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西王母籌[1],也叫「傳行西王母籌」[1]、「傳行詔籌」[2]、「行詔籌」[3]、「行籌」[4]、發生於漢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當年春季,出現了大旱,此前又有地震、日食等災異[4][5]。在該年的正月到三月間,關東的民眾突然驚惶奔走,他們手持一枚「稾」[6]或「棷」[7],互相傳遞,說這枚「稾」是「行西王母詔籌」,道路上手持「行西王母詔籌」的人數達「千數」。這些人有的披髪赤腳,有的連夜衝擊關卡,有的翻越城墻,有的騎馬駕車奔馳,共經歷二十六個郡國而到達京師長安。當年夏季,關東民眾和長安民眾聚集在里巷、阡陌,設置博具,用歌舞來拜祠西王母。還有人在夜晚持火上屋,敲鼓呼號,在月下向西王母禱告。祭拜西王母的民眾傳書說:西王母告訴百姓,佩戴此書者可以不死;如果不信,在門樞下會看到白髮(指的是西王母)。該事件到當年秋季止歇[3]

背景

編輯

漢朝人認為,西王母主宰長生,能夠賜福解難。傳說西王母有不死之藥。漢景帝時,劉安及其賓客所撰《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 漢武帝時,司馬相如所撰《大人賦》曰:「吾乃今日睹西王母……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雖濟萬世不足以喜。」而在《太平經·師策文》提到「樂莫樂乎長安市,使人壽若西王母,比若四時周反始,九十字策傳方士」,可能是關東群眾前往長安的原因。建平四年出現的一系列災異造成了關東民眾的恐慌,民眾奮力趕到長安,奉達西王母的詔籌和旨意,將避禍的希望寄託於主宰長生的西王母,企盼她的庇護和拯救。

影響

編輯

事件發生後,朝野震動,因為事件突然發生,又緣由又似乎不明,且未見結果,故時人多稱這場騷動是民眾「訛言行籌」[4],該事件成為一部分官員批評時政的依據。丞相王嘉就認為事件的發生與漢哀帝寵幸董賢而引起[8]杜鄴認為這一事件與漢哀帝祖母傅太后干政有關:"《春秋》災異,以指象為言語""西王母,婦人之稱。""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今外家、傅並侍帷幄,佈於列位,有罪惡者不坐辜罰,亡功能者畢受官爵""指象昭昭,以覺聖朝。" 杜鄴認為「西王母」、「白髮」等徵兆的含義,是「婦人之稱」,是「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等[9]。但在王莽執政後,則將該事件和太皇太后王政君聯繫在一起,把「行西王母詔籌」解釋為王政君「獲西王母之應,神靈之徵」,說她是安佑漢室的女主[10]。王莽稱帝後,又解釋說「世傳行詔籌,為西王母共具之祥」是王政君的瑞應,昭示其「當為歷代母」[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漢書》卷11:關東民傳行西王母籌,經歷郡國,西入關至京師。
  2. ^ 《漢書》卷26: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驚動,讙曄奔走,傳行詔籌祠西王母,又曰「縱目人當來」。
  3. ^ 3.0 3.1 《漢書》卷27: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驚走,持稾或棷一枚,傳相付與,曰行詔籌。道中相過逢多至千數,或被發徒踐,或夜折關,或逾牆入,或乘車騎奔馳,以置驛傳行,經歷郡國二十六,至京師。其夏,京師郡國民聚會裏巷仟佰,設張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傳書曰:「母告百姓,佩此書者不死。不信我言,視門樞下,當有白髮。」至秋止。
  4. ^ 4.0 4.1 4.2 《漢書》卷85:然嘉瑞未應,而日食、地震,民訛言行籌,傳相驚恐。
  5. ^ 《漢書》卷11:四年春,大旱。
  6. ^ 說文·禾部》:「稈也。」
  7. ^ 說文·木部》:「木薪也。」
  8. ^ 《漢書》卷86:(王)嘉復奏封事曰:.......詔書罷菀,而以賜(董)賢二千餘頃,均田之制從此墮壞。奢僭放縱,變亂陰陽,災異眾多,百姓訛言,持籌相驚,被發徒跣而走,乘馬者馳,天惑其意,不能自止。或以為籌者策失之戒也。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譏。
  9. ^ 《漢書》卷27:是時帝祖母傅太后驕,與政事,故杜鄴對曰:「春秋災異,以指象為言語。籌,所以紀數。民,陰,水類也。水以東流為順走,而西行,反類逆上。象數度放溢,妄以相予,違忤民心之應也。西王母,婦人之稱。博弈,男子之事。於街巷仟伯,明離闑內,與疆外。臨事盤樂,炕陽之意。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門,人之所由;樞,其要也。居人之所由,制持其要也。其明甚者。今外家丁、傅並侍帷幄,佈於列位,有罪惡者不坐辜罰,亡功能者畢受官爵。皇甫、三桓,詩人所刺,春秋所譏,亡以甚此。指象昭昭,以覺聖朝,柰何不應!」
  10. ^ 《漢書》卷八十四:(王)莽於是依《周書》作《大誥》,曰:.......太皇太后肇有元城沙鹿之右,陰精女主聖明之祥,配元生成,以興我天下之符,遂獲西王母之應,神靈之徵,以祐我帝室,以安我大宗,以紹我後嗣,以繼我漢功。
  11. ^ 《漢書》卷98:(王)莽乃下詔曰:....予伏念皇天命予為子,更命太皇太后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協於新、故交代之際,信於漢氏。哀帝之代,世傳行詔籌,為西王母共具之祥,當為歷代母,昭然著明。於祗畏天命,敢不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