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希法国

(重定向自维希政府

维希法国(法语: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国名为法兰西国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菲利普·贝当领导的国家政权,以其事实首都维希为名。该国属于独立的武装中立国,但由于与德国严苛的停战协议,有一半的本土领土被军事占领。1942年11月,德国及意大利进一步全境占领维希法国的剩余地区以避免其倒向盟军。

法兰西国
État Français
1940年—1944年
维希法国国旗
国旗
格言:"Travail, Famille, Patrie"
“劳动、家庭、祖国”
国歌:"La Marseillaise"(官方)
《马赛曲》
元帅,我们来了!  (非官方)
[1]
1942年10月的 *   法兰西国 *   德国军事占领区 *   法国保护国
1942年10月的
  •   法兰西国
  •   法国保护国
地位独立国家(1940-1942)
被德国控制(1942-1944)
流亡政府(1944-1945)
首都巴黎法律上
维希1事实上
常用语言法语
政府临时政府2(法律上)
法西斯/统合主义
极权主义政权(事实上)
国家元首 
• 1940-1944
菲利普·贝当
总理 
• 1940-1942
菲利普·贝当
• 1942-1944
皮埃尔·赖伐尔
立法机构国民议会
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6月22日
1940年7月10日
1942年11月8日
1942年11月11日
1944年9月
• 终结
1944年
1945年4月22日
货币法国法郎
前身
继承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今属于 法国
1.巴黎名义上为法兰西国首都,但维希政府从未坐落于此。
2.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官方上得到了保留,但维希政府的官方文件中从未提到“共和国”一词。

1940年6月,在“法国战役”法国即将战败时,总理保罗·雷诺辞职,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元帅菲利普·贝当继任总理并向德国求和后,成立的中央集权、半“法西斯主义”政体。德国占领巴黎后,以菲利普·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法国北部等地区被德国划作由德军控制的占领区,新政府则主要统治包括南部和阿尔及利亚三海外省的非占领区,即自由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40%。夏尔·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与法国本土境内的法国抵抗运动在该国存在期间不断反对该国政权和德军。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解放法国后,由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在自由法国于普罗旺斯登陆开始解放法国南部时,维希政府于9月逃到德国锡格马林根。1945年4月,最后一批维希流亡者在西格马林根飞地法国第一集团军俘虏。贝当被新的临时政府以叛国罪审判、判处死刑,但戴高乐将其改为终身监禁。

占领区与自由区(德国自1942年11月11日起占领整个法国、意大利则占领了科西嘉岛罗讷河东面的地区)

历史

编辑

背景

编辑

法国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于1940年5月10日遭到德国入侵。德军通过低地国家进攻,法军的大部队前往比利时应敌,但德军透过突破色当,成功包围法国北部的盟军部队。至同年6月中旬,法国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所有的精锐和一线部队皆在镰刀收割中覆灭,显然已无法赢得法国本土的战斗。此时由于即将战败,法国政府开始讨论停战的可能性,总理保罗·雷诺选择撤退至法属北非继续抵抗,但最终由于不受支持而辞去总理职务,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英雄、法国元帅菲利普·贝当继任总理,并向纳粹德国求和。

成立

编辑

1940年6月22日,德法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法国向德国投降不久后,同年7月10日,法国国会维希举行具争议性的投票,授予贝当一切立法、司法、行政及外交权力,选举他为国家元首。贝当政府改国号,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半“法西斯主义”政体,成立“维希法国”(因其行都在法国中部城市维希而得名,其法定首都仍为巴黎,贝当一直试图在时机适宜时使维希中央政府重回故都巴黎),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仅为咨询机构。由于贝当被国民议会授予独裁权力,第三共和国被事实解散。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

衰败

编辑

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登陆(即“火炬行动”),而德国及意大利在该月11日执行“安东行动”攻占法国南部。尽管维希政府的管治实权及自主性因其武装力量“停战军”的解散而完全摧毁,但是1943年3月自由区与占领区分界线的废除,便利于它具备的名义管辖能力。维希政府在几乎全部的法国的领土行使名义上的司法管辖权,直到其政权在1944年6月盟军攻入法国后崩溃。

维希法国的合法性与贝当的领导权一直受到流亡的“自由法国”领导人夏尔·戴高乐将军的挑战,他主张自己是法国合法政府的代表。民意逐渐地转向反对维希政府和德国,在此期间,法国抵抗运动也在蓬勃发展。1944年6月,盟军借由诺曼底登陆攻入法国,两个月后,自由法国的部队也登陆普罗旺斯,同年9月,法国全境几乎被解放,夏尔·戴高乐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解散

编辑

1944年8月20日,维希法国解散,政府在9月迁至德国的锡格马林根,次年4月解散。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在战后都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绝大多数维希政府的层峰人物被法国临时政府送上法庭,许多人因叛国罪、战争罪以及配合大屠杀而判处死刑,有数以千计为纳粹服务者,被地方抵抗力量处决,而一些成员此后迁到德国西南部的西格马林根城堡暂驻。

之后,身为维希政府首脑之一的皮埃尔·赖伐尔于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当月15日被处决。贝当原本也遭求处死刑,而由于考量他拥有的一战战功之故,改处无期徒刑,而被囚禁于位于大西洋利勒迪厄岛上一个要塞,直到1951年病故。

 
维希法国时期,贝当的个人旗

领土管辖

编辑

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维希政府仅仅统治法国南部没有被占领的部分(被称为“自由区”),而德国直接统治占领区。事实上根据“和平条约”维希政府对法国本土中的绝大部分拥有民事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仅仅是阿尔萨斯-洛林的边境领土才由德国直接统治,据条约规定,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后,纳粹德国就会把北方军事管辖区归还于维希法国政府(包括巴黎)[来源请求],除了阿尔萨斯-洛林。仅仅阿尔萨斯-洛林会被永久割让于纳粹德国(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法国北部会永远由纳粹德国统治)。相似地,法国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一小片领土,在1940年6月到1943年9月被意大利王国直接统治。

当1942年,德国实行安东行动时,意大利军队进驻科西嘉岛土伦格勒诺布尔戛纳罗讷河以东的南部城市,也占领摩纳哥公国。法国剩下的领土上的官员们都听命于维希政府。维希政府的警察首脑勒内·布斯凯在巴黎,通过他的副官让·勒盖(吉恩·莱瓜伊)直接行使权力,后者负责与纳粹协调行动。在被纳粹德国占领的领土上,德国法规高于法国法规,而且维希政府的官员也经常受到德国人的欺凌。

施行政策

编辑

在1940年,菲利普·贝当被大众视为战争英雄、凡尔登战役的胜利者。他是一位有反民主倾向的军人,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贝当认为,法国之所以在战争中迅速溃败,应归咎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因此,他推翻许多自由主义政策,并开始严格监管经济。保守的天主教徒成为主流,媒体被严格控制,并用于宣传反犹太主义,在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也宣传反共产主义。

维希政府支持“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仍赢得许多法国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把支持纳粹主义视为保持法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手段。而停战条款也为法国带来某些好处,如将法国的海军和殖民帝国保持在法国政府的控制之下,避免纳粹德国全面占领该国,法国因此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和中立。尽管压力很大,维希的法国政府从未加入轴心国,在形式上仍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尽管维希政府宣称保持中立,然而事实上积极与德国合作,包括配合后世称其为“纳粹大屠杀”的纳粹种族政策。

纳粹德国当时扣留约200万名法国战俘,并对法国青年男子实施强迫劳动,法军士兵则被扣为人质,以确保维希减少其军事力量,并向德国支付大量黄金、粮食和物资贡品;而贝当选择与轴心国合作,以换取德国和意大利不瓜分法国的承诺。维希政府协助抓捕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其它“不良分子”,法国警察被命令围捕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人”,如共产主义者和政治难民,结果至少有72,500名犹太人被杀害。有时维希法国的军队也积极与盟国对抗。

政权定位

编辑

维希政府被美国、加拿大等国承认为法国的合法政府,直到1944年10月23日,尽管这些国家正在与德国和意大利作战。英国则至少在维希政府总理皮埃尔·赖伐尔明确地准备与德国合作之前,与其保持了非官方的联系。甚至在此之后,在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之间,英国仍然保持一种矛盾的态度。

尽管维希政府自称为法国的合法政府,但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以及后来的法国政府坚持认为维希政府是一个由叛国者组成的傀儡政府。历史学家还在就1940年7月10日的那场投票的具体情况争论,那次投票授予贝当全部权力。支持维希政府为非法政府这一观点的证据,主要是投票中受到维希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的压力,最终投下反对票的80名代表和参议员被称为维希80人,同时还有27位代表和参议员因逃亡在外而缺席投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imènes, Myriam.; Alviset, Josette.; Callu, Agnès, 19..- ...; Dompnier, Nathalie. Entre La Marseillaise et Maréchal, nous voilà ! quel hymne pour le régime de Vichy ?. La vie musicale sous Vichy. Bruxelles: Complexe. 2001. ISBN 2-87027-864-0. OCLC 407379367. 

46°10′N 3°24′E / 46.167°N 3.400°E / 46.167; 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