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英(1667年—1721年),廣東省潮州府海陽縣人,臺灣潮州人清代台灣民變領導人。

杜君英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中的杜國公神像,相較嚴肅威武,大和莊義勇公祠中的杜國公君英爺福德財神義勇公神像,相較慈祥喜悅。
閩南語名稱?
全漢 杜君英
全羅 Tō͘ Kun-eng

生平

編輯

杜君英的父親曾出仕於明朝崇禎年間,其後死於明末的大亂。杜君英自幼喪父,而由母親撫育長大,其性率直、英勇且有膂力。[1][2]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杜君英渡海前往臺灣拓墾,除了向新白寺(可能為新北勢,今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一地的郭、王二姓秀才租佃田地耕種,還替檳榔林(今屏東縣內埔鄉義亭村)的管事施仁向佃戶們收田租。康熙五十九年,賈羅舍的通事黃連以杜君英私砍他的山林樹木為由,狀告杜君英,杜君英遂逃至檳榔林躲藏。[3]

起事

編輯

康熙六十年,閩人柯妹以官府折現徵糧擾民為由,勸說杜君英豎旗起事,又答應替杜君英聚眾招攬。杜君英遂於三月十日舉「清天奪國」旗幟起事於內山。起事之後,杜君英在新園、下埤頭(今高雄市鳳山區)一帶迅速地聚集了龐大的部眾。相較朱一貴在面對清軍多逡巡不前[4],杜君英從赤山(今高雄市鳥松區)、鳳山(今高雄市左營區)一路所戰皆捷,最後攻入臺灣府城(今臺南市中西區)。[5]

權鬥

編輯

杜君英和朱一貴先後引兵攻陷臺灣府,之後兩人發生了權力的鬥爭。杜君英的部眾多有原籍福建漳州泉州二府的墾民。[6]然而當杜君英以其功大,倡議立其子為王時,此時以閩籍勢力佔多數的朱、杜起事集團卻擁立同為閩籍的朱一貴為王。[7]而杜君英身為起事集團南路軍的首領,僅受封為二十七名國公之一,對比朱一貴部卻有未曾作戰而僅請託人情即可封國公者。[8]起事集團內的閩籍勢力對潮州人杜君英的壓抑,導致了集團內部粵籍將領的不滿。[9]

朱一貴在在和李勇、郭國正等密謀後,朱一貴以整肅軍紀為由,聯合集團內的閩籍將領圍剿杜君英[10][11],導致杜君英兵敗赤崁樓下,率眾北逃。

杜君英率眾北逃後,初敗走虎尾溪,後至貓兒干(今雲林縣崙背鄉)。[12]最後杜君英和其子又逃回羅漢門(今高雄市內門區[13],躲藏於山中。

康熙六十年九月,清軍派陳福壽以不殺為諾,誘降杜君英。[14]杜君英和其子杜會三遂俱出而降於清軍。康熙六十年十月,杜君英和其子杜會三被遞送北京,其後都被斬首

杜君英衣冠塚與大和庄義勇公祠

編輯

杜君英敗後,其舊部有多人逃至番仔厝(今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附近定居,並稱該莊為杜君英莊。後因隘寮溪氾濫,部分村民遷徙到今屏東縣內埔鄉大和村居住,並在其地為杜君英立衣冠塚。墓碑上書「逆杜君英莊界」,且在「杜」字上方多加一點,以示淚痕,暗示杜君英一生無限的委屈,而碑前三聯尚有題字:「浩浩乾坤立豐碑,莫以成敗論英雄。」

註解

編輯
  1. ^ 《臺灣割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種),「...英父某,仕莊烈帝,死於明季亂。英時幼,母抱而遁,來往於臺地。長而膂力絕人,常傷中國陸沉,因事而殺縣令,入山中而聚兵...」。
  2. ^ 《臺灣割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種),「...君英勇而寡謀;李勇有將才,然有沉湎癖;汪飛虎其勇無敵,而性懆智淺;國基、君論、福壽有才學而見機遲;其餘碌碌不足數。恐大事終不成矣...」。
  3. ^ 〈朱一貴謀反殘件〉,《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
  4. ^ 朱一貴在岡山面對清將周應龍時,入山躲進村莊裏,而留杜君英部的楊來、顏子京獨自和清兵交戰。在赤山的時候,亦等杜君英部渡河靠攏後,方始會攻清軍。臺南之役,也是杜部先攻進臺南。
  5. ^ 〈答道府論陳福壽入山書〉,《東徵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彼(杜君英)當倡亂之初,聲勢猖獗,更甚於朱一貴。比及陷郡,欲與一貴爭王,迨後吞併相攻,敗走虎尾溪,其眾尚四五萬...」。
  6. ^ 覺羅滿保,〈題義民效力議敘疏〉,《重修鳳山縣志十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六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賊犯杜君英等在南路淡水檳榔林招夥豎旗搶劫新園,北渡淡水溪侵犯南路營,多系潮之三陽及漳、泉人同夥作亂。」
  7. ^ 〈義勇公祠 – 杜君英國公事略〉,「…閩黨勢大,而奉朱一貴為王…」。
  8. ^ 鄭維熀作供說其未曾與清軍作戰,請託太師往見朱一貴,即可受封為國公。張看作供也說未曾和清軍作戰過,朱一貴要請其攻打北淡水,就封他為平北國公。可參考〈朱一貴謀反殘件〉。
  9. ^ 《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6 種),「粵黨以入府無所獲,且亂自粵莊始,而一貴非粵產,因有異謀」。
  10. ^ 《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朱一貴之亂,有偽封國公杜君英者,粵之潮洲人也。其旗賊眾最雄,閩之賊俱忿恨之。於是,合眾攻君英。諺有云:十八國公滅杜是也...」。
  11. ^ 從〈朱一貴謀反殘件 〉的口供可知,如江國論、胡君用、鄭文遠、林璉、鄭元長等都原為杜君英集團的將領,其後都反帶兵追擊北逃的杜君英。其中江國論、胡君用為漳州平和縣人,而鄭文遠、林璉、鄭元長等是江國論或是戴穆所招募。
  12. ^ 〈答道府論陳福壽入山書〉,《東徵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敗走虎尾溪,其眾尚四五萬。王師入郡三日,彼尚有八千人屯踞貓兒干...」。
  13. ^ 〈檄諸將弁大搜羅漢門諸山 〉,《東徵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舊逃之偽國公陳福壽、杜君英、江國論等十數賊目,亦俱招納歸降...」
  14. ^ 〈檄施恩陳祥諭撫杜君英〉,《東徵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本鎮言出如山,要殺便殺,不殺便是不殺,谿達爽快,可對天日。若詐誘人降而復殺之以為功,此不肖小夫之所為,而謂本鎮為之乎...」。

參考資料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