安、吉恩
↓
錫安山(新教)、熙雍山(天主教),郇山
傑里科,耶律哥,耶利哥(基督教)
↘
①阿比西尼亞,②黑地兀皮亞(《坤輿萬國全圖》),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台)
Ultra Silvam(中世紀拉丁)[註e 122]→ Ultrasylvania、Transylvania(英)①,Залісся(烏)
Siebenbürgen(德)[註e 123]②→ Siedmiogród(波蘭)、Семигород(烏)
①突浪西爾襪尼亞(《坤輿萬國全圖》),特蘭西瓦尼亞,②錫本布爾根
Moldova(羅馬尼亞、英)①,Moldavia②
Basarabia(羅馬尼亞、英)③,Бесарабія(烏)、Бессарабия
①摩爾多瓦、②摩爾達維亞、莫大未亞(《坤輿萬國全圖》),③比薩拉比亞
- ^ 阿爾泰語系諸語及可能屬於阿爾泰語系的日語、韓語皆有此現象,即流音和輔音叢不能放詞首。
- ^ 原音「貝拉羅斯」,漢語名「白俄羅斯」除了因應白俄與俄羅斯的親緣關係,最主要原因是沙俄帝國統治時期將「русь」改成了「руссия」,以示同為俄羅斯族的土地,故假借了「俄羅斯」之譯名,且將「羅斯」譯為「俄羅斯」也是傳統習慣(蒙古語習慣遺留)。日語原譯為「白ロシア」,蘇聯解體後,為尊重其獨立意願,國名中不應出現「ロシア」一名,故改為白俄語音譯。
- ^ 有關「露西亜」與「魯西亜」是否帶有感情色彩的討論(歐雷)
- ^ 「Бела」意為「白」,「Беларусь」意為「白色的羅斯」即「白色的俄羅斯」。白俄語中「白色」的詞的發音和漢語普通話的「白」的發音相近,是一個巧合,並無辭源上的關係。中文譯名「白俄羅斯」既是音譯,也是意譯。
- ^ 既可指(俄)羅斯人,也可以指(俄)羅斯部族或國家。
- ^ 皆為意譯。以前英語也為「White Russia」,也因白俄羅斯獨立而改成音譯。
- ^ 莫斯科大公國。
- ^ 莫斯科大公國。
- ^ 莫斯科,現俄羅斯聯邦首都。
- ^ 關於白俄羅斯國名的討論(黃繼新)
- ^ 皆為自稱,意為「本地人」,「/na/」意為「本地」,「/nio/」、「/nəi/」、「/nai/」、「/ni/」在不同方言中都表示「人」。
- ^ 意為「密林」。
- ^ 烏里奇人,俄羅斯列為獨立少數民族,實為所謂不薙髮黑斤,赫哲族的一支。
- ^ 皆為他稱,「/χədʑən/」意為「東方人」。
- ^ 其服魚皮、狍子皮,故名。
- ^ 意為「住在江邊的人」。
- ^ 「maha」意為「大」,「sthana」即「斯坦」,意為「國境」。
- ^ 此詞在英語專指遼朝(契丹)。
- ^ 有關「支那」是否帶有感情色彩的討論(歐雷,答案及評論)
- ^ 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line)
- ^ 「Westminster Abbey」分別為「西敏寺」及「威斯敏斯特教堂」,「Palace of Westminster」分別為「西敏宮」及「威斯敏斯特宮」。
- ^ 古阿拉伯部落,與「Тоҷик」(塔吉克)之名同源。
- ^ 意為「海邊的小漁村」。
- ^ 意為「鎮東府」或「東方統治者」。
- ^ 語源「vole」或「wole」,意為「偏愛」,「Warsz」是「Warcisław」的縮略形式。
- ^ 意為「屬於『Warsz』」。
- ^ 意為「馴獅人」。
- ^ 意為「雅利安人的居住地」。
- ^ 「Sahaliyan」意為「黑」,「Ula」意為「水」。
- ^ 部落名。
- ^ 「Haiilan」意為「榆樹」,「Boo」意為「家」。
- ^ 1958年,《璦琿條約》條約簽訂後,俄國曾將海蘭泡改為此名以慶祝條約成功簽訂。
- ^ 意為「黑水嘴頂」。
- ^ 意為「神在河口創造的島」。
- ^ 意為「河口」。
- ^ 「
Đông Kinh 」在黎朝是河內的名稱。 - ^ 法屬印支的越南由東京(「北圻」,越南北部)、安南(「中圻」,越南中部)、交趾支那(「南圻」,越南南部)組成。
- ^ 意為「王國的森林」。
- ^ 「
नगर 」、「पुर 」意為「邑」、「城」。 - ^ 公元192年,區逵乘漢朝衰落,自立為王,建國,初王象林,中國史籍省稱林邑。
- ^ 意為「打倒暹羅」。「暹粒」也為現柬埔寨一省及其治所的名稱。
- ^ 「Thai」意為「自由」。
- ^ 「美利堅合眾國」譯名的由來
- ^ 錫伯族的「鮮卑來源說」,存疑。
- ^ 意為「羅剎人(俄羅斯人)的荒野」。
- ^ 阿拉伯帝國王朝。
- ^ 存疑。《莊子·逍遙遊》:「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冥」通「溟」。
- ^ 主島名,釣魚嶼(《使琉球錄》、《籌海圖編》、《順風相送》、《大清一統志》、《坤輿全圖》)。
- ^ 中國古稱,樂浪海(《漢書·地理志》)、渤海、鯨海(宋、元)。
- ^ 意為「萬水之源」。
- ^ 均為「Frank」(法蘭克)一詞的變音。法蘭克是6世紀征服法蘭西地方的一個日耳曼族部落集團,伊斯蘭教徒同他們早有接觸﹐故「Farangi」成為後世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東方民族泛指歐洲基督教徒所用的名稱。
- ^ 意為「溫暖的港口」。
- ^ 也指佛郎機炮。
- ^ 或與多姆人有聯繫。在吉普賽語言中,「羅姆」意為「人」。
- ^ 即埃及。「吉普賽」一詞源於歐洲人對吉卜賽人起源的誤解,當時歐洲人認為吉卜賽人來自埃及,於是稱之為「埃及人」。
- ^ 囉哩人是多姆人的一個分支。
- ^ 多姆人是住在中東的一個源自印度的族群,被認為是吉卜賽人的分支(賤民或剎帝利),在六世紀時離開印度。
- ^ 「Atsiganos」意為「不可接觸」,暗示其來自賤民階層。
- ^ 15世紀時,波希米亞的茲克姆德國王(King Zikmund)將所有波希米亞境內的吉卜賽人逐了出去,他們逃到了法國,在那裡有時他們就被稱為波希米亞人。
- ^ 弗拉明戈舞的形成深受摩爾、猶太、吉普賽文化影響,且當代著名的弗拉明戈舞蹈家大多是吉普賽人,故名。也有人認為「Flamencos」與「flama」有關,取「火熱」義,恰與弗拉明戈舞同,用以形容吉普賽人性格。
- ^ 居斯里蘭卡,「Ahikuntaka」意為「弄蛇人」。斯里蘭卡的艾昆塔卡人(《世界民族》1985年01期)
- ^ 意為「造物神卜塔的魂靈的居所」。
- ^ 意為「愛琴海之下」或「愛琴海之南」。
- ^ 埃古普托斯,希臘神話中的埃及國王。
- ^ 皆自閃米特語源,意為「國」「都」或「城」。
- ^ 意為「西域」或「日落之地」。
- ^ 突厥語詞首的「b」和「m」可通轉。
- ^ 「徐羅伐」或「徐羅」為新羅京城,古已以「徐伐」訓「京」,現代「首爾」或源於此。《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國號徐羅伐,又徐伐(今俗訓京字為徐伐,以此故也),或雲斯羅,又斯盧。初王生於雞井,故或雲雞林國......後世遂定新羅之號。」
- ^ 意為「朝日鮮明」,「朝」讀如「朝日」的「朝」。「朝日鮮明」一詞在朝鮮的史書《三國遺事》被用來稱呼「王儉朝鮮」與「衛滿朝鮮」。「王儉朝鮮」與「衛滿朝鮮」並立而言,今天在朝鮮和韓國單稱「古朝鮮」者,多指「王儉朝鮮」(即檀君朝鮮)。從周至漢的中國史書,「朝鮮」只是指朝鮮半島北部的地區。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麗,自立為王。最初李成桂原想繼續使用「高麗」的國號。但由於高麗王室在高麗末期對朝鮮半島統治的合法性遭到質疑,李成桂決定改國號,以「朝鮮」(為紀念古朝鮮)、「和寧」(李成桂父親李子春就仕之地)兩號請明太祖朱元璋決定,明太祖選擇了「朝鮮」, 但不肯冊封。直到1401年,明惠帝才正式冊封朝鮮太宗為朝鮮王。此後「朝鮮」一詞成為國家、民族和語言的名稱。
- ^ 《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
- ^ 1896年,朝鮮高宗宣布朝鮮「獨立」,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此處的「韓」既來自朝鮮半島南部古稱「三韓」,同時「韓」字在韓語中更有「偉大」或「統一」的意思。
- ^ 朝鮮位於中華之東,隔海相望,故名。
- ^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國號徐羅伐……初王生於雞井,故或雲雞林國......後世遂定新羅之號。」
- ^ 有關朝鮮英文名稱的討論(王博暢)
- ^ 韓國80年代前用語
- ^ 意為「美麗的島嶼」
- ^ 「
แม่น้ำ 」意為「水之母」,即泰語「河流」。「湄南河」一名即從此譯。 - ^ 意為「天堂之城」。
- ^ 意為「百萬大象」,為瀾滄王國國名。
- ^ 「撾」現在讀「wō」,但在過去是讀作「zhuā」音,意為用指或「爪撓、敲打」。
- ^ 意為「從山岩中流出的河」。
- ^ 意為「百萬大象」,為瀾滄王國國名。
- ^ 意為「母親」、「源」。
- ^ 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
- ^ 意為「大河」。
- ^ 表示位於印度與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
- ^ 意指中國以南的半島。
- ^ 表示位於印度與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
- ^ 因為法屬印度支那由越南、老撾、柬埔寨構成。
- ^ 以前「西洋」所指,為印度洋及以西地區。近代「西洋」用法引自日本,指西方。
- ^ 不列顛島已知最古老的名稱,如今它仍然作為該島的一個雅稱使用。原意或為「白山」,源自多佛爾海峽的白色懸崖。原始印歐語中,「albho-」是表示「白色」的詞根,「alb-」是表示「山丘」的詞根。
- ^ 意為「形狀」。
- ^ 原本不獨指不列顛島,而意指一群有着各自名字的島嶼。
- ^ 法國西北部一地區。
- ^ 今德國石勒蘇益格盎格琳半島,意為「狹水」,原意為「狹窄」,與德語「eng」同源。
- ^ 17世紀始荷蘭與中國發生接觸,當時以「紅毛番」等稱之。後混同,也將英國人稱為「紅毛番」等。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英國的認識(龔纓晏)
- ^ 明、清我國東南沿海對荷蘭人的稱呼,後也成為對英國人的稱呼。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英國的認識(龔纓晏)
- ^ 法蘭德斯,現比利時北部地區。由於其曾為荷蘭的一部分,故常與荷蘭等地混同。
- ^ 日耳曼諸語中,「nether」意為「低」,故「Netherlands」意為「低地」。羅曼諸語中,例如法語的「pays」意為「低」,「bas」意為「低」,故「Pays-bas」也意為「低地」。但因為比利時和在歷史上曾經屬於荷蘭的一部份,在法語及西班牙語中,包括比利時和盧森堡,都可以稱為低地國,要視語句的情境來決定它所說的國家。
- ^ 皆意為「荷蘭人」。
- ^ 意為「人」。
- ^ 意為「大眾的」。
- ^ 地名來自高盧語,由羅馬共和國統帥尤利烏斯·凱撒最先使用,以指代萊茵河以東的居民,意為「鄰居」。
- ^ 阿勒曼人,一個位在美因河上游區域的日耳曼部落同盟。
- ^ 撒克遜人,一個日耳曼部落同盟。
- ^ 意為「外國人」、「說外語的人」。
- ^ 意為「原野」。
- ^ 「Lech」,西斯拉夫人的一支。
- ^ 「Санкт」可能來自德文、瑞典文或者丹麥文。彼得大帝取此名可能是出於他游訪歐洲的精力以及他對西歐文化的嚮往。
- ^ 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由市民投票恢復原稱。
- ^ 一戰期間,由於沙俄與德國交惡,沙俄政府在1914年改其為「彼得格勒」以去除其中的「德文」單詞。
- ^ 1924年1月26日,列寧逝世五天後,蘇聯將其改名為「列寧格勒」以紀念之。
- ^ 原始波羅的語言裡表示「土地」。
- ^ 「鄂溫克」是鄂溫克是族群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也有另一種說法是「下山的人們」或「住在南山坡的人們」。「索倫」意略同,是達斡爾人對鄂溫克人的稱呼。
- ^ 「Donki」意為「人」。對鄂溫克人的「通古斯」一名已棄用。
- ^ 偽滿洲國首都。
- ^ 此說存疑。「
ᡥ᠊ᠠᠯᡶᡳᠶᠠᠨ 」意為「扁」。 - ^ 滿語古音的「
ᡶ 」音在清代基本上都轉化成了「ᡦ 」音。同時,「ᡦ 」到「ᠪ 」的變化或為送氣與不送氣音互換。 - ^ 有關「哈爾濱」地名來源的討論(Hasuran Li)
- ^ 巴勒斯坦古代土著居民。
- ^ 《高達》裡的名稱。一般相信是為了迴避與現實世界中基督教聖山錫安以及猶太人復國主義的名詞衝突。無證據顯示「Zeon」為德語,此詞當為日本人的創造。有意見認為吉恩英文稱從「Zion」改成「Zeon」的原因之一,是擔心把猶太人的聖山與迫害他們的納粹德國印象連結在一起,會招致猶太人族群的反感。
- ^ 意為「穿越森林」。
- ^ 意為「七座城市」,源於特蘭西瓦尼亞薩克遜人在該地區建立的七座城市。
觀念
編輯democracy(英)①,
①德謨克拉西(五四時期),②民主[註d 2]
metaphysica①,metaphysics(英)→
①默達費西加,②形而上學、道[註d 3]
φιλοσοφία(古希臘)[註d 4]、philosophy(英)①,
愛智之學,①斐錄所費亞,②哲學
Revolution(英)
造反(孫文),革命[註d 5]
society(英),
群(嚴復),①社會
science(英),
物理[註d 8],格物致知、格致、格物(明後)[註d 9],西學格致(嚴復),科學
liberty、freedom(英),
群己權界(嚴復),①自由,自繇(嚴復)[註d 11]
- ^ 古義為「民之主」。晚清也時常使用此義,有時另指「民主政體」。
- ^ 晚清幾個政治詞彙的翻譯與使用(熊月之)
- ^ 《易經·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 ^ 意為「愛智慧」。
- ^ 《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 ^ 古代指舊時迎神集會、節日舉行的集會,春社。
- ^ 據《說文解字》:「科,從禾從斗,斗者量也」,故「科學」意為「測量之學問」。唐以後,「科學」即「科舉之學」。今義含「專門分科之學問」之意。
- ^ 自然物道理的學問,即自然科學。
- ^ 《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 ^ 古義為「自主自為、不受拘束」
- ^ 試說「氣類自繇」(肖瀾、李海默)
具象概念
編輯empire(英)①
王國(薛福成),帝國,①藹姆派牙(薛福成)
kingdom(英)①
侯國[註f 1]
(薛福成),王國,①愷痕特姆(薛福成)
republic(英)①,
民主國,民國(清末),①而方潑勃立克(薛福成),②共和、共和國
logic(英)、ロジック①,
理則(孫文[註i 1])①邏輯,②論理[註i 2],③邏輯斯蒂
motorcycle、motorbike(英)①
機車(台灣),電單車(香港、東南亞),①摩托車(中國大陸、台灣)
bicycle、cycle(英)
自行車、單車(粵)
evolution(英)
進化,演化,天演(嚴復)
club,
會社,夜總會,①俱樂部
- ^ 此「侯」與所謂「選帝侯」者同。
貨幣
編輯本章節討論的是貨幣名稱,貨幣單位以「/X/」表示
貨幣單位 1/1
編輯NT$ |
新臺幣,①New Taiwan Dollar[註j 1],/圓/
①新台幣
MOP$ |
澳門幣,葡幣、葡紙[註j 2],澳門圓、澳圓[註j 3],Pataca(葡
萄牙),/圓/、/元/、/
「元」同「圓」,二字一般可通用,但現代漢語標準則規定以「元」為貨幣單位。[註j 4]「圓」據信來自「銀圓」,即「墨西哥銀圓」,而「元」有意見認為其來自「元寶 」[註j 5],也有意見認為來自「圓」的二簡字。[註j 6]
¥ |
①日元,
₩ |
①韓元
HK$ |
港元,港圓[註j 10],港幣[註j 11],Hong Kong Dollar,/圓/、/元/、/
$ |
Joachimsthalers[註j 12] → Taler → (US)
Dollar(英)①, Federal Reserve Note②
①美元、美圓,美金[註j 13],美刀,②聯邦儲備券
↓
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
€ |
Euro
歐元,歐羅(港)
ကျပ်,Kyat(英)
緬元
£ | ₺ |
(UK) Pound[註j 14]①,Lira → Yeni Türk Lirası(土耳其)[註j 15]②
①英鎊,②土耳其里拉
↓
敘利亞鎊、黎巴嫩鎊、埃及鎊、巴勒斯坦鎊
₣ | CHF |
Franc[註j 16]→ Swiss Franc①[註j 17]
①瑞士法郎
↓
中非法郎、西非法郎
$ | ₱ |
Peso(西)[註j 18]
比索
Bs. |
Bolívar[註j 19] → Venezuelan bolívar(委內瑞拉)①
,Boliviano(玻利維亞)
①委內瑞拉玻利瓦爾,②玻利瓦爾諾
kr |
Corona(拉丁)[註j 20] → krona、kronor (pl.)(瑞典),
krone、kroner (pl.)(丹麥、挪威), króna、krónur (pl.)(冰島)①
①克朗
克朗,英文「Krona」或「krone」,是捷克、冰島、丹麥、挪威、瑞典的貨幣名稱。此名稱在不同語言拼寫不同。
₹ | ৳ Tk |
₨ | රු Rs |
Rp | रू |
①印度盧比,②尼泊爾盧比,③斯里蘭卡盧比,④巴基斯坦盧比,⑤印度尼西亞盧比、印尼盾[註j 24],⑥孟加拉國塔卡
↓
毛里求斯盧比、尼泊爾盧比、巴基斯坦盧比、斯里蘭卡盧比
DM | mk | KM |
(Deutsch) Mark(德)①、Markka(芬)②[註j 25],konvertibilna
marka、конвертибилна марка(塞克)③
①德國馬克,②芬蘭馬克,③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可兌換馬克
₽ | руб | Br |
Рубль、Рубли́ (pl.)①,Рубель(白俄)②,Ruble(英)
①俄羅斯盧布,②白俄羅斯盧布
₪ |
שקל חדש①,New Sheqel
①新謝克爾
R |
Rand
南非蘭特
zł |
Złoty①,Złote、Złotych (pl.)(波蘭)
①茲羅提
ر.ع. | ر.ق QR |
ر.س SR ﷼ |
ريال、ryạl(阿拉伯)①,Real、Réis (pl.)(葡)②[註j 26]
①里亞爾[註j 27],②雷亞爾
[註j 28]
↓
Real、Reais (pl.)(葡)[註j 29]
③巴西雷亞爾
DT | JD | LD ل.د | .د.ب BD | د.ج DA | دينار |
JD | ع.د | د.ك K.D. | RSD РСД | ден |
دينار、dynạr(阿拉伯),Dinar(英),Denar(馬其頓)[註j 30]
①第納爾
₫ |
越南盾
RM |
Ringgit(巫)
令吉、零吉[註j 31],林吉特[註j 32]
ƒ fl. |
Nederlandse gulden(荷),Dutch guilder(英)
荷蘭盾[註j 33]
฿ |
บาท,Baht(英)
泰銖
[註j 34]
貨幣單位 1/10
編輯Dime,角、毛,毫(粵)
10 美分
貨幣單位 1/100
編輯Pence[註j 35]
便士
Cent[註j 36]①,分、厘
①仙,神沙(粵)
↓
Avo(葡)
仙(澳門)
Копеек
戈比
貨幣單位 1/1000
編輯Mill[註j 37]
密爾,文(粵)
- ^ 新台幣是英文含「Dollar」卻沒使用「元」這一稱呼 的例外。
- ^ 「澳門幣」的俗稱。
- ^ 「澳門幣」的俗稱。因為常與「澳大利亞元」混淆,故此俗稱很少使用。
- ^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4-02/11/content_5335695.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 民銀行法(修正)]
- ^ 論我國主幣單位「圓(元)」之由來——兼說輔幣單位「 角」、「分」,金德平
-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464549/answer/25785147 人民幣單位「元」是「圓」的通假字嗎? (任天涯)]
- ^ 「円」 是「圓」的日本簡化字。
- ^ 英文名稱「Yen」來自幕末過渡到明治期間,當 時歐洲人將其串標為「Yen」並流通國際。赫本初版《和英語林集成》(1867)中把「エ」、「ヱ」等開頭 的單語全部標成「ye」([je])的發音,這是因為參考了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所著的《英和和英語彙》(1830年 )。據信麥都思編寫《語彙》時並沒有造訪日本,而是從來訪雅加達的日本人口中聽取的,而當時一部分日本 人可能還留着古老的 [je] 的發音。不過當赫本發現日文中的「エ」、「ヱ」除了一部分的地方之外並不發 [je] 音而是 [e] 音後,在赫本式羅馬字的第三版(1886年版)中,除了「円」和格助詞的「へ」(he)以外,所 有的「エ」、「ヱ」開頭都改回「e」了。似乎從此「円」就似乎已經定形為「yen」音,可能考慮到在西洋 語言中「yen」比較不會和其他詞語混淆(例如法語的前置詞「en」等)。円 (通貨)
- ^ 韓元的單位為「圓」(원,won),有人音譯寫作「圜」,實際上是不對的。「圜」即「환」 (hwan),是1962年韓國幣制改革前的單位,現已棄用。
- ^ 「港元」的舊稱,1993年以後官方改稱「港元」。
- ^ 「港元」的俗稱。
- ^ 銀產地,位於今捷克的亞希莫夫鎮。
- ^ 「美金」則來自金本位制時代,金本位制崩潰以後,此稱呼實已不准 確,但在港台、民間仍然慣用。
- ^ 最初是以一金衡制磅重量的高純度銀的價值作為基準。使用「鎊」的有英國及其海外屬地,以及敘利亞、黎巴嫩、埃及、巴勒斯坦國等中東國家。
- ^ 「里拉」與「鎊」的字源與本義相同,都是來自拉丁文「libra」,天平之意,最初也是以一金衡制磅重量的高純度銀的價值作為基準。仍在使用里拉的只有土耳其,意大利、梵蒂岡、聖馬力諾、馬耳他的里拉已經被歐元取代。
- ^ 「法郎」其最早源於英法百年戰爭的法國國王讓二世,他被英國人囚禁四年後回到法國,決定鑄造名為「franc à cheval」(「自由奔馳」之意)的金幣,故「法郎」原意為「自由」。也有意見認為法郎源於法蘭克的古國族名稱。
- ^ 法國和比利時的法郎以被歐元取代。
- ^ 「比索」,是大部分前西班牙殖民地國家使用的貨幣名稱,這些國家有菲 律賓、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哥倫比亞、烏拉圭、智利、阿根廷等國。
- ^ 為紀念南美革命家玻里瓦爾。
- ^ 拉丁語「皇冠」之意。
- ^ 梵語「銀幣」之意。
- ^ 梵語「錢」之意。
- ^ 此三者同時也是印度盧比的別稱。
- ^ 「印尼盾」是誤稱,原因在於印尼長期使用荷蘭盾,印尼獨立並採用新貨幣「印尼盧比」後,很多華人仍沿用「盾」這一稱呼。另外,印尼人也稱呼他們的貨幣為「uang」,其本意為銅、錢。
- ^ 皆已停止流通。
- ^ 皆「皇家」之意。
- ^ 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也門、伊朗等國使用里亞爾。
- ^ 巴西於 1790 年發行的初版雷亞爾意為「皇家」,承襲葡萄牙雷亞爾。葡萄牙雷亞爾目前 也已停止流通,為歐元所取代。
- ^ 90 年代巴西啟動「雷亞爾計劃」,重新啟用「雷亞爾」,以 求「貨幣的真實價值」,對付通貨膨脹。「雷亞爾」意為「真實的」。
- ^ 「第納爾」源自古羅馬貨幣「Denarius」, 拉丁語意為「包含十個(銅幣)」。使用「第納爾」這一名稱的有巴林、科威特、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 、利比亞、突尼斯、馬其頓、前南斯拉夫等國。
- ^ 2004 年前官方中文名為「零吉」,後來馬來西亞話語規範理事會改為「令吉」以免書寫時與數字「零」混淆。
- ^ 「林吉特」的叫法僅限於中國大陸。
- ^ 關於其中文名稱,有一種說法相信其來自英鎊發行前的英國貨幣「弗洛林」(Florin),其硬幣面上畫有四面盾。其後「盾」一名被用在類似的荷蘭貨幣「Florijn」和「Gulden」上(「Gulden」意為「金的」)。「Florin」最初由佛羅倫薩鑄造,1849 年愛德華三世在位時皇家鑄幣局開始自行鑄造英國的「Florin」。The History of English Florin
- ^
「銖」為我國古代是重量單位 ,等於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有意見認為單音節的「銖」是一個外來音譯詞, 來自「Tieat」,依據是1936年的舊《辭海》、台灣1973年的《中文大辭典》,以及1985年的《大辭典》中「銖」字條下有「(Tieat)暹羅貨幣名 ,等於一百仙 (cents)」的解釋。進一步意見認為「Tieat」譯作「銖」當是福建人所為,福建閩南話裡面「蛛」、「株」、「銖」等字讀作「tu」,與「Tieat」音近,因此「銖」是泰國舊幣「Tieat」的譯名。
也有意見認為「Tieat」為「Tical」的誤寫,「Tical」是19世紀泰國舊的貨幣單位,它比「Tieat」更加有據可尋。同時,「銖」的本字是「釒末」。「釒末」字發「puak」,為早期華人來暹羅做生意時針對「Baht」所發明的字。但後來發現這個字中國並沒有,使用不方便,便改為「銖」,這兩字只相差一撇。泰「銖」釋疑
另外,有第三種意見認為「銖」是質量單位,相當於15克,由於一「Tical」相當於15克的銀,後來索性使用「銖」為貨幣名稱。 - ^ 舊制 1 英鎊兌 20 先令,而每先令兌 12 便士,亦即 1 英鎊兌 240 便士。「先令」(Shilling)古英語寫作「Scilling」,來自拉丁語「Solidus」,意為「盾」。
- ^ 來自拉丁文「centum」和希臘文「εκατόν」,意為「一百」。
- ^ 目前世上並無 1/1000 的輔幣流通。
動物名
編輯Flatfish(英)①
比目魚,鰨沙、撻沙,鰨蟆、塔瑪,左口魚,大地魚(粵),①平魚
Salmonidae(拉丁、英)①
鮭魚,①三文魚、杉魚、紅杉魚
Shark(英)①
鮫,魦(《說文》),①鯊魚[註g 1]
豬,
①豚
Hyena(英)①
鬣狗,①海乙那(魯迅)
wafer、waffer(英)
威化餅(粵語源),華夫餅[註g 2]
↕
waffle(英)①
格子奶蛋餅、蛋奶餅、壓花蛋餅、熱香餅,①華夫餅
食物名
編輯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註h 1]→ Tempora → Tempura(英),
①天婦羅、天麩羅,甜不辣,②薩摩揚
butter(英)①
黃油,①白脫(吳)
vanilla(英)①
香草,①雲呢拿、雲尼拉(粵)
ice cream(英)①
雪糕、①冰淇淋
cream(英)①
奶油,①忌廉(粵)
- ^ 意為「守大齋期」,葡人在大齋期期間因禁吃肉,而以吃魚代替肉而烹煮。
其他
編輯default(英)
缺省,默認
configuration(英)
組態,配置
cement①
水泥,①水門汀(吳)
↕
concrete
混凝土,人工石、
Sofa(英)
沙發,梳化(粵)
motorcycle、motorbike(英)①
機車(台灣),電單車(香港、東南亞),①摩托車(中國大陸、台灣)
bicycle、cycle(英)
自行車、單車(粵)
evolution(英)
進化,演化,天演(嚴復)
boycott(英)①
抵制,①杯葛(粵))
club,
會社,夜總會,①俱樂部
Stand-Up(英)①
個人脫口秀,①
piston(英)
鞲鞴[註i 4],活塞
passporte(法),passport(英)①→ パスポート、
符、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通關文牒,①護照[註i 5](清),②旅券
fair play(英)①
公平競爭,①費厄潑賴(魯迅)
Magazine(英)①
雜誌,①馬己仙(粵)
vitamin(英)①
維生素,①維他命
Penicillin(英)①
青黴素,①盤尼西林
Beatles(英)①
甲殼蟲樂隊,①披頭士樂隊、披頭四樂隊
GESTAPO(德)
蓋世太保,格殺打捕[註i 6]
Romance(英)→ ロマン①,Romantic(英)②→
①浪漫[註i 8]、羅曼史,②羅曼蒂克,③浪漫的,④浪漫主義
motif(英)①
動機,基序,①模體
Ghatto①
隔離區,①隔都
dacron(英)
滌綸,的確良(粵)
hacker(英)
黑客,駭客
- ^ 孫文《治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作者於此,蓋欲有所商榷也。凡稍涉獵乎邏輯者,莫不知此為諸學諸事之規則,為思想行為之門徑也。人類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矣,而中國則至今尚未有其名。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夫斯學至今尚未大為發明,故專治此學者,所持之說,亦莫衷一是。而此外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陶淵明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惟人類之稟賦,其方寸自具有理則之感覺,故能文之士,研精構思,而作成不朽之文章,則無不暗合於理則者;而叩其造詣之道,則彼亦不自知其何由也。」
- ^ 不是「倫理」。
- ^ 「是但」意為「隨便」,「噏」意為「隨口說說」。
- ^ 音「勾背」。「鞲」意為革制的皮套,引申成皮製的鼓風機即風箱。「鞴」指水受壓而噴涌而出。
- ^ 此稱呼意欲提請邊境關防檢查機關予以「保護」和「關照」,給予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
- ^ 意為「國家秘密警察」。
- ^ 日語近代將英語「-ic」形容詞尾、德語「-ik」形容詞尾音譯為「的」(てき)。原本只有「-t」詞根者接上「-ic」或「-ik」形容詞尾才能翻譯成「~的」,但後來這種譯法泛化。此則存疑。關於日語「的」字的討論(楊步陵)
- ^ 古義為縱情、任意,鮮花爛漫或風流、不拘小節。
這是維基百科用戶頁 此頁面不是百科全書條目,也不是條目的討論頁。 若您在中文維基百科(網域名稱為zh.wikipedia.org)之外的網站看到此頁面,那麼您可能正在瀏覽一個鏡像網站。 請注意:鏡像網站中的頁面可能已經過時,且頁面中涉及的用戶可能與該鏡像網站沒有任何關係。 若欲造訪原始頁面,請點擊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