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歲劇團

中國萬歲劇團,簡稱中萬,原名怒潮劇社近代中國的一個話劇團。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陪都重慶出演了大量話劇作品,與中華劇藝社中電劇社中國藝術劇社中央青年劇社並稱大後方「五大劇團」。

歷史

編輯

怒潮劇社於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創建,命名源自黃埔軍校校歌《怒潮澎湃》[1]:281。怒潮劇社成立之初,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訓處;1932年春,奉命調到江西南昌,歸南昌行營政訓處管理。南昌時期,怒潮劇社的劇作家有向培良邵惟左明等,主要演員有凌蘿英茵、郝恩星(呂班)、劉尚文(沙蒙)、王逸(王一)、嚴斐[2][3],其中左明、呂班、沙蒙等人均為受中國共產黨組織委派加入劇社的[4]。該劇社在南昌先後演出有《志士沙場死》《蠢貨》《韋菲君》《車夫之家》《油漆未乾》以及五四運動後著名的獨幕劇屏風後》等,也演過進行反共宣傳的《生路》《誰是我們的仇敵》等劇目[3]。1934年,南昌行營政訓處電影股以怒潮劇社演員為班底,完成反共劇情片《光明》的拍攝[5]:89

1933年底,黎錦光受怒潮劇社社長羅海沙委託回上海招收樂隊人員,王人藝張貞黻嚴勵、姜濤等人隨黎錦光到了南京,歸政訓處管理;後被派往南昌,成立怒潮劇社管弦樂隊[6]。僅幾個月後,樂隊成員便離開南昌返回了上海。[7]

1937年,以原南昌行營政訓處電影股為基礎在武漢成立中國電影製片廠,怒潮劇社改由中國電影製片廠管理。1938年,由於侵華日軍迫近武漢,怒潮劇社隨中國電影製片廠遷至重慶[8]。到達重慶時,中制廠已具有大量優秀的編劇、導演和演員,對怒潮劇社的演出均傾力以赴。怒潮劇社在渝的首次演出時集體創作的《為自由和平而戰》,由王為一導演;第二次演出為《中國萬歲》,也是集體創作,應雲衛導演,在重慶國泰劇院首演十天,場場滿座,休息一周後重演,仍是場場滿座,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時任政治部部長陳誠觀看該劇後決定大幅提高劇團的經費。1940年4月,怒潮劇社正式改名為「中國萬歲劇團」,簡稱「中萬」,由於是中國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劇團,因此又稱為「中制劇團」[9]:330,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兼任中萬團長,中制廠長鄭用之任副團長[1]:280-281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國共摩擦漸趨表面化,政治部改由張治中擔任部長。1942年,鄭用之則被張治中安排到美國荷里活考察,吳樹勛接任中制廠長及中萬團長[1]:282-284,吳樹勛是由胡宗南推薦給張治中的,曾任西安警備司令部參謀長。1945年,蔡勁軍接替吳樹勛出任中制廠長及中萬團長。

1947年8月,向培良任中國萬歲劇團團長。1948年6月,向培良辭掉團長職務返回老家湖南[10]

1979年11月1日,原團長鄭用之、吳樹勛,副團長潘直庵,團員王玨房勉水王豪田琛吳家驤,編劇王紹清唐紹華李曼瑰王夢鷗王平陵等中國萬歲劇團遷台人員在臺灣組織復團。1995年10月25日,為慶祝台灣光復五十週年,在台灣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國萬歲劇團演出三幕10場大型現代劇《疼惜台灣 子孫萬代》[11]:163

作品

編輯

以下根據《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等資料整理了中國萬歲劇團出演的部分話劇作品[12]

首演時間 劇名 編劇 導演 主要演員 演出地點
1938年9月16日 為自由和平而戰 王為一 王瑞麟 舒繡文[13]陶金陳天國王玨 重慶國泰大戲院
1938年9月16日 血祭九一八 王為一 重慶國泰大戲院
1939年11月1日 中國萬歲 唐納 王瑞麟[a] 孫堅白、舒繡文、鳳子錢千里、王玨 重慶
1940年4月1日 民族光榮 宋之的 應雲衛 江村章曼萍、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0年5月1日 國家至上
(又名:回教三傑)
宋之的、老舍 應雲衛 魏鶴齡、錢千里、張瑞芳、孫堅白、江村[14]、舒繡文、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0年12月 董小宛 舒湮 袁叢美 王玨、秦怡陽華 重慶
1940年 浪淘沙 重慶
1940年 未婚夫妻 陳白塵 重慶
1940年 一齣戲 寇嘉弼 重慶
1940年 夜上海 於伶 馬彥祥 重慶
1940年 霧重慶
(又名:鞭)
宋之的 應雲衛 重慶
1941年3月18日 玉麒麟 宗由 吳樹勛 王豪王斑、錢千里、王玨、井淼房勉朱銘仙 重慶抗建堂
1941年1月-9月間 國賊汪精衛 馬彥祥 馬彥祥 重慶
1941年1月-9月間 人約黃昏後 施誼改編 陶金 重慶
1941年1月-9月間 贖罪 夏衍 黃田 重慶
1941年1月-9月間 皇軍的刺客 萬流 孫堅白 重慶
1941年1月-9月間 吳天 孫堅白 重慶
1941年1月-9月間 正在想 曹禺 重慶
1941年10月-1942年5月[b] 陌上秋
(又名:大地黃金)
陳白塵改編
原著:艾蕪小說《秋收》
馬彥祥 重慶
1941年10月-1942年5月 棠棣之花 郭沫若 凌鶴 重慶
1942年3月29日 蛻變 曹禺 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2年3月23日 江南之春 馬彥祥改編
原著:陳瘦竹小說《春雷》
馬彥祥 沈揚、舒繡文、田琛吳家驢、井淼、楊薇、王玨 重慶抗建堂[c]
1941年10月-1942年5月 戰鬥的女性
(與中華劇藝社合作)
凌鶴 凌鶴 重慶
1943年2月4日 虎符 郭沫若 王瑞麟 孫堅白、舒繡文、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4年5月11日 黃金萬兩 魯覺吾 蘇怡 秦怡、宗由、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5年2月13日 秣陵風雨
(原名:桃花扇)
周彥 賀孟斧 王玨、周旭江、王豪、羅苹劉琦、井淼 重慶抗建堂
1945年6月1日 雷峰塔 衛聚賢 周彥 宗由、王玨、王蒙、羅苹、魏鶴齡 重慶抗建堂
1945年9月15日 風雪夜歸人 吳祖光 賀孟斧 易露西、王玨、洗群張立德、沈揚、史林 重慶抗建堂
1945年9月15日 野玫瑰 陳詮 吳樹勛 王玨、劉琦、井淼、房勉、錢千里、陳莉 重慶抗建堂
1945年12月6日 天國春秋 陽翰笙 應雲衛 章曼萍三旺、舒繡文、彭世偉 重慶抗建堂
1946年3月 雷雨 曹禺 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46年11月 日出 曹禺 王玨 重慶抗建堂
1995年10月25日 疼惜台灣子孫萬代 貢敏孫陽 王玨 葛香亭古軍常楓王昌熾劉明金永祥譚艾珍洪濤 台中、台北

註釋

編輯
  1. ^ 一說王為一導演[12]
  2. ^ 1941年10月-1942年5月為重慶首屆「霧季公演
  3. ^ 一說演出地點為國泰大劇院[11]:67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春去也. 華影壇: 中港台影壇趣聞. 新銳文創. 2014-07-29. ISBN 9789865716172. 
  2. ^ 纪念黎锦晖逝世50周年-民国时期歌舞剧团的兴衰. 上海舞台劇學習研習社.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3. ^ 3.0 3.1 張昀. 南昌近代话剧运动. 江西檔案信息網.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8). 
  4. ^ 吕班百年诞辰纪念.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8). 
  5. ^ 陳佑慎. 遷臺前的國軍電影事業(1926-1949) (PDF). 國史館館刊. 2012年12月, (34): 69–114 [2018-01-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1-21). 
  6. ^ 何孝廉. 盛氏小提琴之家的缔造者——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盛雪教授本传. 二胡之鄉. 2017-12-10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7. ^ 梁茂春. 黎锦光采访记录及相关说明 (PDF).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 2013年, (1): 61 [2018-01-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1-29). 
  8. ^ 呂賢汶. 重庆戏剧对抗战的贡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委員會.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9. ^ 郭沫若的婚恋与交游. 成都出版社. 1992. 
  10. ^ 鄧宏順. 被鲁迅影响一生的向培良. 湖南作家網.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11. ^ 11.0 11.1 黃仁. 王玨九十年的人生影劇之旅: 九十年的人生影劇之旅. 新銳文創. 2011-02-01. ISBN 9789868681576. 
  12. ^ 12.0 12.1 重庆文艺之城,山城剧坛明星璀灿. 騰訊網.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13. ^ 戏剧演员舒绣文被周总理一声“同志”激励. 周恩來紀念網. [2018-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14. ^ 許進. 记英年早逝的优秀演员江村——从《白云故乡》说起. 民間歷史. [2018-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