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老街
頭城老街即有「開蘭第一街」之稱、古名「頭圍街」的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其範圍是從該街的「南門福德祠」到「北門福德祠」之間約長600公尺的部分[1]。該街大致成南北走向,依靠東邊的頭城港與北邊通往烏石港的港道發展起來,曾為繁華的貨物集散中心,但後來因為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年)的洪水影響了頭城港與陸運取代海運等因素而沒落[2]。今在頭城老街上,有數座古蹟與老廟,此外還有珍貴的老榕樹[3]。
地點 | 中華民國(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 |
---|
沿革
編輯宜蘭地區過去為噶瑪蘭族三十六社的居住地,由於有中央山脈與住在三貂角的凱達格蘭族阻隔,所以漢人勢力直到清嘉慶元年(1796年)才在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人士下進入此區。而其第一個據點稱為「頭圍」,又有「頭城」、「開蘭第一城」的稱呼。[2]
由於最初蘭陽平原對外交通仰賴海運的關係,所以最初漢人是以到道光六年(1826年)才成為正式港口的烏石港作為出入門戶。1776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4]。而烏石港因泥沙淤積而沒落後,頭圍港取代了該港的地位。之後雖然陸運取代了海運,但頭城地區仍然是蘭陽平原北部的政經中心與鐵路運輸要點,直到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年)的大水等因素才沒落。[2]
老街特色
編輯道路只有六米寬的和平老街,有「名人街」稱呼,鴻海老臣、夏普社長的戴正吳、以及裕隆副董事長陳國榮等企業家、宜蘭第一位民選縣長盧纘祥、第四屆老縣長林才添、第一屆國大代表蕭清海、宜蘭第一位女縣議員林吳寶桂、文學家李榮春等名人。
由南到北
參考來源
編輯- ^ 沈文台. 台灣老街地圖 二版一刷. 台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2006年3月: 26-29頁. ISBN 986-7415-90-6.
- ^ 2.0 2.1 2.2 黃沼元. 台灣的老街.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6年4月: 32-35頁. ISBN 957-28031-1-5.
- ^ 頭城和平街大榕樹.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自然保育網. 2005-11-04 [2010-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臺灣)).
- ^ 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