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焦作,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和流派,原為陳家溝拳術,集長拳、炮拳及紅拳之術,有關陳氏太極拳的起源說法不一,而陳氏則堅持「陳氏太極拳」是當今各家太極拳的始祖。

線
線

根據武術史家唐豪考證,陳家溝拳術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王廷(約1600年-1680年),此後世代相傳,有傳子不傳女之說。故而,外人不得窺其貌,更難知其髓。一直到陳長興(1771-1853)傳拳與河北廣平府(今邯鄲永年)楊露禪(1799年-1872年)後,「陳家溝拳術」才被世人所見。唐豪進一步推斷,「陳家溝拳術」漸次衍變爲當今之「陳氏太極拳」。但據楊氏、吳氏等其他太極名門的歷史傳承記載,陳長興的太極拳實乃蔣發所傳,但這些記載均無確切根據。

陳式太極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擊作用及獨特的演練風格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愛好者。

陳氏太極之拳械

編輯

陳氏太極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別。其它套路還包括器械和對練等等。

陳氏太極拳老架

編輯

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在家傳的拳架中所總結與編排的。老架以纏絲為軸心,貫穿於整個套路。古樸而無花架勢。一路拳以柔為主。主要練習並建立起陳氏太極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稱一路拳為基礎拳,練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學習二路拳。二路拳,亦稱炮捶,以剛為主。尤其突出太極八門勁的四隅勁: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彈抖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陳氏太極拳小架

編輯

套路原被稱為新架。在陳發科所編之套路流傳之後,此套路逐稱為小架。小架為陳氏十四世陳有本所創。此套路除去勁發於外的動作,把勁路涵於套路當中,蓄而待發。整套拳打起來溫文爾雅,有儒者之風範。

陳氏太極拳新架

編輯

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七世陳發科由老架編排而成,經其子陳照奎定型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纏絲螺旋的動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彈抖,節節貫穿,胸腰運化,轉關摺疊等特點獨樹一幟。

陳氏太極也包含了許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單劍、雙劍、單刀、雙刀、雙鐧、槍、大刀、杆等等。

陳氏太極劍

編輯

陳氏太極劍實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陳氏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原理,對陳氏太極劍也同樣試用。

陳氏太極劍的的傳統套路共五十八個動作,劍法多樣,有劈、刺、撩、掛;點、崩、雲、架;穿、提、掃、抹;帶、斬、截、托等。其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間,以身帶劍,靈活多變;運動路線纏綿曲折,風格別致,有很高的強身健體的價值。

套路與推手之關係

編輯

陳氏太極拳除了套路演練之外,還有陳氏太極拳推手。套路與推手互為體用。習練套路是束身行為(約束身肢)與意識修為,通過推手能夠檢驗束身水平與意識修為的正確與否。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通俗的說,練套路如同生產,練推手如同質檢,找出問題所在與不足之處,然後再生產,再質檢,如此循環往復,一生無有窮盡,不斷提高追求,情趣盡在其中,不亦樂乎。

風格與特點

編輯

陳氏太極拳的演練風格與特點是:纏繞摺疊,鬆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如濤濤江河奔騰不息,氣勢恢弘,又似游龍戲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於「自纏」。身纏、手纏、足纏、臂纏、腿纏,周身纏。故有陳氏太極拳乃「纏」法也之說。

陳氏太極拳之發展

編輯

現在社會上練的太極拳,各有程度不同的差異,但都有其相似之處。這是因為都是由陳氏一脈相傳的緣故。楊式太極拳就是指楊露禪教授的太極拳。楊在陳家溝學拳一住七年,晝夜無間,待拳學成後到北京傳授太極拳,徒眾甚多,就自立一派――名為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是北京吳鑒泉,他是旗人,後來以吳為姓,其父名全佑,跟楊露禪的兒子楊班侯學的太極拳,吳鑒泉是跟其父學的,吳鑒泉於1930年在上海教太極拳,徒眾很多,就自立一派――吳式太極拳。孫祿堂是孫式太極拳,原學形意拳,後來跟郝如真學了一套太極拳,郝如真跟武禹襄學的太極拳,武跟河南溫縣趙堡街陳清平學的太極拳,陳清平是陳家十五世祖,於道光年間遷到趙堡街的,距陳溝村五華里。

由陳氏太極拳衍化出了多種新的太極拳流派。

  1. 由陳氏大架,陳長興傳楊露禪(楊氏太極拳)。又由楊露禪傳吳全佑(1834年-1902年)(吳氏太極拳)。
  2. 由陳氏小架,陳青萍(1795年-1868年)傳武禹襄(1812年-1880年)(武氏太極拳)。由武禹襄傳李亦畲(1832年-1892年),李亦畲傳郝為真日語郝為真(1849年-1920年)(有人又稱武氏為郝氏太極拳)。郝為真傳孫祿堂孫氏太極拳)。
  3. 陳青萍傳和兆元和氏太極拳)。
  4. 陳青萍傳李景延忽雷太極拳,此架鮮為人知。在台灣有杜毓澤一門傳承楊虎弟子陳名標系脈,稱之為「二套小架」,與王晉讓所傳楊虎弟子陳應德系,稱為太極拳小架二者)。
  • 陳氏太極拳,遵陳鑫《太極拳圖說》為經典,其論述總在圖說之中,要孰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剋之理。

陳氏太極拳在北京的傳播

編輯

1928年一代宗師陳發科從河南的陳家溝來到北京,從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三十年授拳生涯。他開創了陳式太極拳在全國發展的新紀元,是近代陳式太極拳的傑出代表。

從1928年至今,八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年陳發科從陳家溝傳來的陳式太極拳,不但在拳術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而且早已突破「誰知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氏傳」的局面,從北京傳遍全中國,從北京走向全世界。

陳發科在北京的徒弟甚眾,其中較為民眾熟知的有雷慕尼、田秀臣、李經梧、洪鈞生等人。

辛亥革命以後,受近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當時的有識之士認為中華武術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樹立了武術的體育觀,武術界人士提倡「強種強國」,中國傳統武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著名的中央國術館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當時,中國武術事業出現了以城市為中心的蓬勃發展的景象,館社林立,許多民間武術家湧向大城市。

19世紀50年代,學拳於陳家溝的楊露禪來京傳播太極拳。在其子楊班侯與楊健侯、其孫楊澄浦三代人的努力下,太極拳在北京已經相當流行。但是發源於陳家溝的陳氏太極拳卻不為人所知。

當年武術詩人楊敞曾有詩云:

當初誰知太極拳,
譚公療疾始流傳。
公令推行太極拳,
而今武術莫能先。
誰知豫北陳家技,
卻賴冀南楊氏傳。

此詩最後二句點明了陳氏太極拳雖然是「陳家技」,在北京卻是由楊氏家族傳播的。

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在北京體育學校教太極拳的楊澄浦、吳鑒泉等離開北京,去南京、上海教拳,學校一時缺少教太極拳的教員。因知當年楊露禪是從陳家溝陳長興學的太極拳,於是許禹生托人從陳家溝聘請了陳家後人陳績甫在體育學校教太極拳。

陳績甫除在體育學校任教外,還被許多人請到自己家裏去教拳。據向愷然記敘,他曾專門去體育學校會見了陳績甫,觀其練拳,與其推手,並進行了討論。據向愷然回憶,陳績甫的推手很單一,不如楊家完備、多樣,足見太極拳後來發展的情況,已日趨多元,在舊有的基礎上,起了更多的技術創新。

在高手雲集的北京,想以授拳立足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對於找上門來要「切磋技藝」的人,陳績甫深知輸贏不僅是自己的事,還關係到陳氏拳的名聲,於是便給在老家的三叔陳發科寫信,請他來京。

陳發科到北京後,即由陳績甫陪同會見了挑戰者。他以「挨着何處何處擊」、「將人擊出不見形」高超技藝,使對方折服,很快在北京站住了腳。從此,聞名拜訪前來請教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北平國術館館長許禹生以及當時頗有名氣的李劍華、沈家楨等皆就學於陳發科。自此陳氏拳的真正面貌逐漸為外界所認識、所稱道。

楊敞寫詩讚曰:

都門太極舊尊楊,
遲緩柔和擅勝場。
不意陳君標異幟,
纏絲勁勢特別強。

1952年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二屆代表大會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並號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類、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極拳及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這期間,武術界紛紛成立拳社。

陳發科於1953年與名拳師胡耀貞共同創辦了「首都武術研究社」,這是歷史上僅有的以首都命名的武術研究社。該社的成立為北京陳氏太極拳的傳播打下了良好基礎,為陳氏太極拳培養了一批傑出人才。

1953年11月,陳發科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上,代表北京表演了陳氏太極拳,受到好評。這是陳氏太極拳歷史上首次在全國性集會上展示,它標誌着陳氏太極拳將走向全國。

陳發科在北京30年間,不斷總結經驗,設計了新的拳式。當今廣為流傳的83式太極拳和71式炮捶,正是陳發科對陳氏太極拳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陳發科是走出陳家溝向外傳拳第一人。他的在京傳拳,不但開創了北京陳氏太極拳的新紀元,而且將三百年來囿於陳家溝一姓一地的陳氏太極拳帶出溝外,成為陳氏族傳太極拳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陳發科逝世後,195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委託首屆武協副主席唐豪和李劍華、顧留馨、李經梧、陳照奎開始以陳發科晚年授拳的定式編寫《陳式太極拳》。後由於唐豪逝世、李劍華病重,未能完成而中綴。

196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又委託沈家楨、顧留馨繼續編寫《陳式太極拳》一書。該書於1963年12月在北京出版。該書在理論上總結了太極拳的八個特點,科學地論述了練拳方法,給出了詳細的分解動作。書中動作插圖太極拳部分採用陳照奎照片,炮捶部分採用陳發科遺照,不足部分由陳照奎補照,由周元龍繪圖,最後由陳照奎校訂出版。

《陳式太極拳》一書出版發行後,行銷四十餘年長盛不衰,成為學習陳式太極拳的經典教材。它是學拳的拳譜,教拳的教材,練拳的依據,是陳氏太極拳過渡到陳式太極拳的劃時代的經典著作。該書1988年被收入《太極拳全書》。

1963年,陳發科之子陳照奎應顧留馨之邀,毅然辭掉工作,來往於上海、南京之間,繼承父業,開始職業拳師生涯。他精湛的拳術,受到上海及南京習拳者的熱烈歡迎,培養學員不下千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武術事業受到衝擊和摧殘,陳照奎只得隻身回到北京,經濟失去來源,生活陷入極端困難之中。北京陳式太極拳愛好者聞其歸來,便邀其在東便門外的果樹林及阜成門兒童醫院附近的小花園繼續授拳。

1972年由於陳績甫的逝世,拳鄉陳家溝邀請陳照奎還鄉授拳,從而北京陳式太極拳83式、炮錘71傳回了陳家溝。以後,陳照奎又到鄭州、焦作、石家莊等地巡迴授拳。正是由於陳照奎的努力,陳式太極拳在全國大城市中開始發展。可以說,陳照奎是將陳式太極拳從北京推向全國大城市的第一人。

1979年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為了保存歷史資料,邀請陳照奎田秀臣雷慕尼馮志強、李忠蔭、肖慶林拍攝電影資料。當時拍攝了83式太極拳和71式炮捶,陳照奎表演了陳式太極拳的單式發勁的動作。現在廣泛流傳於社會上的田秀臣、雷慕尼的套路視頻,已成為研究陳式太極拳的珍貴歷史資料。

1982年12月15日,國家體委副主任徐才同志在全國武術工作會議上指出:「如果我們不及時挖掘、整理,就有人琴俱亡的危險,就要犯極大的錯誤。因此,挖掘武術遺產工作,是當務之急,是迫在眉睫的事,武術遺產需要搶救。」還號召全國各地的老拳師站出來,組織起拳社、館、站等社會組織。

在這次會議精神鼓舞下, 1983年4月,以北京陳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為主體的「北京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 成立,馮志強為會長,雷慕尼田秀臣、肖慶林為副會長,李忠蔭為秘書長。隨即在北京的月壇公園、正義路南口、東單公園、民航機場、酒仙橋、人民日報社門口、曙光機械廠、工人體育館、陶然亭、龍潭湖、南池子、會城門公園、日壇公園等成立了13個輔導站,使北京陳式太極拳得到空前的發展。

陳氏太極拳在台灣的傳播

編輯

初期在台灣有杜毓澤傳承陳延熙先生老架與陳明標先生的小架又名忽雷架,郭青山傳承陳省三先生新架 ,王晉讓傳承陳應德習小架, 潘詠周、王鶴林、王夢弼、三位老師,傳承陳發科先生的老架,其拳架柔和內斂,其中又以潘詠周的弟子較多,影響力超過其他兩位老師。

台中有兩位陳氏傳人,一位是謝棟樑老師,傳承以陳正雷體系之陳氏太極拳為主(包含:老架一二路、新架一二路、刀槍劍棍及大刀、五種推手套路及實戰),另外亦傳陳小旺體系38式。另一位則以江弦蒼老師於傳承潘詠周體系之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與砲捶二路為主。 臺南李章仁老師於傳承杜毓澤體系之陳氏太極拳為主並傳承特有太極長拳,大肆套,小紅炮等陳氏少見或失傳拳種。 臺南則以吳木村老師於傳承陳正雷體系之陳氏太極拳為主。 現今亦有陳發科嫡孫當代陳氏太極拳掌門人陳小旺體系之太極拳在台灣傳拳。

陳家溝四大金剛

編輯

陳氏第十八世陳照丕和陳照奎所授之弟子眾多。其中,以陳家溝四位: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均為近代大架之代表人物。

同代十八世陳克忠,陳克第也培養了許多小架代表。如陳伯先、陳伯祥、陳清環、陳俊凌、陳六有等。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