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石經幢
金頂石經幢,又稱寶坻石幢,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華北地區保留下來的三座遼宋時期經幢之一,遼聖宗開泰年間建成,位於天津市寶坻區老縣城中央,海濱街道學街與北街交口處,是全城地勢最高點。
金頂石經幢 | |||||
---|---|---|---|---|---|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天津市寶坻區海濱街道學街與北街交口處 |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
時代 | 遼朝 | ||||
編號 | 2-7 | ||||
認定時間 | 1991年8月2日[1] | ||||
|
寶坻石幢通高11.6米,共由三層方形台基、兩層須彌座、六層石幢體和一層寶頂組成。
石幢共七層,除去寶頂一層,一二、三四、五六每一組的上層與下層的比例皆非常接近黃金比例0.618,石幢的一、二層周匝均有8根石柱支撐,在華北地區現存的石幢中尚為孤例。
歷史
編輯遼聖宗開泰年間建成。遼道宗清寧六年(1060年)重修。[2]明英宗正統明正統三年戊午(1438)至正統四年己未(1439)發生的兩次地震使石幢被損壞。正統六年(1441)重新修葺。清聖祖康熙十八年己巳(1679)地震,石幢傾碎。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清穆宗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因天津地震受損。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重修石幢,並重刻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石幢記》,且在石幢第四級鐫《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在第五、六級復雕佛像;寶蓋四匝雕獸頭和仿絲縷垂幔紋飾;最上一層雕瓦檐圖案,再上是蓮台,中立鑄鐵幡杆,頂置如意寶珠。還在第一、二級幢身的周圍增加八根石柱,其中第一級雕蟠龍,五條合嘴,三條張嘴。[3]1956年,寶坻縣人民政府對其修葺加固。1966年,被紅衛兵摧毀。
1988年,由天津市文化局撥款十一萬元,尋原構件重修。[4]1991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6月,因石幢向東南偏斜,寶坻區文化廣播影視局委託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了《石經幢修繕工程勘察設計方案》。2019年,根據方案對其修葺加固。[5]
建築
編輯寶坻石幢通高11.6米,共由三層方形台基、兩層須彌座、六層石幢體和一層寶頂組成,一二、三四、五六每一組的上層與下層的比例皆非常接近黃金比例0.618,石幢的一、二層周匝均有8根石柱支撐,在華北地區現存的石幢中尚為孤例。
台基最下兩層為1988年重修時後加,以便群眾欣賞觀瞻。第三層台基周身刻有佛本生故事28幅,現遺失8幅半,遺失部分以素面石塊替代,最近又尋回殘片1幅半。剩餘19幅半大部分保存完好,每幅皆有標題,敘述釋迦牟尼生平故事。可辨的標題有「菩薩騎象托應之處」「摩耶夫人得夢之處」「九龍灌頂之處」「太子入學之處」「與惡友相撲之處」「太子與惡友斬竹之處」「太子東門見老之處」「……寮秉照太子之處」「太子馬鞭指孕之處」「涅槃」「往靈山覓太子之處」等。台基上為兩層八邊形須彌座,飾以仰蓮,均為後作。一、二層各有8根石柱圍繞滿刻佛像的石幢體,據史料記載為清光緒年間加建,形制獨特。現存部分為1988年重修時後建。一層幢體為同時期後建,浮雕較淺。二層幢體為原建,其雕刻古樸精美。三層刻有清康熙重修石幢時所作的《重修石幢記》,據記載為清光緒元年(1875)重修時後刻。四層現為1988年後作的素面石,據資料推測其原刻應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的咒語部分。五、六層及寶頂除五層頂獸頭華蓋一部分為原件,其餘均為1988年重修時後建,據老照片所示,五層周身刻有佛像,頂層幢檐下系有風鈴。
參考資料
編輯- ^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國法院網. 1982-07-09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8).
- ^ 冀洛源. 辽南京地区城镇中的经幢三例. 文物. 2013, (6). doi:10.13619/j.cnki.cn11-1532/k.2013.06.004.
- ^ 張書穎. 宝坻石经幢. 文物鑑定與鑑賞. 2019, (03): 023–025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6).
- ^ 寶坻縣誌編修委員會. 《宝坻县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5-05.
- ^ 天津市寶坻區文化旅遊局. 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加强石经幢修缮工程论证工作 科学有效指导修缮工程.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政府.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