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斯魯厄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市镇

卡爾斯魯厄[2](德語:Karlsruhe德語發音:[ˈkaʁlsˌʁuːə] )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非郡轄城市。卡爾斯魯厄是繼史特加之後的巴登-符騰堡州第二大城市,面積約173平方公里。卡爾斯魯厄是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所在地。在巴登州與符騰堡州尚未合併為巴登-符騰堡州前,卡爾斯魯厄曾是巴登州的首府。

卡爾斯魯厄
Karlsruhe
 德國市鎮
卡爾斯魯厄旗幟
旗幟
卡爾斯魯厄徽章
徽章
卡爾斯魯厄的位置
地圖
在所屬州的位置
卡爾斯魯厄在德國的位置
卡爾斯魯厄
卡爾斯魯厄
卡爾斯魯厄在巴登-符騰堡州的位置
卡爾斯魯厄
卡爾斯魯厄
坐標:49°01′N 8°24′E / 49.02°N 8.4°E / 49.02; 8.4
國家 德國
聯邦州 巴登-符騰堡
行政區卡爾斯魯厄行政區
無(非縣轄城市
面積1
 • 總計173.42 平方公里(66.96 平方哩)
人口(2022-12-31)[1]
 • 總計308,707人
 • 密度1,780人/平方公里(4,610人/平方哩)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遞區號76131、76133、76135、76137、76139、76149、76185、76187、76189、76199、76227-76229
市鎮編碼08212000
電話區號0721
車輛號牌KA
網站官方網站

中文名稱

編輯

兩岸翻譯不同,中國大陸將其音譯為卡爾斯魯厄臺灣則另有卡斯陸喀斯魯等翻譯。

地理

編輯
 
卡爾斯魯厄市中心扇形道路的中央是宮殿
 
卡爾斯魯厄市內的阿爾布河Alb

卡爾斯魯厄位於上萊茵谷地,萊茵河畔,在萊茵河的支流阿爾布河普芬茨河邊,東面緊靠黑森林。周邊城市有布魯赫薩爾埃特林根施圖滕塞萊茵施泰滕普福爾茨海姆等。

在萊茵河上游的中部區域,以卡爾斯魯厄為中心,同周邊城市一起構成了一個城市群。

卡爾斯魯厄市周圍鄉鎮從北面順時針依次為: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Eggenstein-Leopoldshafen)、施圖滕塞Stutensee)、巴登地區魏恩加滕Weingarten (Baden))、普芬茨塔爾Pfinztal)、卡爾斯巴德Karlsbad)、瓦爾德布龍Waldbronn)、埃特林根萊茵施泰滕Rheinstetten)(皆屬卡爾斯魯厄行政區),還有哈根巴哈Hagenbach)和萊茵河畔沃爾特Wörth am Rhein)(皆屬萊茵蘭-普法茲州蓋默斯海姆郡)。

氣候

編輯

卡爾斯魯厄年平均氣溫為10.5℃,是德國最溫暖的城市之一,同時,卡爾斯魯厄也以年平均日照1805小時成為德國擁有最多陽光的城市之一。在上萊茵運河保護區的影響下,夏天的卡爾斯魯厄總是處於低氣壓的控制下。卡爾斯魯厄的冬季的氣候通常溫和的,而且經常被萊茵河谷典型的大霧所籠罩。長年平均只有17.1天低於零度。

卡爾斯魯厄
氣候圖表
 
 
57
 
 
4
−1
 
 
54
 
 
6
−1
 
 
53
 
 
11
2
 
 
61
 
 
15
5
 
 
79
 
 
20
9
 
 
87
 
 
23
12
 
 
70
 
 
26
14
 
 
66
 
 
25
14
 
 
53
 
 
22
11
 
 
58
 
 
15
7
 
 
65
 
 
9
2
 
 
67
 
 
5
0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英制單位換算
 
 
2.2
 
 
39
29
 
 
2.1
 
 
43
31
 
 
2.1
 
 
52
35
 
 
2.4
 
 
60
41
 
 
3.1
 
 
68
48
 
 
3.4
 
 
73
54
 
 
2.8
 
 
78
57
 
 
2.6
 
 
77
57
 
 
2.1
 
 
71
51
 
 
2.3
 
 
60
44
 
 
2.6
 
 
47
36
 
 
2.6
 
 
41
31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吋(㏌)
卡爾斯魯厄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3.8
(38.8)
6.1
(43.0)
10.9
(51.6)
15.4
(59.7)
19.9
(67.8)
23.0
(73.4)
25.5
(77.9)
25.1
(77.2)
21.5
(70.7)
15.3
(59.5)
8.5
(47.3)
4.8
(40.6)
15
(59)
平均低溫 °C(°F) −1.4
(29.5)
−0.7
(30.7)
1.9
(35.4)
4.9
(40.8)
8.9
(48.0)
12.2
(54.0)
14.0
(57.2)
13.8
(56.8)
10.6
(51.1)
6.7
(44.1)
2.4
(36.3)
−0.4
(31.3)
6.1
(43.0)
平均降雨量 mm(吋) 57
(2.2)
54
(2.1)
53
(2.1)
61
(2.4)
79
(3.1)
87
(3.4)
70
(2.8)
66
(2.6)
53
(2.1)
58
(2.3)
65
(2.6)
67
(2.6)
770
(30.3)
平均降雨天數 11 10 11 10 12 11 10 10 8 9 11 11 124
日均日照時數 1.5 2.7 3.9 5.4 6.8 7.3 7.9 7.1 5.7 3.6 2.0 1.5 4.6
數據來源1:[3]
數據來源2:[4]

市區劃分

編輯

卡爾斯魯厄市區分為27個行政區 (Stadtteil),每個行政區可繼續分為更小的行政單位(Stadtviertel):

 

保護區

編輯

卡爾斯魯厄有8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大約710公頃,主要包括AltrheingebietenKinzig-Murg-Rinne的濕地。從2010年起,行政區NordstadtNortweststadt周圍的Alte Flugplatz地區開始進行了自然保護。

歷史

編輯
 
1900年的卡爾斯魯厄

建城之前的周邊概況

編輯

在卡爾斯魯厄城市誕生之前,周邊早已經存在很多村鎮,這些後來作為城區被納入的村鎮都有比卡爾斯魯厄長的多的歷史。

在布魯克薩爾出土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石斧證實尼安德特人70000年前曾在附近活動。但在35000年前,他們神秘的失蹤了。本市周圍只有少量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本區成為羅馬帝國的領土。德國西南部的羅馬帝國區域不斷受到日爾曼人的威脅,公元3,4世紀,阿勒芒人法蘭克人多次衝擊羅馬帝國的界牆,並侵入其腹地。公元280年,羅馬帝國將其邊界收縮至萊茵河和多瑙河一線。

公元786年, 最古老的城區克尼林根德語Knielingen第一次在文獻中被提到。11世紀,霍亨伯格德語Hohenberg (Adelsgeschlecht, Pfinzgau)的伯爵們在杜拉赫旁邊的「塔山」修整出一塊綠地,1094年他們資助修建了戈特斯奧爾本篤會修道院,這也是自16世紀後半葉起戈特斯奧爾宮德語Schloss_Gottesaue所在的地方。修道院的修建促進了附近城鎮居民的增長(如米爾堡,克尼林根和諾伊羅伊特)。1196年,杜拉赫第一次作為一個城市被提到。

1525年,米爾堡,杜拉赫和諾伊羅伊特加入德國農民戰爭。巴登-杜拉赫1556年完成宗教改革。並且隨之而來諾伊羅伊特人將自己從農奴制下贖得自由。1565年邊疆伯爵卡爾二世將居所從普福爾茨海姆遷至杜拉赫,杜拉赫的經濟和文化都開始繁榮。在三十年戰爭中,林特海姆,杜拉赫,哈格斯菲爾德和米爾堡被摧毀。在1689年的大同盟戰爭中,法國軍隊摧毀了杜拉赫內城,戈特斯奧爾宮,林特海姆,米爾堡,克尼林根和達克斯蘭登,得以倖免的有呂普爾。1699年,逃亡的雨格諾派人員來到諾伊羅伊特,從而出現了一個新的城區叫做維爾施諾伊羅伊特。與之相對的東部地區叫做德意志諾伊羅伊特。

城市的建立

編輯

在十七世紀末葉的數十年間,杜拉赫地區戰事頻仍,巴登-杜拉赫藩侯尤其深受其苦。經常有法國軍隊強行徵召本地居民入伍,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的,因為本區沒有自己的武裝。在1689年的奧爾良戰爭中,杜拉赫城被摧毀。此時,卡爾三世·威廉只有9歲,被迫與他的家人一起逃亡。1697年,戰爭結束,但只是暫時的。1701年,爭奪西班牙王室繼承的戰爭爆發,直到1714年,在無奈的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條款後,巴登-杜拉赫地區終於迎來了平靜的生活。重建本地區的任務落在了35歲的卡爾三世·威廉肩上。

1711年,戰爭還在繼續,他想到要用一個標誌性建築來改變他居所的面貌。1714年,他聽從了別人的建議,一座小的狩獵房在哈耳特森林的中間動土施工,此時狩獵房四周已有四散的街道,用於連接周圍的市鎮。

根據傳說巴登-杜拉赫藩侯卡爾三世·威廉在哈爾特森林一次外出打獵時睡着了。他夢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與太陽同時出現在他居所的位置,陽光沿着街道向四處輻射。卡爾·威廉派人人草擬了他夢想之城的藍圖。並在1715年6月17日這一天奠定了這座以他這段經曆命名的城市(卡爾的憩眠)的基石。時至今日,人們仍能從地圖上辨認出向四處散射的「太陽光線」:宮殿位於一個圈的中心,從這裏出發,街道分別以網格狀往南向城內,往北向森林中延伸。一共有32條街道從宮殿伸出,這恰好符合羅經刻度盤的劃分。由於城市的俯瞰圖像一把打開的摺扇,卡爾斯魯厄「扇狀城市」的綽號由此而來。自1717年起,卡爾斯魯厄首先成為巴登-杜拉赫藩侯的居所,法國,波蘭,意大利,瑞士和其他許多當時來自還四分五裂的德國各地的人參與了卡爾斯魯厄的創建。城市的首任市長約翰·塞姆巴哈就來自史特拉斯堡。由於建造匆忙,工程品質不過關,宮殿的多處出現了裂縫,維修成本不斷增加。1737年,卡爾三世·威廉不得已對其進行翻修。1752年,本市的城市法誕生。在1771年在與巴登巴登境總督轄區合併之後,卡爾斯魯厄成為巴登總督轄區的居所。1776年,本市居民達到6500人。

巴登公國的首府、三月革命及復辟

編輯

自1806年起卡爾斯魯厄成為巴登大公的居所。1818年,卡爾大公宣佈了巴登憲法,這是一部當時非常自由主義的憲法。1822年,以這部憲法為目的的議會大樓被建立了起來,這是在德意志土地上的第一次。在議會代表團中有弗里德里希·海克,他也是1848—49巴登革命的領導之一。1825年巴登大公路德維琪一世建立高等技術學校,這是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前身。繼海德堡之後,1846年德國第一批消防隊之一在本市東部的杜爾拉赫地區成立了。

1848年3月,兩萬人在等級會議大樓前面示威,一些示威者擠入了大樓。海克要求廢除貴族特權,解放農民和剷除中世紀的封建殘餘體系。這拉開了巴登革命的序幕。在1849年3月的三月革命期間,巴登大公利奧波德逃至科布倫茲,隨着人員改選和臨時政府的成立, 巴登成為了一個共和國。隨後在普魯士和符滕堡軍隊鎮壓了起義軍,將巴登共和國剿滅, 巴登革命失敗,直到1851年,本市由普魯士軍隊佔領。

步入大城市的行列

編輯

1860年9月3日至5日,卡爾斯魯厄會議召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國際自然科學學術會議。1876年10月4日,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在本市首演。1877年1月21日,卡爾斯魯厄市的有軌電車開始運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周邊的城鎮相繼併入本市。1893年9月16日,德國第一所女子文理中學在本市成立(現萊興文理中學)。1901年,本市居民總數超過10萬人,從而進入大城市行列。儘管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諾伊羅伊特鎮(Neureut)還是被強行併入本市。州法院不得不對此作出裁決。有網上資料顯示,這些合併是「強制性的」。

一戰及威瑪共和國

編輯

1914年,本市的城市化進程幾近終點,一戰如同一個休止符。8月1日,在動員令之後,城內開始響起了激進的愛國口號,在戰爭進行的4年當中,至少5500本市居民犧牲。由於接近前線,市內建起多座野戰醫院。從1915年1月15日起,本市開始遭受空襲。在空襲中,29人死亡,58人受傷,111座建築被較大程度的毀壞。總損失約200000馬克。由於軍事設施眾多,本市成為敵軍優先轟炸的目標。 在1918年革命之後,1918年10月2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大公宣佈退位,僅保留邊疆伯爵頭銜,卡爾斯魯厄成為巴登自由州的首府,一直到二戰結束。卡爾斯魯厄還曾經是卡爾斯魯厄州特派專區的居所 。

第三帝國時期

編輯

1933年,許多街道和廣場換了名字,比如集市廣場更名為『阿道夫·希特拉廣場』。

與上一次不同,二戰開始時本市並沒有表現出非常的興奮之情,離德法邊界較進處的本市居民被驅散,很多人被專列運至它處。

鑒於一戰中的教訓,人們從20年代末就開始了防空襲的準備工作。1940年6月15日,盟軍對本市的首次空襲開始,沒有造成任何傷亡。從1941年開始,死傷人數大量增加。在從戰爭開始的時間裏,本市的防空警報拉響了1032次,持續1477個小時,在135次空襲當中,有計4000架次的盟軍飛機投下12000顆炸彈,造成1745人喪生,3508人受傷,在17134座民居中,僅有3414座未遭破壞。

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的阿爾薩斯與巴登合併,組成上萊茵區域。在華格納-布爾克爾行動中,本市及全區的猶太人被送至古爾斯集中營。整個城市80%的建築在二戰中被摧毀。

廢墟時期

編輯

1945年4月4日法軍進入卡爾斯魯厄,僅遇到了來自人民衝鋒隊,警察和德國國防軍的少量抵抗;過程中僅有11人死亡。本市為法軍所佔領。本市大量婦女被強姦,人們在大街上被法國士兵搶劫或擄去作苦力。二戰結束後,本市居民數量由開始的185000人降為60000人。7月7日,美軍接管了本市的軍人政府。根據波茲坦會議決定, 四國分佔德國後卡爾斯魯厄屬於美佔區。戰後,卡爾斯魯厄被劃給符騰堡-巴登州,1952年後屬於巴登-符騰堡州。

本市的戰後廢墟清理工作很成功,1947年,本市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清理最好的城市。

卡爾斯魯厄成為了聯邦德國的法律之城:1950年,德國聯邦最高法院開始工作。1951年9月28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緊隨其後。第一任主席是自由民主黨的赫爾曼·霍普克-阿紹夫。1952年至1972年本市是北巴登政區的居所。1973年至今為卡爾斯魯厄政區的居所。

幣制改革和經濟奇跡之中的卡爾斯魯厄

編輯

1967年聯邦園藝博覽會在本市舉辦,這也是在巴登-符騰堡州第一次舉辦。

1977年4月7日,聯邦總檢察官齊格弗里德·布巴克在上班途中同他的司機和另一司法官員被紅軍派恐怖分子謀殺。

1980年1月12日至1980年1月13日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綠黨組織德國綠黨在卡爾斯魯厄會議中心成立。

1984年8月2日德國第一封E-Mail從卡爾斯魯厄大學的計算中心發出。當時德國的計算機先驅Werner Zorn回復了來自美國計算機網絡公司CSNet官方歡迎信件。

1989年7月20日至7月30日,卡爾斯魯厄舉辦了第三屆以非奧運運動項目為主的世界運動會

1995年7月13日,卡爾斯魯厄-巴登-巴登機場在改造原來加拿大空軍基地的基礎上建成,巴登機場有限公司成立,卡爾斯魯厄從此加入了國際航空交通網。

2003年,卡爾斯魯厄展覽中心建成,可以接納14000參觀者。

人口發展

編輯

1901年卡爾斯魯厄的人口數超過了10萬,成為了一個相對的大城市。直至1950年城市人口數增加到了20萬。1971年,城市人口達到其歷史最高點,288000人。受到德國人口負增長的影響,卡爾斯魯厄的人口總數在八十年代有一定下降。2005年9月,卡爾斯魯厄擁有人口284686,接近了歷史最高點。卡爾斯魯厄的外籍居民中,土耳其人和意大利人佔據了前兩位。

卡爾斯魯厄自建城起的人口變化:

年代 人口數
1790年 4500
1820年 16200
1850年 25400
1880年 49300
1900年 97400
1925年 145700
2003年 282595

宗教

編輯
 
基督教堂

早在卡爾斯魯厄建立前的1556年,巴登-杜拉赫藩侯家族引入了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信奉新教。建立之初的卡爾斯魯厄屬於巴登-杜拉赫藩侯的轄地,因此它在1715年建立時就是一個信奉新教的城市。

卡爾斯魯厄的建造者、巴登-杜拉赫藩侯卡爾三世·威廉為了吸引人民遷入這座新建的城市而頒佈了一系列的措施,除了經濟政策外,新遷入的居民也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從此卡爾斯魯厄開始有了天主教的信徒。

1771年,信奉天主教的巴登-巴登藩侯家族絕嗣,併入巴登-杜拉赫家族,卡爾·弗里德里希(1728年—1811年)及他的繼承者都沿襲了卡爾三世·威廉對宗教信仰的寬容。1814年,卡爾斯魯厄建造了第一座天主教教堂——聖·施特凡教堂(St. Stephan)。

現今,卡爾斯魯厄的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比例基本相同,除此之外也有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其他教派的教徒。

政治

編輯

市長

編輯

隨着1715年皇宮的奠基,卡爾斯魯厄逐漸形成城市,1718年開始設立市長,1812年起改稱「大市長」(Oberbürgermeister)。

現任市長是2013年3月1日就任的Frank Mentrup,所屬政黨為德國社會民主黨

市徽和市旗

編輯
 
卡爾斯魯厄的市徽。

卡爾斯魯厄的市徽是紅底白邊黃斜條和「FIDELITAS」(忠誠)字樣,市旗也是紅黃紅相間。這同原巴登州州徽和州旗正好相反,它們則是黃底白邊紅斜條和黃紅黃相間的。這個市徽是卡爾斯魯厄的建造者、巴登藩侯卡爾·威廉建議的,他同樣採用了「Fidelitas」(忠誠)作為城市的座右銘,也被使用在城市的印章上。

姐妹城市

編輯

教育和科學研究

編輯
  • 卡爾斯魯厄大學建立於1825年,是德國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10月1日與就近的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合併為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 卡爾斯魯厄在德國互聯網的發展中,直至今天都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卡爾斯魯厄大學在1984年的時候接收了德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在1994-1998年中是德國域名的官方管理者。一個在卡爾斯魯厄的公司經營着歐洲最大的計算機中心,大概德國40%的網站是在卡爾斯魯厄管理的。在卡爾斯魯厄大學周圍大概有2500多家從事互聯網和電訊通信的公司,所以在2003年的時候卡爾斯魯厄被選為「德國的互聯網首都」。卡爾斯魯厄也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維基Stadtwiki Karlsruhe)。

交通

編輯
 
運駛在火車鐵軌上的有軌電車

卡爾斯魯厄擁有一個非常健全的交通網絡,整個交通網絡覆蓋了卡爾斯魯厄的周邊城市。這個龐大的交通網得益於「電車/火車軌道共享」(Tram-Train/Track-Sharing)模式,這個模式的好處是周邊小城的居民只需乘坐電車便能到達卡爾斯魯厄市中心,方便了小城居民移動的同時也增加了貿易機會。卡爾斯魯厄是全世界第一個把這個模式付之於實施的城市,因此這個模式也被稱為「卡爾斯魯厄模式」,現在不少歐洲城市都用來借鑑。

文化

編輯

方言

編輯

卡爾斯魯厄的方言屬於南萊茵法蘭克方言,也被稱為「巴登方言」(Badisch)。它是在過去300年間產生的周邊地區3種方言的混合體,分別受到南面的阿勒曼尼語、北面和西面的西日耳曼語支法蘭克語、東面的士瓦本方言的影響。

交響樂團和和合唱團

編輯

巴登國交匯處響樂團,巴登國家劇院管弦樂團。

13樂隊-1973年成立的室樂團,曾對諾諾的作品進行過首演。

尖聲男子合唱團-卡爾斯魯厄市的男同性戀合唱團。成立於1988年,以爭取男同性戀解放為宗旨。

體育

編輯
 
卡爾斯魯厄足球俱樂部的主場維爾德公園球場(Wildparkstadion)。
 
卡爾斯魯厄足球俱樂部的隊徽。

城市景觀和名勝

編輯

著名人物

編輯

榮譽市民

編輯

卡爾斯魯厄自從1821年起相繼授予以下個人榮譽市民稱號(括號內為稱號授予的年份):

  • 海因里希·克勒(Heinrich Köhler,1878年9月29日—1949年2月6日),政治家(1947)
  • 亞當·雷梅勒(Adam Remmele),政治家(1948)
  • 阿爾貝特·克斯勒(Albert Kessler),政治家(1963)
  • 卡爾·海因里希·呂布克(Karl Heinrich Lübke,1894年10月14日—1972年4月6日),政治家,1959年—1969年任德國聯邦總統(1964)
  • 赫爾曼·法伊特(Hermann Veit,1897年4月13日—1973年3月15日,政治家(1965)
  • 尤利烏斯·本德爾(Julius Bender),神學家,巴登符騰堡州新教主教(1965)
  • 庫尼貢德·菲舍爾(Kunigunde Fischer),女政治家(1965)
  • 西格弗里德·屈恩(Siegfried Kühn),法學家,政治家(1965)
  • 皮爾·韋貝爾(Pierre Wéber),友好城市法國南錫市長(1966)
  • 威廉·鮑爾(Wilhelm Baur),政治家(1969)
  • 古斯塔夫·黑勒(Gustav Heller,1900年3月18日—1977年7月8日),政治家(1969)
  • 京特·克洛茲(Günther Klotz,1911年3月21日—1972年4月7日),1952年—1970年任卡爾斯魯厄市長(1970)
  • 弗蘭茨·古爾克(Franz Gurk,1898年2月9日—1984年7月12日),政治家(1981)
  • 亞歷山大·默勒(Alexander Möller,1903年4月26日—1985年10月2日),1969年—1971年任德國聯邦政府財政部長(1981)
  • 奧托·杜侖科普夫(Otto Dullenkopf),1970—1986年任卡爾斯魯厄市長(1986)
  • 漢內·蘭德格拉夫(Hanne Landgraf,1914年10月14日—2005年1月19日),女政治家(1993)
  • 托尼·門琴格(Toni Menzinger,1905年3月17日—),女政治家(1993)
  • 安德烈·羅斯因諾特(André Rossinot),友好城市法國南希市長(1995)
  • 格哈德·賽勒爾(Gerhard Seiler,1930年10月21日—),1986年—1998年任卡爾斯魯厄市長(1998)
  • 迪特爾·路德維琪(1939年7月15日—),卡爾斯魯厄地區交通公司(KVV)行政總裁

出生在卡爾斯魯厄的名人

編輯
 
卡爾斯魯厄宮殿前的全貌。

資料來源

編輯
  1. ^ Bevölkerung nach Nationalität und Geschlecht am 31. Dezember 2022 [Population by nationality and sex as of December 31, 2022] (CSV). Statistisches Landesamt Baden-Württemberg. June 2023 (German). 
  2.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編). Karlsruhe 卡尔斯鲁厄.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309. 2017-05. ISBN 978-7-5087-5525-0. OCLC 1121629943. OL 28272719M. NLC 009152391. (簡體中文)
  3. ^ Der Internationale Klimaindex – Klimatabelle Deutschland. [201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4. ^ Niederschlagsverteilung in Südwestdeutschland. [201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參考文獻

編輯
  • Hubert Doerrschuck, Herbert Meininger: Karlsruhe. Stadtgeschichte und Bilddokumentation. G. Braun, Karlsruhe 1984, ISBN 3-7650-8041-1
  • Stadt Karlsruhe Stadtarchiv (Hrsg.): Karlsruhe. Die Stadtgeschichte. Badenia, Karlsruhe 1998, ISBN 3-7617-0353-8
  • Erich Keyser: Badisches Städtebuch. Kohlhammer, Stuttgart 1959 (Deutsches Städtebuch. Handbuch städtischer Geschichte., Band IV 2)
  • Claudia Pohl: Kunst im Stadtraum. Skulpturenführer für Karlsruhe. Info Verlag, Karlsruhe 2006, ISBN 3-88190-399-2.
  • Landesarchivdirektion Baden-Württemberg (Hrsg.): Regierungsbezirk Karlsruhe. Kohlhammer, Stuttgart 1976 (Das Land Baden-Württemberg. Amtliche Beschreibung nach Kreisen und Gemeinden., Band V), ISBN 3-17-002542-2
  • Jens M. Möller: Mythos einer Sonnenstadt Gmelin, 1995 ISBN 3-926253-91-6
  • Stadt Karlsruhe Amt für Stadtentwicklung: Daten und Fakten. 31. Ausgabe, Juli 20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