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使
渤海使(日語:渤海使/ぼっかいし Bokkaishi),指渤海國派往日本的使節。據記載自728年至919年之間共派遣34次使節(之後922年的遣使狀況不明,不被計入,929年遼朝屬國東丹國派遣一次)。
概述
編輯698年高王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第二代武王大武藝時,渤海與唐和新羅發生外交上的對立,為牽制兩國,開始向日本派遣使節。初期往來有較強的軍事同盟意義,日本方面也[來源請求]認為渤海仰慕天皇的德化[來源請求]而來朝見,故隆重接待使節。[1]
第三代文王大欽茂時改善與唐朝的關係,日本與渤海間往來的軍事意義逐漸淡化,改為以文化交流和商業活動為主。此外由於兩者往來採取朝貢貿易的形式,對於渤海的貢品,日本方面須給予數倍的回賜。渤海得到較大利益,但日本的財政因此受到影響。故接待使節及回賜的費用達到較大規模後,日本制定了十二年一次使節來朝等限制。二者往來一直持續到渤海滅亡為止。
隨着唐朝與渤海國關係改善,日本、渤海國也成為彼此與唐朝往來,以及引入唐朝文化、技術的中介。例如遣唐使判官平群廣成遇難後經渤海國回日本,又渤海國自日本引入唐朝制定的宣明曆,渤海國曾向唐朝進貢日本舞女。
路線與貿易
編輯渤海遣日使自今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鹽州城出發,[2]在日本山陰、北陸、東北太平洋岸的港口上陸,尋山陰道、北陸道至京都 (平安京),住於平安京鴻臚館。日本自渤海國輸入獸皮、人參、蜜,渤海國自日本輸入紡織品、金、水銀、金漆 (五加科植物果實榨取的接着劑)、海石榴油 (髮油,也可用於保存皮革、金屬)、水晶珍珠、檳榔樹扇 (琉球群島進獻土産物)。[1]
渤海遣日使一覽表
編輯次數 | 年份 | 年號(中) | 年號(日) | 年號(渤) | 正使名 | 中國皇帝 | 日本天皇 | 渤海王 | 出典 |
---|---|---|---|---|---|---|---|---|---|
1 | 727年 | 開元十五年 | 神龜四年 | 仁安八年 | 高仁義 | 唐玄宗 | 聖武 | 大武藝 | 續紀 |
2 | 739年 | 開元二十七年 | 天平十一年 | 大興二年 | 胥要德 | 唐玄宗 | 聖武 | 大欽茂 | 續紀 |
3 | 752年 | 天寶十一載 | 天平勝寶四年 | 大興十五年 | 慕施蒙 | 唐玄宗 | 孝謙 | 大欽茂 | 續紀 |
4 | 758年 | 乾元元年 | 天平寶字二年 | 大興二十一年 | 揚承慶 | 唐肅宗 | 孝謙 | 大欽茂 | 續紀 |
5 | 759年 | 乾元二年 | 天平寶字三年 | 大興二十二年 | 高南申 | 唐肅宗 | 淳仁 | 大欽茂 | 續紀 |
6 | 762年 | 寶應元年 | 天平寶字六年 | 大興二十五年 | 王新福 | 唐代宗 | 淳仁 | 大欽茂 | 續紀 |
7 | 771年 | 大曆六年 | 寶龜二年 | 大興三十四年 | 壹萬福 | 唐代宗 | 光仁 | 大欽茂 | 續紀 |
8 | 773年 | 大曆八年 | 寶龜四年 | 大興三十六年 | 烏須弗 | 唐代宗 | 光仁 | 大欽茂 | 續紀 |
9 | 776年 | 大曆十一年 | 寶龜七年 | 大興三十九年 | 史都蒙 | 唐代宗 | 光仁 | 大欽茂 | 續紀 |
10 | 779年 | 大曆十四年 | 寶龜十年 | 大興四十二年 | 張仙壽 | 唐代宗 | 光仁 | 大欽茂 | 續紀 |
11 | 779年 | 大曆十四年 | 寶龜十年 | 大興四十二年 | 高洋弼 | 唐代宗 | 光仁 | 大欽茂 | 續紀 |
12 | 786年 | 貞元二年 | 延曆五年 | 大興四十九年 | 李元泰 | 唐德宗 | 桓武 | 大欽茂 | 續紀 |
13 | 795年 | 貞元十一年 | 延曆十四年 | 正曆元年 | 呂定琳 | 唐德宗 | 桓武 | 大嵩璘 | 後紀 |
14 | 798年 | 貞元十四年 | 延曆十七年 | 正曆四年 | 大昌泰 | 唐德宗 | 桓武 | 大嵩璘 | 後紀 |
15 | 809年 | 元和四年 | 大同四年 | 正曆十五年 | 高南容 | 唐憲宗 | 嵯峨 | 大嵩璘 | 後紀 |
16 | 810年 | 元和五年 | 大同五年—弘仁元年 | 永德元年 | 高南容 | 唐憲宗 | 嵯峨 | 大元瑜 | 後紀 |
17 | 814年 | 元和九年 | 弘仁五年 | 朱雀二年 | 王孝廉 | 唐憲宗 | 嵯峨 | 大言義 | 後紀 |
18 | 819年 | 元和十四年 | 弘仁十年 | 建興元年 | 李承英 | 唐憲宗 | 嵯峨 | 大仁秀 | 後紀 |
19 | 821年 | 長慶元年 | 弘仁十二年 | 建興三年 | 王文矩 | 唐穆宗 | 嵯峨 | 大仁秀 | 後紀 |
20 | 822年 | 長慶二年 | 弘仁十三年 | 建興四年 | 王文矩 | 唐穆宗 | 嵯峨 | 大仁秀 | 後紀 |
21 | 823年 | 長慶三年 | 弘仁十四年 | 建興五年 | 貞泰 | 唐穆宗 | 嵯峨 | 大仁秀 | 後紀 |
22 | 825年 | 寶曆元年 | 天長二年 | 建興七年 | 高承祖 | 唐敬宗 | 淳和 | 大仁秀 | 後紀 |
23 | 828年 | 大和二年 | 天長五年 | 建興十年 | 王文矩 | 唐文宗 | 淳和 | 大仁秀 | 後紀 |
24 | 841年 | 會昌元年 | 承和八年 | 咸和十一年 | 賀福延 | 唐武宗 | 仁明 | 大彝震 | 續後紀 |
25 | 848年 | 大中二年 | 嘉祥元年 | 咸和十八年 | 王文矩 | 唐宣宗 | 仁明 | 大彝震 | 續後紀 |
26 | 859年 | 大中十三年 | 天安三年 | 大虔晃二年 | 烏孝慎 | 唐宣宗 | 文德 | 大虔晃 | 實錄 |
27 | 861年 | 咸通二年 | 貞觀三年 | 大虔晃四年 | 李居正 | 唐懿宗 | 清和 | 大虔晃 | 實錄 |
28 | 871年 | 咸通十二年 | 貞觀十三年 | 大虔晃十四年 | 楊成規 | 唐懿宗 | 清和 | 大虔晃 | 實錄 |
29 | 876年 | 乾符三年 | 貞觀十八年 | 大玄錫五年 | 楊中遠 | 唐僖宗 | 清和 | 大玄錫 | 實錄 |
30 | 882年 | 中和二年 | 元慶六年 | 大玄錫十一年 | 裴頲 | 唐僖宗 | 陽成 | 大玄錫 | 實錄 |
31 | 892年 | 景福元年 | 寬平四年 | 大玄錫二十一年 | 王龜謀? | 唐昭宗 | 宇多 | 大玄錫 | 紀略 |
32 | 894年 | 乾寧元年 | 寬平六年 | 大瑋瑎元年 | 裴頲 | 唐昭宗 | 宇多 | 大瑋瑎 | 紀略 |
33 | 908年 | 開平二年 | 延喜八年 | 大諲譔二年 | 裴璆 | 後梁太祖 | 醍醐 | 大諲譔 | 紀略 |
34 | 919年 | 貞明五年 | 延喜十九年 | 大諲譔十三年 | 裴璆 | 後梁末帝 | 醍醐 | 大諲譔 | 紀略 |
35 | 922年 | 龍德二年 | 延喜二十二年 | 大諲譔十六年 | 不明 | 後梁末帝 | 醍醐 | 大諲譔 | 扶桑 |
36 | 929年 | 天成四年 | 延長七年 | 天顯四年 | 裴璆 | 後唐明宗 | 醍醐 | 耶律倍 | 紀略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上田雄『渤海國の謎~知られざる東アジアの古代王國~』講談社現代新書、1994年6月20日。ISBN 4061491040。
- ^ 田村晃一 『論集:沿海州渤海古城クラスキノ古城の機能と性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青山學院大學クラスキノ土城発掘調査団・ロシア科學アカデミー極東支部歴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2013年〈平成25年〉)(CiN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