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公司
蘭德公司(英語:RAND Corporation)是美國的一所智庫。在其成立之初主要為美國軍方提供調研和情報分析服務。其後組織逐步擴展,並為其他政府以及盈利性團體提供服務。雖名稱冠有「公司」(Corporation),但實際上是登記為非營利組織。
成立時間 | 1948年5月14日 |
---|---|
創始人 | 亨利·阿諾德、唐納德·威爾士·道格拉斯、柯蒂斯·李梅 |
併入 | 美國陸軍航空軍 |
類型 | 智庫[1] |
95-1958142 | |
法律地位 | 非盈利組織 |
總部 | 聖莫尼卡 |
坐標 | 34°00′35″N 118°29′26″W / 34.009599°N 118.490670°W |
CEO | Michael D. Rich[2] |
董事 | Michael Leiter、Teresa Wynn Roseborough、卡爾·比爾特、理查德·丹齊格、肯尼斯·費恩伯格、法蘭西斯·福山、麥爾坎·葛拉威爾、Michael Gould、Pedro José Greer、Pedro José Greer、Pedro José Greer、查克·哈格爾、凱倫·伊利特·豪斯、凱倫·伊利特·豪斯、凱倫·伊利特·豪斯、喬爾·海特、Lionel C. Johnson、雷納德·S·金頓、菲力普·雷德、Peter Lowy、麥可·林頓、珍妮特·納波利塔諾、索拉達·歐布萊恩、Gerry Parsky、David Porges、唐納德·賴斯、米高·里奇、瑪麗·彼得斯 (政治人物)、Mala Gaonkar、Leonard D. Schaeffer |
分支機構 | RAND Europe 弗里德里克帕蒂蘭德研究生院 |
收入(2014) | ▲$3.132億 [3] |
支出 | ▲$2.97億 [3] |
捐款 | ━ $2.17億[3] |
員工數 (2015) | 1,700[4] |
目標 | 政策分析 |
口號 | To be the world's most trusted source for policy ideas and analysis[5] |
網站 | www |
簡介
編輯宗旨
蘭德宗旨是一所旨在透過慈善、教育和科技促進未來美國公眾福利、提高社會安全的非盈利性組織。
蘭德計劃
蘭德公司的前身是美國空軍1945年立項的「蘭德計劃」。當時的道格拉斯飛機公司承接了這個項目。同年,「蘭德計劃」發表了《環球穿梭機實驗計劃的初步構想》。1948年5月,蘭德獲得福特基金會資助從道格拉斯公司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智庫組織。根據1994年年報,蘭德公司的研究中三分之二與國家安全事務有關。[6]
1957年蘭德在預測報告中詳細地推斷了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間,與實際發射時間僅差兩周,使五角大樓震驚。從此蘭德智囊團名聲顯赫。
現況
現在蘭德擁有1600位左右的員工。他們主要在下列地點工作:[7]
研究項目
蘭德公司在發展系統分析方面有成就。美國政府認為其在航空系統和美國航空計劃,電腦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還開發了許多應用於建立當今互聯網的技術原理。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
- 兒童政策
- 民主和犯罪司法
- 教育
- 環境和能源
- 健康
- 國際政策
- 勞動力市場
- 國家安全
- 人口和宗教研究
- 科學和技術
- 社會福利
- 恐怖主義
- 交通
蘭德也發行了非常多的出版物,最暢銷的書籍是《百萬亂數表》(A Million Random Digits)。
蘭德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健康保險研究組織之一。由美國健康教育和社會福利署投資興建的蘭德健康保險研究室還成立了一家保險公司用來比較提供診療與提供健康服務之間的成本。蘭德公司也是弗里德里克帕蒂(Frederick S. Pardee)蘭德研究生院的所在地,它是最早有關公共政策的研究生項目之一,同時也是第一家授予博士學位的院校。這個項目的獨特之處在於學生與蘭德的分析師一起工作,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校園所在地時蘭德公司聖莫尼卡(Santa Monica)總部。[8]
報告言論
編輯蘭德報告項目範圍廣泛,但國際關係與軍事相關報告較常被國際媒體報導,形成知名度,而其各種報告中有預言準確的,也有預言失準,也有根據某種假設情境展開的推演,而假設情境未發生後也就失去價值。
- 2013年預測北韓正在衰退中,政權垮台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美中兩國必須為此一情境預先商討,避免雙方猜忌下都出兵半島導致核大國之間戰爭。而直到2018年美朝領導人見面峰會後,北韓依然沒有崩潰跡象,各種觀光客和外交官傳出的北韓內部景象,也未看出崩潰跡象。[9]
- 2017年報告稱美國軍事預算錯置,金額看似龐大但人工成本與物價都比中俄高所以是高估,而大量錢花在新建大航母和大潛艦上是錯誤,應該加強資通系統和現有裝備升級,否則以目前軍力狀態與中俄開戰將戰敗。[10]
- 烏克蘭事件後蘭德評估報告稱,從武器與戰備水準、民心士氣來估算,若北約和俄羅斯開戰將大敗,俄軍將橫掃歐洲,所以必須避免此一情況。[11]
- 2015年報告《中美軍事記分卡》(The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認為美國在台海或東亞與中國開戰,就算投入全部可用軍力,於初期取得制空權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這將導致美國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撤退戰敗,另一種是付出巨大死傷和漫長戰爭的慘勝,這一場景可能影響美國政界和民眾的決策走向。如果在中國大陸周邊地區開戰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就是防禦方的優勢巨大,能動用的基地數量遠高於美國,這導致每一場戰鬥中能投入的戰機和艦艇有大比例數量優勢,美軍的質量優勢有多少,而質量優勢能否抵銷數量優勢,蘭德認為恐不樂觀,同時日韓等盟國由於經濟聯繫與地理距離太近,懼怕遭到報復,屆時有很大可能拒絕參與戰爭,拒絕美國使用基地,此一情境一直沒有在美軍推算之內是必須糾正的思維。[12]
- 2018年中旬於《國家利益》雜誌發表報告,美國必須面對現實,在自身國際運作力量衰落遠不如上世紀七八零年代的現況下,面對中國開始輸出其價值觀和國際治理概念,美國必須放棄傳統以力量壓服的方式,而採取參與並軟性影響的方式來應對,尤其必須參加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專案,[13]參與之後才能在內部發揮影響力,並讓中國持續留在現有國際規則內而非另起爐灶另創規則體系的更糟結果[14]。美國越多壓服性作法只會讓共產黨在國內支持度不斷維持在高位,從而更加幫助其國際進攻力量。此外文章認為美國還有許多人至今沒體認一個現實,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先溝通獲得中國的默許,讓其居於暗中破壞的一方,那任何國際規則或秩序最終都無法存在或運轉,不需在意中國想法的時代已經永遠結束。
- 蘭德報告《真相的凋零(Truth Decay)》[15]認為網絡時代造成傳統的單一權威訊息來源機制瓦解,社會日漸難以治理,基於觀點和個人體驗的相關話題越來越多,而蓋過事實,例如某一城市感覺經濟狀態好與壞的人各一半一半,甚至覺得好的人略多,然而經濟落敗者有較多空閒時間和較強動機在網上撰寫文章,若再加上有心人帶動風向,最後會造成一種偏離事實的公眾印象該城市經濟極壞,進而影響一些實體企業前往洽商或設廠考量,形成弄假成真的效應。
著名蘭德公司參與者
編輯- 亨利·阿諾德:蘭德公司創始人,前美國空軍將軍。
- 肯尼斯·阿羅:經濟學家,197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提出了社會選擇研究中的不確定理論。
- 保羅·巴蘭:信息包交換發明者之一,這項技術被用於Arpanet以及之後的互聯網上。
- 巴里·波姆:軟件經濟學專家,COCOMO(一種軟件開發周期估算方法)的發明者。
- 喬治·丹齊格:數學家,線性規劃簡易算法的發明者。
- 詹姆斯·基洛吉利:解密專家,計算機科學家。
- 塞希爾·哈斯廷斯:程式設計師,撰寫了軟件工程著作《接近數字計算機》(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55年)。
- 艾倫·紐厄爾:人工智能先驅
- 赫伯特·西蒙:經濟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
- 保羅·奧尼爾:90年代後期的公司主席。
- 丹尼爾·艾爾斯伯格:五角大樓文件泄漏者。
- 約翰·馮·諾伊曼:數學家
- 約翰·福布斯·納什: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赫爾曼·卡恩:核戰理論家,情景規劃的發明人之一。
- 劉易斯·利比:切尼的前任首席幕僚[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寺澤克明:經濟學家
- 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原蘭德公司主席(1981-1986年),曾任美國國防部長(2001-2007年)。
- 康多莉扎·賴斯:原蘭德公司理事(1991-1997年),前美國國務卿(2005年)。
-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理論家,作家。
- 托馬斯·謝林: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美國駐伊拉克大使
- 瑪格麗特·米德 :美國人類學家
- 詹姆斯·索姆森(James Thomson):蘭德公司CEO(1989-至今)
- 米高·D·瑞區:蘭德執行副總裁(1993-至今)
- 弗蘭克·卡魯奇:理事
- 霍華德·布朗:理事
- 沃爾特·蒙代爾:前理事
- 卡爾·比爾特:理事,前瑞典首相。
逸聞
編輯- 中國大陸流傳很廣一則蘭德軼事:韓戰前蘭德受軍方委託得出結論「中國將出兵朝鮮」,全文報價500萬美元但軍方一笑置之,過後才發覺蘭德的高明。但是此說並不正確也沒有這報告出現過,屬於都市傳說[17]。
- 網上流傳「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和「蘭德公司對中國人的評價」也只是謠言,蘭德公司稱從未發表過這些文章所引用的評論或報告,這些杜撰剪貼文章亦不代表蘭德觀點。[18]
- 有些人認為蘭德的名字是「調研和發展」縮寫("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而美國空軍前參謀長柯蒂斯·勒梅上將則諷刺為「研究並得不到結果」("Research And No Development".)
-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狠狠諷刺了蘭德公司,因為片名源自蘭德公司的一項研究。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edvetz, Thomas. Think Tanks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26 [25 April 2015]. ISBN 97802265172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 ^ RAND Leadership. RAND Corp. [16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 ^ 3.0 3.1 3.2 Financial Statements, FY 2013. RAND Corp. [16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2013 RAND Annual Report. RAND Corp. [16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6).
- ^ About RAND - Vision. RAND. [16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 ^ Agatha C. Hughes and Thomas P. Hughes (editors). Systems, Experts, and Computers: The Systems Approach i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World War II and After (2000, The MIT Press hardcover, part of the Dibner Institut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BN 0-262-08285-3 / 2011,
- ^ RAND Office Locations and Addresses. www.rand.org.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8) (英語).
- ^ Specht, R.D. "Rand: A Personal View of Its History,"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8, no. 6 (Nov.–Dec. 1960), pp. 825–839.
- ^ BBC-蘭德預言朝鮮崩潰.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 ^ 智庫蘭德:與中俄爆發衝突 美可能落敗.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9).
- ^ 鳳凰網-兰德报告:北约若与俄罗斯开战将大败.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遠望-從蘭德報告看臺海新局.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 ^ 中時-美國力衰落 學者籲與陸合作.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8).
- ^ Without Reform an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annot Hold.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騰訊-2018,真相何以凋零. [2018-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STEVEN LEE MYERS. 中國全力發展海軍,在太平洋與美國爭霸.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8-08-29 [201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中文(臺灣)).
- ^ 蘭德朝鮮報告」的傳說與現實[永久失效連結]
- ^ 對於蘭德公司有關中國研究的虛假網絡文章的評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3年7月查閱
外部連結
編輯- 蘭德公司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體中文)
- 蘭德公司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蘭德公司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一篇關於蘭德公司的文章(英文)
- 教育援助理事會 (蘭德公司下屬機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英文)
- 弗雷德里克·S·帕蒂蘭德研究生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保羅·巴蘭在蘭德公司的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關於信息包交換(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