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
重返(英語:Re-entry,簡體中文譯為再入)是指自然物體或人造物體從外層空間進入行星大氣層的運動過程。如果人造物體(如人造衛星、飛船、火箭導彈、空天飛機等)離開地球大氣層,再從外太空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運動,稱為「重返」(reentry)大氣層。[1]例如,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墜落的隕石不算重返。
彈道彈頭和消耗性飛行器在重返大氣層時不需要減速,事實上,它們被製成流線型以保持速度。此外,從臨近空間慢速返回地球(如從氣球上跳傘)不需要熱屏蔽,因為重力加速度不會對從大氣層本身(或在大氣層上方不遠處)開始相對靜止的物體產生足夠的速度以造成顯著的加熱。
對於地球來說,重返發生在卡門線處,海拔100公里(62英里,54海里)上方的高度,而在金星則發生在250公里(160英里,30海里)處,火星在約80公里(50英里,43海里)處。[來源請求]
原理
編輯人造或者自然物體從宇宙空間進入天體的大氣層的過程被稱作進入大氣層(Atmospheric entry),在地球的場合指的是從宇宙空間一側越過海拔為100km的卡門線的過程。[需要較佳來源]從地面發射後離開大氣層的人造航天載具重新進入大氣層的過程被稱作重返大氣層(Atmospheric reentry)或重返(Re-entry)。[2]
返回大氣層根據其目的和過程被分為以下類型:
目的(原因) | 過程是否可控 | 是否破壞性 |
---|---|---|
把太空船安全降落到行星表面 | 是 | 否 |
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道飛行後半程 | 是 | 是 |
人為消滅太空船或太空垃圾 | 否,或任由其軌道自然衰減 | 是 |
因太空碰撞等意外而導致的返回 | 否 | 是 |
返回式太空船的設計以安全可控地回到地面為目的。由於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返回大氣層時太空船的速度極高,因此非破壞性返回的過程一般需要有特殊的措施來保護太空船避免受到氣動力加熱和震動、衝擊等損害。由於載人太空飛行一定有航天員返回地面的過程,因此這一過程也成為載人太空飛行中風險較高的環節之一。
歷史
編輯這種雙層隔熱板概念在1920年由羅伯特·戈達德提出,他說:"流星進入大氣層的速度高達每秒30英里,但內部依然寒冷。因此,假如再返回物的表面覆蓋一層抗高溫(不易變質及難熔解)的物質後再用一層不太會導熱的耐高溫物質,這樣物體表面就不會受到太多的侵蝕"(節錄)。[來源請求]
而第一次實際應用到此系統是在洲際彈道導彈的重返速度增加所導致的氣動力加熱。早期的彈道導彈,如V2火箭,並沒有此問題。而中程彈道導彈,如蘇聯的R-5(有1200km)的射程,就需要陶瓷複合材料來保護。首個洲際彈道導彈(ICBM,射程達8000至12000km),則已正式進入了現代保護材料的時代。在美國,這技術是由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任職的哈立·朱利安·艾倫率先開發。而蘇聯的Yuri A. Dunaev也曾在列寧格勒物理技術研究所開發類似的技術。
飛行器的形狀
編輯鈍形飛行器
編輯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的哈立·朱利安·艾倫、阿爾弗雷德·J·艾格斯在1951年發現了鈍形(高阻)防熱大底具有最佳效果。因為返回式太空船的氣動加熱與阻力系數成反比,即阻力愈大,熱負荷愈低。鈍形重返艙使得氣體不能快速離開,成為氣墊層隔開了衝擊波與加熱振動層,使得大部分熱空氣不再直接接觸重返艙,熱能保持在衝擊波氣體中並在大氣層中擴散。
艾倫和艾格斯的發現,最初被視為軍事秘密,但於1958年出版。鈍形理論的設計成為可行的隔熱板,都體現在水星、雙子星和太陽神太空艙,使太空人返回火熱的地球大氣層時仍生存。蘇聯的R-7洲際彈道導彈於1957年使用尖鼻的彈頭成功首次試射,但擊中目標區10公里以外,因而改為鈍鼻的彈頭。蘇聯的隔熱層由多層玻璃纖維與石棉textolite組成。
重返飛行器形狀
編輯球形或球形部分
編輯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易於從理論上用Fay-Riddell方程建模分析。[3] 當時沒有高速計算機,高速空氣動力學還處於萌芽階段。蘇聯的東方飛船、上升飛船、以及火星、金星探測器的下降艙;美國的太陽神飛船指令艙都採用了球形防熱大底。太陽神飛船重返時的攻角−27°,升阻比0.368[4]。聯盟飛船、月球取樣返回探測器、雙子座飛船、水星號飛船都是如此設計。即使這少量的升力也使得從彈道式重返8-9g的峰值加速度減小到4-5g,同時大大減少了峰值氣動加熱。
球-圓錐形
編輯球-圓錐形是指截頭圓錐與球形部分的結合。這具有更好的動態穩定性。
美國最早的該構形的重返艙是通用電氣於1955年開發的Mk-2 RV。使用了基於金屬防熱大底的輻射熱防護系統(TPS)。Mk-2作為武器投射系統具有很大缺陷,由於低彈道係數使得其在上層大氣中飛行時間太長,產生一股金屬蒸汽尾流,極易於被雷達發現。
通用電氣研製的下一代重返艙是Mk-6,採用尼龍酚醛材質的防熱大底,其效果非常好以至於可以大大減小錐體半角到12.5°. Mk-6的重返質量3360 kg,長3.1m。隨着核武器小型化與燒蝕材料的進展,重返艙變得更輕、錐體半角減小到10°-11°.
美國日冕偵察衛星是第一種非武器戰鬥部的重返艙。1959年2月28日首次發射。 February 1959).
不同於軍事目的的返回艙,空間探測器的返回艙採取更大的錐體半角顯然可以減少對燒蝕材料的需要,降低死重[來源請求]。伽利略號探測器的下降艙的錐體半角達到了45°,海盜號火星着陸艙的錐體半角達到70°
雙錐形
編輯雙錐形是在球形-錐形上又增加了一個截頭錐形。這具有非常好的升阻比,達到1.0以上。
非軸對稱形狀
編輯用於載人重返艙,如採用三角翼的穿梭機、暴風雪號穿梭機,以及舉升體如X-23 PRIME。
震波層氣體物理
編輯防熱大底設計的經驗規則是:震波層氣體峰值溫度(開爾文為單位)等於進入速度(單位m/s)。例如,宇宙飛船以7.8 km/s進入大氣層,震波層氣體峰值溫度7800 K。因為動能增加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氣體的比熱容隨溫度而大幅度增加(這不同於固體在通常條件下可以假設比熱容不變)。
在典型的重返溫度,震波層大氣是被電離與解離的。這種化學解離必須一些物理模型以描述震波層的熱與化學性質。對於設計防熱大底的航宇工程師有4種氣體基本物理模型:
理想氣體模型
編輯幾乎所有的航天工程師在本科時學過理想氣體模型。大部分的理想氣體方程與對應的表與圖在NACA Report 1135中給出。[5] NACA Report 1135的摘要經常出現在熱動力學課本的附錄被航宇工程師熟悉。
理想氣體理論非常精巧並在設計飛機時非常有用,但它假定氣體是化學惰性的。從飛機設計角度,大氣溫度低於550 K時可以假定氣體為惰性的。氣溫550 K時理想氣體理論開始出現問題而氣溫超過2000 K將不再適用,這時防熱大底設計者必須使用真實氣體模型。
重返角
編輯重返角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太空船在大氣層里的航程。若重返角過小,太空船可能只在大氣層邊緣掠過而無法進入;若過大則會受到較大的空氣阻力,可能會使氣動力加熱嚴重進而導致太空船燃燒。一般無人太空船重返大氣層時,重返角在3°~8°之間,不會超過10°。[6]為使最大煞車過載不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10倍重力加速度),以第一宇宙速度重返的載人飛船必須以小於3°的重返角進入大氣層。
參考文獻
編輯- ^ re-entry - 重返. terms.naer.edu.tw.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atmospheric entry - 進入大氣. terms.naer.edu.tw.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Fay, J. A.; Riddell, F. R. Theory of Stagnation Point Heat Transfer in Dissociated Air (PDF). Journal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 February 1958, 25 (2): 73–85 [2009-06-29]. doi:10.2514/8.7517. (原始內容 (PDF Reprint)存檔於2005-01-07).
- ^ Hillje, Ernest R., "Entry Aerodynamics at Lunar Return Conditions Obtained from the Flight of Apollo 4 (AS-501)," NASA TN D-5399, (1969). (PDF).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1).
- ^ Equations, tables, and charts for compressible flow. NACA Annual Report (NASA Technical Reports). 1953, 39 (NACA-TR-1135): 611–681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 ^ 趙玉暉; 侯錫雲; 劉林. 月球返回轨道再入角变化特征. 飛行器測控學報: 75-79 –透過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