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三民
民呼日報
編輯于右任離開《神州日報》後,曾在《輿論日報》任主筆,因意見不合離開。1909年5月15日創辦《民呼日報》於上海。于右任出任社長,聘請范鴻仙、徐血兒、戴天仇等為撰述。該報以「大聲疾呼,為民請命」為宗旨,批評腐敗官員,揭露社會陰暗面。甘肅饑荒後,《民呼日報》進行了詳細報道和評述,對總督升允大加抨擊。不久甘陝代理總督毛慶藩向租界起訴于右任,稱其吞沒救災公款。公共租界立案並拘捕于右任,後查無此事,但于依舊被逐出公共租界,《民呼日報》於1909年8月14日被迫停刊。
民吁日報
編輯《民呼日報》停刊兩月後,于右任在法租界於10月3日創辦《民吁日報》。出版前在上海各報刊登廣告:「本社近將《民呼日報》機器生財等一律過盤,改名《民吁日報》,以提倡國民精神,痛陳民生利病,保存國粹,講求實學為宗旨。」創刊之初,由于于右任曾被租界驅逐,不便出面,便由朱少屏任發行人,范鴻仙為社長,景耀月為總編輯。
創刊不久,日本前任首相伊藤博文在哈爾濱遇刺身亡,《民吁日報》連續發表文章表示其罪有應得,歌頌刺客安重根為「血性男兒」,引起日方不滿,指令其駐滬領事館照會法租界當局,將《民吁日報》於1909年11月19日查封。
得名
編輯談到報名,于右任曾說:「以呼為吁,自形相近,表示人民表愁苦陰慘之聲;而分析吁字,又適為『于某之口』。於沉痛中,尤含幽默意味。」
另外一種說法是「改呼為吁,暗示人們的眼睛被挖掉了。」[1]
民立報
編輯于右任在沈縵雲資助下於1910年10月11日創辦《民立報》。該報仍以民字開頭,表示與《民呼》、《民吁》一脈相承,人們遂稱這三張連續出版的報紙為「豎三民」。關於此報的創辦,于右任曾在回答提問時說:「先是什麼都不怕,大聲疾呼地宣傳革命。不允許大聲疾呼就只好嘆息。嘆息也不准許就迫得非挺立起來不可!」[2]
與前兩份報紙相比,《民立報》無論是採編力量和經濟來源上都要強很多,于右任自任社長,吳忠信、童弼臣任總經理,宋教仁任總主筆,范鴻仙、景耀月、邵力子、章士釗、葉楚傖、張季鸞、陳其美、呂志伊、馬君武等為編輯。1911年7月31日領導長江流域革命活動的「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成立,于右任等報社主要人員均任職其中,遂確定《民立報》為其機關報。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于右任、宋教仁、景耀月、馬君武、呂志伊等出任內閣成員,《民立報》社務交由范鴻仙主持。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于右任逃往日本,范鴻仙遭暗殺,《民立報》於當年9月4日停刊,共出版1,0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