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發音為/ˈpɛk/ OH-pek;簡稱歐佩克油盟油組)是一個由12個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英語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於1960年9月14日由五個創始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委內瑞拉)在巴格達成立。如今其總部位於奧地利維也納(1965年遷入),目前有12個成員國。截至2019年 (2019-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OPEC的石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38%、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的71.8%,可以對先前由「七姊妹」跨國石油公司主導的全球原油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英語
OPEC旗幟
旗幟
OPEC的位置
總部 奧地利維也納
官方語言英語
類型國際卡特爾[1]
成員國
領導人
成立 伊拉克巴格達
• 起草章程
1960年9月
• 成立
1961年1月
貨幣美元計價 (美元/桶)
網站
OPEC.org

OPEC的既定使命是「協調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與價格、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以確保為石油消費國提供有效、經濟而穩定的石油供應英語energy supply,為產油國提供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收入,為石油業投資人提供公平的回報。」[5]該組織也積極研究國際石油市場風向,參與發佈大量油市動向資訊。目前,OPEC成員有:阿爾及利亞赤道畿內亞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剛果共和國、沙地阿拉伯(實際領導者)、阿聯酋和委內瑞拉。前成員有:厄瓜多爾印度尼西亞卡塔爾安哥拉

OPEC的成立標誌着國家對自然資源主權英語Nationalization of oil supplies的轉折點,其決策在全球石油市場和國際關係英語Petroleum politics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戰爭或內亂導致石油供應中斷時特為尤甚。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英語1970s energy crisis導致石油價格暴增、OPEC賺得盆滿缽滿,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在80年代,OPEC開始為其成員國制定生產目標:一般來說是通過減少石油產量使價格上漲。該組織2008年和2016年的裁決減少了供過於求的石油供應。

經濟學家經常將OPEC視作典型的卡特爾,因為各產油國通過該組織內部的合作減少了市場競爭英語market competition,其磋商行為還會受國際法下國家豁免原則的保護。然而,隨着非OPEC國家能源資源進一步擴張,OPEC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常常受到挑戰。此外,由於卡特爾的管理模式較為鬆散,個別成員國為追求自身利益亦會超額生產,從而威脅到該組織的影響力。

歷史和影響

編輯

二戰後形勢

編輯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百業待興。委內瑞拉伊朗邀請伊拉克科威特沙地共同合作,提高產油國之間的交流。[6]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幾個油田英語List of oil fields剛剛在中東開始運作生產,最大的石油生產者還是美國而不是中東。美國設立了州際石油契約委員英語Interstate Oil Compact Commission,效仿德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英語Texas Railroad Commission的制度,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打破洛克菲勒標準石油獨佔之後,國際市場又被七家跨國公司——「七姊妹」所主導,其中五家的總部在美國。於是,一些石油輸出國決定組建OPEC,以此在政治、經濟領域與美國抗衡。[7][8]

1959年-1960年:對油價的不滿

編輯

1959年2月,隨着新的原油供應陸續出現,跨國石油公司單方面宣佈將委內瑞拉和中東地區的原油標價降低10%。幾周後,阿拉伯國家聯盟的首屆阿拉伯石油大會英語Arab Petroleum Congress在埃及開羅召開。在會上,頗具影響力的記者旺達·賈布隆斯基英語Wanda Jablonski把沙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塔里基英語Abdullah Tariki介紹給了委內瑞拉的觀察員胡安·阿方佐英語Juan Pablo Pérez Alfonzo,他們代表了當時美國和蘇聯以外兩個最大的產油國。據傳,賈布隆斯基對西方國家懷有強烈的敵意,並且愈發強烈地反對跨國石油公司的「不在地主英語absentee landlord主義」——它們控制了產油國的所有石油業務,發揮了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兩位石油部長對降價感到憤怒,於是便攜兩國的代表達成了《馬蒂協定》(Maadi Pact),呼籲各產油國成立「石油諮詢委員會」,審核跨國石油公司的價格變動計劃。然而,由於美國出於戰略考量而更青睞加拿大、墨西哥的石油,1960年8月,跨國石油公司無視警告,再次單方面宣佈大幅降低中東的原油標價。[6][7][8][9][10]

1960年-1975年:成立與擴張

編輯
 
OPEC維也納總部(2009年建造)

接下來的一個月,在塔里基、佩雷斯·阿方佐和伊拉克總理卡塞姆(伊拉克沒有參加1959年的阿拉伯石油大會)的倡議下,巴格達會議在1960年9月10日至14日期間召開。[11]來自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政府代表齊聚巴格達,商討如何提高本國生產的原油價格,以及如何應對跨國石油公司的單方面行動。儘管美國強烈反對,「沙地阿拉伯[還是]與阿拉伯內外各產油國一道,組成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確保可以從主要石油公司獲得最優惠的價格。」[12]1961年1月,OPEC正式宣告成立。[13]中東成員主張將OPEC總部設在巴格達或貝魯特,但委內瑞拉認為應該設立在一個中立地區,於是最後選擇了瑞士日內瓦。1965年9月1日,在瑞士拒絕擴大外交特權後,OPEC把總部遷到了奧地利維也納[14]

1961年-1975年間共有8個國家先後加盟。[2]1970年代早期,OPEC成員國佔全球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15]1971年4月2日,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和OPEC在地中海地區開展業務的成員簽署了《的黎波里協議》,提高了油價,增加了產油國的利潤份額。[16]

1973年-1974年:石油禁運

編輯
 
1973年石油禁運期間沒有石油供應的美國加油站

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包括大部分阿拉伯OPEC國家,加上埃及和敘利亞)宣佈大幅減產、禁運石油,以對抗在贖罪日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等工業化國家。[17][18]1967年OPEC也曾因六日戰爭實施禁運英語1967 Oil Embargo,但收效甚微。[19]然而,1973年的這次禁運,最終導致了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從3美元/桶上升到12美元/桶)、OPEC收入激增。部分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實施能源配給制。公眾陷入恐慌,美國石油產量下降,貨幣貶值,[18]英國曾一度緊急施行三天工作周英語Three-Day Week,導致英國煤礦工人和鐵路司機罷工抗議。[20][21]七個歐洲國家下令如非迫不得已,禁止周日駕車出行。[22]美國加油站周日關閉,而且限制了汽油的購買額度,並根據車牌號限定可以購買汽油的日子。[23][24]1974年3月禁運結束,可即使政府動用了大量的外交手段,石油價格卻依然繼續上漲。這次禁運使世界經歷了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英語1973–75 recession失業和通貨膨脹同時上升,股票和債券價格急劇下跌,淨出口石油美元的流動英語petrodollar recycling的平衡被打破,戰後經濟繁榮英語Post–World War II economic expansion自此終結。[25][26]

 
一個給壁爐里加木頭的女人。她面前的報紙頭條報道了社區缺少取暖用油。

1973年–1974年的石油禁運對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產生了持久影響,他們為此成立了國際能源署,並設立了國家緊急儲備以應對未來數月供應中斷。此外他們還採取了多種節油措施,降低高速公路限速,使用更小、更節能的汽車和電器,全年施行夏令時,減少暖通空調的使用,採用更好的建築隔熱,大力扶持公共交通,加大對煤炭天然氣乙醇核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重視。這些長期的努力效應顯著,美國在1980年至2014年期間的實際GDP英語real GDP成長了150%,但石油消費僅成長了11%。通過這次的禁運,人們明白了OPEC國家的石油至少在短期內可以成為對付其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武器。[18][27][28][29][30]

但是禁運還意味着不結盟運動的一些國家將能源視為發展中國家的希望。阿爾及利亞總統胡阿里·布邁丁在1974年4月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上的演講中如是說道:

「OPEC的這次行動充分說明了原料價格對我們國家的重要性,生產國控制價格的必要性,以及各原料生產國組建聯盟的可能性。是次行動應當被視為發展中國家的希望。」[31]

1975年-1980年:特別基金,如今的國際發展基金

編輯

OPEC在1973年至1974年石油價格暴漲之前就已在進行國際援助活動,比如自1961年開始運作的科威特阿拉伯經濟發展基金英語Kuwait Fund for Arab Economic Development[32]

在1973年之後的數年間,一些阿拉伯國家開展「支票簿外交英語checkbook diplomacy」,大量開展對外援助。[33][34]OPEC也將向貧困國家銷售石油、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列為自己的目標。1975年3月,OPEC特別基金在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展開籌備工作,並於次年1月正式成立。「在此莊嚴宣告,『OPEC成員國將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克服發展中遇到的阻礙』,並希望通過指標的方式來量化各國之間的合作關係……[OPEC特別基金(OPEC Special Fund)的]資源將會為各國之間由OPEC構築的多方溝通渠道添磚加瓦。」[35]1980年5月該基金正式掛牌成立國際發展機構,更名為OPEC國際發展基金英語OPEC Fund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OFID),[36][37]在聯合國具有永久觀察員席位。[38]

1975年:人質危機

編輯

1975年12月21日,在維也納舉行的OPEC半年度會議上,沙地阿拉伯的艾哈邁德·亞瑪尼英語Ahmed Zaki Yamani、伊朗的賈姆希德·阿穆澤加爾英語Jamshid Amuzegar等石油部長被劫為人質。這次襲擊是由委內瑞拉激進分子「豺狼卡洛斯」領導的六人小組(包括加布里埃萊·蒂德曼英語Gabriele Kröcher-Tiedemann漢斯·克萊因英語Hans-Joachim Klein)精心策劃的,共造成三人死亡,但沒有石油部長遇難。自稱「阿拉伯革命武裝」的組織宣佈其目標是解放巴勒斯坦。卡洛斯計劃強行闖入這次會議,劫持全體11名與會的石油部長並索要贖金,再處決掉亞瑪尼和阿穆澤加爾。[39][40]

卡洛斯一行人最後共劫持了63人。[41]他率領部下乘巴士、飛機,挾持原63名人質中的42人,經停阿爾及爾的黎波里,計劃在抵達巴格達後將亞瑪尼和阿穆澤加爾一併處決。其中,30名非阿拉伯裔的人質在阿爾及爾獲釋(阿穆澤加爾除外),接着又有一批人質在的黎波里獲釋。卡洛斯打了一通電話給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後者要挾稱一旦任何石油部長死亡,他們都將擊落卡洛斯的飛機。據推測,如果卡洛斯沒有殺害人質的話,布邁丁還願意為他提供避難處和經濟資助。卡洛斯對沒能殺掉亞瑪尼和阿穆澤加爾表示遺憾,隨後和同夥一同離機。人質危機發生的兩天後,人質和劫匪全部脫險。[39]

襲擊發生後,卡洛斯的同夥透露,該行動是由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陣線的創始人哈達德英語Wadie Haddad領導的,並稱某位阿拉伯總統(通常認為是OPEC成員國利比亞的卡扎菲)指示、資助了這次襲擊。武裝分子阿布·謝里夫英語Bassam Abu Sharif和漢斯·克萊因聲稱,卡洛斯從「一位阿拉伯總統」那裏收取並保留了2000萬至5000萬美元的贖金。卡洛斯聲稱沙地代表伊朗支付了贖金,但這些錢「在途中被轉移,並因革命而流失」。[39][42]他在1994年被捕,並因其他的至少16起謀殺案被判處終身監禁。[43]

1979年-1980年代:石油危機與產能過剩

編輯
 
1972年以來OPEC石油淨出口收入的波動[44][45]

1970年代,石油價格高漲。1979年-1980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破壞了地區穩定和石油供應,造成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40美元/桶。為了應對高昂的石油價格和石油供應國有化英語oil nationalization的浪潮,各工業國家採取措施逐步減少對OPEC石油的依賴。[46][47]全球各電力公司不再依靠石油發電,而是轉而採用煤炭、天然氣、核能等。[48]各國政府投入數十億元開展專案研究代替石油的能源,[49][50]商業公司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北海墨西哥灣等非OPEC地區的亦勘探到了大型油田。[51]198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減少了500萬桶,非OPEC國家的產油量進一步提高,[52]OPEC的市場份額從1979年的約50%降到了1985年的不到30%。[15]結果,和其他自然資源市場的周期類似,此次動盪期持續多年,石油價格連續下跌6年,以1986年單年暴增一半告終。[53]一名石油分析師總結:「當石油這類的必需品的價格飆升時,人們會做兩件事,一是開源,二是節流。」[15]

為了應對石油銷售收入下降,1982年,沙地阿拉伯向OPEC施壓,要求審核各國生產定額,試圖以此限制產量、拔高石油價格。結果其他成員國沒有遵守定額的要求,沙地便先是猛降自己的產量,1985年時其產量只有1979年-1981年1000萬桶/日的三分之一;之後沙地發現這樣做並沒有效應,於是反其道行之,開始向市場投放大量的廉價石油,導致石油價格跌至不到10美元/桶。這樣一來,生產成本高的國家就無法盈利了。[52][54]:127–128,136–1371986年,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衰退(最終導致東方集團1989年的衰亡),[55][56]之前沒有遵守OPEC協議、一直在「搭便車」的其他原油輸出國終於開始遵守仔細協商的原油生產定額、平衡石油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水平,通過限制產量來提高石油價格。[52][57](各OPEC成員國的政府可以調控自己主權領土上的國有、私有石油公司產油量。)[58]總的來說,當OPEC的生產定額降低時,石油價格就會上漲。[59]

1990年-2003年:供應充足,偶有擾動

編輯
 
1991年,伊拉克撤軍時在科威特放火英語Kuwaiti oil fires燒的數百油田之一[60]
 
布蘭特原油價格走勢圖,1988年-2015年[61]

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曾一度推動OPEC減少生產、提高油價,以此協助OPEC成員國支付債務利息、促進經濟發展、加速1980年-1988年兩伊戰爭的戰後重建工作,最終因開採糾紛導致薩達姆1990年8月下令入侵科威特[62]但伊拉克和其他OPEC創始國的這兩場戰爭導致這段時期OPEC成員凝聚力空前低下,石油價格在短暫的供應中斷後快速回落。[63]相比之下,2001年9月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和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英語US invasion of Iraq在短期內對石油價格的影響甚至更小,因為沙地阿拉伯和其他石油輸出國重啟合作關係,以保證原油供應充足。[61]

1997年-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得石油需求量降低,石油價格暴跌到1986年的水平。石油價格跌到10美元/桶時,OPEC、墨西哥和挪威經過多方協商後將原油產量逐步削減。[64]石油價格在2001年11月再次暴跌後,OPEC、挪威、墨西哥、俄羅斯、阿曼和安哥拉同意自2002年1月1日起開始減產六個月,平均每日減產200萬桶,其中OPEC的每日減產量達到了150萬桶。[54]不過,伊拉克由於國內政治局面不穩定,在1998年至2016年間,其產油量並不算在OPEC的生產定額協議里。[65][66]

2003年6月,國際能源署和OPEC在能源問題上開展了他們第一次合作。自此以後,雙方定期會面,「共同研討市場趨勢、分析報告、各方觀點,促進市場透明度和可預測性。」[67]

2003年-2011年:波動

編輯

美軍佔領伊拉克期間出現了大規模暴亂,在2003年至2008年間達到頂峰。這段時間,中國和大量需求商品英語Commodity market投資者的石油需求快速上漲,反對尼日利亞石油工業的暴力事件反覆出現,為了延緩石油短缺問題的石油儲備也逐漸減少。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石油價格急劇上漲,遠遠超過了OPEC先前設定的目標。[68][69][70]價格波動在2008年時最為劇烈。這一年,全球面臨着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7月剛漲到破紀錄的147美元/桶,12月就暴跌到32美元/桶。[71]OPEC年度石油出口收入在2008年創下約一萬億美元的新紀錄,在2011年-2014年大規模油元循環活動期間的石油年收入也到達了類似的水平,但後來再度下跌。[45]2011年利比亞內戰阿拉伯之春之際,OPEC開始明確表態反對石油期貨市場的「過度投機」,稱金融投機者導致了原油市場的波動遠超正常範圍。[72]

2008年:生產糾紛

編輯
 
2008年各國石油淨出口量

OPEC成員國因為經濟需求不同,所以內部經常在生產定額上有糾紛。發展水平落後的成員國希望其他國家減產、抬高石油價格,從而增加自己國家的收入。[73]然而,沙地阿拉伯一貫奉行另一戰略,希望與世界經濟強國一道,通過穩定供應石油來實現經濟增長。[74]沙地認為,如果油價太高,或者石油供應不穩定,那麼其他工業國家就會採取節能措施、發展替代燃料,全球的石油需求將逐漸減少,最終不再使用。[75]早在1973年,沙地石油部長亞馬尼就此問題有過這樣一句名言:「石器時代的終結並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石油時代的終結也不會是因為我們石油用完了。」[76]

2008年9月10日,石油價格仍處於近100美元/桶。據報道,由於不滿競爭對手在OPEC談判會議中投了減產票,沙地方面退席並引發生產糾紛。雖說沙地代表公開表態願遵守新配額的限制,但私底下稱沙地不會照做。《紐約時報》引用一名沙地代表的話稱:「沙地阿拉伯會滿足市場的需求。我們會依照市場需求供油,不會讓任何顧客空手而歸。這條政策從未改變。」[77]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石油價格跌至30多美元,到2011年利比亞內戰前再也沒升回100美元。[78]

2014年-2016年:石油過剩

編輯
 
2013年各國原油產量
 
原油產量最高的國家[79]
(單位:百萬桶/日,1973年-2016年。紅:沙地阿拉伯;綠:美國;藍:俄羅斯;粉:伊朗;黃:中國)
 
沙地阿拉伯的井噴:OPEC的常規生產來源
 
美國頁岩氣開採活動:OPEC市場份額的重要新挑戰

2014年12月,「OPEC和石油人」(英語:OPEC and the oil men)在勞合社的「航運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80]

2014年-2015年,OPEC成員國一直在超額生產,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與此同時,由於前些年的石油價格屢創新高,美國一直大力發展並推廣頁岩英語tight oil水力壓裂技術,導致其產油量幾乎是2008年的兩倍,接近世界彈性產油國英語swing producer沙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的產量。這些技術進步導致美國石油進口需求暴跌(接近能源獨立英語U.S. energy independence)、全球石油存量創下紀錄、油價持續暴跌到2016年初。[78][81][82]

2014年12月27日在維也納的石油會議中,因全球供應過剩,發展水平落後的OPEC成員呼籲減產石油以抬高價格,但沙地石油部長埃爾-納伊米拒絕此項提議。埃爾-納伊米認為,石油市場價格較低時應該通過競爭來自我平衡,讓美國高成本的頁岩油生產無利可圖,從戰略上恢復OPEC的長期市場佔有率。[83]就像他在接受《中東經濟調查英語Middle East Economic Survey》採訪中所說:[84][85]

高效的生產者減產,而低效的生產者繼續生產,這合理嗎?這是歪理。如果我減產,我的市場份額怎麼辦?油價會上漲,俄羅斯、巴西、美國的石油商會分了我的蛋糕……我們想告訴世界的是,只有效率高的生產國才應該得到市場份額。這是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執行的原則……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價格(約60美元/桶)並不能支持所有生產者。

一年後,2015年12月4日OPEC在維也納開會時,該組織已經連續超額生產18個月,但是美國的石油產量僅比高峰時期下降一小點。儘管利比亞因內戰導致其供油比產能降低100萬桶,世界市場每日供應總和仍然至少比需求多出200萬桶。產油國大幅改變政策,以適應低至40多美元的油價。印度尼西亞重新加入輸出國組織,伊拉克產油量在經歷多年波動後也有所回升,在取消國際制裁英語Sanctions against Iran後伊朗的產油量亦穩定成長,上百名領導人在《巴黎氣候協定》中表態限制來自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太陽能技術正逐漸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具有競爭力。由於這一系列的市場壓力,OPEC決定在2016年6月召開石油部長大會前取消其難以遵守的生產定額。[82][86][87][88][89][90]到2016年1月20日,OPEC一攬子參考價格降到了22.48美元/桶,不到2014年6月最高時(110.48美元)的四分之一,不及2008年7月的記錄(140.73美元)的六分之一,甚至比其2003年4月油價開始回升時的價格(23.27美元)還低。[78]

2016年,美國、加拿大、利比亞、尼日利亞和中國的石油產量大幅下降,部分緩解了石油供應過剩的局面,一攬子原油價格逐漸回升至每桶40多美元。OPEC重新獲得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取消許多相互競爭的鑽井專案。在6月份的會議上,OPEC宣佈其產油政策將維持現狀,並支持以「適合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價格水平」進行石油交易,只是許多生產者仍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91][92][93][94]

2017年-2020年:減產和OPEC+

編輯

OPEC成員國因邊際效益遞減、財政儲備逐年減少的緣故不願再進行這種長期原油供應戰,於是最終達成了2008年以來的首次減產協議。儘管面臨多重政治阻力,2016年11月OPEC大會還是通過了減產大約100萬桶/日的協議。該協議執行時間涵蓋了2017年上半年,參與成員國不包括局勢動盪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此外還有俄羅斯等10個非成員國承諾削減產量。協議還考量了美國頁岩行業、利比亞、尼日利亞、閒置產能的預期成長,以及OPEC產量在2016年末減產協議生效前的大幅上升。印度尼西亞宣佈再次「暫停」其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資格,而不是接受該組織提出的減產5%的要求。油價在50美元/桶上下波動,2017年5月,OPEC決定將這一減產協定延長至2018年3月,全世界都在等着看屆時石油庫存過剩是否會完全消化掉,以及如何消化。[3][95][96][97][98][99][100]長期關注石油動向的分析師丹尼爾·耶金英語Daniel Yergin「將OPEC和頁岩氣的關係比喻為『共生』,雙方都得逐步學會向低價格妥協。」[101]與非OPEC國家作的減產協議的通常被稱為「OPEC+」。[102][103]

2017年12月,俄羅斯和OPEC同意延長每日180萬桶的減產期至2018年底。[104][105]2019年6月29日,俄羅斯和沙地阿拉伯再次同意原定2018年的減產期延長6-9個月。[106]2019年12月,為防止供應過剩,OPEC和俄羅斯再度達成了迄今最深度的減產協議之一,持續到2020年的前三個月。[107]

2020年:沙地-俄羅斯價格戰

編輯

2020年3月上旬,OPEC官方向俄羅斯提出全球供油減少1.5%的最後通告,但由於美國頁岩油開採量持續增加,俄方認為OPEC會要求自己持續減產而拒絕了這個要求,暫停了OPEC和一些其他大產油國持續三年的合作夥伴關係。[108]另一個因素是冠狀病毒病疫情導致全球需求減弱[109]這也導致OPEC+有關擴大減產規模的談判未達成一致,未能延長3月底到期的每日減產210萬桶的協議。沙地阿拉伯為了讓俄國同意減產,曾額外大幅減少自己的石油開採量。3月7日在俄方拒絕減產協定後,沙地通知買家他們將提高產量並在4月打折出售石油。這使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超過30%,隨後小幅回升,引起金融市場普遍恐慌[108]4月,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價格甚至一度跌至-37.63美元/桶,創下歷史新低。[110]OPEC、俄羅斯和一些其他的產油國達成一致,同意將減產協議延期到七月底,在5月、6月每日減產970萬桶(相當於全球產油量的10%)。[111]

一些專家將這場價格戰視為一種膽小鬼博弈,誰讓步誰輸。[112][113][114][115]沙地阿拉伯在2020年3月有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俄羅斯有5800億美元;沙地的債務佔GDP25%,而俄羅斯的只佔15%。[112]還有人指出,沙地阿拉伯能夠以低至每桶3美元的價格生產石油,而俄羅斯每桶要30美元才能收回成本。[115]有分析者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打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經濟體。」[114]為了防止石油出口價格戰導致頁岩油開採賠本,美國可能會通過《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來保護其原油市場份額。[116]

成員國

編輯

當前成員國

編輯

截至2024年1月,OPEC共有12名成員:5個在中東西亞),6個在非洲,1個在南美。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訊,2019年OPEC加在一起的原油產量(包括伴生氣凝析油)佔全球總量的38%,原油儲備佔全球已探明原油儲量的71.8%。[117]

依照OPEC章程要求,希望申請加入OPEC的國家需要淨出口大量原油、利益目標與現有成員國相仿,其入會申請需要包括五個創始國在內的四分之三的現成員國同意。如果其原油淨出口量不夠多,但滿足其他入會條件的話,OPEC可將其列為準成員(英語:Associate Member)。[118]

國家 所屬地區 入會時間[2][3] 人口

2018年)[119][120]

國土面積
(km²)[121]
石油產量
(桶,2019年,含伴生氣凝析油)[A][117]
探明儲量
(桶,2019年)[A][122]
  阿爾及利亞 北非 1969年- 42,228,408 2,381,740 1,258,958,904 12,200,000,000
  剛果共和國 中部非洲 2018年[123] 5,244,359 342,000 329,789,041 2,982,000,000
  赤道畿內亞 2017年- 1,308,975 28,050 166,767,123 1,100,000,000
  加蓬 1975年-1995年、2016年- 2,119,275 267,667 201,780,822 2,000,000,000
  伊朗 中東地區 1960年[B] 81,800,188 1,648,000 2,998,534,247 155,600,000,000
  伊拉克 1960年[B] 38,433,600 437,072 4,729,616,438 147,223,000,000
  科威特 1960年[B] 4,137,312 17,820 2,890,616,438 101,500,000,000
  利比亞 北非 1962年- 6,678,559 1,759,540 1,168,671,233 48,363,000,000
  尼日利亞 西非 1971年- 195,874,685 923,768 1,945,863,014 36,182,000,000
  沙地阿拉伯 中東地區 1960年[B] 33,702,756 2,149,690 9,825,936,986 266,260,000,000
  阿聯酋 1967年[C] 9,630,959 83,600 3,416,890,411 97,800,000,000
  委內瑞拉 南美洲 1960年[B] 28,887,118 912,050 876,819,178 302,809,000,000
OPEC總量 480,737,443 12,492,695 31,257,750,684 1,190,780,000,000
世界總量 8,165,101,000 510,072,000 82,296,544,682 1,659,197,906,000
OPEC佔百分比 6.2% 2.4% 38.0% 71.8%
  1. ^ 1.0 1.1 石油原油大約42加侖,合159升或0.159 m3,因溫度變化會略有出入。從工業生產的角度來看,一艘油輪通常能運200萬桶原油(320,000 m3)。[124]
  2. ^ 2.0 2.1 2.2 2.3 2.4 1960年9月,五個創始成員國舉行了OPEC的首次會議,故其加入時間從此算起。
  3. ^ 阿聯酋在1971年12月成立,其OPEC成員國資格繼承自阿布扎比

喪權成員國

編輯
國家 地區 入會時間[2] 人口

2018年數據)[119][120]

國土面積
(km²)[121]
石油產量
(桶,2019年,含伴生氣凝析油)[117]
探明儲量
(桶,2019年)[122]
  厄瓜多爾 南美洲 1973年–1992年、2007年–2020年[4] 17,084,358 283,560 530,904,110 8,273,000,000
  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 1962年–2008年
2016年1月至11月
267,670,543 1,904,569 742,139,726 3,170,000,000
  卡塔爾 中東地區 1961年–2019年[125] 2,781,682 11,437 1,520,000,000 25,244,000,000
  安哥拉 南部非洲 2007年-2023年 30,809,787 1,246,700 1,447,506,849 8,384,000,000

沿革

編輯

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個國家共同成立了OPEC。[12]隨後,卡塔爾(1961年)、印度尼西亞(1962年)、利比亞(1962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當時還是阿布扎比酋長國,1967年)、阿爾及利亞(1969年)、尼日利亞(1971年)、厄瓜多爾(1973年)和加蓬(1975年)紛紛加盟。[2]1990年代間,有兩個1970年代中期加入的國家退出了OPEC。1992年12月厄瓜多爾退出OPEC,因為他們不想繳納200萬美元的年費,而且他們覺得他們需要生產比OPEC允許的定額更多的石油。[126]出於類似的考慮,1995年1月加蓬也退出了OPEC。[127]

安哥拉於2007年1月加入OPEC[128],同年10月厄瓜多爾也再度回歸。[3][4]2008年5月,印度尼西亞宣佈將在該年年底成員身份到期後退出,因為該國早已成為石油淨進口國,無法完成OPEC的生產定額。[129][130]2008年9月10日OPEC確認印度尼西亞退出,稱OPEC「對印度尼西亞暫停其成員國的身份表示遺憾」,「接受退出申請,並希望該國能在不久的將來回歸」。[131]印尼在2016年1月回歸,[2]但因OPEC要求減產5%,年底印尼又一次宣佈暫停其成員國身份。[95]加蓬共和國在該年7月回歸OPEC。2018年,剛果共和國加入組織。[2]卡塔爾於2019年1月1日退出,以着重於天然氣生產(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輸出國)。[125][132][133]不過《紐約時報》認為,這是該國對被沙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埃及聯合抵制的戰略回應。[134]因市場油價過低,2020年1月厄瓜多爾再度退出OPEC,以滿足國內的產油需求。[135]2023年12月安哥拉宣佈退出。[136]

2016年,由俄羅斯領導的十個非OPEC石油輸出國(俄羅斯阿塞拜疆巴林汶萊哈薩克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曼菲律賓南蘇丹蘇丹)組成了OPEC+(也被稱作維也納集團)。他們通過商定生產定額來合作影響全球原油價格,以使全球產量低於全球需求/消費量。[137]這幾個國家同時也積極響應OPEC的倡議(例如自願減產),進一步協調OPEC和非OPEC成員之間的政策目標。[138]

觀察員國家

編輯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來自埃及墨西哥挪威阿曼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的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了許多OPEC會議,是政策協調的非正式機制。[139]

其他

編輯

有評論員認為在美國正式佔領伊拉克期間,伊拉克由聯盟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接管,所以2003年-2004年間美國是OPEC事實上的成員國。[140][141]但是,OPEC會議紀要並不支持這個說法,因為美國沒有派出代表正式出席。[142][143]

2015年10月,蘇丹正式提交了加入申請,[144]但至今仍未通過。[2]

亦有國家受當前成員國邀請加入但被拒絕。2019年10月,沙地阿拉伯邀請巴西加入OPEC。[145]巴西石油行政總裁羅伯托·卡斯特略·布朗柯葡萄牙語Roberto Castello Branco在採訪中表示,巴西聯邦政府英語Brazilian federal government目前並無打算加入OPEC。[146]

運作

編輯

領導與決策

編輯
 
OPEC大會各方代表,攝於2010年12月厄瓜多爾基多瑞士酒店

OPEC最高權力機構是OPEC大會(英語:OPEC Conference),由各成員國的代表團組成,代表團通常由該國的石油部長領導。大會的行政首腦為OPEC秘書長英語List of Secretaries General of OPEC,一般在維也納總部召開,一年兩次,必要時則召開特別會議。大會奉行全體一致的原則,每個成員國一國一票,每個成員國繳納相等的會費作為年度預算。[118]不過,因為沙地阿拉伯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賺錢的石油輸出國,具有足夠的能力來充當傳統的彈性產油國英語swing producer平衡全球市場,該國是「OPEC的實際領袖」。[86]

國際卡特爾

編輯

大多數情況下,OPEC成員國會遵守該組織關於石油產量和價格的協議,扮演明顯反對競爭的卡特爾的角色。[147]實際上,經濟學家常視OPEC為教科書式的卡特爾,因為它能通過合作減少市場競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編寫的《產業組織經濟學和競爭法律術語解釋》中就有如下定義:[1][148]

國際卡特爾可以是咖啡、糖、錫、原油(如最近的OPEC)等產品的跨國商品協定,這些協定是各個國家政府之間達成的公開協議。

OPEC成員國並不認為OPEC是大力反競爭的卡特爾,而是溫和的穩定市場的力量。理由就是,OPEC的成立就是為了對抗曾經的卡特爾——跨國石油公司「七姐妹」;而且,非OPEC的能源供應商保有了足夠的市場份額,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大規模商業競爭。[149]此外,各個成員國因陷入經濟「囚徒困境」而各自為營,紛紛增大產油量、降低油價,[150]致使OPEC內部廣泛存在的欺詐行為,常常會削弱其通過集體行為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能力。[151][152]

雖然OPEC的理念、原則等和世界貿易組織大相逕庭,但雙方目前沒有就世貿組織的競爭規則發生過任何爭執。[153]一項美國地方法院的重要判決認為,依照《外國主權豁免法英語Foreign Sovereign Immunities Act》,OPEC的活動屬於「政府」行為,不屬於美國競爭法涵蓋的「商業」活動的範疇。[154][155]雖然公眾對OPEC存在牴觸情緒,但目前針對該組織的相關立法提案(如《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一直沒能通過。[156]

衝突

編輯

因為OPEC成員國的石油出口能力、生產成本、原油儲量、地理特徵、人口、經濟發展、預算狀況和政治環境都相去甚遠,所以各成員國之間很難達成共識、作出政策決定。[84][77]誠然,在市場周期中,原油儲備本身就可造成時局混亂不堪,即經濟學家所謂之「自然資源詛咒」。[157][158]此外,中東地區與宗教相關的衝突英語List of conflicts in the Middle East(如宗教戰爭)也讓這片原油豐饒的土地的地緣政治格局雪上加霜。[159][160]OPEC歷史上經歷的重要國際衝突有六日戰爭(1967年)、贖罪日戰爭(1973年)、巴勒斯坦激進分子指揮的人質包圍英語OPEC siege(1975年)、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兩伊戰爭(1980年-1988年)、海灣戰爭(1990年-199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2001年,大部分劫機者來自沙地)、美軍佔領伊拉克(2003年-2011年)、尼日爾三角洲衝突英語Conflict in the Niger Delta(2004年至今)、阿拉伯之春(2010年-2012年)、利比亞危機英語Libyan Crisis(2011年至今)和國際上對伊朗的禁運英語Embargo against Iran(2012年-2016年)。儘管此類事件可能會暫時中斷原油供應、抬高油價,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頻繁的爭端和不穩定的因素往往會降低歐佩克的凝聚力和效力。[161]

市場情報

編輯

發佈與研究

編輯
 
聯合組織數據倡議英語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標誌,OPEC是其創始成員之一

2001年四月,OPEC與其他五個國際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歐洲統計局國際能源署拉丁美洲能源組織西班牙語Organización Latinoamericana de Energía聯合國統計司英語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共同發起聯合原油數據行動(英語:Joint Oil Data Exercise),以提高石油資訊的可用性和可靠性。2005年國際能源論壇加入後,該項計劃更名為聯合組織數據倡議英語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覆蓋超過全球90%的原油市場。天然氣輸出國論壇2014年加入,成為第八個成員,使聯合組織數據倡議同時覆蓋全球近90%的天然氣市場。[162]

2007年開始,OPEC每年都會出版《世界石油展望》(英語:World Oil Outlook),對全球石油行業進行全面剖析,其中包括對供需的中長期預測。[163]OPEC還出版《年度統計公報》(英語: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65]亦有刊期更短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英語: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164]和《OPEC公報》(英語:OPEC Bulletin)。[165]

原油基準

編輯
 
不同種類的原油的含量和API比重

因為不同的原油在種類,質量,交貨日期、地點,以及其他法律要求都不同,所以價格也不同,通常一桶相差幾美元。因此,為了方便包括期貨市場在內的買賣雙方定價,人們選擇一種原油作為標準的石油產品,以它的價格為基礎定價其他原油,這就是「原油基準」。[166][167]世界上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石油基準,北海布倫特原油是大西洋產的原油的重要基準,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實貨原油與布倫特原油定價掛鈎,與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杜拜原油英語Dubai Crude合稱世界三大原油基準[168],其他常用的原油基準還有阿曼原油英語DME Oman Crude Oil Futures Contract烏拉爾石油英語Urals oil等。[169]

OPEC一攬子石油參考價格英語OPEC Reference Basket是自21世紀以來的重要的原油基準。一攬子石油參考價格是計算OPEC成員國石油的加權平均數,包括:撒哈拉混合原油(阿爾及利亞)、吉拉索爾原油(安哥拉)、傑諾原油(剛果)、扎菲洛原油(赤道畿內亞)、拉比輕質原油(加蓬)、伊朗重質原油(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斯拉輕質原油(伊拉克)、科威特出口原油(科威特)、錫德爾原油(利比亞)、邦尼輕質原油(尼日利亞)、阿拉伯輕質原油(沙地阿拉伯)、穆爾班原油(阿聯酋)和馬瑞原油(委內瑞拉)。[170]

閒置產能

編輯

美國能源資訊署把原油市場管理的閒置產能定義為「可以在30天之內實現生產並至少維持90天的生產量……OPEC的閒置產能間接反映了全球石油市場對原油短缺危機的應對能力。」[59]

2014年11月,國際能源署曾估計,鑑於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國的原油供應持續中斷,歐佩克的實際「有效」備用產能為350萬桶/日,而這個數字將在2017年達到最高點460萬桶/日。[171]到2015年11月,隨着全球產油量成長,「沙地阿拉伯(擁有OPEC閒置產能的絕大部分)及其波斯灣鄰國以接近紀錄的速度產油」,能源署將閒置產能的評估降至300萬桶/日。[172]到了2019年4月,能源署估算OPEC閒置產能為330萬桶/日,其中沙地阿拉伯一個國家就佔了三分之二。[173]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以下如無特殊說明,來源均為英文。

  1. ^ 1.0 1.1 Glossa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and Competition Law (PDF). OECD: 19. 1993 [2015-1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ember Countries. OPEC. [2020-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7). 
  3. ^ 3.0 3.1 3.2 3.3 OPEC 172nd Meeting concludes. OPEC (新聞稿). 2019-03-11 [2017-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7). 
  4. ^ 4.0 4.1 4.2 Comunicado Oficial [Official Statement] (新聞稿). Metropolitan District of Quito, Ecuador: Ministry of Energy and Non-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2020-01-02 [202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7) (西班牙語). 
  5. ^ Our Mission. OPEC.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1). 
  6. ^ 6.0 6.1 General Information (PDF). OPEC. May 2012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4-13). 
  7. ^ 7.0 7.1 Yergin, Daniel.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英語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1: 499–503. ISBN 978-0671502485. 
  8. ^ 8.0 8.1 尤金, 丹尼爾. 石油世紀: 億萬歲月積累黑金150年. 薛絢[譯] 初版. 台北市: 時報文化. 1991年10月. ISBN 957-13-0330-5. OCLC 813830720 (中文(臺灣)). 
  9. ^ Painter, David S. Oil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 (PDF). 美國歷史雜誌英語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2012, 99 (1): 24–39 [2013-05-04]. ISSN 0021-8723. doi:10.1093/jahist/jas07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0-10). 
  10. ^ Vassiliou, M.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 Scarecrow Press. 2009: 7. ISBN 978-0810862883. 
  11. ^ Styan, David. France and Iraq: Oil, Arms and French Policy Making in the Middle East. I.B. Tauris. 2006: 74. ISBN 978-1845110451. 
  12. ^ 12.0 12.1 Citino, Nathan J. From Arab Nationalism to OPEC: Eisenhower, King Sa'ud, and the Making of US-Saudi Relations. Bloomington: 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英語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4. ISBN 978-0-253-34095-5. 
  13. ^ Danielsen, Albert L. OPEC | Membership, Organization, History,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書. [2020-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英語). 
  14. ^ Skeet, Ian. OPEC: Twenty-Five Years of Prices and Politics. Cambridge: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88: 24 [2015-12-17]. ISBN 9780521405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15. ^ 15.0 15.1 15.2 Denning, Liam. How OPEC Won the Battle and Lost the War. Bloomberg News. 2016-06-01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2). 
  16. ^ Vassiliou, Mariu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 Scarecrow Press. 2009. ISBN 0-8108-5993-9. 
  17. ^ Kumins, Lawrence. Oil and the Economy. Energy Shock. 1975: 189. 
  18. ^ 18.0 18.1 18.2 Maugeri, Leonardo. The Age of Oil: The Mythology,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World's Most Controversial Resour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112–116 [2015-06-20]. ISBN 978-0-275-9900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1). 
  19.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4–1968, Vol. XXXIV: Energy Diplomacy and Global Issues, Document 266.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9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20. ^ Slavin, Barbara; Freudenheim, Milt; Rhoden, William C. The World; British Miners Settle for Less. 紐約時報. 1982-01-24 [2010-04-20]. 
  21. ^ British Economics and Trade Union politics 1973–1974. 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January 2005 [2015-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9). 
  22. ^ Europe car ban becoming a real traffic stopper. 芝加哥論壇報. 1973-11-26 [2016-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9). 
  23. ^ Frum, David. How We Got Here: The '70s. Basic Books. 2000: 313–318. ISBN 978-0-465-04195-4. 
  24. ^ Gas Fever: Happiness Is a Full Tank. 1974-02-18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2).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25. ^ Skidelsky, Robert. Keynes: The Return of the Master. Allen Lane. 2009: 116–126. ISBN 978-1-84614-258-1. 
  26. ^ Masouros, Pavlos 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 Stagnation: How Shareholder Value and Short-Termism Contribute to the Decline of the Western Economies. Eleve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3: 60–62. 
  27. ^ Energy Crisis (1970s). 歷史頻道. 2010 [2015-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28. ^ Horton, Sarah. The 1973 Oil Crisis (PDF). Pennsylvania Envirothon. October 2000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11). 
  29. ^ Oil Shock: The role of OPEC. Socialism Today. October 2000, (51) [2014-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30. ^ Aven, Petr; Nazarov, Vladimir; Lazaryan, Samvel. Twilight of the Petrostate. 2016-05-17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2).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31. ^ Tony Smith, Configurations of Power in North-South Relations since 1945.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31:1 (Winter 1977) p. 4
  32. ^ Timeline. Kuwait Fund. [2015-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33. ^ Oweiss, Ibrahim M. Economics of Petrodollars. Esfandiari, Haleh; Udovitch, A.L. (編). The Economic Dimensions of Middle Eastern History. Darwin Press. 1990: 179–199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34. ^ Hubbard, Ben. Cables Released by WikiLeaks Reveal Saudis' Checkbook Diplomacy.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6-21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35. ^ About Us. OFID. [2016-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3). 
  36. ^ The Agreement Establishing the OPEC Fund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DF). OPEC. 1980-05-27 [2016-01-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4-24). 
  37. ^ Shihata, Ibrahim F. I. The OPEC Fund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Formative Years. Taylor & Francis. 2010: 25 [2020-06-05]. ISBN 978-1-136-889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38. ^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United Nations. [2017-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39. ^ 39.0 39.1 39.2 Bellamy, Patrick. Carlos the Jackal: Trail of Terror. truTV.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40. ^ Carlos the Jackal | History, Attacks, & Captur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書.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8). 
  41. ^ Times, Clyde H. Farnsworth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Terrorists Raid Opec Oil Parley in Vienna, Kill 3. The New York Times. 1975-12-22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42. ^ Follain, John. Jackal: The Complete Story of the Legendary Terrorist, Carlos the Jackal. Arcade Publishing. 1998: 102 [2020-06-05]. ISBN 978-15597046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3). 
  43. ^ Anderson, Gary. 'Carlos the Jackal' jailed over 1974 Paris grenade attack. Sky News. 2017-03-28 [2017-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44. ^ OPEC Revenues Fact Sheet.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0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7). 
  45. ^ 45.0 45.1 OPEC Revenues Fact Sheet.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7-05-15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46. ^ Mouawad, Jad. Oil Prices Pass Record Set in '80s, but Then Recede.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3-03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7). 
  47. ^ Denning, Liam. It's Saudi Arabia's World. Big Oil Just Lives In It. Bloomberg News. 2016-05-18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 
  48. ^ Toth, Ferenc L.; Rogner, Hans-Holger. Oil and nuclear powe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DF). Energy Economics. January 2006, 28 (1): 1–25 [2015-12-30]. doi:10.1016/j.eneco.2005.03.0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12-03). 
  49. ^ Renewables in Global Energy Supply: An IEA Fact Sheet (PDF).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7-01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50. ^ Renewable Energy: World Invests $244 billion in 2012, Geographic Shif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新聞稿).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3-06-12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1. ^ Bromley, Simon. American Power and the Prospects for International Order. John Wiley & Sons. 2013: 95 [2015-12-30]. ISBN 9780745658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52. ^ 52.0 52.1 52.2 Robert, Paul. The End of Oil: The Decline of the Petroleum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a New Energy Order. New York: 霍頓·米夫林出版公司英語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03–104. ISBN 978-0-618-23977-1. 
  53. ^ Hershey Jr., Robert D. Worrying Anew Over Oil Imports. The New York Times. 1989-12-30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54. ^ 54.0 54.1 Al-Naimi, Ali. Out of the Desert. Great Britain: Portfolio Penguin. 2016: 201–210, 239. ISBN 9780241279250. 
  55. ^ Gaidar, Yegor. The Soviet Collapse: Grain and Oil (PDF). 美國企業研究院. 2007-04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Oil production in Saudi Arabia increased fourfold, while oil prices collapsed by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mount in real terms. As a result, the Soviet Union lost approximately $20 billion per year, money without which the country simply could not survive. 
  56. ^ McMaken, Ryan. The Economics Behind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研究所. 2014-11-07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High oil prices in the 1970s propped up the regime so well, that had it not been for Soviet oil sales, it's quite possible the regime would have collapsed a decade earlier. 
  57. ^ Brief History. OPEC.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8). 
  58. ^ Libya orders oil cuts of 270K bpd. Associated Press. 2008-12-30 [2015-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1). Libya has asked oil companies to slash production by 270,000 barrels per day. 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 told customers in letters dated Dec. 25 that it was cutting ... 10 to 15 percent of all types of ADNOC crude in February. Ecuadorean President Rafael Correa said the South American nation would suspend crude production by Italy's Agip and reduce quotas for other companies to comply with new OPEC cuts. 
  59. ^ 59.0 59.1 Energy & Financial Markets: What Drives Crude Oil Prices?.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4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60. ^ Report to Congress: United States Gulf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Assistanc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4. 1991 [2016-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61. ^ 61.0 61.1 Europe Brent Crude Oil Spot Price FOB (DOE). Quandl. [2016-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7). 
  62. ^ Ibrahim, Youssef M. Iraq Threatens Emirates and Kuwait on Oil Glut. The New York Times. 1990-07-18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63. ^ Taylor, J. 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 practice (PDF).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1993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1-16). 
  64. ^ Putting a Price on Energy (PDF). Energy Charter Secretariat. 2007: 90 [2016-01-01]. ISBN 978-905948046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3). 
  65. ^ 65.0 65.1 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OPEC. [2015-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66. ^ Iraq heads for OPEC clash over quota. UPI. 2010-02-05 [2016-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Iraq, a founding member of OPEC, has not had a production quota since 1998, when it was pegged at 1.3 million bpd to allow Saddam Hussein's regime to sell oil for food during U.N. sanctions imposed in 1990... Despite the success of the 2009 auctions, problems remain – mounting violence in the run-up to March 7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uncertainty over their outcome, and, probably more importantly, the absence of a long-delayed oil law that will define revenue-sharing and regulation of the industry. 
  67. ^ Dialogue replaces OPEC–IEA Mistrust (PDF). IEA Energy. 2014年11月, (7): 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5-02). 
  68. ^ Simmons, Greg. Dems Doubt Iraq Progress. Fox News. 2005-12-07 [2016-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69. ^ Oil price 'may hit $200 a barrel'. BBC News. 2008-05-07 [2016-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1). 
  70. ^ Masters, Michael W. Testimony (PDF). 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及政府事務委員會英語U.S. Senate Committee on Homeland Security and Governmental Affairs. 2008-05-20 [2016-01-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5-28). 
  71. ^ Tuttle, Robert; Galal, Ola. Oil Ministers See Demand Rising. Bloomberg News. 2010-05-10 [2016-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6). 
  72. ^ Opening address to the 159th Meeting of the OPEC Conference. OPEC (新聞稿). 2011-06-08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73. ^ Owen, Nick A.; Inderwildi, Oliver R.; King, David A. The status of conventional world oil reserves: Hype or cause for concern?. Energy Policy. August 2010, 38 (8): 4743–4749. doi:10.1016/j.enpol.2010.02.026. 
  74. ^ Al-Naimi, Ali. Saudi oil policy: stability with strength. Saudi Embassy. 1999-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6. 
  75. ^ Waldman, Peter. Saudi Arabia's Plan to Extend the Age of Oil. Bloomberg News. 2015-04-12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76. ^ Frei, Matt. Washington diary: Oil addiction. BBC. 2008-07-03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77. ^ 77.0 77.1 Saudis Vow to Ignore OPEC Decision to Cut Produ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9-11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78. ^ 78.0 78.1 78.2 OPEC Basket Daily Archives. OPEC. [2016-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1). 
  79. ^ Monthly Energy Review (PDF).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Figure 11.1a. 2017-05-25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17). 
  80. ^ Top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Shipping Industry: 3. OPEC and the oil men. Lloyd's List. 2014-12-12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81. ^ Krassnov, Clifford. US Oil Prices Fall Below $80 a Barrel.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1-03 [2014-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82. ^ 82.0 82.1 Smith, Grant; Rascouet, Angelina; Mahdi, Wael. OPEC Won't Cut Production to Stop Oil's Slump. Bloomberg News. 2015-12-04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83. ^ Inside OPEC room, Naimi declares price war on US shale oil. Reuters. 2014-11-28 [2016-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1). 
  84. ^ 84.0 84.1 Interview With Saudi Oil Minister Ali Naimi. 中東經濟調查英語Middle East Economic Survey. 2014-12-22, 57 (5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1). 
  85. ^ 彭博:国王逝世不影响沙特石油政策 油价维持低位. 參考消息網. 2015-01-23 [2020-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9) (中文(中國大陸)). 
  86. ^ 86.0 86.1 OPEC discord fuels further oil price drop. The Financial Times. 2015-12-07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87. ^ Country Analysis Brief: Libya (PDF).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5-11-19 [2016-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23). 
  88. ^ Despite Climate Concerns, OPEC Plans to Keep Pumping Oil While It Can.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05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8). 
  89. ^ OPEC ceiling falls in. Argus Media. 2015-12-07 [201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90. ^ Kalantari, Hashem; Sergie, Mohammed. Iran Says Post-Sanctions Crude Output Boost Won't Hurt Prices. Bloomberg News. 2016-01-02 [2016-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5). 
  91. ^ OPEC 169th Meeting concludes. OPEC (新聞稿). 2016-06-02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92. ^ Halligan, Liam. OPEC is very much alive as Saudis learn to tread softly. The Telegraph. 2016-06-04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8). 
  93. ^ OPEC Has Its Way as China Oil Output Cut by Most in 15 Years. Bloomberg News. 2016-06-13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94. ^ North America Rig Count. Baker Hughes. [2017-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2). 
  95. ^ 95.0 95.1 Jensen, Fergus; Asmarini, Wilda. Net oil importer Indonesia leaves producer club OPEC, again. Reuters. 2016-12-01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96. ^ OPEC Agrees to Cut Production in Drive to End Record Glut. Bloomberg News.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97. ^ OPEC 171st Meeting concludes. OPEC (新聞稿).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98. ^ Blas, Javier. The World's Biggest Oil Kingdom Reverses Course. Bloomberg News. 2016-10-20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99. ^ Hume, Neil. OPEC agrees on need for output cut. The Financial Times.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8). 
  100. ^ Russian Energy Minister Says Oil Cuts to Start in January. Bloomberg News. 2016-12-11 [2016-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3). 
  101. ^ OPEC Said to Break Bread With Shale in Rare Show of Detente. Bloomberg News. 2017-03-07 [2017-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7). 
  102. ^ Where OPEC+ Oil Production Stands Now - Bloomberg.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103. ^ OPEC Is Dead, Long Live OPEC+.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2). 
  104. ^ Russia backs gradual, managed exit from oil cuts with OPEC. Reuters. 2017-12-22 [201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6). 
  105. ^ OPEC to extend production cuts throughout 2018.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106. ^ Russia agrees with Saudi Arabia to extend OPEC+ oil output deal. Reuters. 2019-06-29 [2019-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107. ^ OPEC, allies agree to deepen oil output cuts. Reuters. 2019-12-05 [201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5). 
  108. ^ 108.0 108.1 Reed, Stanley. How a Saudi-Russian Standoff Sent Oil Markets Into a Frenzy.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3-09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0). 
  109. ^ Mufson, Steven; Englund, Will. Oil price war threatens widespread collateral damage. Washington Post.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6). 
  110. ^ US oil prices turn negative as demand dries up. BBC News. 2020-04-21 [202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11. ^ From The Economist Espresso: Minneapolis to disband its police force; New Zealand eliminates covid-19. [202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12. ^ 112.0 112.1 Reguly, Eric. Who will win the Saudi-Russia game of chicken in the new oil war? Russia's chances look good. The Globe and Mail Inc. 2020-03-10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6). 
  113. ^ Rees, Tom. Russia and Saudi Arabia wait for the other side to blink first in the oil price war.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Daily Telegraph. 2020-03-10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114. ^ 114.0 114.1 Tertzakian, Peter. This crude war is about a lot more than oil prices and market share. Financial Post. Postmedia. 2020-03-09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115. ^ 115.0 115.1 Powell, Naomi. 'Game of chicken': Saudis, Russians can wage an oil war for a long time — but at huge political cost. Financial Post. Postmedia. 2020-03-09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116. ^ Trump's Ultimate Weapon To End The Oil War.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17. ^ 117.0 117.1 117.2 International -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www.eia.gov. 美國能源資訊署. [202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118. ^ 118.0 118.1 Statute (PDF). OPEC. 2012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0-21). 
  119. ^ 119.0 119.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Population division". population.un.org.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9-11-09]. 
  120. ^ 120.0 120.1 "Overall total population"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9 Revision (xslx). population.un.org (custom data acquired via websit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9-11-09]. 
  121. ^ 121.0 121.1 Field Listing: Area.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122. ^ 122.0 122.1 International -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www.eia.gov.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9). 
  123. ^ Editorial, Reuters. Congo Republic becomes OPEC oil cartel's newest member. U.K.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2). 
  124. ^ Hayler, William B.; Keever, John M. American Merchant Seaman's Manual. Cornell Maritime Press. 2003: 14.3. ISBN 978-0-87033-549-5. 
  125. ^ 125.0 125.1 Alkhalisi, Zahraa. Qatar is pulling out of OPEC to focus on gas. cnn.com. 2018-12-03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3). 
  126. ^ Ecuador Set to Leave OPEC. The New York Times. 1992-09-18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 
  127. ^ Gabon Plans To Quit OPEC.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1-09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 
  128. ^ Angola joins Opec but production will rise. www.petroleum-economist.com. [202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129. ^ Indonesia to withdraw from OPEC. BBC. 2008-05-28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130. ^ 孫天仁. 印尼考虑退出欧佩克. 人民網. 2008-05-12 [2020-04-19]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131. ^ 149th Meeting of the OPEC Conference. OPEC (新聞稿). 2008-09-10 [2015-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132. ^ Qatar quit OPEC because of politics, not oil. The Economist. 2018-12-06 [2019-01-25]. ISSN 0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6). 
  133. ^ Qatar to withdraw from OPEC in Jan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3). 
  134. ^ Why is Qatar leaving OPE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135. ^ Stephan, Kueffner. Ecuador to Leave OPEC in January Amid Efforts to Boost Income. bnnbloomberg.ca. 2019-10-01 [201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6). 
  136. ^ 安哥拉宣布退出欧佩克-新华网. 新華網_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3-12-21 [202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2) (中文). 
  137. ^ 6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OPEC+.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38. ^ Cohen, Ariel. OPEC Is Dead, Long Live OPEC+. Forbes. [201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2). 
  139. ^ OPEC: Fifty Years Regulating Oil Market Roller Coaster. Inter Press Service. 2010-09-14 [2015-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140. ^ Noah, Timothy. Go NOPEC. Slate. 2007-07-10 [200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0). 
  141. ^ Noah, Timothy. Is Bremer a Price Fixer? Letting Iraq's oil minister attend an OPEC meeting may violate 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Slate. 2003-09-18 [2016-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2. ^ Iraq to Attend Next OPEC Ministerial Meeting. Arab News. 2003-09-17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143. ^ 127th Meeting of the OPEC Conference. OPEC (新聞稿). 2003-09-24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44. ^ Sudan awaiting decision on its OPEC membership application: minister. Sudan Tribune. 2015-10-22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145. ^ Lazarini, Jader. Exportador de petróleo, Brazil is invited to join OPEC, says Bolsonaro. Suno Notícias. 2019-10-30 [2020-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巴西葡萄牙語). 
  146. ^ Joining Opep is not an option for Brazil, says Petrobras. InfoMoney. 2019-12-05 [2020-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巴西葡萄牙語). 
  147. ^ Gülen, S. Gürcan. Is OPEC a Cartel? Evidence from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Tests (PDF). The Energy Journal. 1996, 17 (2): 43–57. doi:10.5547/issn0195-6574-ej-vol17-no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9-16. 
  148.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崔, 書鋒; 吳, 漢洪. 卡特尔. 产业组织经济学和竞争法律术语解释.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6年11月: 21 [2020-05-05]. ISBN 7-5017-7723-3. OCLC 1825620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中文(中國大陸)). 
  149. ^ The Global Energy Scene (PDF). OPEC Bulletin. June–July 2012, 43 (5): 24–41 [2016-04-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9-09). 
  150. ^ Browning, Edgar K.; Zupan, Mark A. The Prisoner's Dilemma and Cheating by Cartel Members. Microeconomics: Theory & Applications 8th. Wiley. 2004: 394–396 [2016-09-05]. ISBN 978-0471678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151. ^ Colgan, Jeff. OPEC, the Phantom Menace. Washington Post. 2014-06-16 [2016-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152. ^ Van de Graaf, Thijs. Is OPEC dead? Oil exporters, the Paris agreement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carbon world (PDF). 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2016, 23: 182–188 [2019-09-25]. doi:10.1016/j.erss.2016.10.005. hdl:1854/LU-81371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25). 
  153. ^ Farah, Paolo Davide; Cima, Elena. Energy Trade and the WTO: Implications for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OPEC Carte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eptember 2013, 16 (3): 707–740. SSRN 2330416 . doi:10.1093/jiel/jgt024. 
  154. ^ Weil, Dan. If OPEC Is a Cartel, Why Isn't It Illegal?. Newsmax. 2007-11-25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1). 
  155. ^ Joelson, Mark R.; Griffin, Joseph P. The Legal Status of Nation-State Cartels Under United States Antitrust and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 1975, 9 (4): 617–645. JSTOR 40704964. 
  156. ^ Learsy, Raymond J. NOPEC ('No Oil Producing and Exporting Cartels Act'): A Presidential Issue and a Test of Political Integrity. Huffington Post. 2012-09-10 [2016-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Varied forms of a NOPEC bill have been introduced some 16 times since 1999, only to be vehemently resisted by the oil industry. 
  157. ^ Palley, Thomas I. Lifting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Foreign Service Journal. December 2003 [2016-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158. ^ Ross, Michael L.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the Resource Curse?.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May 2015, 18: 239–259. doi:10.1146/annurev-polisci-052213-040359. 
  159. ^ Kessler, Oren. The Middle East's Conflicts Are About Religion. 2016-02-13 [2016-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160. ^ Motadel, David. 'Defending the Faith' in the Middle East.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5-24 [2016-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8). 
  161. ^ Mattar, Philip (編).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Encyclopedia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3 2nd. Detroit: Gale /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4 [2016-04-10]. ISBN 978-00286576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162. ^ History of the 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 JODI. [2015-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2). 
  163. ^ World Oil Outlook. OPEC. [2015-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164. ^ 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 OPEC. [2015-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7). 
  165. ^ OPEC Bulletin. OPEC. [2015-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166. ^ Oil markets explained. BBC News. 2007-10-18 [2016-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167. ^ Razavi, Hossein. The new era of petroleum trading: spot-oil, spot-related contracts, and futures markets (PDF). The World Bank. April 1989: 65–69 [2017-02-04]. ISBN 978-0-8213-1199-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05). 
  168. ^ George, Rebecca; Breul, Hannah. Benchmar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icing crude oil - Today in Energy. www.eia.gov. 美國能源資訊署. 2014-10-28 [2020-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169. ^ Brent crude and other oil price benchmarks. Reuters. 2011-04-05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170. ^ OPEC : OPEC Basket Price. OPEC. [2020-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5). 
  171. ^ 'Effective' OPEC Spare Capacity: Reality-Based Data (PDF). IEA Energy. November 2014, (7): 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5-02). 
  172. ^ 3 billion barrel cushion. Oil Market Report. 2015-11-13 [2015-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173. ^ IEA statement on global oil markets - News. IEA. 2019-04-23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延伸閱讀

編輯
  • Evans, John (1986). OPEC, Its Member States and the World Energy Market. ISBN 978-0810321489.
  • Fesharaki, Fereidun (1983). OPEC, the Gulf, and the World Petroleum Market: A Study in Government Policy and Downstream Operations. ISBN 9780367281939.
  • Licklider, Roy. The Power of Oil: The Arab Oil Weapon and the Netherland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88, 32 (2): 205–226. JSTOR 2600627. doi:10.2307/2600627. 
  • Painter, David S (2014). "Oil and geopolitics: The oil crises of the 1970s and the cold w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Historische Sozialforschung. 186–208.
  • Skeet, Ian (1988). OPEC: Twenty-five Years of Prices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P. ISBN 978-0521405720
  • Yergin, Daniel (1991).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ISBN 978-143911012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