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集街道

东平县东南部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区划

彭集街道全稱彭集街道辦事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8],位於東平縣東南部[9][2],總面積73.2平方公里,人口6萬5千餘人。由原彭集鎮於2011年改制而來[10]。彭集為東平縣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東平縣花生的主要產區[11]

彭集街道辦事處
舊稱:彭家集、東平五區、東平七區、彭集區、彭集鎮[1]
街道辦事處
瓦日鐵路東平站
瓦日鐵路東平站
彭集街道(紅)在東平縣的位置[2]
彭集街道(紅)在東平縣的位置[2]
坐標:35°51′42″N 116°27′43″E / 35.86167°N 116.46194°E / 35.86167; 116.4619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東平縣
建立2011年
語源彭家集,彭家的集市[5]
政府駐地彭集村 順達街5號[6]
村級區劃單位數
面積
 • 總計73.2 平方公里(28.3 平方哩)
人口(2012)
 • 總計65,000[3][4]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7 09 23 003
郵政編碼271509
電話區號+86 (0)538
毗鄰東:軍屯鄉
西:州城街道
南:沙河站鎮楊店鎮郭倉鎮
北:東平街道[1][3]
GDP(2000年)3.98億元[7]
地圖
彭集街道的位置

歷史沿革

編輯

先秦至清代

編輯

春秋時期,今彭集街道東北部的后亭村一帶出現了聚落郈,屬無鹽邑管轄。後魯國諸侯叔孫氏在此建郈城,即孔子所言「墮三都」中的三都之一。郈城演變為郈亭[12][13]

 
清朝時期東平州東南部今彭集街道以及附近地區的四個保[1]
  興仁保
  安里仁保
  福仁保
  仁風孝保

在漢代至明朝年間,東平先後為,今彭集街道境始終為東平所轄。明朝之前,朋姓居住於今彭集村附近,稱朋村[14]。明正統年間,彭姓在今彭集村建村,取名彭家莊。崇禎十二年,設集鎮於此,更名為彭家集,後稱為彭集[5]:1:3,是為今天彭集街道名稱來源[15]

1825年時,彭集境內有安里仁保、仁鳳孝保、福仁保三個[1]:37,其中福仁保在今天彭集街道轄區西部,仁鳳孝保在今天彭集街道轄區東部,安里仁保在彭集街道中部,安里仁保所在地即在彭集村。[15]:49-50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中華民國後廢保甲建區鄉,彭集屬東平第五區,區下設鄉鎮,第五區區公所在彭集村,但當時區鄉並未真正實施,保甲制度仍然存在。1931年之後五區下轄1個鎮、15個鄉、共計98個自然村,第一鎮轄彭集村,彭集村同時也是區公所駐地[5]:39[15]:64。此時的東平五區轄境包括今天彭集街道全境以及州城街道東南部西梁村夾河村等村莊[16]:89

1938年8月,日本攻佔東平縣城,隨後進入彭集境內並建立多個據點。9月,共產黨強仁普國民黨孫亞誠[注 1]在西梁村[注 2]建立東平五區人民抗敵自衛隊,後為自衛團,之後接受中共領導。中共軍隊在今彭集街道境內建立臨時政府東汶辦事處。東平抗日民主政府也曾駐於彭集街道境內。

1939年,日本軍隊先後製造后亭慘案龍崮慘案[17]:3:31941年,8月20日,駐東平、汶上的日本軍隊對共產黨控制下的今彭集街道東部地區進行合擊,並先後在大高莊、后亭設立據點,中共東平縣委隨後撤出彭集,共產黨活動轉入地下。次年2月16日,中共黨員韓德林被捕叛變,同月24日,東平抗日民主政府駐地李圈村遭包圍,民主政府縣長崔宜平犧牲[17]:7:10,隨後中共五區區隊停止活動。3月12日,發生一百單八口事件,東平五區中共黨組織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中共東平五區區委癱瘓,抗日活動轉入低潮[17]:3:7

1943年初,在八路軍昆張支隊的幫助下,東平五區形勢發生轉變。8月,中共五區區委恢復。10月18日夜,昆張支隊襲擊東平城,葦子河據點的日軍、治安軍隨後撤離。1944年,中共東平縣縣大隊在東梁村擊潰孫西元的東平五區區隊。1945年5月17日晚,東平戰役爆發,中共五區區隊隨後攻佔孟樓據點,控制彭集全境[5][18]。1947年,國民黨軍隊兩次攻佔東平並進入東平五區內,共產黨軍隊同國民黨軍隊在先後在今彭集街道境內進行了大孟村戰鬥、陳流澤戰鬥、彭集戰鬥、鄭海戰鬥、郭海阻擊戰和大清河阻擊戰等戰役,12月,彭集全境為共產黨佔領[18][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1949年至1953年,今彭集街道轄境仍屬第五區。1953年7月,東平縣區級行政區調整,東平五區調為東平七區[15]:15,同時梁村、柳林等31個村莊劃歸東平一區。此時東平七區共下轄14個鄉,67個自然村,轄境與今天彭集街道基本一致。東平七區下轄的鄉鎮有:[5]:39

彭集鄉、葦子河鄉、趙樓鄉、南城子鄉、劉代村鄉、馬代村鄉、后亭鄉、大高莊鄉、鄭海鄉、王圈鄉、郭海鄉、流澤鄉、史莊鄉、大牛村鄉

1955年,東平縣各區改用駐地命名,東平七區改為彭集區,南城子鄉、郭海鄉、大高莊鄉、大牛村鄉撤銷,併入其他鄉。1956年,10個鄉進一步合併成彭集、葦子河、后亭、馬代村4個鄉。同年,城關區的西梁村鄉、紙坊鄉劃給彭集區,彭集鄉的袁樓、裴寨、馮莊等村莊劃給小楊莊區,但這些變動很快就被撤銷。至1956年末,彭集區仍然轄4個區和50個行政村。[5]:39-41

1958年2月,彭集區撤銷,建立彭集、梁村兩個鄉。同年10月,兩鄉成立人民公社,11月,梁村公社撤銷,原梁村公社轄區東部併入彭集公社。1959年9月,原宿城公社無鹽劉范村等15個生產大隊劃歸彭集公社。10月,東平縣撤銷,彭集公社劃歸汶上縣。1962年1月,彭集公社復歸東平縣,原宿城公社的15個生產大隊劃回宿城公社,同時設立彭集、東梁村、后亭、馬代村四個管理區。1971年增加大牛村、三義莊兩個管理區。1984年3月,人民公社撤銷,彭集公社改為彭集區,下設彭集鄉、代村鄉、梁村鄉、后亭鄉四個鄉[16]。1985年12月,撤彭集區建彭集鎮[5]:41-43[20]。2011年,撤彭集鎮,設彭集街道辦事處[6]

地理環境

編輯

彭集街道位於東平縣東南部,北隔大清河與東平街道相望,西接州城街道,南毗沙河站鎮和汶上縣郭倉鎮,東臨汶上縣楊店鎮[9][2]。位於東經116°27′至116°29′, 北緯35°51′至35°53′。其境域南北長10公里,東西長13.5公里[5]:37,總面積73.2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在彭集村,距東平縣城8公里[5]:1

 
大清河,彭集街道最大河流

彭集街道地勢平坦,無丘陵分佈[5]:55。西部、南部和中部為大汶河沖積平原,東北部為決口扇形地。整體地勢東高西低,東北部南城子村海拔最高,為67.3米,西部葦子河村以北最低,海拔41.7米[5]:1,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3米至45米之間。境內的河流主要有大清河小清河小汶河、龍宮河、葦子河、北趙王河6條天然河流[21]:2:2:3以及引汶幹渠、南分幹渠等人工渠道[1][22]。其中大清河為彭集街道最大的河流,由東向西自其北部邊沿流過,是東平街道與彭集街道的界河。大清河在南城子村東入境,在大牛村西出境,在彭集街道境內的部分長18公里。小汶河自東南邊沿流過,為東平縣與汶上縣的界河。小清河是彭集街道中部的一條河,發源於龍崮村一帶,是古汶水的下遊河道[23]。龍宮河在歷史上則是汶水的分流[24]。今天,小清河、龍宮河、葦子河、北趙王河四條河流注入湖東排滲河[5]:55-56

彭集街道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年均夏季103天,春季、秋季都為61天,冬季則長達140天[5]:65。年平均氣溫13.4℃,1月最冷,平均氣溫-6.3℃,7月最熱,平均氣溫31.6℃。年平均降水量631毫米,1月平均降水量7.3毫米,降水最少;7月降水量最多,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32小時,5月份日照時間最長,1月份最短。彭集街道平均氣壓1012毫巴,平均風速2.9米每秒,東南風最為常見。平均無霜期199天,初霜日在10月21日左右[5]:56-57

彭集街道主要分佈有輕壤均質褐土化潮土和砂壤均質石灰性河潮土兩種土壤[14]。輕壤均質褐土化潮土由大清河泛濫沉積形成,主要分佈於分佈彭集街道西部的葦子河村、東梁村、王圈村一帶,面積約23733畝,占彭集街道土壤面積的三分之一,為高產肥沃土壤,其上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砂壤均質石灰性河潮土即飛砂土,由大清河決口沖積而成,分佈在彭集街道東部的后亭、龍崮、馬代村、南城子等村莊,面積48500畝,占彭集街道土壤面積的三分之二,飛砂土結構鬆散、肥力低下,適宜種植花生。[25]:53彭集街道也因此成為東平縣最重要的花生產地。彭集街道土壤整體含鉀元素豐富,氮、磷缺乏,東北部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最低[5]:64

彭集街道境內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鐵礦和河砂。東平縣境內鐵礦較為豐富[26],其中主要位於彭集街道境內的水河-彭集礦脈是東平最重要的鐵礦礦脈,該礦脈的鐵礦石屬於磁鐵礦,境內鐵礦石總儲量約6億噸,但開發利用程度低[27][28]。彭集街道的河砂資源集中於北部長約10公里,寬100至200米的大清河沉砂河段,總儲量約1000萬噸[5]:66

行政區劃

編輯
 
精確到行政村的彭集街道地圖

彭集街道下轄53個行政村[29]、67個自然村[3]。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地位於彭集村順達街5號[6]

彭集街道下轄的行政村有:彭集村岔河門村後圍村三義莊村、欒廟村、小孟村、王莊村、小劉莊村、大孟村、西史莊村、東史莊村、東郭莊村、馮莊村、裴寨村、袁樓村、西郭莊村、南城子村、後代村、前代村、代家村、馬代村、呂廟村、和睦莊村、呂樓村、劉王莊村、大高莊村、小高莊村、后亭村、龍崮村、後海村、前海村、袁海村、安村、尚流澤村、陳流澤村、馬流澤村、孫流澤村、葦子河村、柳營村、東梁村常莊村王圈村、曹廟村、東李樓村、程村、趙樓村、李海村、小牛村、魯屯村、大牛村、北張圈村、陳圈村、解莊村[5]:1:3[21]:1:2[30]:1476[31]

人口

編輯

2012年底,彭集街道總人口6.5萬人,其中男性3.27萬人,佔49.93%,女性3.28萬人,佔50.07%。2000年,0-14歲的少年兒童12883人,佔20.08%,1 5-64歲人口43676人,佔總人口的70.06%,65歲以上的老人5309人,佔總人口的8.6%。人口主要為漢族,佔比99.96%,其次為回族,占 0.04%。[5]:3:3:5[3]。人口分佈較為勻稱。大清河、龍宮河、小汶河沿岸以及105國道331省道附近人口相對集中[5]:3:1:2

明朝初年,由於連年戰亂,今彭集街道境內僅有不到200口人。明朝時期,各地逐漸移民遷入,人口逐步增加。今天的彭集各村莊大多在明、清兩代建立[5]:44-50。1825年,今彭集街道共有籍戶5000多戶,30000餘人,抗日戰爭期間總人口43439人,解放戰爭時期總人口44319人。1960年,總人口59618人。1982年,總人口56921人。2000年,總人口達到六萬餘人[5]:3:1:1

文化

編輯

彭集街道的方言為東平方言大清河南口音,屬中原官話兗菏片[32]。相對於縣城方言,彭集街道老派方言精照組字完全合流[5]:423

彭集街道分佈的劇種和曲藝有豫劇山東梆子兩夾弦呂劇評劇下五音硪號子四音戲漁鼓墜蓮花落山東快書[5]:21:3[21][33]。其中硪號子和四音戲為泰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梆子為東平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

基礎設施

編輯

交通

編輯
 
331省道彭集段

105國道自南向北穿過東平[34],與331省道在彭集街道交匯。瓦日鐵路東西向橫跨彭集,並在馬代村與龍崮之間設置有東平火車站[35][36]濟廣高速公路亦穿過彭集。2005年,彭集街道縣級、鄉鎮級、村級公路密佈,53個行政村均通公路,通車里程達200公里。2012年,營運汽車保有量170輛[3]

醫療教育

編輯

2000年彭集鎮共有4所初中,學生3214人,教職工233人;18處小學,學生7321人,教職工312人。2000年,彭集鎮被評為「泰安市科技示範鄉鎮」[3][37][7]

文物古蹟

編輯
 
初春枯水期的戴村壩

至2020年9月,彭集街道境內共有18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戴村壩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郈邑故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8]:255[39],其餘16處文物尚未入保[40]。位於南城子村東北交接處的戴村壩是彭集街道最著名的古建築[41],該壩始建於1411年,用來攔汶濟運[42][1][43][44][38]:142-144,後來大運河北段淤廢,如今戴村壩仍在起着攔截上游來沙、平緩水流、控制水位的功能[5]:123-128

彭集街道境內有為數不少的古建築,西郭莊村西北曾有佔地二十畝的廣惠寺,該寺施有黃、綠兩色琉璃瓦,寺內還有銅製佛像一尊,1958年廣惠寺被拆除[5]:432,現存的古建築有位於彭集村的明代的彭氏家廟,位於呂廟村的呂氏家廟、呂樹儉老宅,王圈村的王家祠堂,馬代村的馬代村古民居等。石刻則有郈亭石刻、郈亭石獅、呂樓節孝碑、馬流澤五聖堂碑、馬流澤文革石刻等。[40][45]

位於后亭村的郈邑故城是一處先秦古聚落遺址,史載此處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叔孫氏的私邑郈邑,遺址內曾出土古代陶器、箭鏃和金屬錢幣[5]:433[33],2015年,考古人員又在裴寨村北發現一處漢唐古遺址,該遺址有陶器、銅錢等出土。[46][47][48]

註釋

編輯
  1. ^ 曾為國民黨縣農民協會主任,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2. ^ 今屬州城街道,原屬東平五區。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東平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东平县地图册. 1993. 
  2. ^ 2.0 2.1 2.2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地图2010版-东平地图,东平行政地图. www.dongping.gov.cn.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3. ^ 3.0 3.1 3.2 3.3 3.4 3.5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2004-2012). 黃河出版社. 2016 [201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 ^ 4.0 4.1 彭集街道-乡镇街道-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彭集鎮志編纂委員會. 彭集镇志. 濟南: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2001 [2018-01-20]. ISBN 7-80532-51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6. ^ 6.0 6.1 6.2 东政发〔2011〕80号东平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东政发-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7. ^ 7.0 7.1 彭集镇-泰安市情. www.tszs.gov.cn. [201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8. ^ 2023年东平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9. ^ 9.0 9.1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地图-东平地图,东平行政地图. www.dongping.gov.cn.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1). 
  10. ^ 建制沿革-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11. ^ 彭集花生:品牌做大 产业做强--东平新闻网--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12. ^ 12.0 12.1 可爱的东平.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9-09. ISBN 978-7-5328-6473-7. 
  13. ^ 后亭村 - 东平县 - 山东省情网-山东省史志办. www.sdsqw.cn. [201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14. ^ 14.0 14.1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編. 东平年鉴(1986-1993). 年鑑社. 2007-11 [201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5. ^ 15.0 15.1 15.2 15.3 東平縣地名委員會. 东平县地名志 第1版. 1993-05. 
  16. ^ 16.0 16.1 東平縣民政局. 东平县民政志. 山東地質印刷廠. 20052005-12. 山東省內部資料准印證 2005-001234. 
  17. ^ 17.0 17.1 17.2 中共東平縣委黨史辦公室、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灾难与抗争. 中華文化出版社. 2015 [2018-01-20]. ISBN 978-988-98533-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8. ^ 18.0 18.1 東平縣軍事志編纂委員會編. 东平县军事志. 2012. 內部SDJSZ2010-035-01006. 
  19. ^ 中共東平縣委黨史辦公室. 中共东平地方史. 中國出版社. 2005. 
  20. ^ 泰安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泰安市志(1985——2002)》. 方志出版社. 2009-09. 
  21. ^ 21.0 21.1 21.2 山東省縣誌編纂委員會. 东平县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5 [2018-02-01]. ISBN 7-101-049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22. ^ 東平縣水利志辦公室. 东平县水利志. 1983. 
  23. ^   東原攷古錄·汶水入濟故道攷. 維基文庫 (中文). 東平四汶分流之區,左二汶,西南又茂都澱(今南旺湖)。右二汶,西至安民亭南入於濟。考水經注,次一汶(此右左汶即今龍拱河)西逕郈亭北,又西至壽張故城東(漢壽張故城即今霍家莊詳漢壽張城考),遂為澤渚(在今州城西南,即口蔣家東南二窪),按匯澤壽張城東,不言水從何出,蓋北合右汶同至壽張城北,西入濟(今龍拱河由蔣家口北注范家窪即二汶合流遺)。水經註:其右一汶(此右右汶即今小清河)西逕無鹽故城南(城在龍山前),又西逕洽鄉城南(即今州治,詳見洽鄉城考),又西南逕壽張故城北(城北汶道,由今州城西南泊逕王家窪後西南至長仲口),又西南長直溝水經注之(即今長仲口詳長直溝水考),又西南至安民亭南入於濟(注稱亭北對安民山,即禹貢濟東北匯於汶處,名青口,詳安民亭考)。此汶水入濟故道也。 
  24. ^   東原攷古錄· 汶水沿革攷. 維基文庫 (中文). 城南二汶一承大清河餘波,呼小清河,一滙汶溢陂水呼龍拱河,二河總以大清河為歸宿。 
  25. ^ 東平縣第二次土壤普查辦公室. 东平县土壤志. 1985-08. 
  26. ^ 优势资源-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27. ^ 数十亿资金争食山东东平铁矿-股票频道-和讯网. stock.hexun.com.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28. ^ 东平上演铁矿争夺战-搜狐财经. business.sohu.com.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9). 
  29. ^ 2023年彭集街道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0. ^ 《中國政區大典》編委會. 中国政区大典 第二册.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08. ISBN 7-213-01789-6. 
  31. ^ 彭集镇-东平地名网. www.dpdmw.cn.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 
  32. ^ 賀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中原官話分区稿. 北京. 1993. 
  33. ^ 33.0 33.1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风物志. lib.sdsqw.cn.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34. ^ 東平縣交通志編纂委員會. 东平县交通志. 1987. 
  35. ^ 網易. 东平火车站下周一启用_网易新闻. news.163.com.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36. ^ 泰安大眾網. 为方便市民出行 东平火车站已正式开通运营_东平县_泰安大众网. taian.dzwww.com.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0). 
  37. ^ 彭集镇-泰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tastyj.gov.cn. 2017-04-07 [201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 
  38. ^ 38.0 38.1 東平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东平名胜古迹. 肥城市: 山東肥城印刷廠. 1999-12. 
  39. ^ 【公共文化体育-公共文化体育名录信息】东平文保单位统计. 東平縣人民政府. 2019-01-10 [2020-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40. ^ 40.0 40.1 東平縣文化和旅遊局. 东平县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PDF). 東平縣政府. 2020-09-28 [2021-01-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05). 
  41. ^ 东平县旅游地图-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42. ^ 戴村坝-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43. ^ 彭集镇 - 东平县 - 山东省情网-山东省史志办. www.sdsqw.cn. [201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0). 
  44. ^ 文物古迹-中国·东平--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dongping.gov.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45. ^ 劉康. 泰安文物大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录 第1版. 濟南: 泰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634-766-9. 
  46. ^ 21秒|东平发现大面积汉唐古遗址 或填补东平历史文化_山东新闻_大众网. sd.dzwww.com. [2018-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中文(中國大陸)). 
  47. ^ 泰安市人民政府網. 东平发现大面积汉唐古遗址. 2018-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48. ^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泰安市东平县裴寨遗址考古发掘. www.jnkaogu.com. 2019-03-30 [2021-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