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路易·蒂克西埃-維尼揚古
讓-路易·蒂克西埃-維尼揚古(法語:Jean-Louis Tixier-Vignancour;1907年10月12日-1989年9月29日)是法國律師、極右翼政治家。他在1936年被選為國民議員。維希政權成立後,他與維希政權合作了一段時間,不過在1941年,他逃去了突尼斯。二戰後,軍事法庭宣佈蒂克西埃因其在二戰早期的活動,在十年內無資格擔任公職。在此之後,他加入了民族主義組織青年民族,但是又在1954年因反對組織的暴力行為而退出。1956年,蒂克西埃再一次被選為國民議員,然而在第五共和國的首次議會選舉中,他失去了議員席位。
讓-路易·蒂克西埃-維尼揚古 | |
---|---|
下比利牛斯省眾議員 | |
任期 1956年1月2日 —1958年8月12日 (2年7個月又10天) | |
任期 1936年9月27日 —1942年5月13日 (5年7個月又16天)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讓-路易·蒂克西埃 (法語:Jean-Louis Tixier) 1907年10月12日 法國巴黎 |
逝世 | 1989年9月29日 法國巴黎 | (81歲)
國籍 | 法國 |
父母 | 萊昂·蒂克西埃 安德烈·維尼揚古 |
專業 | 律師 |
蒂克西埃參與了1965年法國總統選舉,並由讓-瑪麗·勒龐擔當他的競選活動的策劃者,最終,他得到了5.2%的普選票。蒂克西埃曾在1948年為路易-費迪南·塞利納辯護,也曾在1962年的秘密軍事組織案中為拉烏爾·薩朗辯護。1973年,蒂克西埃策劃了菲利普·貝當棺材失竊案,接着,在70年代後期,他成為了極右政黨新力量黨的發言人。蒂克西埃逝世於1989年9月29日,享年81歲。
生平
編輯家庭與教育 (1907年–1935年)
編輯讓-路易·蒂克西埃於1907年10月12日出生在巴黎,[1]他的父親叫萊昂·蒂克西埃,是一名醫生;母親叫安德烈·維尼揚古。他的外公路易·維尼揚古曾是法國的議員。[2]
蒂克西埃於1926年獲法律學位,次年獲巴黎上訴法院大律師資格。[3][4]他曾是保皇運動法蘭西運動青年派系Camelots du Roi的積極分子,[5]還參加過1934年2月6日的反議會暴亂。
國民議會、二戰與審判 (1936年–52年)
編輯進入政界後,蒂克西埃在1936年5月的眾議院選舉中擊敗無黨籍左派政治家喬治·穆泰,當選下比利牛斯省眾議員。然而,由於被懷疑欺詐,他的當選被宣佈無效。[6] 蒂克西埃最終在1936年9月27日再次獲選。[7][8]法國議會曾派出一個小組,就與西班牙人民陣線作戰一事向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祝賀,而蒂克西埃正是該小組的一員。[3]1938年1月,蒂克西埃與讓尼娜·奧里奧爾(一位律師兼上加龍省議員之女)結婚。
1940年7月10日,議會舉辦了關於憲法改革的投票,事實上是要將全部權力(法語:pleins pouvoirs)賦予菲利普·貝當,而蒂克西埃投出了贊成票。[4][9]1940年10月6日,蒂克西埃為了「執行停戰委員會的指示」,批准了對幾部「煽動對德仇恨」的電影(比如大幻覺和英法協約)的封殺。[10][11]蒂克西埃在維希法國擔任的職位,是負責情報的副國務卿。他還是貝當的「宣傳委員會」的主任。[3][12]作為維希廣播的負責人,他為通敵者馬塞爾·戴亞提供了大量的廣播時間。[6]
1941年7月20日,蒂克西埃由於想要離開維希政權,被拘留在瓦爾萊班。他於12月成功逃出,並設法去到突尼斯。[13][4]1942年11月初,盟軍在火炬行動中侵入了德佔馬格里布,蒂克西埃隨即被德國當局逮捕。1943年5月,盟軍把軸心國勢力驅趕出了北非,在這之後蒂克西埃才獲釋。[4]獲釋後,蒂克西埃企圖加入意大利的法國遠征軍,然而因為曾經有過通敵行為,他被法國國家解放委員會迅速逮捕,並在1945年12月4日被宣佈十年內無資格擔任公職。
1948年,法國小說家路易-費迪南·塞利納因為發表過反猶太與支持佔領的作品,被指控「通敵」,蒂克西埃為塞利納辯護。[12]他指出:自己的委託人的名字叫路易-費迪南·德圖什,不叫什麼塞利納,也沒發表過那些作品。因為法官找不出德圖什和塞利納(其實是德圖什的筆名)之間的關係,所以在1951年4月26日,塞利納獲得赦免。[14]在禁止擔任公職的十年間,蒂克西埃加入了於1949年成立的極右派政黨青年民族,又在1951年至1952年協助莫里斯·巴代什成立了西方的防禦雜誌社(這本雜誌將在日後成為討論右派思想,發表否認大屠殺的文章的重要地點)和新法西斯主義結社歐洲社會運動[3][15][16]
大赦與阿爾及利亞戰爭 (1953年–1962年)
編輯1953年,蒂克西埃獲釋,得以擔任公職。[17]因為反對青年民族所提倡的街頭暴力行為,蒂克西埃退出了青年民族,並於1954年5月與巴代什一起,組成政黨「法國民族集會」。[18][16]
1956年1月,蒂克西埃再次在下比利牛斯省獲選,成為國民議會中的非附屬成員(法語:Non-Inscrit),直到1958年12月。這段時期中,他與布熱德派結了盟。[19][20]1958年5月,政變爆發,夏爾·戴高樂重掌大權。蒂克西埃拒絕給在人民公投出新憲法前臨時賦予總統修改憲法的權力的法案投贊同票,他在議會裏諷刺地說:「我從來沒想過,在我的人生中會遇到兩次讓我把自己的權力授予他人的事件。我更沒想過,那個因為我第一次將權力授予他人而懲罰我的人,現在正在讓我第二次把權力授予出去,而且還是授予給他。」[9]最終,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1958年10月4日成立了,此前,新憲法在9月得到了82%的法國人的贊同。1958年11月30日,蒂克西埃在新政權的第一次眾議院選舉中,把自己的席位輸給了一位激進黨候選人。[4]1958年年初,青年民族解散了。蒂克西埃試圖重振這個被禁止的組織,就於1958年7月5日在組織的雜誌上發表了幾篇文章。[21]
蒂克西埃與讓-瑪麗·勒龐一起,在1960年7月成立了法屬阿爾及利亞民族陣線(法語:Front National pour l'Algérie Française),旨在反對阿爾及利亞在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年-1962年)中獨立。[22]1962年,蒂克西埃為親殖民主義的準軍事組織秘密軍事組織的成立者及1961年阿爾及爾政變的策劃者拉烏爾·薩朗辯護。[23]其結果是,薩朗未被判處死刑,而是被判入獄,一般認為是蒂克西埃的辯護使得薩朗「免受絞刑」。這一事件提升了蒂克西埃在民族主義者中的地位。他還在1962年8月的小克拉馬襲擊案中為被指控暗殺夏爾·戴高樂未遂的讓·巴斯蒂安-蒂里上校辯護,但巴斯蒂安上校最終還是被處以死刑。[24]
總統競選 (1963年–1965年)
編輯1963年11月,蒂克西埃公開宣佈參與1965年總統選舉,稱自己是「所有民族主義政黨的戰鬥者」。 [25]1964年7月17日,蒂克西埃創立了草根組織「蒂克西埃-維尼揚古委員會」(即T.V.委員會,法語:comités T.V.)來支持他競選總統,並令讓-瑪麗·勒龐策劃他的競選活動。[25]委員會在全法國建立起了80多個組織,與此同時,由羅歇·奧蘭德爾領導並受到西方運動的支持的「青年委員會」(法語:Comité Jeunes)迅速吸引了數百名成員。T.V.委員會在巴黎舉辦的第一場會議中,有四千多名激進分子前來參加,這導致了西方運動與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後來,因為勒龐與西方運動發起人皮埃爾·西多斯產生了分歧,T.V.委員會將盟友換成了多米尼克·韋內領導的歐洲行動組織。不過,歐洲行動組織最初並不看好蒂克西埃的參選。[25]
蒂克西埃成功地把極右派內部存在的各種思想團結起來反對戴高樂主義:西方運動的年輕革命家與歐洲行動組織本就與蒂克西埃同盟,而「那些懷念維希法國的人、參加過法蘭西運動的人、原教旨天主教徒、法屬阿爾及利亞極端派、布熱德派的殘餘、剛剛接受法西斯主義的人和自由主義右派」,也都站在了蒂克西埃一方。[25]雖然時任總統夏爾·戴高樂立場保守,但是在這些極右派的眼裏,戴高樂「不但丟掉了阿爾及利亞,而且毀滅了法蘭西帝國,還削弱了軍隊,甚至貼近了共產主義世界」。在競選活動的高峰期,勒龐和蒂克西埃甚至前往倫敦會見英國保守黨成員,或許他們是希望以保守黨為榜樣,在法國創辦一個保守民族主義的政黨。[25]
委員會參與了1965年3月的市鎮選舉,並在巴黎贏得了9.6%的選票。當年夏天,民調顯示蒂克西埃將在總統選舉中贏得19%的普選票。[25]這些令人鼓舞的事情,使得蒂克西埃覺得,自己將會在第一輪投票中贏得25%的選票,然後在第二輪投票中勝選。於是,蒂克西埃在競選期間前往西貢、波恩、羅馬和倫敦旅行,像是他已經勝選了一樣。他拋棄了自己的激進極右派言論,轉而向溫和右派靠攏。他的競選團隊把這時的他稱為反抗極端分子夏爾·戴高樂的「民族及自由的反對派」。[25][19]蒂克西埃甚至把二戰時期的法國抵抗者讓·穆蘭的名號調用過來為他的競選服務,全然不顧自己曾是維希政權的合作者的事實。[19]雖然他這麼做,是為了使自己的右派立場更加溫和,但是評論員們還是把他描述為「法屬阿爾及利亞、布熱德派和維希精神的盟友」,他也僅僅得到了激進極右派媒體的(Rivarol、歐洲行動、法蘭西外觀和分鐘)認可。[26]
由於支持他的極右派組織之間缺少必要的政黨結構,且逐漸變得分裂、敵對,蒂克西埃在1965年12月的總統選舉中僅贏得了5.2%的選票,在第一輪投票中落選。[27][28]第二輪投票中,他公開號召人民投票給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索瓦·密特朗。[19]勒龐發現,自己被立場多變的蒂克西埃多次欺騙——他最開始從激進極右派變成了溫和右派,現在竟然支持起了密特朗。因此,勒龐憤而退出競選。[19]投給蒂克西埃的票主要集中在法國南部。當年埃維昂協定公投的時候,法國南部投出了最多的否定票,而且,1962年以後,大量從阿爾及利亞返回的黑腳定居在了法國南部。[29][30]
晚年生活 (1966年–1989年)
編輯六日戰爭期間,蒂克西埃參與了1967年在巴黎舉行的親以色列示威。[31]1968年的五月風暴期間,他將終結全國混亂的希望寄託於再次獲選的戴高樂總統身上。一年後的總統選舉中,他支持了戴高樂主義候選人喬治·蓬皮杜,[15][29]
1973年2月,蒂克西埃策劃了菲利普·貝當棺材失竊案。[32]又在1978年6月,加入了極右政黨新力量黨,並當上了該黨的榮譽主席兼發言人。1979年,他代表新力量黨參加了歐洲議會選舉,卻沒有勝選,最終,他在1982年2月離開了新力量黨。[15][33]
1989年9月17日,蒂克西埃逝世於巴黎,享年81歲。他的葬禮舉辦在天主教傳統主義團體聖庇護十世司鐸兄弟會的據點聖尼各老堂。[1][15]
觀點
編輯蒂克西埃是一位激進的反共主義者,他在1965年的競選活動中支持北約軍事,希望以保衛「人文與基督教的西方」不受「共產主義與它的木馬戴高樂主義」侵害為目的,與美國達成核聯盟。他認為法國應該減少對前殖民地的發展援助,並創造了一個口號:「科雷茲優先於贊比西」(法語:"la Corrèze passe avant le Zambèze")。[26]他也強烈反對移民,稱自己支持的是「法屬阿爾及利亞」,不是「阿屬法蘭西」。他主張對阿爾及利亞移民實行「嚴厲的配額制」,以「避免大量飢餓的人口、不受歡迎的人和沒有接受過任何技術或社會教育的殘疾人侵入法國」。[26]
私生活
編輯另見
編輯註釋
編輯傳記
編輯- Shield, James G.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 [2020-02-26]. ISBN 978-041537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延伸閱讀
編輯- Croix, Alexandre. Tixier-Vignancour: ombres et lumières. Éditions du Vieux-Saint-Ouen. 1965. ASIN B003RHARUQ.
- Louis-Ferdinand Céline, Lettres à Tixier : 44 lettres inédites à Me Tixier-Vignancour, texte établi et présenté par Frédéric Monnier. Paris : la Flûte de Pan, 1985. 143 pages. ISBN 2-903267-23-5. (Letters to Tixier: 44 unpublished letters to Me Tixier-Vignancour)
- Tixier-Vignancour, J.-L., J』ai choisi la défense, Paris, La Table Ronde, 1964.
參考
編輯- ^ 1.0 1.1 Gérard, Jean-Louis.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biographique de la guerre d'Algérie. FeniXX réédition numérique. 1999-12-31 [2020-02-26]. ISBN 97824021169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 (法語).
- ^ Beaucarnot, Jean-Louis. Le tout politique. Archipel. 2012-02-29. ISBN 9782809807257 (法語).
- ^ 3.0 3.1 3.2 3.3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25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4.0 4.1 4.2 4.3 4.4 L'avocat de l'OAS. 1989-10-01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法語).
- ^ Croix, Alexandre. Tixier-Vignancour: ombres et lumières. Éditions du Vieux-Saint-Ouen. 1965: 191 (法語).
- ^ 6.0 6.1 Williams, Philip M. Wars, Plots and Scandals in Post-War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04-02: 61. ISBN 9780521077415 (英語).
- ^ Cachin, Marcel. Carnets 1906-1947: 1935-1947. CNRS Editions. 1993. ISBN 9782271051240 (法語).
- ^ Pierre, Renouvin; Rémond, René. Léon Blum, chef de gouvernement, 1936-1937: 2e édition. Presses de Sciences Po. 1980-01-01. ISBN 9782724685015 (法語).
- ^ 9.0 9.1 Rousso, Henry. Le Syndrome de Vichy (1944-198...). Le Seuil. 2014-12-25: 70. ISBN 9782021224535 (法語).
- ^ Habib, André. L'avenir de la mémoire: Patrimoine, restauration et réemploi cinématographiqu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Septentrion. 2016-06-30: 42. ISBN 9782757414156 (法語).
- ^ Weber, Alain. La bataille du film: 1933-1945, le cinéma français entre allégeance et résistance. Ramsay. 2007: 78. ISBN 9782841148943 (法語).
- ^ 12.0 12.1 Bastuck, Nicolas. Quand le client de l'avocat devient son principal... adversaire. Le Point. 2019-05-14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法語).
- ^ Wieviorka, Olivier. Orphans of the Republic: The Nation's Legislators in Vichy Fra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674032613 (英語).
- ^ Alliot, David. Madame Céline. Tallandier. 2018-01-18: 136. ISBN 9791021020955 (法語).
- ^ 15.0 15.1 15.2 15.3 Guillaume, Sylvie. Dictionnaire des parlementaires d'Aquitaine sous 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Presses Univ de Bordeaux. 1998: 491. ISBN 9782867812316 (法語).
- ^ 16.0 16.1 Barnes, Ian. I am a Fascist Writer: Maurice Bardèche–Ideologist and Defender of French Fascism. The European Legacy. 2002-04-01, 7 (2): 195–209. ISSN 1084-8770. doi:10.1080/10848770220119659.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11. ISBN 9781134861101 (英語).
- ^ Gautier, Jean-Paul. Les extrêmes droites en France: De 1945 à nos jours. Syllepse. 2017-05-12: 40–41 [2020-02-26]. ISBN 9782849505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法語).
- ^ 19.0 19.1 19.2 19.3 19.4 Simmons, Harvey G. The French National Front: The Extremist Challenge To Democracy. Routledge. 2018-03-05: 57–58. ISBN 9780429976179 (英語).
- ^ Jean-Louis, Gilbert Tixier-Vignancour - Base de données des députés français depuis 1789 - Assemblée nationale. www2.assemblee-nationale.fr.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97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Guillaume, Sylvie. Dictionnaire des parlementaires d'Aquitaine sous 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Presses Univ de Bordeaux. 1998: 591. ISBN 9782867812316 (法語).
- ^ 22 novembre 1965 : Tixier Vignancour évoque sa plaidoirie pour Salan. FIGARO. 2007-03-21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55–16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26–28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26.0 26.1 26.2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29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31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Duhamel, Éric. La Ve République. Seuil (réédition numérique FeniXX). 1997-01-01: 39. ISBN 9782021273366 (法語).
- ^ 29.0 29.1 Vinen, Richard C. The End of an Ideology? Right-Wing Antisemitism in France, 1944-1970. 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94, 37 (2): 382–84. ISSN 0018-246X. JSTOR 2640207.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30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
- ^ Mammone, Andrea; Godin, Emmanuel; Jenkins, Brian. Varieties of Right-Wing Extremism in Europe. Routledge. 2013-05-07: 125. ISBN 9781136167508 (英語).
- ^ à 00h00, Par Benoît HasseLe 12 avril 2004. Comment j'ai exhumé le maréchal Pétain. leparisien.fr. 2004-04-11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法語).
- ^ Parti des Forces Nouvelles (PFN) — France Politique. www.france-politique.fr.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5).
- ^ Shields, James.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From Pétain to Le Pen. Routledge. 2007-05-07: 133 [2020-02-26]. ISBN 97811348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