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記述了今蘇丹共和國的歷史,蘇丹北部和中部主要由高加索人種中的含米特人種組成,南部(南蘇丹)主要由黑人組成[1]

史前

編輯

在公元前七千年,新石器文明已經出現於此。原始人民居住在泥磚的村莊,從事着打獵和捕魚的活動。在公元前5000年,從乾旱的撒哈拉的人們遷入尼羅河谷,從事着農業活動。

蘇丹的早期歷史記載來源於古埃及。在約前2700至前2180年,埃及對南方的努比亞鄰居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幾個世紀過後,這裏與埃及的貿易發展。在古王國時代,埃及的軍事人員經常進入此地。在中王國時代(前2100-前1720年),埃及在此建立一些永久性的要塞。這些要塞沿着尼羅河形成一個網絡。公元前8世紀,努比亞人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庫施王國。公元前750年,庫施國王卡什塔(Kashta)將國境沿尼羅河北推至阿斯旺一帶,其後的庫施王皮耶(Painkhy)將整個上埃及地區征服,到了皮耶的兄弟沙巴卡登上庫施王位,沙巴卡在公元前712年將整個下埃及也征服並將首都從納帕塔遷至孟菲斯,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庫斯人在上下埃及的統治持續了51年。
公元前671年,亞述大舉入侵庫施,並將庫施首都孟菲斯攻克,庫施王塔哈爾卡多次反攻也未能奪回孟菲斯。
公元前664年,塔哈爾卡去世,其子坦沃塔瑪尼繼位。
公元前661年,亞述攻佔上埃及的首府底比斯,至此努比亞人的庫施王國被逐出埃及地區,退回納帕塔[2]
公元前591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普薩美提克二世出兵洗劫了納帕塔,標誌着庫施重新征服埃及的努力歸於失敗。

公元前530年左右,庫施王國南遷都至麥羅埃(Meroë),從此,庫施王國又被稱為麥羅埃王國。
在麥羅埃時期,庫施利用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了煉鐵業,並與古希臘的商人通過紅海開展貿易,他們還發展了自己的文字麥羅埃文,不再使用古埃及的聖書體象形文字。庫施也將注意力轉向南方,向南方擴張至喀土穆一帶。
公元前23年,羅馬帝國為了報復庫施在公元前30年對上埃及的入侵,出兵入侵努比亞,將納帕塔攻克並夷為平地,後來經過努比亞人2年的抵抗,羅馬與庫施簽署和約後退出庫施[3]
4世紀,麥羅埃的統治者們發生內訌,削弱了國家的防衛力量,公元350年,庫施被強大起來的阿克蘇姆王國所消滅。

中世紀

編輯

基督教努比亞

編輯

6世紀中葉,從北方的埃及與南方的阿克蘇姆大規模傳入基督教,並成為努比亞地區的正式宗教。不久以後,努比亞出現了三個基督教國家,分別是北部的諾巴德(Nobates)、中部的墨庫拉(Muqurra)和南部的阿勒瓦(Alwa)。諾巴德都於Fara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墨庫拉以棟古拉為都,故又稱棟古拉王國;阿勒瓦建都索巴[4]
最早對於努比亞基督教諸王國的參考存於公元6世紀希臘與埃及科普特的作者對於努比亞國王轉變至基督教的記載。作為一個傳統,在大約公元540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奧多拉皇后派遣的傳教團抵達努比亞,並開展傳教佈道活動。

基督教努比亞諸王國存在了幾個世紀,並於9-10世紀在繁榮程度和軍事力量上達到頂峰。然而阿拉伯穆斯林人於公元641年征服埃及,並展示出對於基督教努比亞王國的威脅。Nobatia和穆庫拉在公元700年之前融合成Dunqulah王國。阿拉伯人最終減少軍隊以放棄威脅。阿拉伯穆斯林統治埃及以及對於埃及基督教徒的迫害使得努比亞王國與科普特族長交流以及獲得埃及訓練的神職人員的困難。
公元642年和公元651年,阿拉伯人兩度入侵努比亞,入侵者深入至棟古拉一帶並摧毀了棟古拉的基督教大教堂,不過在努比亞的基督教諸王國聯合反抗下,阿拉伯人並未能征服努比亞,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的埃及總督與南方的努比亞諸國簽訂了《巴克特(Baq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條約》,後經多次修改,條約效力持續了六百多年[5]
公元1276年,埃及馬木路克蘇丹國攻滅了墨庫拉(Muqurra)王國。
公元1315年,阿勒瓦(Alwa)王國滅亡[6]

蘇丹的伊斯蘭化

編輯
 
森納爾(蘇丹東南)的大清真寺,於17世紀建造

641年,阿拉伯人佔領埃及,並從阿拉伯半島帶入了伊斯蘭教。651年,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埃及開始侵入努比亞。之後,阿拉伯穆斯林從埃及和阿拉伯半島等地大規模移民至蘇丹,並不斷向土著黑人施壓,伊斯蘭教便逐漸在大部分地區佔據優勢。13世紀,埃及以武力襲擊南方。1276年穆庫拉國亡,阿爾瓦亦漸趨衰落。
15世紀末,豐吉人在吉齊拉地區游牧。後其領袖奧瑪爾·冬卡與北部阿拉伯人首領阿卜杜拉·詹馬聯合。1485年,奧瑪爾·冬卡建立芬吉蘇丹國,首都森納爾。1761年,科爾多凡總督、哈馬傑人阿布·利凱立克起兵反叛,廢除國王,立國王之子為傀儡。王權落入哈馬傑人大臣手中。

 
1800年的蘇丹南部

1596年,富爾人蘇萊曼·索龍(Sulayman Solong)建立了達爾富爾蘇丹國,定都法希爾,與芬吉蘇丹國爭奪科爾多凡地區的控制權[7]
1618-1620年,埃塞俄比亞入侵芬吉蘇丹國,掠奪法希爾。
1730與1744年,芬吉蘇丹國兩度擊敗入侵的埃塞俄比亞軍隊。
1747與1770年,芬吉蘇丹國兩度攻佔科爾多凡地區。
1820年,埃及攻佔棟古拉
1821年,埃及攻佔芬吉蘇丹國首都森納爾,芬吉蘇丹國滅亡[8]

 
埃及強人總督穆罕默德·阿里於1820-1821年征服蘇丹,此為1830年代其治下的埃及王國(名義上為鄂圖曼帝國領土)的極大疆域

19世紀

編輯

埃及統治下蘇丹

編輯
 
致力將將埃及和蘇丹現代化的埃及世襲總督(實際的埃及國王,但名義上仍臣服鄂圖曼)伊斯梅爾帕夏,於1863-1879年在位

1821年,名義上臣服於奧斯曼帝國的埃及阿里王朝,使用先進的歐洲武器再次佔領努比亞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羅河。
1874年,埃及佔領加札爾河達爾富爾地區。

1873年,埃及總督赫迪夫邀請戈登出任蘇丹赤道省的總督。1876年,戈登任整個蘇丹的總督。他在蘇丹的六年間,致力於打擊奴隸貿易。1880年,戈登遞交辭呈,離開蘇丹。在他的繼任拉烏夫治下,蘇丹的奴隸貿易又恢復了過去的規模。

馬赫迪起事

編輯
 
短暫推翻埃及統治的蘇丹英雄──穆罕默德·艾哈邁德,在1881-1885年統治蘇丹

1881年8月,蘇丹宗教領袖穆罕默德·艾哈邁德宣佈自己是馬赫迪(救世主),號召人民進行「聖戰」,驅逐外國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1883年11月,反抗軍集中4萬多優勢兵力,一舉殲滅英軍1萬多人。英國重新起用戈登,戈登再次回到蘇丹。1884年2月18日,戈登抵達喀土穆。一個月後,馬赫迪軍隊完成對喀土穆的包圍。1885年1月26日,反抗軍攻陷首都喀土穆,殺死戈登。1885年6月,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約1846—1899)繼位,稱哈里發(伊斯蘭教國家元首),他建立了統一的伊斯蘭封建國家──馬赫迪王國,首都恩圖曼。
馬赫迪王國滅亡後,1898年9月,富爾蘇丹國的蘇丹阿里·第納爾(Ali Dinar)自立並宣佈收回達爾富爾的統治權並以奧斯曼帝國為宗主國,英國在阿里·第納爾每年向埃及進貢為前提下承認富爾蘇丹國,1914年,富爾蘇丹國響應奧斯曼帝國的號召向同盟國宣戰,英國隨即派兵消滅富爾蘇丹國,1916年,英國將達爾富爾併入蘇丹[9]

歐洲人的統治(1896——1955年)

編輯

1896年,英國殖民軍再次向蘇丹發動進攻。
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英國重佔蘇丹。阿卜杜拉率殘部退守科爾多凡省,直至戰死。9月英軍在恩圖曼戰役中獲勝。
1899年1月,英國與埃及簽訂《英埃關於共管蘇丹的協定》,英埃共管蘇丹,蘇丹總督由英國人擔任,只在名義上由埃及任命。3月,英法兩國就中非地區的勢將范圍達成協議。
1902年,英國與埃塞俄比亞簽訂條約,確定了蘇丹與埃塞俄比亞的邊界。
1909年,英國與比利時簽訂條約,確定了蘇丹與比屬剛果之間的邊界。
1940年夏,意大利入侵蘇丹,攻佔了卡薩拉,次年1月,蘇丹重奪卡薩拉。
1945年底,蘇丹民族黨成立,主張通過與英國協商獲得獨立。
1948年,蘇丹人民抵制殖民當局所組織的立法會議選舉。工人不斷展開大規模罷工。
1950年11月蘇丹工會聯合會成立。
1951年10月埃及宣佈廢除1899年英埃共管蘇丹協定,蘇丹人民示威遊行,要求英國撤軍和蘇丹獨立。
1954年1月民族聯盟合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組成蘇丹民族政府。
1955年12月蘇丹議會上下院通過宣佈獨立的決議。12月31日議會通過臨時憲法。南、北蘇丹衝突,第一次蘇丹內戰爆發。

獨立時代

編輯

第一屆文官政府與第一次蘇丹內戰

編輯

1954年,蘇丹自治政府成立。 1955年8月18日,南方的一些部隊在托里特發動兵變,但很快被鎮壓,很多不願投降的士兵躲藏了起來。 1953年2月,英國和埃及達成協議,給予蘇丹自治政府和自決權。始於1954年的議會召開標誌着蘇丹從過渡時期邁向獨立。1956年1月1日,蘇丹正式宣佈獨立,成立蘇丹共和國。

阿布德軍政府

編輯

1958年11月17日,文官政權被兵變所推翻,大權由易卜拉欣·阿布德(Ibrahim Abboud)掌控。
蘇丹大力推行阿拉伯化,同時壓制南方的基督教勢力,1962年5月,蘇丹頒佈意在限制南方基督教勢力的《傳教士法》,南方出現了反政府的「阿爾亞尼亞運動」(Anya Nya ,一種毒藥名稱),其中一些人組織了遊擊隊,開始武裝反叛。
1964年2月,蘇丹下令驅逐南方的外國傳教士及鎮壓南方的基督教士。
1964年10月28日,阿布德政府倒台。

第二屆文官政府

編輯

阿布德政府在10月28日倒台後,蘇丹成立過渡政府,並按照1956年的憲法運作。
1965年3月,蘇丹全國大選後,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哈古卜(Mohammed Ahmed Mahgoub)出任總理。
1966年7月,馬哈古卜因議會的不信任表決而辭職,新總理由薩迪克·馬赫迪出任。
1967年3月,薩迪克政府倒台,馬哈古卜重又出任總理。
1968年,馬哈古卜政府出現危機,馬哈古卜解散了議會,同年4月進行新的選舉,大選後,馬哈古卜出任總理[10]
1969年5月25日,加法爾·尼邁里上校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改國名為「蘇丹民主共和國」。

尼邁里掌權後,宣佈停止憲法及禁止政黨活動,1969年11月,尼邁里出任總理,不久對蘇丹共產黨進行了清洗行動。
1971年7月19日,蘇丹共產黨的殘餘人員發動了一場未遂政變,一度俘獲了尼邁里。政變被平定後,尼邁里再度對蘇丹共產黨進行了清洗,處決了一些人。
1971年9月,尼邁里在全民投票中當選為總統,任期六年,同年,南蘇丹解放運動(Southern Sudan Liberation Movement)成立。

第一次蘇丹內戰的結束

編輯

1972年,蘇丹和南蘇丹解放運動在亞的斯亞貝巴會談,3月27日,雙方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協定》,結束了長達27年的第一次蘇丹內戰
1973年,蘇丹制定了新憲法。 1977年,尼邁里再次當選總統[11]

第二次蘇丹內戰爆發

編輯

1983年,尼邁里決定終止《亞的斯亞貝巴協定》,同年6月5日,加法爾·尼邁里將南方地區分赤道、加札爾河、上尼羅三省並取消了南方的自治地位,同年9月,尼邁里頒佈了後來被稱為「九月法令」的若干法令,內容主要是在全國全面實施伊斯蘭法的法令,該法令引起了由非穆斯林為主體的南方人的憤恨[12],同年年底,北、南蘇丹再度衝突,第二次蘇丹內戰爆發。後來尼邁里政府雖然倒台,但歷屈政府並沒有停止「九月法令」。

達哈卜的過渡軍政府

編輯

1985年4月6日,阿布德·拉赫曼·蘇瓦爾·達哈卜(Abd al Rahman adh Dhahab)將軍乘尼邁里外訪美國時,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尼邁里政權,成立過渡軍事委員會。1985年12月15日,將國名改回「蘇丹共和國」。1986年,蘇丹舉行大選,薩迪克·馬赫迪出任總理,達哈卜將政權交還給民選的薩迪克政府。

薩迪克文官政府

編輯

1988年11月,薩迪克政府和南方反政府組織在亞的斯亞貝巴簽署和解協定,內容包括停火、涷結伊斯蘭法在南方的施行等等。
1989年6月30日,在薩迪克政府對「九月法令」的廢除表決前24小時,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上校發動政變,推翻薩迪克政府。

巴希爾推翻薩迪克政府後,成立了一個由15人組成的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 for National Salvation),並實行黨禁,實行嚴格的新聞控制。
1991年1月,巴希爾政府宣佈除了南方外,全國實行伊斯蘭法[13]
1993年10月16日,巴希爾就任總統。
1996年3月6日,巴希爾再次當選總統,4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對蘇丹實施制裁。
1997年11月4日,美國對蘇丹實施經濟制裁。
1998年8月20日,美國空襲喀土穆

第二次蘇丹內戰結束

編輯

2000年12月,巴希爾連任總統。2003年7月,達爾富爾衝突爆發。2005年1月,蘇丹與南方反政府武裝達成和平協定,第二次蘇丹內戰結束。7月,巴希爾再次連任總統。
2010年4月11日,舉辦24年來的第一次全國大選,雖然選舉公正性備受質疑,但被視為轉型為民主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南蘇丹獨立的一進程。
2010年4月26日,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在11日至15日舉行的蘇丹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

南蘇丹獨立

編輯

2011年1月9日舉行南蘇丹獨立公投,98.83%有效票贊成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正式獨立,成為一個新的主權國家。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的蘇丹,在南蘇丹獨立後,面積已縮減至188萬餘平方公里。

近況

編輯

2019年4月,巴希爾下台。[14]2021年10月25日,蘇丹爆發軍事政變。2023年4月蘇丹發生內戰。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劉鴻武《蘇丹》2008:32
  2. ^ 劉鴻武《蘇丹》2008:88
  3. ^ 劉鴻武《蘇丹》2008:91
  4. ^ 劉鴻武《蘇丹》2008:95
  5. ^ 劉鴻武《蘇丹》2008:97-98
  6. ^ 劉鴻武《蘇丹》2008:453
  7. ^ 劉鴻武《蘇丹》2008:103
  8. ^ 劉鴻武《蘇丹》2008:454
  9. ^ 劉鴻武《蘇丹》2008:115-116
  10. ^ 劉鴻武《蘇丹》2008:124-132
  11. ^ 劉鴻武《蘇丹》2008:134-138
  12. ^ 劉鴻武《蘇丹》2008:139-140
  13. ^ 劉鴻武《蘇丹》2008:139-143
  14. ^ Omar al-Bashir ousted: How Sudan got here. BBC News. 11 April 2019 [21 April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April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