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裔台湾人

(重定向自臺灣潮州人

台湾潮州人,为台湾汉族的一支,是台湾的一个文化认同已经消失的群体,指祖籍为清代潮州府地区,本属潮州民系移民来台的汉人,现今已彻底融入闽南民系客家民系当中。

潮州裔台湾人
Diê5 ziu1 i6 tai1 uang1 nang7
Tiô-chiu è Tâi-uân-lâng
总人口
没有可靠的科学统计
分布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语言
传统上使用闽南语潮州话
现今通用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
中华民国国语现代标准汉语
宗教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道教佛教汉传佛教
基督宗教新教天主教
相关族群
闽南人潮州人闽南裔台湾人)、客家人
南方汉族闽越人
台湾原住民

历史 编辑

台湾潮州人分散在台湾西部各地,因为清代台湾历史上的闽粤不合,所以在当时,台湾潮州人所讲的潮州话,虽然跟福建省的闽南语泉漳话系出同源,但两者亦是有差异的言语,本身也是粤人粤籍而被泉州人漳州人敌视并肇生族群不合。所以在清代的台湾潮州人,有时也跟同属粤人的另一族群,也就是潮州客家人甚至是惠州嘉应客家人,一起互相合作,唇齿相依,以抵抗泉州人与漳州人入侵家园。

原本在清代的台湾潮州人因所使用的潮州话,因为与同属古代闽南民系泉州人漳州人闽南语泉漳话有亲缘关系,而后到了台湾日治时期(1895年-1945年间),被日本人归类为“福建种族”。现今,台湾潮州人宥于世代居住的聚落周围之客家族群、漳泉族群同化而产生客家民系闽南民系的殊异认同[1],只有地名上,仍还留下吉羊仑(揭阳仑)、潮洋厝(潮阳厝)、惠来厝、普令厝(普宁厝)、程海厝(澄海厝)、潮州寮、潮州庄等潮州式地名。

除了屏东县潮州镇以外,今高屏地区,在六堆外的许多“六堆附堆”庄头,如八老爷、力社、佳佐、林后、苦瓜寮、四块厝、崁顶、新庄、九块厝(位于今九如乡),上武洛、下武洛(位于今里港乡)、手巾寮、楠仙(位于今六龟区)、茄苳(今盐埔乡洛阳村)、盐树(今高树乡盐树村)等庄头中,颇多先祖为原本就讲潮州话的台湾潮州人,所以加入六堆客家联盟,成了“六堆附堆”庄头。这些“附堆”,地理位置同样也和“六堆客家庄”唇齿相依,共同保乡卫土。但到今日,这些附堆庄头的台湾潮州人后裔,很多被形势所迫,改为认同自己是讲属于泉漳片台湾闽南语,有些,则改讲南四县腔六堆客家语

然而,“附堆”村庄如海丰庄、佳佐庄,在文献[2]中,与六堆客庄之间亦存在粤人族群内部之争端冲突。其余粤庄,如八老爷庄,未有资讯证实潮州裔祖居的潮州府县份及村落,现有文献[3]实际走访当地氏族,已指出八老爷庄存在河洛人柯、杨两姓及泉州府晋江县赖姓宗族,并非客庄,亦无访得当地氏族任何潮州来源。因此,此种缺乏文献证实之潮州庄,很有可能只是寻常的漳泉裔村庄,且庄内漳泉裔放弃祖辈口音转为现使用腔调。

早在初,广东潮汕地区也是郑成功家族粮饷和兵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郑氏攻占安平之后,还从沿海招募移民开发土地。由是,来源的军民在郑氏治下并存,例如台南市境内善化区小新营潮州府潮阳县汤姓漳州府漳浦县李姓江宁府上元县吴姓宗族[4],以及永康区埔姜头温州府乐清县张姓宗族[5]高雄市路竹区蔡文的处州府龙泉县蔡姓宗族[6]云林县大埤乡埔姜仑宁波府鄞县沈光文后人沈姓宗族[7][8]

此外,台湾潮州人又可指1949年金门爆发古宁头战役,当时参加此役的士兵有大约一、两万人是胡琏将军潮州揭阳潮安的招募的青壮年,后来移防到台湾本岛后陆续退伍,一部分定居高雄[9]。但许多已混入于使用中华民国国语台湾外省人之间,较难察觉。

台南三山国王庙为台湾少见的潮州式风格建筑
屏东县潮州镇部分世居居民祖籍为广东潮州府,图为位于潮州镇市区的潮州三山国王庙
1926年潮州府移民人数以及在当地汉人群体之比例
地区 台湾本岛澎湖群岛 屏东潮州庄
居民(千人) 134.8 2.2
比率 3.6% 29.7%

信仰 编辑

 
三山国王为潮州移民标志性乡土神信仰

台湾三山国王信仰主要由来自广东省潮州府移民携入,早期研究普遍认为三山国王为客家人信仰,并一度认为是客家人特有神祇,但近年来田野调查分析,发现台湾客家人口最多的桃园市,并无三山国王的大庙,而另一个客家人口很高的苗栗县,也只有四座三山国王大庙,桃竹苗台湾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地区,只有廿一座三山国王大庙,在台湾全岛两百余间三山国王大庙中仅占百分之九,同样有客家族群分布的花东纵谷地区则连一间三山国王大庙都没有,证明客家人不一定祭拜三山国王。[10]

台湾全岛主祀三山国王大庙共有两百三十一座,其中有潮汕人参与始建的就有一百六十座,占百分之七十[11],由此证明三山国王为潮州府籍移民的乡土神信仰。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臺灣的語言戰爭及戰略分析 (PDF). [2012-10-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16). 
  2. ^ 〈“消失”的族群?南台湾屏东地区广东福佬人的身份与认同〉,《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集刊》,第20卷第1期,页177、178,2013,陈丽华
  3. ^ 〈由屏东市天后宫珍藏“义祠亭碑记”论清廷对屏东客家六堆态度的转变〉,《台湾风物》,四十七卷二期,页22,1997,简炯仁
  4. ^ 〈宗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台湾小新营李姓宗族的个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5期,页90,1973,王人英
  5. ^ 《永康乡志》,1988,页565,石万寿
  6. ^ 〈明郑时期二层行溪流域汉人之拓垦〉,《嘉南学报》,第三十一期,页676,2005,吴遐功
  7. ^ 〈开台文化祖师沈光文〉,2015,胡清旺
  8. ^ 〈云林客家走透透—云林客家地图普查〉,2008,页15,黄衍明、锺松晋
  9. ^ 〈移民与食物:二次战后高雄地区的潮汕移民与沙茶牛肉炉〉,《师大台湾史学报》,第8期,页99,2015,曾龄仪
  10. ^ 〈台湾三山国王庙全集〉,页547,2019,陈中道生
  11. ^ 〈台湾三山国王庙全集〉,页558,2019,陈中道生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