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學

北京市第一中學,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鼓樓東大街寶鈔胡同甲12號,是一所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12年學制的北京市實驗學校。[2]

北京市第一中學
校門
地址 中國
北京市東城區鼓樓東大街寶鈔胡同甲12號
座標39°56′44″N 116°23′36″E / 39.945611°N 116.393398°E / 39.945611; 116.393398
類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創辦日期1902年
學區安交學區
校訓勤奮、求實、和諧、創新[1]
學校網址bj1z.net
地圖

歷史

編輯
 
經正書院原址,同時掛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牌匾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大門原來開在寶鈔胡同內的郎家胡同,後來校舍全面翻建,校門也改在寶鈔胡同北端。一中校址所在地原屬東四旗中的鑲黃旗。鑲黃旗在八旗中為「上三旗」之首,轄區大。按順治帝的決定,各旗都要設官學一處,以旗名為校名。[2]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鑲黃旗官學設立,校址在交道口的圓恩寺,是專為鑲黃旗子弟所設的學校。[2][3]該校隸屬太學(國子監)。光緒八年(1882年)八旗官學經歷了一次大整頓,增設了管學大臣,第一任管學大臣為吏部尚書大學士徐桐[4]在清朝光緒年間之前,寶鈔胡同內的郎家胡同未曾有任何學校。在郎家胡同最早成立的學校是清朝末年的經正書院。[2]1894年經過整頓,增設八旗書院一所,定名為「經正書院」,創始人為徐桐,監院宗室寶豐,校址即寶鈔胡同的現校址。[3]如今一中校園內尚存經正書院創建碑兩座。碑文記載購地、建書院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招生開課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立碑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碑上有徐桐孫毓汶光緒帝的奏摺,徐桐的《創建經正書院碑記》和中國各地捐款人名單。校址原為尚書延煦住宅的一部分(延煦的花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被一中購買)。原延煦住宅的正門、影壁、正廳等古建築保存至今。[2]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為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原八旗各官學改為八旗小學,附屬於八旗中學堂。[3][2]光緒癸卯年(1903年)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首派留學生留學日本[5]光緒三十年(1904年)更名為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仍然附設八旗中學堂。[3][2]宣統元年(1909年),八旗高等學堂及所屬八旗中學堂劃歸八旗學務處管理,學務處設在八旗高等學堂院內。同時還附設一個優級師範選科班。當時八旗高等學堂的監督是宗室寶熙、文斌等人。[2]

1912年蔡元培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的教育總長,決定:「八旗高等學堂仍准設立,唯將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8月,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更名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3][2]任命關百益為校長。原附設在此的師範二部於1915年停辦。按1912年夏季召開的臨時教育會議的決定,第一中學為四年制,一年分為三個學期。學校採取比較完全的校長負責制。起初學校的教學班為單軌制(每個年級一個班),1917年改為雙軌制(每個年級兩個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一中學生積極參加。不久,學生指責校長趙繼增在修建新教學樓和風雨操場等工程中貪污,1922年趙繼增被迫下台。此後京師學務局先後派兩位校長接任,但都未能到校視事。1923年2月,派羅常培代理一中校長。此時學制改為四二制(初中四年、高中兩年),一年由三個學期改為兩個學期。在此前後,羅常培、董魯安老舍等人到一中任教。羅常培代理校長期間,曾將全部工資用來購買圖書捐給一中圖書館。[2]一中是北京教育界最早用白話文教學的學校。[5]

1924年7月,已被任命為校長的楊蔭慶英國留學回國,代理校長羅常培離任。楊蔭慶上任不久,因校方不准一時交不起學雜費的學生入學,引發學生不滿,有學生帶頭與楊蔭慶評理,楊蔭慶勒令這些學生停學一年。後來據說有學生打了校長,警察局逮捕八名學生。1924年9月,衛戍司令王懷慶下令解散一中,勒令學生出校,校內進駐軍隊。1924年10月底,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後,此事方告結束。1924年12月,一中重新招收三三制初一新生。楊蔭慶繼續任校長。[2]

1926年,一中學生參加了「三一八」集會,經歷了三一八慘案。1926年李大釗在該校建立中國共青團支部,該校是北京建團最早的學校之一。第一屆團支部共7人,李續綱(公開身份為學生會文書)任支部書記,1927年李續綱畢業以後由甘固接任。[2][5]李續綱在校時領導了第二次反對楊蔭慶事件,楊蔭慶的後台是奉系,在「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風潮中,楊蔭慶被趕下台。從1927年秋季起,一中的高中實行文理分科。1928年6月,北伐軍進入北京。不久北京更名北平,建制為特別市,一中也更名為北平特別市立第一中學。同年暑假,陳文華接任校長。1929年初,陳文華赴日本考察,1929年8月回國後被免職。教育局先後任命過兩位校長,都因有劣跡而遭一中師生拒絕。教育局乃停發學校經費。師生們暫用學生交的學費維持開支,並且繼續請願。1929年9月中旬,教育局派孟世傑為校長,學校秩序恢復。[2]1930年代初,一中便有了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5]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一中經歷了許多事件。中國國民黨北平特別市黨部派黨部委員宋振渠為校長,遭一中學生一致反對。領導這次鬥爭的是高二文科學生陳洪勛(中共黨員,1934年因從事兵運被國民政府逮捕,在南京雨花台被處決),陳洪勛因此被開除。1933年至1934年任一中校長的沈國光是中國國民黨北平特別市黨部幹事,中共黨員,後被國民政府逮捕。[2]一中學生是一二·九運動的參加者,齊燕銘劉白羽等人都是當年的學生運動骨幹。[5]1930年代,一中教學質量高,學生成績好,文科成績突出。當時一中學生多來自河北省,70%以上住校。據1931年北京大學教學檔案記載:一中報考10人,錄取4人,是北平當時上線率最高的學校,在全國有考生的中學中排名第四。[5][2]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佔領北平,將北平更名為北京。該校隨之更名。日本佔領時期,市屬學校勉強維持,學生人數大減。在該時期任校長的是楊蔭慶、王秉和。[2]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一中恢復原名北平市立第一中學。學制仍為三三制,共12個班,學生492人。北平市政府派佟紹宗任校長,接替原校長王秉和。然而中國國民黨接收大員到處貪污,「五子登科」,引起民眾極大不滿。該校內一些帶槍上學的三青團員監視學生言行,激起學生憤怒。隨着內戰迫在眉睫,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此起彼伏。一中校內辦起不少牆報,在大禮堂還演出了諷刺國民黨政府的話劇《升官圖》。一些學生去了中共領導的解放區[2]

1949年4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徐楚波(校長)、李世濂(支部書記、教導主任)、張幼成(支委、政治教師)接管該校,隨後更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3][2]1949年8 月初,北平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徐楚波校長與會,葉劍英市長在會上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培養有專門技能的建國人材的辦學方向。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徐楚波校長作為平津教育界代表出席。[2]1949年10月1日,一中師生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及會後的大遊行,以及當晚的晚會,徐楚波校長作為政協代表在開國大典中登上了天安門城樓。[2][5]1950年,部分一中學生報名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5]

1950年代前期,一中高考成績名列全北京市前茅。1955年高考,全北京市僅七所學校平均成績及格,一中為其中之一。後因搞政治運動和勞動過多,學生成績下降,北京市教育局領導曾在大會上點名批評。1960年代中期,教學質量又回升。1966年文革爆發後,一中是有名的「重災區」。[2]截至1966年文革爆發時,該校一直為男校。此後改為男女混合校。[3]

改革開放後,全面翻建舊校舍,在原大操場上建起兩棟東城區教工宿舍樓,原辦公、教學區的舊平房、樓房全部拆除,打通南北院,南側建起一棟四層的新教學樓(1979年設計),並新建了電教禮堂、大食堂,其餘部分為大操場(面積2000多平方米,約為原大操場的四分之一)。1988年底,被東城區人民政府、東城區教育局定為東城區教育研究中心的實驗學校,教研中心主任高賢明兼任校長,楊毅竹任黨支部書記。1989年1月正式命名。[2]1990年起,實施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整體實驗。[3]該校成為一所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12年學制的北京市實驗學校。[6]

作家老舍、歷史學家謝承仁、北京市特級教師王光兆、金玉峰等曾在該校任教。知名校友有翁偶虹劉白羽許嘉璐強衛林軍黃健中商瑞華李素麗等。[6]

北京一中圖書館在清朝末年已有名氣,宗室覺羅高等學堂時期有「藏書樓」之稱。圖書館保存了經正書院時期八旗官學的不少舊版書,例如宣統元年學部奏准賞給八旗高等學堂的《大清會典》一部、原版《古今圖書集成》、《四部備要》、清文《古文淵鏗》等舊藏圖書近兩萬多冊,新版圖書有全套《萬有文庫》、《中國新文學大系》、大型古典叢書等近兩萬多冊。據1936年統計,圖書館已有藏書四萬多冊。一中圖書館在全北京市中學圖書館中曾是面積最大、藏書最多者。文革爆發後,北京一中圖書館的圖書遭該校紅衛兵大規模毀滅。[5]

2015年,在東城區教育改革中,北京一中加入了北京五中教育集團。同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依託北京一中建立附屬實驗學校[7][8]。2016年春,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受東城區教委委任,主持北京一中全面工作,實施一長兩校管理。[6]

歷任領導

編輯
校長
  • 張百熙(1902年,管理宗室覺羅八旗學堂事務大臣)[4]
  • 寶熙(1902年—1903年,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總辦)[4]
  • 喬樹枏(1904年—?,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監督)[4]
  • 關百益(1912年—1913年,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4]
  • 趙繼增(1913年—1922年,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2]
  • 羅常培(1923年1月—1924年7月,京師公立第一中學代理校長)[4]
  • 楊蔭慶(1924年—1927年,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2]
  • 陳文華(1928年—1929年8月,北平特別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孟世傑(1929年9月—?,北平特別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宋振渠(?—?,北平特別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沈國光(1933年—1934年,北平特別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楊蔭慶(?—?,北京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王秉和(?—1945年,北京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佟紹宗(1945年—?,北平市立第一中學校長)[2]
  • 徐楚波(1949年4月—1976年)[4][2]
  • 張玉錄(1972年-1982年)[4]
  • 楊毅竹(1982年-1988年)[4]
  • 高賢明(1988年-1990年)[4]
  • 王晉堂(1990年-2005年)[4]
  • 鄧少軍(2005年-2007年)[4]
  • 湯朝暉(2007年-2016年)[4]
  • 張斌平(2016年—)[4]
黨支部書記
  • 李世濂(1949年4月—?)[2]
  • 張幼成(?—?)[4]

……

  • 楊毅竹(1988年—?)[2]

……

  • 關偉(?—)

經正書院創建碑

編輯

經正書院創建碑共有兩座,原來立在經正書院正廳前廊下東西兩側。1950年代末擴建教室,兩碑移到院內露天。文革中因被視為「封資修」而被推倒,不久校內建人防工事時被當作石料使用,埋入地下。1980年代初,一中翻建校舍清理地基時,將兩塊碑用吊車吊出。新教學樓竣工後,兩碑並排立在樓前東側。[2]

東碑正面、背面都是吏部尚書徐桐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孫毓汶光緒帝的奏摺全文。碑文為翰林院編修支恆榮書寫,宗室寶豐鳩工鐫石。[2]

西碑正面是徐桐所撰經正書院創建碑記。背面是各省地方官吏捐款名單和金額,名單包括19個省區共56人,其中已不在職者23人,率下屬一起捐款者11人,碑文為支恆榮書寫。[2]

東碑內面文:[2]

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管理八旗官學事務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臣徐桐,軍機大臣兵部尚書臣孫毓汶言:竊維取士之道不外文章,而體國之材端資器識。八旗官學自整頓以來,迄今十有一年,臣等奉命督課,加意裁成。其間登巍科膺館選者因不乏人,而求一文行兼修,體用具備,出可為幹濟艱難之士,處可為扶持名教之儒,殊不易覯其人。因思另建書院一區,俾八旗子弟講求實學,期為通儒。緣經費浩繁,未敢輕舉。竊查八旗管學各官,經理學務,於常年經費撙節動用,計歷年積存餘款三萬兩,已交順天府發典生息。又曾於十三年奏買武清縣沙石屯學田一區,每年約入息租兩項二千六七百兩,擬將此款歸入書院支用。又十三年置買左翼所屬房屋一所,坐落在安定門內郎家胡同,地處城北,尚為東西各四旗道里適均之地。擬將此房作為書院。一面訂立章程,先行創辦。至創立之始需費極繁,經費入不敷出,擬函知各省旗籍大交勸以量力相助,共成盛舉,俟積有巨款,再行逐漸推廣,添立課程。刻下款項未充,未敢規模大啟,擬由八旗官學經費處存餘項下,動用四千兩,先行聘請山長主講,擇八學中之性情敦篤有志大成者來院肄業,即於今秋舉行。俟各省捐款積有成數,除就款開支外,余俱發典生息,以備歲時支用,冀可經久不諭。庶幾今日里囗中多佳子弟,他日朝廷上多好人才,於維持士習,作養人文之方,亦不無裨益。伏乞皇上聖鑒訓示遵行。奉旨:知道了。欽此。

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管理八旗官學事務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吏部事務臣徐桐,兵部尚書臣徐郙言:臣等於光緒二十年奏建八旗書院,並聲明函知各省旗籍大吏捐助,俊積有成數逐漸推廣等因,奉旨充准。當即欽遵。函知各省旗籍大吏去後,一面先提官學存余經費修理房間,延請山長,擇入學中之性情敦篤有志大成者,每月講書二次,考課二次,課以經史實學,酌給膏獎,於今三年。現在各省旗籍大吏,或自行捐助,或率屬集貲,總捐或年捐,計前後匯解到院者二萬二千三百餘金,當即提交順天府一萬五千兩,發典生息,復動用五千餘金,添建考棚房舍,刻已落成。擬命名曰經正書院,即於明年二月開課。凡八學外之舉貢生、監生胥令肄業。其中,先行取具本旗圖結,送院報考,以杜冒名之弊。每年二月甄別一次,凡取入額內者,准其應試一年。每月山長考試二次,專課經史,不課詩文,限定取額,給與獎賞。其中如有內行敦篤堪以深造者,拔補聽講,兼課札記,並給膏火,不容冒濫。惟書院事務殷繁,宣專責一人經理。擬於管學官內擇其廉謹資深者,輪流監院,一年為期。每歲津貼二百金。其餘未盡事宜,容臣等隨時酌辦。方今時事多艱,各省紛紛建立學堂,講求時務。竊思京師乃首善之區,士子為四民之冠,而八旗子弟尤為休戚與共之人。若能於八旗中得一二體用兼備之士,與之研析經傳,通達治理,以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為大旨,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大防,諸生世受國恩,自當勉為通儒,挽迴風氣,俾得備干城之用,不僅為科目中人,則所以培植人才者,正所以維持國本。謹具折繕單以聞。奉旨:依議。欽此。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功臣館纂修、起居江協修、本衙門撰文支恆榮書。賜同進士出身翰林院侍講、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管理正白旗官學事務監院官、宗室寶豐鳩工鐫石。

西碑內面文:[2]

創建經正書院碑記

古者比閭族黨莫不有長,即莫不有教。周制廢,而始以教導之責屬之郡縣。至東漢時乃設校官,末教官又曠闕職。而鄉大夫之有力者,始各設書院教其子弟。近時各省書院林立,其分設各郡縣,而專課本郡本縣之士者,亦所在多有,惟八旗獨無,識者憾焉。愛於光緒二十年奏請於朝創建書院一所,在安定門內郎家胡同。徒以經費尚絀,未暇擴充。邇來協力齊擎,共襄盛舉,棟護增建,丹雘重新,義路禮門,規模大啟。並顏其額曰:經正書院。續於二十三年十二月奏明在案。竊維書院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而我八旗子弟世受國恩,尤為天下人才所屬望。其登進之途較寬且易。惟寬也,故慮其蘊蓄之未深;惟易也,故懼其雜然並陳,而學術不必要於純正。則所以造就之,而備異日大成之用、艱巨之投者,又本中之本,詢為治天下之急務也。自功利之習中於人心,而邪說橫行,往往畔道離經,日趨於惠世誣民而不覺。豈知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故吾人之為學也,基之以五倫,行之以五德,持之以慎獨,而完之以有恆。所謂經者,常也,萬世不易之常道也。聖學之淵源在此,即王道之根抵亦在此,則豈非今日本中之本,所尤視為本務者哉。原諸生之肄業於斯者各自勉焉,毋囿於小成,毋紛於俗學,是乃予所厚望也夫。經筵日講起居住官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吏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上書房總師傅、管理八旗官學大臣徐桐撰。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功臣館纂修、起居注協修、本衙門撰文支恆榮書。
賜同進士出身翰林院侍講、管理正白旗官學事務監院官、宗室寶豐鳩工鐫石。
皇清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 日建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