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記述由遠古到現代各時代歷史的史書

通史斷代史相對,指記述由遠古到現代各時代歷史的史書,以時間為主線,連貫地敘述各個時代的一種記史方式。

通史是相對於斷代史來說的,斷代史是限於某個時代,但通史卻是跨時代式研究,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用現代史學的口吻,這是「大歷史觀」。

清代史家章學誠認為通史有「六便」和「二長」八個優點。「六便」是:免重複,均類列,便銓配,平是非,去牴牾,詳鄰事。「二長」是:具翦裁,立家法。但也有「三弊」,就是:無短長,仍原題,忘標目。[1]何炳松指出「吾國史家之見及通史一體者,當仍首推劉知幾為樹之風生,至鄭樵而旗幟鮮明,而章學誠為最能發揚光大」。[2]

中國正史典籍「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是跨越朝代的,其他都是以朝代的更替為起終的。以往中國傳統史家都傾向編修斷代史:如劉知幾最為反對修通史,認為通史除了浩瀚難讀外,因涉及遠古史,找尋資料並不容易;鄭樵以畢生精力獨纂二百卷《通志》,以「三十年著書,十年搜訪圖書」,成就頗豐,「聞人家有書,直到其門求讀,不問其容否,讀已則罷,去住曾不吝情」。清代紀昀認為,「南北宋間記誦之富,考證之勤,實未有過於樵者」。1947年顧頡剛出版的《當代中國史學》,對各家中國通史著述的評論:「所有通史多屬千篇一律,彼此抄襲」,「條列史實,缺乏見解;其書無異為變相的《綱鑑輯錄》或《綱鑑易知錄》,極為枯燥」。中國共產黨歷史專家楊奎松也以為,寫通史「其難度之大,對寫史者各方面的知識、訓練,特別是對其掌握資料要求之高,未必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3]

隨着清末西學東漸,通史被史家發現其價值,故清末以來,史書往往都以通史形式編寫,1935年張蔭麟主持編寫高中歷史教材《中國史綱》,在當時獲得很高聲譽。同時期翦伯贊亦出版同名教材,即《先秦史》和《秦漢史》,大獲成功。[4]被戴逸稱為「歷史散文體裁的開創者」。其他代表作還有錢穆的《國史大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鄧之誠的《中華二千年史》等等。

資料來源 編輯

  1. ^ 章學誠:《文史通義》之《釋通》
  2. ^ 《通史新義》
  3. ^ 楊奎松:評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
  4. ^ 侯外廬回憶說:「抗戰時代的進步青年,誰不以一睹《中國史綱》為快!不少人贊道:讀翦伯贊的《中國史綱》,『簡直是一種享受』」。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