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法定期限; 由土地和建築物組成的財產

房地產是指覆蓋土地並永久附着於土地的一類實物(比如建築物)的產權歸屬。隨着個人財產所有權的發展,房地產已經成為商業交易的主要組成部分。購買房地產是一種重要的投資方式。

房產模型

與不動產差異

編輯

房地產的房屋與土地屬於不動產(英語:real estate,也寫作英語:realty)的一種,而非動產(英語:personal property,也被稱作英語:chattel或者英語:personalty)。不動產包含房地產中的房屋與土地,另外還可能包含橋樑、樹木、農作物等非房地產的土地定着物的產權;房地產除了房屋與土地屬於不動產以外,還包括建造中未完工的預售屋的產權。在不動產(英語:immovable property)歸於民法權限下,普通法中會將不動產(英語:real estate)和房地產(英語:real property)分別看待。

型態

編輯

房地產有三種形態:土地 、建築物、房地合一。在房地產拍賣中,其拍賣標的也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擁有權(如臺灣)或土地使用權(如中國大陸及越南),建築物和房地合一狀態下的物質實體及其權益。

特性

編輯

房地產的特性有重視前期策劃、長期服務的不可移動性(英語:Immobility)、具有保值功能的投資與消費雙重特性(英語:Duality)、稀少性(英語:Scarcity)、受法律管制的不可分割性(英語:Indivisibility)、資金需求量大、投資期長的高風險不確定性(英語:Risky)等特性。[1]

用途

編輯

自用

編輯

持有房地產是自用的消費行為,也可以是改善生活機能與日後房地產價格看漲的選擇權的投資行為,兼具消費與投資的雙重特性(英語:Duality)。

出租

編輯

購買房地產與租賃房地產所需的租金之間的倍數關係視捷運、商圈、建案設計規劃、建商品牌等因素而定,在供需穩定的房地產市場中,購屋與租屋金額的倍數會是穩定的,當房地產投機氣氛濃厚造成房價上漲時,購屋與租屋金額倍數會上升,但也因房價上升導致購買力下降,讓原本地購屋族轉而租屋又讓房租上升,此時購屋與租屋金額比例又下降。房地產購買資金與月租金的倍數在每個國家地區之間都不相同,當購屋金額與租屋金額倍數與長期平均值相比偏高時,代表房地產產生泡沫現象。[2]

抵押

編輯
 
美國獨棟房屋
 
香港一家房屋仲介

近年來,很多經濟學家都認識到有效的不動產法律的缺位將使得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面臨很大的障礙。無論一個國家是貧窮還是富足,土地和依存土地的房產都是社會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中,個人和小型公司用來購買或開發土地和建築物的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抵押貸款,也就是用不動產的價值來開發其本身。銀行大多非常樂於以比較低的利率發放這樣的貸款,因為一旦借款人無法清償貸款銀行可以取消借款人的抵押物贖回權,然後請求法庭將土地所有權轉移給銀行並將土地出售以拿回屬於他們的錢。然而許多發展中國家並沒有對抵押物贖回的有效法律保障,所以抵押貸款在那裏要麼沒有開展,要麼只有特定的社會階層才能使用。

證券

編輯

金融業人士利用房地產證券化來促使金融市場多元化,以促進不動產資產的資金流動。

職業

編輯

宏觀經濟學領域,購房被視作投資行爲,而非消費行爲[3]。 每一塊土地依據用途都有完全不同的特性,並且房地產用途又可分為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等專業種類,所以房地產業的職業類別已經衍生出幾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常見的幾種房地產職業類別有:

估價

編輯

專業的價值評價服務,為了促成交易,一般需要專家進行不動產估價

經紀業務

編輯

促成買賣雙方交易的服務

開發

編輯

建造或移除房屋以達到促進土地使用等服務的地產發展商

物業管理

編輯

為產權所有人管理不動產的服務

經濟規模

編輯

根據《經濟學家》雜誌關於發達國家2002年底總資產的評估,房地產佔總資產54%,金融資產佔總資產46%。銀行存款,保險預留款和人力資本都沒有計算在上述資產中。同時也不能肯定是否已將所有的負債和權益列示在內。

住宅地產:48兆美元
商業地產:14兆美元
權益:20兆美元
政府債券:20兆美元
公司債券:13兆美元
總額:115兆美元

發展

編輯

中國大陸

編輯

臺灣

編輯
  1.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耕者有其田
  2. 國共內戰眷村移民遷入
  3. 大量興建公教住宅
  4. 放寬遺產稅
  5. 長期低利率管制
  6. 計劃調升非自用的政府稅捐

香港

編輯
 
街道上滿佈着地產仲介公司是香港街頭的特色之一

稅目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作者:吳家德. 房地產理論與實務.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 2020-06-19 [2021-11-16]. ISBN 97898652203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中文(臺灣)). 
  2. ^ 作者:胡偉良. 房地產勝經: 一個建商的真誠告白. 凱昕國際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2011. 2011-06-11 [2021-11-17]. ISBN 97898687014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中文(臺灣)). 
  3. ^ Mankiw. 經濟學原理. 北京大學出版社.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