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達(1887年—1936年5月31日),字舒民,山西省澤州府(今晉城市)人,國民革命軍上將

生平

編輯

父李子善,光緒年間鄉約(包稅人)。

1909年考入山西陸軍小學堂第四期。參加辛亥革命山西舉義。1915年考入保定軍校第五期。1918年秋,商震籌辦太原學兵團幹部培訓隊,1918年9月李生達任干訓隊第一隊隊副。1919年,干訓隊擴為學兵團(實際為閻錫山辦的軍校,對中華民國教育部稱斌業中學,對中華民國陸軍部報為步兵第9團),下設12個連,李生達任第3連連長。1926年閻錫山與直奉聯手發動進攻馮玉祥西北軍的「討赤之役」,李生達任山西陸軍10團1營營長,負責大同北門防務,力主抵抗,升任10團代團長,與馮玉祥國民軍對峙五個月軍終不能克。1926年5月、9月、12月,李生達連升三級(團、旅、師)任山西陸軍第十五師(轄一旅一團)師長,1927年2月兼晉北鎮守使

1927年9月,閻錫山進攻張作霖。李生達的第15師沿京綏線進至宣化以西的懷安,於此擊潰奉軍高維岳部,佔據了宣化。在繼續向前推進中與奉軍湯玉驎馬作相萬福驎等部主力在宣化以南的泥河子激戰六天六夜,李師重創。晉軍左路軍處於劣勢,被奉軍追擊到繁峙一帶。總指揮商震率各部退到大同,部署在雁門關龍泉關一線設防。李師在繁峙一帶憑險固守。二次北伐,李生達師由渾源靈丘,向淶源方向急進,直插保定側背,配合晉軍各部南北夾擊,全殲奉軍王樹常軍及李振堂師。5月下旬,晉軍攻佔保定。1928年7月李生達升任第五軍軍長,駐軍天津。1928年9月第5軍縮編為暫編第5師任師長,1928年10月兼平津護路司令。1928年11月改任第36師師長。1929年1月兼任北寧路警備司令。

1930年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下野。1931年6月李生達任新組建的第三十五軍第72師師長,駐防山西省正太線,不歸軍長傅作義指揮。[1]

1933年夏,第72師由晉東南開石家莊,準備參加長城抗戰,在井陘2次被蔣介石召見。

1934年9月24日,蔣介石急電閻錫山,催晉軍入贛:「近日各地赤匪分派多數小股,到處突竄,後方空虛,亟盼派隊早日開拔。兄預定派何師?能否於下月刪日以前集中南昌……」閻錫山決定派李生達率本部及獨立第2旅周原健部共8個團赴江西剿共,中央每月協餉10萬元。9月26日,閻復電蔣介石:「傾已令第72師李師長生達所部6團、及獨立第2旅周原健部2團,積極準備。惟該兩部現在霍縣寧武一帶築路,須於下月微日(5日)前後可在太原集中,約於庚日(8日)可開始出發,刪日(15日)前後可輸送完畢。」1934年10月,72師師長李生達率領晉軍8個團抵達南昌,李生達所部6個團開抵吉安萬安,接替北自仁和圩,沿贛江南至綿津(今萬安縣五豐鎮棉津村)的防線;周原健部兩個團開抵吉安,負責守備贛江西岸北起仁和圩,南經峽江、吉安至泰和城東的防務,防堵中央紅軍渡江突圍。因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晉軍守備區域改由其他部隊接防,並未參加戰鬥。1934年10月27日蔣介石升李生達為第十九軍中將軍長兼第72師師長。1934年11月兼任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第2綏靖區(司令官劉興)副司令。[2]1935年4月8日敘任陸軍中將。1935年5月第十九軍撤至蚌埠,為徐(州)海(州)警備司令,擔任津浦路北自利國驛,南至浦口、隴海路西自黃口,東至海州防務。中央每月協餉發至7月1日。

1934年陝北紅軍日漸壯大,勢力擴展到黃河西岸。1935年春,蔣介石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名義要求閻錫山出兵2個旅到陝北「協剿」紅軍。閻派遣第71師之第206旅(方克猷)從河防一線撤下來,集結在離石,從軍渡先期渡河入陝,在吳堡綏德無定河以東地區駐防,清剿綏德東區和葭吳根據地的陝北紅軍(第三次「圍剿」與反「圍剿」)1935年7月,閻錫山借「協剿」陝北紅軍之機將李生達部調回山西,任命「正太護路軍」司令孫楚為「陝北剿匪前敵總指揮」(陝北剿匪第三防守區司令),第十九軍中將軍長兼第72師師長李生達為副總指揮(未到任,第208旅旅長陳長捷代理副總指揮),率領閻軍12個團由軍渡渡河入陝,進駐吳堡及綏德東區:[3]

1935年12月國民黨五大,李生達與閻錫山、傅作義等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後,蔣介石召見李生達,贈現款15萬元,李生達用於在家鄉修建一條百里長的石板路。1936年2月20日紅軍東征,晉軍編成四個縱隊與東征紅軍作戰,1936年2月26日李生達任剿匪第3縱隊司令,轄第72師2個旅和第68師1個旅。1936年4月蔣介石派遣中央軍進入山西省剿共,總指揮陳誠沒有到任前,李生達任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代總指揮,兼晉軍剿匪第3縱隊司令、第十九軍軍長兼第72師師長,率晉軍15個團西渡黃河挺進陝北。1936年5月30日,李生達離開太原到達離石軍部,5月31日凌晨2時,李生達在軍部被身邊衛士熊希月刺殺身亡。1936年5月31日蔣介石致電閻錫山: 「李軍長被刺逝世,不勝悲慟。請一面徹查原因,一面辦理善後,並代慰其家族,並請隨時詳告。」6月2日蔣介石派陳誠離石調查李生達遇刺事件;同日國民政府撥3萬公款撫恤李生達家屬,閻錫山的太原綏靖公署增撥1萬。7月2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中央執行委員、第十九軍長李生達因公殞命,函國府追贈陸軍上將。發給治喪費,並從優議恤,事跡載入國史館,中央定期舉行公祭。」7月3日太原綏靖公署在太原舉行李生達將軍公祭,全城機關單位學校停業停課,蔣介石派陳誠張學良為治喪委員,閻錫山扶棺出殯,繞太原城一周,享盡哀榮。葬於山西晉城姚坡。7月23日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上將。旅長陳長捷接任第72師師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建基:「晉軍志略(續一)」,《軍事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69-84頁。
  2. ^ 郭昌文:「晉系對蔣介石『借師』『圍剿』的因應——以1934年李生達部赴贛為中心的分析」,《歷史教學:高校版》,2011年第6期,第35-40頁。
  3. ^ 《舊檔揭秘閻錫山「圍剿」紅軍事》,來源《山西晚報》,2016-10-15[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