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佛蘇(1879年—1943年)字運奎(又作應奎),號佛公,筆名心齋文福興等。湖南善化縣(今長沙市)人。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華民國政府官員。

生平 編輯

徐佛蘇早年曾任長沙學堂教員。光緒三十年(1904年),他參加華興會。後來他因萬福華槍擊廣西巡撫王之春案被捕,不久獲釋[1],隨即赴日本,轉投康有為領導的保皇會,任《新民叢報》撰述。1907年1月,他受梁啓超委託調和保皇黨與革命黨間關係,但被革命黨拒絕。[2]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他加入梁啓超等人在東京成立的政聞社,參與《政論》雜誌的出版。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政聞社本部從日本遷到上海,他任常務員。宣統三年(1911年),他任憲友會常務幹事,並任北京的立憲派報紙《國民公報》主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該報反對南京臨時政府,遭到革命黨責難。[3]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他歷任大總統府顧問、1919年南北議和代表、幣制局總裁、北平民國大學代理校長等職。[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金沖及, 胡繩武,辛亥革命史稿(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6頁
  2. ^ 姜義華,章炳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77頁
  3. ^ 3.0 3.1 徐佛蘇(1879~?),上海通,於2012-2-14查閱
  4. ^ 宋教仁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