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8年6月

Firefox 不支持 {{ref label}} 和 {{note label}}?

我正在編輯壓縮軟件比較,發現在作業系統的支援這個段落裏的 {{ref label}} 和 {{note label}} 在 Firefox 裏使用時有點問題。當我點擊那些像「[1]」的鏈結時,未能跳去相關的註腳,可是在註腳點擊「^」時,卻能成功跳回去。經過在 IE7 的測試後,發現往返都正常,請問這是甚麼問題?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1日 (四) 18:39 (UTC)

** 我也是用這個版本。經查明後,證實是因為我安裝了 Adblock Plus 而且又加入太多黑名單,可能因此而誤封了那些鏈結。謝謝你的答覆。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2:44 (UTC)

    • 再更正,現在確認是源於 Adblock Plus 0.7.5.4 再加上訂閱了條件集 "ChinaList" 之過,但其實要保留 "ChinaList" 同時又解決問題也很簡單,只要新增過濾條件 "@@*.wikipedia.org/*" 就已經可以了。原來只是自己沒有認真研究過問題。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6:17 (UTC)
      • 我過去看了一下,只有 KGB Archiver 邊上的 label 5 不能跳。這實際上是你的一個筆誤~,我幫你修正了,可以參考修改歷史。實際上 adblock 可能存在誤殺,但應該不會產生這種問題。如果還有問題的話,可以試試更新 ChinaList 到最新版本,有很大的改觀。ChinaList 的原作者很久沒有上線了,現在由我們一幫熱心用戶在維護。但是我們沒有文件上傳權限,所以無法在線更新。ChinaList討論區--Lovelywcm (留言) 2008年5月4日 (日) 20:27 (UTC)

編輯按鈕的工具提示有繁簡轉換BUG

在編輯頁面裡,那些編輯按鈕之中,當以繁體(無論是台灣或港澳)檢視時,有部分的工具提示仍是簡體字,有點兒令人納悶的是,那些在滑鼠指標指著時就會顯示的工具提示中,有好些是翻譯好了的,給人感覺是爛尾一樣……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0:50 (UTC)

剛補上一些繁體的提示。我希望大家可以具體列明哪些要更正,更正成什麼。比如,這次的繁體提示,我是按我的理解填入的,未必符合繁體地區的準確用詞。— fdcn  talk   — 2008年5月2日 (五) 22:33 (UTC+8) — 2008年5月2日 (五) 14:33 (UTC)
以下是我認為最適當的提示文字:
  1. 內部連結
  2. 內部段落連結
  3. 分類連結
  4. 媒體文件連結
  5. 外部連結(加上前綴 http://)
  6. 模板
  7. 分類
  8. 重定向
  9. 內嵌影像
  10. 高級畫像
  11. 畫廊
  12. 數學公式(LaTeX)
  13. 非維基格式文字
  14. 薟名(無日期)
  15. 薟名
  16. 二級標題
  17. 三級副標題
  18. 水平線
  19. 分行
  20. 粗體
  21. 斜體
  22. 底線
  23. 刪除線
  24. 靠左對齊
  25. 置中
  26. 靠右對齊
  27. 上標
  28. 下標
  29. 放大
  30. 縮小
  31. 縮排
  32. 數字列表
  33. 符號列表
  34. 定義文字
  35. 彩色文字
  36. 引用
  37. 程式碼文字
  38. 高亮程式碼
  39. 注釋或隱藏文字
  40. 表格
  41. 參考
  42. 同項參考
  43. 參考文獻區

另外我也不明白「定義文本」是甚麼來的。 以上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15日 (四) 05:37 (UTC)

已添加,我不能確定,「薟名」是不是應當是「簽名」?— fdcn  talk   — 2008年5月21日 (三) 02:52 (UTC+8) — 2008年5月20日 (二) 18:52 (UTC)
「薟名」應該是筆誤。 --Moonian·♨一盅兩件立即嘆·貢獻 主要 全部 2008年5月21日 (三) 16:08 (UTC)

Wikipedia:摺疊顯示裡闡述了中文維基百科實現摺疊的基本機制和應用它的一些提議,請大家來完善一下。— fdcn  talk   — 2008年5月15日 (四) 21:31 (UTC+8) — 2008年5月15日 (四) 13:31 (UTC)

外國人名繁簡轉換問題

我在Template:CGroup/Show增加了Tom Hanks, 但不知為何在汤姆·汉克斯用港澳繁體瀏覽時未能於title中看到「湯·漢斯」字樣, 但史蒂芬·史匹柏卻沒有問題。豬(月利)狂 (留言)

好像只是因為條目裏的那句手工翻譯犯了一點 syntax error,我已修正了。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5月19日 (一) 12:24 (UTC)

問題

[增加或調整內部連結] 編輯上使用連結的問題

各位好,最近在編輯條目的時候有些問題。舉例來說,我只使用普萊西訴弗格森案時,可以顯示成代表有條目的藍連結,但是當我使用普萊西訴弗格森案之後卻會連帶顯示成代表沒有條目的紅連結。這似乎是繁簡轉換的問題,可否請站上高手協助處理一下?(請看我的原始碼以瞭解細微差別之處)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7日 (二) 17:57 (UTC)

首先,我看到兩個都是紅色的;其次,條目的真實名稱為普莱西诉弗格森案,而非普萊西訴弗格森案,雖然理論上填寫普萊西訴弗格森案也應該顯示為藍色,但卻沒有,因此可能這是繁簡轉換程序的一個bug。—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7日 (二) 19:10 (UTC)
已通過繁簡重定向修復。—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7日 (二) 19:13 (UTC)
這個問題難道不能用程式解決嗎?其實這種新增條目然後重定向的方法我覺得是有點沒有效率。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8日 (三) 04:33 (UTC)
各位老大!我需要程式人員解決這個問題!!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07:26 (UTC)
關於繁簡字對應條目顯示問題,是由MediaWiki開發人員控制,這個要顯示正常,只有他們能做到。很不幸,他們對字詞轉換這一塊不太熟,常常不會回應這方面的要求。
關於{{Link-en}}這個模板,不會去判斷字詞轉換後的條目是否存在,它只判斷未轉換標題條目是否存在。這也是技術限制造成。
目前出現錯誤,解決辦法只能是沒有效率的建立重定向頁。— fdcn  talk   — 2008年5月29日 (四) 17:08 (UTC+8) — 2008年5月29日 (四) 09:08 (UTC)
我記得03,04年的時候這裡有幾位local programmer,當使用者反應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可以進行檢查。例如User:FormulaxUser:Shizhao,請問 Fdcn兄他們退休了嗎?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11:15 (UTC)
現在在維護字詞轉換程序的有User:Shinjiman書生的話,我不記得他維護過啊?—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9日 (四) 11:54 (UTC)

我再提供一個例子:「瑟古德·馬歇爾」,各位可以試試看編輯這裡然後用預覽的方式察看,看看以下兩種方法各有什麼不同

  • [[瑟古德·馬歇爾]]
  • [[瑟古德·馬歇爾]]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11:15 (UTC)
    • 補充一點,這個問題和link-en模板並沒有任何關係,link-en模板只是在修改了tip的顯示,核心的內部連結代碼[[XXXXXX|xxxxxx]]並沒有受到任何改動,因此不可能會有同樣的頁面一紅一藍的情況出現。舉例而言,一般的填寫可以只是[[瑟古德·馬歇爾]]或者[[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而link-en的代碼實際上是[[瑟古德·馬歇爾|<span title="tip文字">瑟古德·馬歇爾</span>]]而已。—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9日 (四) 11:54 (UTC)
      • 我在說明的清楚一點好了,有以下幾種情形:
當我在頁面上輸入[[瑟古德·馬歇爾]],這個連結是藍色的。
當我在頁面上輸入[[瑟古德·馬歇爾]],這個連結是紅色的。
當我在頁面上同時輸入[[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這個兩個連結都會是紅色的。
      • 所以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12:55 (UTC)
        • 檢查了一下,的確有這個問題,但不是模板的編寫有問題,問題應該出在模板使用的#ifexist:語句上(ifexist卻又是實現該功能的唯一途徑)。ifexist歸ParserFunctions插件管,且這個問題還牽扯到MediaWiki的字詞轉換程序。目前可以確認的一個bug是,當對一個頁面的標題使用了ifexist後,而恰好ifexist檢查的標題本身並不存在,但其對應的繁/簡體同文標題卻存在,ifexist不僅會返回0(意即不存在)的結果,還會影響到全文對相同標題是否存在附帶之自動繁簡轉換的識別。上述說明可能不清楚,以下給出一個例子:
          {{#ifexist: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將把「瑟古德·馬歇爾」解析為紅鏈;
          {{#ifexist: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前後的「瑟古德·馬歇爾」都會被解析為紅鏈;
          [[瑟古德·馬歇爾]],「瑟古德·馬歇爾」會被解析為藍鏈。(以上三個前提是「瑟古德·馬歇爾」未被建立,但現在已然建立)
        • 該bug因為涉及ParserFunctions可以向bugzilla提報,不過估計還是無人理睬的,因為該bug還涉及字詞轉換程序。目前要臨時修復,還是只有依靠繁簡重定向。(當初「全文對相同標題是否存在附帶之自動繁簡轉換的識別」也是不行的,還是靠繁簡重定向修復的;而且這次因為只是ifexist的問題,link-xx系列也只相當於一個wikipedia的維護模板,當條目創建後會被清理去掉的,綜上所述,影響面沒有以前那麼大)—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9日 (四) 19:03 (UTC)

Portal:香港移位問題

有人在Portal talk:香港報告,指Portal:香港原本在「精選圖片」欄之下的「分類」欄移了位。我使用Firefox 2.0.0.14觀看,也發現同樣問題。請問有高手能解決這個問題嗎?—Hargau (留言) 2008年5月30日 (五) 08:56 (UTC)

如何加入影片?

問: —Kuo-LunHWANG (留言) 2008年6月2日 (一) 08:17 (UTC) 請問編輯條目時,是否可以將影片檔加入,該如何加入?--Kuo-LunHWANG (留言) 2008年6月2日 (一) 08:17 (UTC)

「隠藏功能」的原始碼問題

這問題共牽涉兩個模版:Template:先秦列國世系總表Template:先秦列國世系

請到中國歷代王朝君主世系表 (先秦至秦漢)條目,拉到條目最底部,有一Template:先秦列國世系總表,該總表是我剛才製作而成。然而,我並不想將此模版置於條目的最底部,現在置模版於最底,實因技術問題不得矣。

此模版含有隠藏功能,因內文列表乃縱向書寫,隠藏會較易閱讀條目。但因「隠藏功能」出了問題,隠藏範圍沒有下限,因此我不能這樣做。即是說,若果我將模版置於條目中的其它地方,比如說條目的中間位置,「模版的隠藏功能便會隠藏它位置以下的所有條目內文。換句話,該功能並不止隠藏總表」。

可能的原因是原始碼的書寫出錯,以致隠藏的範圍不設下限。上文的表達也許仍難以理解,為了便於述說,請繼續看下文的問題表達:

B.這是應該在隠藏範圍外的部份

請單擊「顯示」以打開總表例子模版,現在A部份在模版以內,B部份在模版以內,很有秩序。但當A部份的內容換上了Template:先秦列國世系B部份便自動走進了隠藏範圍內。可能是Template:先秦列國世系的原始碼編寫有誤吧,但由於我對原始始認識不夠深入,實在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麻煩各位幫忙指點!Angelalive (留言) 2008年6月3日 (二) 10:19 (UTC)

可以肯定是{{先秦列國世系總表}}出了問題。我對這個模板有一些質疑,從代碼看,分明是word粘貼過來,有很大的侵權懷疑。最好是用維基的自身代碼來寫比較好,雖然沒有粘貼快速。此外,維基有專門的家譜模板{{familytree}}可以用,摺疊效果也最好放在{{先秦列國世系總表}}內部而不是在條目中。
代碼規模太大,晚點給你整理。— fdcn  talk   — 2008年6月3日 (二) 23:40 (UTC+8) — 2008年6月3日 (二) 15:40 (UTC)

請取消這個繁簡轉換

狄托—铁托。在zh-cn模式下,為了遷就鐵托條目,自動把狄轉換成鐵了。屬於過度轉換,應該對鐵托條目本身進行全文轉換,而不是設置全局轉換。--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6月4日 (三) 02:27 (UTC)

請舉出被過度轉換的例子,我會針對被過度轉換的內容進行修復(現在根據我Google的結果,絕大部分的「狄托」指的都是那位「Josip Broz Tito」,因此貿然取消該轉換似乎很不經濟)。此外,以後此類過度轉換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提報。—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6月4日 (三) 05:24 (UTC)
你沒有理解我的意思。現在的問題不是有另一個「狄托」被變成了「铁托」,而是當「狄」和「托」這兩個字在另外的情況下連續出現時也被錯誤轉換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叫「狄托斯」,他的名字就會被轉換成「铁托斯」,與原語音(d)完全不符。再如這種情況:「狄」和「托」根本是分別出現在兩個詞中,只是偶然連接使用了:「克勞狄託付日耳曼尼庫斯」或「簡狄託夢」「羅狄托兒所」都會被荒謬地轉換成鐵。所以和你說的正好相反,不是「貿然取消該轉換似乎很不經濟」,而是保留該轉換後患無窮,因為根本沒法查到有多少條目里狄托被連用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6月5日 (四) 05:42 (UTC)
謝謝幫助,現在已經取消那個轉換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6月5日 (四) 05:50 (UTC)
  • 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以後必須從根源上限制只有兩個字的轉換,或是乾脆禁止它,因為這麼做根本是沒有經過考慮的短視做法。以前曾經有個裡根和雷根的轉換,你們想想這會引起什麼後果。「那雷根本沒有」,這樣我們連說話都沒法說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6月5日 (四) 05:50 (UTC)
    對的,google有分詞算法,但這裡沒有,所以二字詞應當慎重。— fdcn  talk   — 2008年6月5日 (四) 14:06 (UTC+8) — 2008年6月5日 (四) 06:06 (UTC)

遞歸模板、多重破壞 IP 用戶子頁面的問題

先見肥肥的肥媽討論 | 貢獻)該用戶使用幾種方式攻擊:

  • 遞歸模板,就是模板呼叫自己的模板。
  • 外部圖形,利用方掛號裡頭呼叫 google 上的圖形。
  • 新增 IP 用戶對話頁、新增已知條目對話頁、新增註冊用戶對話頁、新增註冊用戶暫存頁。

回復很辛苦,而且新建頁沒有辦法 undo,請問有沒有辦法防止?

謝謝。 --Zanhsieh (留言) 2008年6月4日 (三) 23:31 (UTC)

破壞者新建的頁面沒辦法undo,但可提快速刪除。—Ellery (留言) 2008年6月7日 (六) 04:01 (UTC)

連結其他語言特色條目的特殊功能

其他語言的Wikipedia有個功能,只要是對應其他語言的文章是一個特色條目的話,那個連結前面會變成一個星號圖示。中文這邊似乎沒有這個功能。我查閱了一下,要有這個功能的話,可否請管理員在MediaWiki:Common.js中加入如英文版的函數:「function LinkFA()」呢? Dowba (留言) 2008年6月7日 (六) 06:08 (UTC)

中文版早有這個功能,見{{Link FA}}--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7日 (六) 06:48 (UTC)
Hello你好,我的意思是,並非只有在頁面右上角出現星號的功能,而是在導航列的「其他語言」連結中,將「■」符號變成星號。 Dowba (留言) 2008年6月8日 (日) 03:09 (UTC)
各位似乎誤解我,我舉個例子好了,英文百科中的連結如本圖(en: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而中文百科中的連結為本圖(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他們都已經有設定Deutsch及Français版本為特色內容,可是就差了那一個星號。中文百科確實沒有這個功能請相信我!!!!!!!!! Dowba (留言) 2008年6月8日 (日) 03:17 (UTC)
查了一下,中文維基中FA的定義是在Monobook.css,這對使用了Monobook以外皮膚的用戶不起作用:
 li.FA {
   list-style-image: 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d/d4/Monobook-bullet-star.png");
 }
以上。—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6月8日 (日) 12:11 (UTC)
{{Link FA}}就是這個功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8日 (日) 12:37 (UTC)
所以對使用其他面版的用戶而言,必須自己加上這段CSS?其實我覺得應該要預設就有這樣的功能才對。其他語言的Wiki就是如此。 Dowba (留言) 2008年6月9日 (一) 02:14 (UTC)

:::::另外回報一下,我自訂的CSS下即便加上了這段CSS code,仍然無法使連結前方的list item改為圖片顯示。可見應該是javascript的部分有可能有不完整之處。Dowba (留言) 2008年6月9日 (一) 02:17 (UTC) 我加上上面菲菇提供的這段Css code之後的確圖片出來了,不過似乎效果不佳。事實上在其他風格的面版下星號會有不同圖片,如Modern面版就是這一個:

li.FA {
    list-style-image: 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c/Modern-bullet-star.svg/9px-Modern-bullet-star.svg.png");
}

參考:[1],所以每個面版都會又背後的一套基本CSS?而中文版有缺? Dowba (留言) 2008年6月9日 (一) 02:31 (UTC)

中文一直有這個功能的,但僅限於monobook皮膚。你如想所有的皮膚中都應用,請提供所有相關皮膚下的星號圖片URL。再或者你發一個提議,讓所有皮膚都共用一個星星圖片,大家同意即可。
此外,並不是這個鏈接星號自動就有的,必須在相應條目中用{{Link FA}}指定,其它語言版也是這樣的。— fdcn  talk   — 2008年6月10日 (二) 10:52 (UTC+8) — 2008年6月10日 (二) 02:52 (UTC)
Fdcn兄,其實我上面那一段CSS就已經是modern風格下的CSS了,裡面的那一個圖片就是Modern style之下的星號。可能是我敘述的問題,你大概沒有看懂我說什麼,我要說的是:事實上,檢視English Wikipedia的html source,會發現網頁引用的CSS不是只有用戶的CSS,另外也會有一些基本的系統預設CSS。這些基本的系統預設CSS中,就已經把這些星號設定完成(在Modern、Monobook之下都有),不會像中文Wikipedia一樣只有Monobook下才有。請你試試看就知道!Dowba (留言) 2008年6月10日 (二) 15:25 (UTC)
User:Shinjiman已在modern皮膚中增加了你上面的星號。至於在所有皮膚中都預設,我在上面也說了,你最好一是提供一下所有皮膚下的圖片,二是其它人也支持。我不清楚歷史,不知道為什麼中文為什麼只在monobook下使用,但無疑有更多人支持是最好的。或者沒有人反對的話,他們會逐步都加上。— fdcn  talk   — 2008年6月11日 (三) 22:15 (UTC+8) — 2008年6月11日 (三) 14:15 (UTC)

繁簡轉換出現問題

繁體和簡體的引號「」和「」無法實現自動轉換,而所有的「福斯」都被莫名其妙地轉換成了「大眾」。僅僅三天前還是正常的。請看看是系統正在升級,還是有人對轉換表進行了破壞。--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6月7日 (六) 06:44 (UTC)

這應該是可能系統升級後,由cache引起的自定轉換表失效之現象也。 Shinjiman 2008年6月7日 (六) 10:33 (UTC)

通知:符號插入表的與字詞轉換代碼符已修正

在編輯工具的符號插入表中,原先通過隱藏一個LRM符,使得-{}- -{A|}- -{T|}-在Fx2下還可以使用,但在IE和Fx3下都是不能用的。現在藉助-{R|}-代碼,已能正常放心使用。— fdcn  talk   — 2008年6月8日 (日) 00:10 (UTC+8) — 2008年6月7日 (六) 16:10 (UTC)

請問-{R|}-代碼的用途是什麼?--百楽兎 2008年6月8日 (日) 01:25 (UTC)
R是raw之義,同<nowiki></nowiki>代碼類似,原樣輸出中間的內容。不過對-{R|}-來講,是針對字詞轉換,它取消轉換,nowiki只是不應用其它的wiktext格式,兩者不能互相代替。我舉個例子,以前的noteTA模板中參數是zh:xx;zh-hans:yy;zh-hant:zz;這樣的模式,我們希望這些xxyyzz不要字詞轉換,但又不能用-{}-來做到不轉換,這時-{R|}-就能派上用場。— fdcn  talk   — 2008年6月8日 (日) 19:43 (UTC+8) — 2008年6月8日 (日) 11:43 (UTC)
原來如此,謝謝解說。--百楽兎 2008年6月9日 (一) 01:44 (UTC)

用{{int:Conversionname}}來輔助實現zh、zh-hans與zh-hant下真正不轉換的功能

新發現的註腳分組功能

錯別字修正機器人

Navframe

如果有人持續破壞

模板文字只懂向下走,不懂向右

有關網絡書源

Special:BookSources書店一段中,香港的三聯書店連錯誤。 目前錯誤的為:

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model/bookdetail.asp?ISBN=<ISBN>

會出現「找不到這個網頁」,而本人測驗了,目前正確的為:

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bookread/advresult.asp?txtData=<ISBN>&lstItem=4

(lstItem=4的4是表示書號)。不知有誰能夠修正錯誤了?—Βικέντιος×Vincent×瘟神×やくびょうがみ 2008年6月13日 (五) 07:38 (UTC)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16日 (一) 02:37 (UTC)


AutoCover

其實wikipedia是否應加設Auto Cover的功能呢?因本人的電腦有時也會出現藍屏死機(Blue Screen)的情況,令我所有的工作也消失了,所以要求加設Auto Cover的功能,及希望盡快可以使用。—E = mc3 2008年6月13日 (五) 10:49 (UTC)

要是你的電腦如此不穩定,最佳的做法是把你要編輯的文字放在有Auto recover功能的application software如Microsoft Office,完成編輯後才一口氣將所有內容copy上來。這也是維基百科對所有編輯的建議之一,參見:Wikipedia:如何編輯頁面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6月14日 (六) 09:20 (UTC)
個人建議若電腦是自己的,看是整個重灌或更換硬體等其它方式,先把易死機的問題處理好。這樣不管是編輯維基百科或使用其他軟體比較不會有困擾。—Ellery (留言) 2008年6月18日 (三) 08:50 (UTC)

關於「注」和「註」,不宜加入繁簡自動轉換!

  • 」字不是簡體字,不宜加入繁簡自動轉換,這會產生很大的困擾!況古人使用「注、註」表示注解、註釋也有通用的地方。最簡單的就是《水經注》還是《水經註》,古書應該都是寫成《水經注》,再來「注意」是「注意」還是「註意」呢?—布學吾樹(talk) 2008年6月14日 (六) 04:33 (UTC)

幾個和字詞轉換相關的機器人程序

編輯框的滾動條不友善了

我記得以前在預覽時,編輯框的滾動條會自動跳到預覽前的編輯位置,例如我按了一篇長條目的「編輯本頁」按鈕,然後在條目長度的中段處編輯,接著按「顯示預覽」,進入預覽畫面後,編輯框的滾動條會預先跳到我剛剛所編輯的地方。但不知何時起,這個貼心的功能不見了,現在編輯框的滾動條一律回復到頂部第3行,所以預覽後要再修改的話就不得不自己尋找剛剛編輯的地方。有人發現這個改變或者知道這個改變的箇中原委嗎?--百楽兎 2008年6月19日 (四) 01:19 (UTC)

標點的轉換

引號「」(“”)和「」(「」)是否已經取消了?—Isnow (留言) 2008年6月19日 (四) 17:59 (UTC)

此為系統自帶轉換表上的錯誤,本來已在MediaWiki名字空間下的自定義全局轉換表中修復了這一錯誤,但由於目前轉換系統異常,自定義全局轉換表全部失效,因此除非直接修改系統後台里自帶的轉換表,否則在前台沒有任何辦法從全局上進行修復。—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6月20日 (五) 01:08 (UTC)

字詞轉換後台改進

這個修正有一段時間了,但一直沒有進行大面積的測試,請大家到這個測試維基參與一下,以確定沒有大的錯誤後提交SVN。

修正內容:

  • 修正單個轉換bug: 之前-{zh-hant:繁}-不予轉換
  • 修正在__NOTC__下手動T轉換導致標題轉換的bug
  • 修正在__NOCC__下導致T轉換標籤不能轉換標題的bug
  • 增加多重標籤的用法,如:-{A;T|转换代码}-
  • 增加單向轉換     -{XX=>zh-hant:YY}-
  • 增加隱藏的全文轉換  -{H|转换代码}- 同A標籤類似,不過在代碼處不顯示轉換後的文字
  • 增加刪除轉換     -{-|转换代码}-
  • 增加轉換描述     -{D|转换代码}-
  • 增加語言代碼名稱  -{N|xx}-  會返回xx語言代碼的名稱
  • 增加多重variantfallbacks
  • 增加對手動全文轉換的限制 (目前在zh下全文不轉換,zh-hans zh-hant下僅單向全文轉換)

請問這是否能夠解決現時字詞轉換系統的嚴重異常?--202.40.137.201 (留言) 2008年6月20日 (五) 06:01 (UTC)
兩回事。目前的轉換異常並不是轉換程式出錯,而是緩存出錯,需要其它維護者來解決。— fdcn  talk   — 2008年6月21日 (六) 09:52 (UTC+8) — 2008年6月21日 (六) 01:52 (UTC)
此更新已經啪上至rev:36664了,試看一下有沒有什麼回饋吧。 Shinjiman 2008年6月26日 (四) 03:04 (UTC)


這張圖片有沒有問題

請問有沒有準則來判定對方上傳圖片是帶有不健康?此圖是否怎麼要求對方或是自行改圖呢?不過Yiken不懂得軟體改圖,參見File:Rain1.jpgyiken (留言) 2008年6月20日 (五) 17:53 (UTC)


WIKI的安裝問題

鏈接標題問:安裝mediawiki-1.9.3之後,首頁顯示 數據庫錯誤 數據庫指令語法錯誤。這可能是由於非法搜索指令所引起的(見 $5), 也可能是由於軟件自身的錯誤所引起。最後一次數據庫指令是: (SQL query hidden) 來自於函數 "Article::pageData"。 MySQL返回錯誤 "1267: Illegal mix of collations (gbk_bin,IMPLICIT) and (latin1_swedish_ci,COERCIBLE) for operation '=' (localhost)"。 —64.191.50.54 (留言) 2008年6月22日 (日) 09:00 (UTC)

與使用 MediaWiki 軟件的相關問題,可以到 MediaWiki 的官方網站 查詢。-小薯餅討論頁2008年6月23日 (一) 06:03 (UTC)

繁簡重定向的問題

目前的繁簡重定向向bug多多。當刪除一個頁面後,如果對標題進行保護(也就是禁止創建該頁面),系統會自動跳轉到保護相對應的繁簡重定向頁面,而不是需要保護的頁面。例如论持久战刪除後,如果對论持久战進行保護,那麼最後保護的卻是還沒有刪除的繁簡重定向頁面論持久戰

希望能夠開發出不需要繁簡重定向的技術。尤其是在搜索,分類,甚至直接連入,系統都能自動尋找到已經存在的頁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25日 (三) 01:59 (UTC)

  • 繁體字與簡體字轉換的問題,不只在於字元的字碼對應,更牽涉到字詞的單向轉換問題,所以難矣。(例如:內存 vs 記憶體,硬盤 vs 硬碟,光盤 vs 光碟)在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常用語尚未統合前,恐怕您要求功能難以做到。-P1ayer (留言) 2008年6月25日 (三) 02:48 (UTC)
  • 僅就保護問題來說,是不是可以臨時刪除對應的繁簡頁面來達到進行保護,保護後再恢復對應轉換頁面?我注意到被刪除的兩個論持久戰都可以分別保護了。
  • 更一般的情況目前還不太可能,我甚至懷疑不是用重定向的方式。也許,以後能做到通過增加URL後綴"redirect=no"或"convert=no"這樣的方式直接定位不轉換的頁面。— fdcn  talk   — 2008年6月25日 (三) 15:15 (UTC+8) — 2008年6月25日 (三) 07:15 (UTC)

ZhConversion.py

最近用python做了一個能較為簡便地生成ZhConversion.php的小工具,目前源代碼放在User:PhiLiP/ZhConversion.py中。這個工具製作轉換表的數據來源有兩個,其一是現有zhtable的Makefile里使用的Unihan.zip文件,其二是MediaWiki名字空間下的6個自定義轉換表(Zh-hansZh-hantZh-cnZh-twZh-sgZh-hk)。要使用這個小工具生成ZhConversion.php的話,只需要將上述7個文件(後6個文件為點擊「編輯」或「源代碼」後所看到的源碼,所保存的文件編碼必須為UTF-8)按照上述文件名保存在ZhConversion.py的同一級目錄下即可。此外,ZhConversion.py還支持對後6個文件的同名.diff文件(subversion格式)進行合併,並在合併後生成新的ZhConversion.php文件。目前這個小工具只經過了我個人與幾位維基人的初步測試,但至少通過此工具生成的ZhConversion.php在我本地的MediaWiki運行完全正常,且MediaWiki字詞轉換程序的許多「知名的」轉換錯誤也拜中文維基自定義轉換表之福而得以修復。

此外,通過此工具生成的php文件見User:PhiLiP/ZhConversion.php(200多K的一個文件,機器不好的最好不要去開,可能導致瀏覽器死掉,現在MediaWiki原帶的轉換表大概有150K左右),因為我在Zh-cn、Zh-tw、Zh-sg、Zh-hk四個自定義轉換表中還增加了一些內容,因此若根據維基百科自定義轉換表生成的php文件大小可能會略小於上述ZhConversion.php文件。—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6月25日 (三) 17:38 (UTC)

辛苦了!期望這可盡快套用至中文維基百科的字詞轉換系統,終極解決現時這些啼笑皆非的嚴重轉換錯誤。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6月26日 (四) 16:37 (UTC)

可向現有機器人申請工作指令嗎

伺服器錯誤頁的建議

最近在編輯頁面時多次出現了伺服器錯誤頁(雖然通常reload一次後便正常)。我留意到雖然頁底有多國語言的連結,但我看到的預設語言是英文,要按下面的連結才顯示繁體中文,建議應該以用戶的語言設定顯示相應語言。還有,建議加入提醒字句,提醒剛才編輯的內容未有保存。我曾嘗試過按下「保存本頁」後遇到伺服器錯誤,但並未有為意內容沒有保存,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Hargau (留言) 2008年6月29日 (日) 05:3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