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洋
特提斯洋(Tethys Ocean,希臘語:Τηθύς Tēthús)又名古地中海,是個中生代時期的海洋,位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
其前身是寒武紀到早三疊世的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形成於晚三疊世,持續到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1]副特提斯洋形成於晚侏羅世,在漸新世(3400萬年前)被隔離開來,到上新世(500萬年前)之後基本乾涸。[2]歐洲與西亞的地中海、黑海、裏海都是副特提斯洋的遺蹟。 [1]
過去理論
編輯1885年,奧地利地質學家Melchior Neumayr從中生代海洋沉積物及其分佈推斷出特提斯洋的存在,並命名為「中央地中海」(Zentrales Mittelmeer)[3]。1893年,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休斯(Eduard Suess)根據阿爾卑斯山脈與非洲的化石紀錄, 提出過去在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曾有個淺內海存在,並將其命名為特提斯海(Tethys Sea),以希臘神話中的海神特提斯為名[4]。後來提出的板塊構造論,推翻了休斯的許多假設,並將特提斯海改為特提斯洋(Tethys Ocean)。但是,休斯的特提斯海概念仍有其正確處,並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因此休斯仍被認為是特提斯海與特提斯洋的發現者。
現代理論
編輯從埃迪卡拉紀(6億年前)到泥盆紀(3.6億年前),存在着原特提斯洋,北面是波羅的大陸、勞倫西亞大陸,南邊是岡瓦納大陸。
志留紀(4.4億年前)到侏羅紀,古特提斯洋存在於匈奴超地體和岡瓦納大陸之間。在4億年的時間裏,大陸地體不斷從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分離出來,向北遷移,在北半球形成了亞洲。[5]
三疊紀
編輯約在2.5億年前的晚二疊紀,盤古大陸南部(後來的岡瓦納大陸)的北緣出現一道裂谷,辛梅利亞大陸開始分裂,古特提斯洋的南邊開始出現新的海洋。在接下來的6,000萬年間,辛梅利亞板塊與盤古大陸分離,往北方移動,使古特提斯洋往盤古大陸北部(勞亞大陸)的東南緣縮小。盤古大陸南部與辛梅利亞大陸(現今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西藏、中南半島、馬來亞)之間出現新海洋-特提斯洋,取代原本古特提斯洋的位置。
侏羅紀
編輯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辛梅利亞大陸與盤古大陸北部(後來的勞亞大陸)碰撞、接合,並形成隱沒帶,稱為特提斯海溝。海平面上升,特提斯洋延伸入西邊的歐洲,形成了第一特提斯海。同一時期盤古大陸分裂為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大西洋開始出現。由於南北美洲仍與岡瓦納大陸(的剩餘部分)和勞亞大陸連接,所以特提斯洋是環繞地球的大洋帶的一部分,大約位於北緯30°和赤道之間。因此早白堊世的洋流與今日截然不同。
晚白堊世
編輯在侏儸紀與白堊紀期間(約一億年前),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非洲與印度往北離開,穿越特提斯洋,印度洋開始出現。
新生代
編輯特提斯洋的四周都有陸塊推進着,在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特提斯洋縮減為特提斯海道(Tethys Seaway),或稱第二特提斯海。 現今印度、印尼、印度洋等區域,過去曾被特提斯洋覆蓋者。現今的地中海是西特提斯洋的殘餘部份,而黑海、裏海、與鹹海則是副特提斯海的殘餘部份。特提斯洋的海底,大部分隱沒到辛梅利亞大陸與勞亞大陸之下。休斯等地理學家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岩層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這個地區過去是特提斯洋的海底,直到印度大陸與基梅里大陸碰撞,使海底上升。歐洲的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也有類似的證據,顯示非洲板塊造成阿爾卑斯山脈。
對古生物學家而言,特提斯洋非常重要,因為特提斯洋的周圍有許多陸棚,可在這些昔日陸棚發現棲息於海洋、沼澤、河口的許多生物化石,可研究長時間的生物變化。
原特提斯洋(Proto-Tethys Ocean)是隨着岡瓦納大陸與勞亞大陸從盤古大陸分裂而產生的大洋。寒武紀時期,原特提斯洋不斷擴張,晚奧陶世至中志留世期間,海洋最為寬廣。海洋位於西部的西伯利亞和東部的岡瓦納之間。晚志留世時期,華北和華南從岡瓦納向北移動,海洋開始萎縮。最終隨着華北克拉通與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拼貼到一起,原特提斯洋最終閉合,此時古特提斯洋開始擴張。
古特提斯洋(Paleo-Tethys Ocean)初始裂開於奧陶紀晚期(450Ma),伴隨着匈奴塊體的分裂,從岡瓦納大陸分離。志留紀晚期(420Ma)華北、華南板塊分別自岡瓦納大陸分離,使得古特提斯洋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泥盆紀時期,古特提斯洋的北界開始發生俯衝,洋殼開始俯衝到勞亞大陸南部之下,此後古特提斯洋開始了長期的俯衝演化。
新特提斯洋(Neo-Tethys Ocean):大約2.5億年前,在三疊紀時期, 在岡瓦納大陸北側大陸架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裂谷,最終裂解出了Cimmerian板塊,隨之在古特提斯洋的南端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海洋,這個大洋就是在地質史上赫赫有名的新特提斯洋。 三疊紀早期隨着Cimmerian板塊從岡瓦納大陸裂解開, 新特提斯洋開始出現
在接下來的60Ma,Cimmerian板塊在洋脊擴張的影響下,持續向東北向推移,使得古特提斯洋的範圍不斷縮小。最終在侏羅紀(150Ma)時期隨着辛梅利亞(Cimmerian)塊體向北行進,古特提斯洋最終閉合,其海洋地殼侵入至板塊下方。
新特提斯洋的消亡
編輯中-晚白堊世(距今100Ma)時,岡瓦納大陸破裂為不同的板塊,南美洲與非洲板塊分開,非洲板塊與印度板塊開始向北移動,使得新特提斯洋的範圍開始縮小。最終隨着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拼貼在一起,新特提斯洋主體消亡。
相關名詞與海域
編輯許多網絡上的特提斯海,其實指的是特提斯洋,反之亦然。但有些網站將侏儸紀時期出現的大西洋,與特提斯海混淆。
特提斯洋的西部,稱為西特提斯洋(Western Tethys Ocean)、阿爾卑特提斯海(Alpine Tethys Ocean)、特提斯海。黑海、裏海、鹹海被認為是它們的殘餘部份,但黑海有可能是更古老的古特提斯洋的遺跡。但西特提斯洋並非單一個開放性海洋,而是分佈者火山島與微大陸。西特提斯洋的東部分佈者瓦萊洋、皮埃蒙特-利古里亞洋,以亞伯蘭板塊、伊比利亞板塊、阿普利亞板塊上的陸塊為界。中生代時期的海平面很高,各大陸的許多部分成為淺海。在新生代時期,歐洲中部與東部被副特提斯洋(Paratethys)覆蓋着。副特提斯海又稱潘諾尼亞海(Pannonian Sea),這個海域在中新世末期消失,成為獨立的內海,並在更新世乾涸,成為陸地。
特提斯洋的東部,則被稱為東特提斯洋(Eastern Tethys Ocean)。
隨者相關理論的提出,科學家們將特提斯一詞,用在更古老的相似海洋上。古特提斯洋,出現在4.4億年前的志留紀,位在匈奴超地體與盤古大陸南部(之後的南界先後為岡瓦納大陸、基梅里大陸)之間,在侏儸紀時期消失。原特提斯洋出現在6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在3.6億年前的泥盆紀消失,位在波羅地大陸與盤古大陸北部、南部之間。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有時會與瑞克洋產生混淆,瑞克洋存在於志留紀,在上述兩個海洋的西方,波羅地大陸、阿瓦隆尼亞大陸、盤古大陸南部之間。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Tethys Sea | Definition, Location,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1) (英語).
- ^ Stampfli, Gérard. 155 Ma - Late Oxfordian (an. M25) (PDF). University of Lausanne.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13).
- ^ Neumayr, Melchior. Die geographische Verbreitung der Juraformation. K.K. Hof- und Staatsdruckerei. 1885 [202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 ^ Suess, E. Are ocean depths permanent?. Natural Science: A Monthly Review of Scientific Progress 2. London. 1893: 180–187 [6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 ^ Metcalfe 2013,Introduction,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