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主義
毛泽东于1930年提出的概念,意在反对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字面理解进行共产主义革命。
此條目論述以中國大陸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3年8月21日) |
本本主義又稱教條主義,是毛澤東1930年5月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毛澤東認為,在中國開展無產階級革命,不講究中國實際情況,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就是本本主義[1][2]。
背景
編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當時中國共產黨高層主張工人階級以城市為中心奪取政權,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毛澤東則主張農村包圍城市,先奪取農村再進攻城市,並批評主張要先奪取中心城市的人是在搞本本主義[3]。
影響
編輯1961年幹部下鄉進廠潮
編輯《反對本本主義》的原稿曾遺失多年。1961年1月中國共產黨八屆九中全會結束之後,毛澤東的秘書重新找到一本紙張已經變得發黃的《調查工作》小冊子,送到毛澤東面前。毛澤東「見到闊別數十載的這篇文章後,高興地說,『失散多年的孩子』終於找回來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4]
1961年3月10日,在「三南」會議會前,毛澤東印發了1930年寫的《調查工作》(即《反對本本主義》),討論了《農村人民公社條例(草案)》(即「農業六十條」),由此毛澤東再次強調了幹部親自作調查研究的重要性。
會上,毛澤東出示了給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以及彭真五名中央常委以及「三北」會議參會者的信,提出派陶鑄去北京一趟,交換意見。毛澤東在信中提到:
“ | 大隊內部生產隊與生產隊之間的平均主義問題,是兩個極端嚴重的大問題,希望在北京會議上討論一下,以便各人回去後,自己並指導各級第一書記認真切實調查一下。不親身調查是不會懂得的,是不能解決這兩個重大問題的(別的重大問題也一樣),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調動群眾積極性的。省、地、縣、社第一書記忙於事務工作,不作親身的典型調查,滿足於在會議上聽地、縣兩級的報告,滿足於看地、縣的書面報告,或者是滿足於走馬觀花的調查,因此不甚了了,一知半解,派陶鑄前往北京交換意見。[5] | ” |
這次報告隨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幹部下鄉進廠潮。中國共產黨黨內開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幹部深入到工廠、農村,幫助群眾克服困難,解決群眾所遇到的問題」[6]
參考資料
編輯- ^ 《邓小平理论辞典》. 余源培主編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2 第140頁. [202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6).
-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光明日報. [202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7).
- ^ 《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 人民網. [202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6).
- ^ 跟毛泽东学调查. 《新湘評論》2009年第04期. [202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2).
- ^ 毛泽东与1961年广州会议前后的农村政策.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202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2).
- ^ 戚本禹. 第十一章 去二七机车车辆工厂劳动 第四节《关于“调查研究”的调査》. 戚本禹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