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萊娜·德·波爾特
埃萊娜·德·波爾特伯爵夫人(法語:Hélène de Portes,1902年2月24日—1940年6月28日),法國一位貴族女性,因其對她的情人保羅·雷諾的強烈影響而被人們銘記,後者是第三共和國時期的法國總理,曾領導法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但卻以失敗告終[1]。她被歷史學家描述為:「一個中年婦女,聲音尖利、說話吵鬧、要求很高,說話像喜鵲,總愛發脾氣。」戴高樂將軍形容她為「火雞」,而溫斯頓·丘吉爾則稱她為「鸚鵡」[2][3]。
早年生平
編輯埃萊娜·德·波爾特於1902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她的父親查理·雷布菲爾曾在1917年至1939年期間擔任馬賽大旅遊公司的工程師和董事。她嫁給了亨利·德·波爾特伯爵並由此獲得了「波爾特伯爵夫人」的頭銜,但她在給伯爵生下兩個孩子後便與其分居。1930年,她成為了剛剛入閣擔任部長的雷諾的情婦[3]。
情婦生涯
編輯隨着雷諾在1930年代通過他在黨內(民主共和聯盟)地位的上升,波爾特伯爵夫人在政界的地位也隨之上升。她時常舉辦有右翼人士參加的文學沙龍,政府內部人士將她描述為「la porte à côté」(通向權力的一扇側門),有興趣的人可以通過其了解法國政壇高層的心態[4][5]。
隨着納粹德國勢力的壯大,雷諾被國內許多民眾和議員認為是能抵抗德國的代表人物。他於1938年成為財政部長,並於1940年3月21日在德國佔領波蘭後成為法國總理。因此,雷諾領導的政府能否長期維持取決於戰事的進展以及法國同英國的聯盟。然而,雖然從對抗阿道夫·希特拉的角度來看,法國與英國結盟是戰時的策略,但該聯盟卻令波爾特伯爵夫人頗為厭惡,她被描述為「如此強烈地反英,以至於希特拉曾派使者來討好她[6]。」
雷諾領導的政府對抗軸心國的實力一直受到他的右翼夥伴的損害,後者同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7]和德國政府要員奧托·阿貝茨保持着友誼[8]。
法軍在災難性的色當戰役中慘敗,法國事實上已然失去了戰略優勢,政府和軍隊被迫從巴黎撤退。1940年6月10日至13日,雷諾試圖在波爾多重組他的政府與部隊,他於6月12日和國防部次長戴高樂將軍展開了緊急磋商,但埃萊娜·德·波爾特伯爵夫人親自干預了他們的討論,並在他們面前大發雷霆,因為她認為進一步持續戰爭是徒勞的[9]。伯爵夫人對丘吉爾首相尤其反感,據他的保鏢沃爾特·湯普森所說,實際上波爾特伯爵夫人曾用她藏在克里斯汀·迪奧禮服中的刀刺向丘吉爾的喉嚨[10][11]。
隨着法國戰線的持續瓦解,雷諾內閣和他的情婦於6月15日短暫搬遷到波爾多的Splendid酒店。波爾特伯爵夫人正努力說服她的伴侶接受停戰談判,當時美國大使館的一位外交官回憶說:「我認為她在雷諾作為總理的最後關鍵幾天中對於鼓勵失敗主義分子的作用不應該被低估,她在我的辦公室里哭了一個小時,讓我們敦促雷諾同意停戰[12][13]。」美國大使威廉·布列特也曾寫信給羅斯福總統:「不要在電話里對雷諾說任何機密信息,因為這位女士總是在那兒,併到處重複她所聽到的一切!」[14]
埃萊娜·德·波爾特伯爵夫人在6月16日的最後干預是針對丘吉爾和讓·莫內的最後一搏計劃,即法國和英國緊急合併為一個政治、軍事和經濟一體化的「法英聯盟」。建立法英聯盟的文件本應在當晚提交給法國內閣,作為請求停戰的替代方案,但波爾特伯爵夫人卻進入速記員的房間讀到了正在打字中的文件;隨後她將盟約內容透露給傾向於停戰的主和派部長們,還在雷諾生病期間主導了內閣會議的決策[2]。最終內閣多數成員拒絕批准「法英聯盟」,雷諾總理也於當晚宣佈辭職[15][16]。
死亡
編輯波爾特伯爵夫人(她的「伯爵夫人」頭銜是在婚姻中獲得的貴族稱號,但在第三共和國並沒有法律地位)在雷諾下野後與他一起離開波爾多並向東南方向行駛,以遠離前進的德國軍隊,他們打算在停戰前逃往法屬北非。6月28日,在雷諾的駕駛下,他們的車莫名其妙地偏離了道路,撞上了位於弗龍蒂尼昂和塞特之間道旁的一棵梧桐樹上。波爾特伯爵夫人當場喪命,而雷諾則因頭部受傷較輕而倖免於難[17]。雷諾被送往蒙彼利埃的醫院治療,但他在出院時被捕,並在餘下的戰爭期間被監禁。大約在同一時間,法國外交官多米尼克·萊卡在馬德里被警方逮捕,當時他持有一個裝有黃金和珠寶的外交郵袋,這些袋子原本是為計劃轉移到美國的波爾特伯爵夫人和她的孩子準備的,這件事被維希政府廣泛宣傳,用於進一步抹黑原第三共和國[18][19]。
參考資料
編輯-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1969.
- ^ 2.0 2.1 Gates, E. M. (1982). End of the affair: the collapse of the Anglo-French Alliance 1939–40. 409–412. Allen & Unwin. ISBN 978-0049400634
- ^ 3.0 3.1 Pelayo, D. (2009) L'accident de Paul Reynaud. l'Agglorieuse.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1969: 484–486, 551.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27.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29.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45.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68.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123–125.
- ^ Thompson, W. (1951). I was Churchill's shadow. C. Johnson, London. ASIN 0000C12EW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allan, P. (2012). 'Adolf Hitler's orders: Kill Winston Churchill'. Daily Express, 21 July 2012. Northern & Shell, London.
-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1969: 813.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223.
- ^ Julian T. Jackson, « 16 juin 1940 : la Franco-British Union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Histoire n° 471, mai 2020, p. 56.
-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1969: 827, 830–841.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261–271.
- ^ Benoit-Méchin, J. (1956). Soixante jours qui ébranlèrent l'Occident : Volume 3, La Fin du régime – 26 juin / 10 juillet 1940, p.46. Laffont, Paris. ISBN 978-2-221-13211-1
-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1969: 931.
- ^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1976: 299.
文獻來源
編輯- Barber, Noel. The Week France Fell . New York City: Stein and Day. 1976. ISBN 0-8128-1921-7.
- Shirer, William L.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An Inquiry into the Fall of France in 1940. New York City: Simon & Schuster.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