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發脾四》(英語:Anger Management)是一部2003年美國喜劇電影,由彼得·西格爾執導,大衛·S·多佛曼英語David S. Dorfman編劇,傑克·吉爾拉普托英語Jack Giarraputo和巴利·柏納帝擔任監製。本片由阿當·桑迪拿積·尼高遜主演,瑪麗莎·杜美路易·古茲曼活地·夏里遜約翰·特托羅擔任配角,講述了一名商人被判以非常規方法接受著名治療師指導的抓狂管訓計劃的故事。《我愛發脾四》由哥倫比亞影業於2003年4月1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獲得的評論褒貶不一,預算為0.75億美元,票房收入為1.95億美元。

我愛發脾四
基本資料
導演彼得·西格爾
監製
編劇大衛·S·多佛曼英語David S. Dorfman
主演
配樂泰迪·卡斯特魯奇英語Teddy Castellucci
攝影當奴·麥卡爾平英語Donald McAlpine
剪接傑夫·古爾松英語Jeff Gourson
製片商
片長106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3年4月11日 (2003-04-11)
發行商索尼影業發行英語Sony Pictures Releasing
預算0.75億美元[1]
票房1.957億美元
各地片名
香港我愛發脾四
臺灣抓狂管訓班

劇情

編輯

1978年,布魯克林區,小男孩戴夫·巴茲尼克正準備體驗初吻,卻被當地惡霸阿尼·尚克曼突然脫下褲子和內褲羞辱。

25年後,戴夫為一個不尊重人的老闆弗蘭克做秘書。戴夫受盡欺凌的創傷使他不敢在公共場合表達愛意,比如親吻女友琳達。自戀的同事安德魯則加劇了他的問題,安德魯是琳達的密友,想要重燃他們之間的浪漫關係。

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戴夫受到空服員的無禮對待後發了脾氣,儘管很輕微,但還是遭到空中警察電擊。他因「襲擊」空中乘務員被捕,判處加入巴迪·賴德爾醫生的抓狂管訓班。戴夫在抵擋一名盲人的手杖時不小心打斷了一名女服務員的鼻子,他的課程被延長至30天。

巴迪對戴夫實施了「激進的全天候治療」,與他同住,還陪伴他工作。某天,巴迪驚悉「天賦異稟」的安德魯與琳達的友誼。然而,看到琳達的照片後,巴迪立刻就被她迷住了,惹惱了戴夫。

戴夫被迫與一個名叫加拉克西婭的變裝妓女一同乘車。他拒絕與加拉克西婭發生性關係,於是巴迪告訴戴夫,他已經知道了什麼叫做正當的憤怒。

在一家酒吧里,巴迪叫戴夫對一位名叫肯德拉的女人說令人討厭的搭訕話,想要讓戴夫變得更有自信。成功後,巴迪離開了。戴夫回到肯德拉家,以便用電話與巴迪取得聯繫。肯德拉想要勾引戴夫,但戴夫因為琳達的緣故拒絕了,於是被趕了出來。巴迪說肯德拉其實是個演員,一切都是惡作劇,但他確實告訴了琳達戴夫和另一個女人在一起。

為了增強戴夫的自信心,巴迪安排他去報復已經出家的阿尼·尚克曼。阿尼表示了歉意,但一想起親吻事件就哈哈大笑。巴迪和一開始猶豫不決的戴夫向阿尼挑釁,謊稱戴夫猥褻了阿尼患有精神病的姊姊。一場打鬥隨即展開,擊敗阿尼後,兩人逃之夭夭,戴夫很高興自己報了仇。

琳達告訴戴夫,她同意聽從巴迪的建議,兩人試行分居;巴迪向戴夫解釋,這是給他時間改善自己的行為。戴夫得知巴迪正在和琳達約會後毆打了他,於是戴夫再度回到法庭,巴迪對他下達了限制令。戴夫回到公司,得知弗蘭克將安德魯提拔到了他所期望的職位上,頓時怒火中燒。他一拳打在安德魯臉上,用高爾夫球杆砸毀了弗蘭克的辦公室。

戴夫從安德魯口中得知巴迪帶琳達去看紐約洋基的比賽,他以為巴迪想偷他求婚的點子,於是飛奔到體育場。戴夫發現一個名叫加里的安保人員就是之前的加拉克西婭。加里讓戴夫進入球場,但戴夫最終還是被保安抓住,不過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命令他們允許戴夫講話。戴夫公開宣佈願意做出改變,琳達被感動了。應琳達的請求,戴夫當着眾人的面親吻了她,而琳達也接受了他的求婚。琳達隨後透露,這場比賽是他治療的最後階段,並解釋說他所受的委屈都是她和巴迪策劃的。她還說,大多數參與其中的人都曾參與過巴迪的計劃。

演員

編輯

還有幾個人以自己的身分出現,例如:

反響

編輯

票房

編輯

《我愛發脾四》在2003年4月11日至13日的首周末票房排名第一,收入4,220萬美元。該片超越《超級爸爸爹英語Big Daddy (1999 film)》和《蝙蝠俠》,成為阿當·桑迪拿電影和積·尼高遜電影中首映週末票房最高的電影。該片還擊敗了《盜墓迷城外傳:蠍子王傳奇》,創造了四月首映週末最高票房紀錄[2]。該片在美國的總票房為1.356億美元,全球總票房為1.957億美元[3]

評價

編輯

爛番茄上,基於192條評論,本片獲得了42%的支持率,平均得分為5.1/10,共識為「雖說並非沒有有趣的時刻,《我愛發脾四》終歸是陳舊的令人失望的單調,尤其是考慮到其強大的演員陣容。」[4]Metacritic上,根據39名影評人的評分,這部電影的加權平均分為52分(滿分100分),表示「評論褒貶不一」[5]影院評分調查的觀眾給這部電影的平均評分是「B」(最高A+最低F)[6]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渣·埃伯特寫道:「這個概念很受啟發,但執行起來卻很蹩腳。《我愛發脾四》這部電影本來可以是阿當·桑迪拿最好的電影之一,但卻成為積·尼高遜最糟糕的電影之一。」[7]帝國》雜誌的卡羅琳·韋斯特布魯克認為「如有更好的劇本和對其他演員的更多關注將會對本片有所幫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這仍然是自《愛情嚟料》以來最好的阿當·桑迪拿喜劇。」[8]

榮譽

編輯

年份 獎項 類別 人物 結果
2003 Teen材大獎[9][10] 最佳喜劇片 提名
最佳喜劇片男演員 阿當·桑迪拿 提名
最佳電影怒火戲英語Teen Choice Award for Choice Hissy Fit 阿當·桑迪拿 獲獎
最佳電影怒火戲英語Teen Choice Award for Choice Hissy Fit 積·尼高遜 提名
2004 MTV影視大獎 最佳客串 約翰·馬克安諾 提名

電視劇改編

編輯

根據該電影改編的電視劇於2012年6月28日首播[11],由查理·辛主演,飾演原積·尼高遜的角色;該劇是辛自2011年3月7日被CBS熱門處境喜劇《好漢兩個半》解僱後首次出演角色,時隔八季[12]。該劇由電影監製喬·羅斯英語Joe Roth製作,在美國FX加拿大CTV拉丁美洲TBS播出兩季,共100集,之後被取消[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ng, Brent. Inside the Revolution Library: Where Joe Roth Went Wrong. TheWrap.com. September 1, 2011 [June 28,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29, 2018). 
  2. ^ Gray, Brandon. 'Anger' Manages April Record: $42.2 Million. Box Office Mojo. April 14, 2003 [May 14,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4, 2023). 
  3. ^ Anger Management -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December 15,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9, 2019). 
  4. ^ Anger Management (2002). Rotten Tomatoes. April 11, 2003 [May 3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7, 2017). 
  5. ^ Anger Managem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20-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30, 2015). 
  6. ^ Anger Management (2003) C+. CinemaSco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0). 
  7. ^ Ebert, Roger. Anger Management movie review (2003). RogerEbert.com. April 11, 2003 [202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30, 2019) (英語). 
  8. ^ Westbrook, Caroline. Anger Management. Empire. 2003-06-05 [202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20, 2022). 
  9. ^ 2003 Teen Choice Awards Nominees. Billboard. 2003-06-18 [2023-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10, 2022) (美國英語). 
  10. ^ 2003 Teen Choice Winners Announced. Hollywood.com. August 6, 2003 [2023-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 2022). 
  11. ^ Breaking News – FX Locks Summer Launch Date for Comedy Series. The Futon Critic. February 28, 2012 [201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9). 
  12. ^ Charlie Sheen eyes TV return in 'Anger Management'. Yahoo!. July 6, 2011 [201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13. ^ Charlie Sheen's 'Anger Management' premiered during the summer of 2011 on FX. Hollywood.com. October 27, 2011 [2011-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