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拱橋
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的橋
三峽拱橋(又名三峽虹橋、三峽舊橋)為一座台灣新北市三峽區市區[1],跨越三峽河的橋樑,其建造於1932年[1],1933年竣工[1],在當年是對外重要的通道[1]。曾供車輛雙線道通行[2],在 2019年與2020年間的修復工程後,改為雙向機車道與行人通行道的配置[3]。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梅樹曾於 1933 年繪製「生命」、「三峽春曉」等作品,便以三峽拱橋為內容。[4]
三峽拱橋 | |
---|---|
座標 | 24°56′04″N 121°22′26″E / 24.93449°N 121.37382°E |
承載 | 雙向各一機車車道和行人路 |
跨越 | 三峽河 |
地點 |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 |
官方名稱 | 三峽拱橋 |
其他名稱 | 虹橋 |
維護單位 | 新北市政府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拱橋 |
全長 | 93米(305英尺) |
闊度 | 5米(16英尺) |
歷史 | |
開通日 | 1933年6月28日(91年173天) |
統計 | |
通行費 | 免費 |
地圖 | |
三峽拱橋 | |
---|---|
位置 |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 |
建成時間 | 日本昭和七年(1933年) |
公眾參觀 | 開放時間:全日 參觀費用:免費 |
官方名稱 | 三峽拱橋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橋樑 |
詳細登錄資料 |
建造背景
編輯橋樑由日本設計師杉村莊一所設計,興建完成後是三峽境內最長的公路橋,建設費用多達「49,000」大錢,全長共93公尺。
然而在人口快速成長後,三峽拱橋已不敷使用,因此在1978年,於三峽河下游數十公尺處另外興建了三峽大橋,分散三峽拱橋的使用量。
歷史
編輯設計
編輯三峽拱橋以特殊的三個相連彩虹為設計理念[1],呈虹弧形,故亦稱「虹橋」[1],外形優雅簡鍊。裝飾造型為昭和年間風行之「Art-Deco」新藝術風格,其燈柱外觀以當時流行之裝飾藝術造形設計,具時代性的設計風格,為臺灣現存甚為完整的歷史風格橋樑[1]。
三峽拱橋為三峽自臺灣日治時期以來的重要地標,代表三峽交通動脈由水路轉為陸路之分水嶺,也見證了三峽地方的交通發展歷史與日治時期的橋樑工程技術,是臺灣近代橋樑土木工程的一項傑出作品,具有重要歷史意義。2007年5月4日,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臺北縣縣定古蹟(今 新北市市定古蹟)[5]。
註釋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峽拱橋.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83年古蹟三峽拱橋將修復 恢復日治原貌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9-25 [202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聯合新聞網. 三峽拱橋斥資2千萬翻新 周五完工恢復正常通行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200707T180112Z [202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中文(臺灣)).
- ^ 修復李梅樹畫筆下地標 三峽拱橋古蹟展新貌 | 地方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中文(臺灣)).
- ^ 三峽拱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