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話
丹徒話是原丹徒縣(現鎮江市丹徒區和鎮江新區)使用的吳語和江淮官話的過渡方言。鎮江人把分佈在鎮江市區以東的鄉鎮的過渡方言稱為東鄉話,鎮江市區以南的鄉鎮的過渡方言稱為南鄉話[1]。除了東鄉話和南鄉話以外,原丹徒縣靠近鎮江市區的鄉鎮使用的方言和鎮江話接近;長江中的沙洲居民有許多來自蘇北、安徽等地,方言帶有原籍特點,但仍大致與鎮江話接近[2]。另外,清代屬丹徒、現屬揚中市的新壩的方言亦接近丹徒話[3]。
東鄉話
編輯東鄉話大致分佈在大港、大路、姚橋、丁崗、辛豐等鄉鎮。以下以姚橋話為代表列出聲韻調[4]。
聲母
編輯p | 波拔怖棒 | pʰ | 破勃譜輔 | m | 麻秘蚊茂 | f | 富伐壺滸 | ||
t | 多達盾冬 | tʰ | 拖特提湯 | n | 糯揖研閻 | l | 騾力瑞軟 | ||
ts | 棕質知助 | tsʰ | 搓赤池瘡 | s | 私蓄山獸 | ||||
tɕ | 架嚼珠撞 | tɕʰ | 起切川窗 | ɕ | 溪媳蛇霜 | ||||
k | 歌鴿跪共 | kʰ | 開括環鉛 | ŋ | 訛杌硬瓦 | x | 河瞎恢虹 | ||
∅ | 窩育鵝望 |
- 來自中古全濁聲母的字,新派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老派大量存在平聲讀不送氣聲母的現象。
- 中古遇攝一等曉匣母字多作fu。
- 中古疑母一二等字仍有部分保留ŋ聲母,與零聲母對立。中古疑母三四等字有部分轉入n聲母。
韻母
編輯ɿ | 斯匙紙痣 | i | 批泥口液 | u | 孤蘆譜婦 | y | 虛除呂玉 |
e | 栽埋凱袋 | ie | 秸解懈介 | ue | 摔淮拐拽 | ye | 靴 |
a | 他還灑砑 | ia | 鴉芽姐瀉 | ua | 夸華剮掛 | ya | 抓爪 |
ɒ | 疤麻馬罵 | uɒ | 家牙啞掛 | yɒ | 叉搽蛇榨 | ||
ɔ | 刀曹卯靠 | iɔ | 飄遼舀叫 | ||||
o | 棵奴鎖破 | ||||||
ɤ | 兒而耳二 | ||||||
ei | 遮賠兜流 | uei | 堆魁委睡 | yei | 追隨水醉 | ||
iəɯ | 修牛柳舅 | ||||||
iɪ̃ | 天簾扁線 | ||||||
æ̃ | 耽藍喊飯 | iæ̃ | 江閒減亮 | uæ̃ | 關環緩萬 | yæ̃ | 刪阮賺 |
ɵ̃ | 歡南短半 | yɵ̃ | 酸原喘算 | ||||
ɑ̃ | 幫亡廠蚌 | uɑ̃ | 光王網創 | yɑ̃ | 裝窗爽撞 | ||
ɤ̃ | 安含擀汗 | ||||||
in | 金民影定 | ||||||
ən | 吞沉梗證 | iən | 人忍認任 | uən | 婚純滾村 | yən | 軍勻筍孕 |
oŋ | 東朋猛粽 | ioŋ | 兄雄勇用 | ||||
iʔ | 接劈滅律 | ||||||
aʔ | 搭八作窄 | iaʔ | 甲雀弱藥 | uaʔ | 刮挖滑襪 | yaʔ | 刷 |
əʔ | 折十突額 | iəʔ | 入日吃 | uəʔ | 骨物勿 | yəʔ | 出術述 |
ɔʔ | 博殼麥福 | iɔʔ | 肉育褥浴 | uɔʔ | 惡郭桌各 | ||
oʔ | 撥帕闊末 | yoʔ | 熱絕缺橘 | ||||
ɤʔ | 鴿盒渴割 | ||||||
m̩ | 姆~媽 | ŋ̩ | 五 |
- 中古日母止攝三等字多數人讀ɤ,也有少數人讀əɯ。
- 中古流攝一等字韻母為ei,也有人部分字的讀音向əɯ轉變。
- ɔʔ、oʔ兩韻的區分逐漸模糊。
- a和ɒ行多數情況下是新老派之別,但有些字新派也只讀ɒ行,有些字老派也只讀a行。
- 另有在詞語中因輕聲弱化出現出現的ə韻,未見於單字音。
聲調
編輯陰平 | 31 | 多呼初蔥訛糧 |
陽平上 | 24 | 圖何奴鎖鼠土 |
去聲 | 55 | 杜舵破跪柿藝 |
入聲 | 5 | 搭割擦突肉藥 |
南鄉話
編輯南鄉話大致分佈在上黨、寶堰等鄉鎮,和鄰近的句容東鄉話以及丹陽西南部的方言比較接近。以下以寶堰話為代表據丹徒縣誌列出聲韻調[2]。
聲母
編輯p | 布步別牌 | pʰ | 怕飄拍憑 | m | 門問買木 | f | 飛馮扶胡 | ||
t | 到道奪桃 | tʰ | 太同踢腿 | n | 南女腦你 | l | 藍連讓落 | ||
ts | 糟祖蟲茶 | tsʰ | 倉醋從初 | s | 散書床賊 | ||||
tɕ | 精節窮居 | tɕʰ | 秋齊確搶 | ȵ | 年讓肉惹 | ɕ | 休旋扇寫 | ||
k | 貴講夾蓋 | kʰ | 開葵去刻 | ŋ | 咬眼餓襖 | x | 化花合虎 | ||
∅ | 活岸緣約 |
- 來自中古全濁聲母的字,有相當一部分平聲字今讀不送氣清音。
- n、l絕大部分人能分辨,但也有人相混。
韻母
編輯ɿ | 資遲詩死 | i | 第基米肺 | u | 故符豬護 | y | 居驢許咀 |
a | 牌車蛇買 | ia | 借茄邪夜 | ua | 怪抓滑化 | ya | 靴 |
ɛ | 蓋戴耐菜 | iɛ | 介也界解 | uɛ | 桂帥灰圍 | ||
o | 爬花瓜話 | ||||||
ɔ | 保桃老告 | iɔ | 條飄廟橋 | ||||
ɤ | 河婆母鋤 | iɤ | 流修救幼 | ||||
ʏ | 斗丑透漏 | ||||||
ɜ | 耳二兒而 | ||||||
əi | 倍妹肥碑 | uəi | 類隊追毀 | ||||
ã | 辦反慘澹 | ||||||
ɛ̃ | 膽三干減 | iɛ̃ | 讓兩匠羊 | uɛ̃ | 關慣還彎 | ||
ø̃ | 短酸漢南 | iø̃ | 勸旋軟遠 | yø̃ | 選全願元 | ||
iɪ̃ | 檢廉扇變 | ||||||
aŋ | 黨床方浪 | uaŋ | 光壯慌往 | ||||
ən | 根本冷寸 | in | 緊林病迎 | uən | 魂溫滾順 | yn | 訓閏永群 |
oŋ | 瓊朋凍翁 | ioŋ | 榮永永熊 | ||||
aʔ | 辣夾搭乏 | iaʔ | 確若藥鑰 | uaʔ | 刷刮挖滑 | ||
əʔ | 色合佛奪 | iəʔ | 鐵接筆熱 | uəʔ | 物活骨忽 | yəʔ | 缺絕雪月 |
oʔ | 割落木足 | ioʔ | 欲域肉浴 | ||||
m̩ | 姆~媽 | n̩ | 你 | ŋ̩ | 五 |
- ən、in也可作əŋ、iŋ。
聲調
編輯陰平 | 31 | 高天開詩 |
陽平 | 23 | 窮神時人 |
上聲 | 213 | 古走水努 |
陰去 | 34 | 怕唱付試 |
陽去 | 44 | 共面件住 |
入聲 | 5 | 拔局急識 |
水台話的聲調
編輯原石馬鄉(現高資鎮)的方言通常不認為是東鄉話或南鄉話[2],但其南端的水台村的方言仍然具有過渡特徵。水台話的聲調格局在丹陽、丹徒的過渡地區頗具代表性[6],特點如下所述:
- 古次濁平今歸陰平,但文讀以及在連調時仍讀陽平,和丹陽話、金壇話一致。
- 古清上今歸陽平。
- 古次清上和濁上今歸陽去。
- 古次濁去今歸陰去。
- 古次清入大多歸陽入,但也有少部分字仍讀陰入,和丹陽話、金壇話一致。
- 古次濁入大多歸陰入,但也有少部分字仍讀陽入。
下表總結了從中古到現代水台話聲調的大致變化規律,並列出調值[6]。
古清濁 | 今陰陽 | 平聲 | 上聲 | 去聲 | 入聲 |
全清 | 陰 | 陰平31 | =陽平 | 陰去55 | 陰入5 |
次清 | =陽去 | =陽入 | |||
次濁 | 陽 | =陰入 | |||
全濁 | 陽平35 | 陽去22 | 陽入2 |
特點
編輯丹徒話兼有吳語和江淮官話成分,自丹陽向西北經由丹徒東鄉和南鄉到鎮江市區,吳語成分逐漸減少,江淮官話成分逐漸增加[1][6]。丹徒話的主要特點如下:
聲母
編輯- 古全濁塞音、塞擦音字,丹徒話不論平仄,聲母通常清化作不送氣清音,相比之下吳語通常保留濁聲母而江淮官話洪巢片通常平聲清化為送氣清音、仄聲清化為不送氣清音。其中古從母、崇母字丹徒話常常清化作擦音s或ɕ[2][7],如寶堰話「賊」的聲母是s。部分鄉村(如上黨銅涵)仍然保留濁聲母[5]。
- 古微母字白讀聲母是鼻音m。
- 古疑母字保留鼻音聲母,一二等讀ŋ,三四等部分字讀ȵ。「魚」字多數地區讀ȵy,異於常州和鎮江。
- 古匣母合口字作零聲母合口呼或v,部分地區匣母開口字也讀零聲母,如水台話「紅」讀om[7]。
- 古遇攝合口一等曉母字讀fu,匣母字讀fu、vu、u等。
- 古日母字作零聲母齊齒呼或鼻音ȵ。
- 多數地區能區分n、l。
- 讀tɕ、tɕʰ、ɕ的字較普通話多。來自精組、知組、莊組、章組的合口字及部分假攝、咸攝山攝開口三等字,丹徒部分地區讀tɕ、tɕʰ、ɕ拼撮口呼[1],揚中話亦有類似特徵[3]。部分知章組開口三等字,丹徒部分地區讀tɕ、tɕʰ、ɕ拼齊齒呼[5]。
韻母
編輯- 古假攝二等高化為o、uo,知莊組字部分地區為yo。古精組假攝三等字作ia,章組字作a、ia、ua、o、uo、yo等,接近鎮江市區的地帶也有作ɪ的。[1][5]
- 部分地區古蟹攝二等字主元音為a[1],如寶堰話「牌」、「買」的韻母是a[2]。
- 古流攝字今開口呼作ei。
- 古咸攝一等覃韻和談韻有別。
- 古咸攝山攝在丹徒南鄉今讀部分韻不帶鼻音成分。
- 古宕攝開口三等字今齊齒呼作鼻化韻iɛ̃,鎮江和常州都為鼻音韻。
聲調
編輯系屬
編輯長期以來丹徒是鎮江的附郭縣,後來又改為市轄區,精確到縣級的方言分區往往忽視附郭縣(如《江蘇省志方言卷》),並不能體現丹徒話的特點。
以古全濁聲母字演變為標準
編輯趙元任提出的以中古同部位的塞音聲母是否三分來判別是否為吳語的標準[9]一直被沿用。在部分記述丹陽話的論文書籍如《丹陽方言詞典》中,丹徒話被認為屬於江淮官話,但其古全濁塞音塞擦音今讀被描寫為官話主流的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10],與東鄉南鄉的實際情況並不符合。在笪遠毅參與編寫的《丹徒縣誌》中,丹徒話也因沒有全濁塞音聲母而被歸為江淮官話[2]。
但古全濁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都清化為不送氣清音的丹陽話一直被認為是吳語,具有同樣特徵的丹徒東鄉南鄉卻被視作江淮官話,「塞音聲母是否三分」這一標準也受到質疑[11]。笪遠毅後來採取折中做法,將古全濁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大多清化為不送氣清音的丹徒東鄉話和南鄉話、句容東鄉話以及丹陽的大部分地區都視作江淮官話和吳語的過渡方言[1]。
採用多條標準綜合劃分
編輯王建軍在研究丹陽、丹徒交界東北片的埤城、後巷、姚橋、丁崗方言系屬時,除了依照古全濁聲母今讀外還考慮了古四聲是否分陰陽、是否有豐富的連讀變調等標準,同時參考當地人語感,認為這一地區方言處在吳語向江淮官話轉變的中後期,總體上已經退出了吳方言的區域,蛻變為了江淮官話。其一併提出吳語的西界和北界已分別退至丹陽城區-延陵-珥陵-金壇-溧陽和丹陽城區-胡橋-建山-訪仙-新橋-界牌一線,若按此標準則丹徒話全部屬於江淮官話。[12]
史皓元(Richard VanNess Simmons)、顧黔、石汝傑拋棄了以古全濁聲母字演變的單一標準,採取一系列標準繪製了同音線,勾勒出官話和吳語的邊界。在他們製作的方言地圖中,丹徒除了最南部的地區是吳語外,其餘地區都屬於江淮官話[13]。下表列出他們採取的標準[13],以及丹徒大港[2]、姚橋[4]、水台[7]、寶堰[2][5]在這些標準下的表現,+代表符合,-代表不符合,±代表部分符合。
大港 | 姚橋 | 水台 | 寶堰 | 註釋 | ||
官話標準 | 日母不讀鼻音 | + | + | + | - | |
微母不讀鼻音 | - | - | - | - | ||
符合官話的七個聲調體系,次濁上歸陰上 | + | + | ± | ± | 水台話次濁上和次清上同調,和全清上不同。
丹徒縣誌載寶堰話次濁上歸陰上,史皓元、顧黔等調查寶堰有部分鄉村次濁上和陽平同調[6]。 | |
否定詞「不」的聲母為雙唇音p | + | + | + | - | ||
吳語標準 | 「干」、「間」房間、「根」韻母三分 | + | + | + | + | 即見系山攝一等、二等、臻攝一等開口字今讀的韻母區別。 |
「馬」、「買」、「來」韻母三分 | - | - | - | + | 即假攝二等、蟹攝二等、蟹攝一等咍韻字今讀的韻母區別。 | |
「菜」、「蔡」韻母兩分 | - | - | - | - | 即蟹攝一等咍韻、泰韻字今讀的韻母區別。 | |
「五」、「魚」聲母均為ŋ而非零聲母 | ± | ± | - | ± | 大港、姚橋、寶堰「五」讀ŋ̩,「魚」讀ny、ȵy。 | |
八個聲調類別清晰,次濁上仍在陽調類 | - | - | - | - |
方言曲藝
編輯丹徒南鄉的田歌使用丹徒話演唱。丹徒田歌歌手、隊伍曾參加以吳地民歌為主吳歌賽[14]和以蘇中蘇北民歌為主的蘇北民歌邀請賽[15],並取得佳績。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笪遠毅. 吴语与江淮话在镇江的过渡带方言. 吴语研究: 第三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硏讨会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372–376. 2005. ISBN 7532097242. OCLC 61140257.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丹徒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卷二十九 方言. 丹徒县志.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847–878. ISBN 7534516404. OCLC 30765840.
- ^ 3.0 3.1 揚中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四章 方言. 扬中县志. 文物出版社. 1991: 616–641. ISBN 7501005176. OCLC 299352300.
- ^ 4.0 4.1 4.2 郭嘉樂. 镇江姚桥话词汇研究 (學位論文). 南京師範大學. 2013-05-08 [2019-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 ^ 5.0 5.1 5.2 5.3 5.4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顧黔.; 石汝傑. 第八章:丹阳和丹徒的口语词同言线.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02–119. ISBN 9787544410281. OCLC 123134393.
- ^ 6.0 6.1 6.2 6.3 6.4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顧黔.; 石汝傑. 第九章:丹阳和丹徒的声调同言线.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20–132. ISBN 9787544410281. OCLC 123134393.
- ^ 7.0 7.1 7.2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顧黔.; 石汝傑. 第十三章:三个代表点方言的田野调查实录.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19–309. ISBN 9787544410281. OCLC 123134393.
- ^ 陳紅霞. 丹阳行宫方言的语音系统. 吴语研究: 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硏讨会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372–376. 2003. ISBN 753208292X. OCLC 51990766.
- ^ 趙元任. 现代吴语的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2019-02-11]. ISBN 9787100086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
- ^ 蔡國璐. 丹阳方言词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5: 19. ISBN 9787534326288. OCLC 1021033792.
- ^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顧黔.; 石汝傑. 第十四章:结论.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12. ISBN 9787544410281. OCLC 123134393.
- ^ 王建軍. 丹阳、丹徒交界方言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归属. 語言研究集刊. 1999, (6).
- ^ 13.0 13.1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顧黔.; 石汝傑. 第六章:跨越长江的同言线.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12. ISBN 9787544410281. OCLC 123134393.
- ^ [镇江]《吴歌》2002-118. idm.cctv.com. [201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 ^ 南乡田歌《耘耥号子》获苏北民歌邀请赛金奖. jsnews.jschina.com.cn. [201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