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東道節度使
755年十二月,設立山南節度使,756年正月,設立南陽防禦守捉使,後為鄧州節度使。756年七月廢除。設立襄陽防禦使,旋即為節度使,下轄襄州、鄧州、隨州、唐州、安州、房州、均州、金州、商州。十二月,商州、金州、均州、房州另設興平節度使。762年,商州、金州、均州、房州設觀察使。777年十二月,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在襄州,下轄襄州、鄧州、房州、均州、復州、郢州。785年,鄧州歸東都畿都防禦使。787年增加唐州、鄧州、安州、復州。802年,安州歸奉義軍。815年十月,下轄襄州、復州、郢州、均州、房州,唐州、隨州、鄧州另設節度使。817年十一月,唐隨鄧節度使廢除,地入山南東道。819年–838年,領臨漢監牧使。844年,暫廢復設。888年五月,建號忠義軍,下轄襄州、復州、郢州、房州、均州,905年房州、均州歸戎昭節度使,906年恢復山南東道的名字,再領房州、均州。
五代初領襄州、復州、郢州、均州、房州,唐州、隨州、鄧州。後梁開平三年(909年),鄧州升為宣化軍節度,割泌、隨、復、郢4州隸之。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南平王高季興所轄復州來屬,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復州升為防禦州,直隸中央。七年(942年),廢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升為防禦州,直隸中央;均、房2州割隸威勝軍節度。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復置山南東道節度使,領襄州、復州、房州、均州。
歷任
編輯- 源洧(755年)
- 徐浩(755年—756年)
- 崔伯陽(756年)
- 韓洪(756年)
- 魏仲犀(757年)
- 魯炅(757年)
- 王翊(758年)
- 王政(759年)
- 崔光遠(759年)
- 史翽(759年—760年)
- 韋倫(760年,未任)
- 來瑱(760年—762年)
- 裴茙(762年)
- 來瑱(762年)
- 梁崇義(763年—781年)
- 李希烈(781年)
- 李承(781年—782年)
- 賈耽(782年—784年)
- 樊澤(784年—787年)
- 李皋(787年—792年)
- 樊澤(792年—798年)
- 于頔(798年—808年)
- 裴均(808年—811年)
- 李夷簡(811年—813年)
- 袁滋(813年—814年)
- 嚴綬(814年—815年)
- 李遜(815年—816年)
- 鄭權(816年—817年)
- 李愬(817年—818年)
- 孟簡(818年—819年)
- 李逢吉(820年—822年)
- 牛元翼(822年—823年)
- 柳公綽(823年—826年)
- 李逢吉(826年—828年)
- 竇易直(828年—830年)
- 裴度(830年—834年)
- 王起(834年—835年)
- 李翱(835年—836年)
- 殷侑(836年—837年)
- 李程(838年—839年)
- 牛僧孺(839年—841年)
- 盧鈞(841年—844年)
- 鄭肅(844年—845年)
- 歸融(845年—847年)
- 盧簡辭(847年—848年)
- 高元裕(848年—852年)
- 李景讓(852年—856年)
- 徐商(856年—860年)
- 蔣系(860年—861年)
- 鄭涯(861年—863年)
- 崔鉉(863年—864年)
- 盧耽(865年—868年)
- 裴坦(869年—871年)
- 盧耽(871年—872年)
- 於琮(872年)
- 楊知溫(872年—873年)
- 於琮(874年—876年)
- 李福(876年—879年)
- 劉巨容(879年—885年)
- 趙德諲(885年—892年)
- 趙匡凝(892年—905年)
- 楊師厚(905年—910年)
- 王班(909年)
- 孔勍(910年—924年)
- 李紹珙(又名劉訓)(924年—927年)
- 安元信(927年—930年)
- 康義誠(930年—932年)
- 朱弘昭(932年—933年)
- 趙在禮(933年—935年)
- 安從進(935年—941年)
- 高行周(941年—942年)
- 安審琦(947年—958年)
- 向訓(958年—959年)
- 王彥鎬(959年)
- 慕容延釗(960年—962年)
- 邊光範(963年—971年)
- 潘美(971年—977年)
參考文獻
編輯- 《新唐書•方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