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

1908 年奧斯曼帝國恢復憲政統治

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土耳其語Jön Türk Devrimi)發生於1908年7月,由鄂圖曼帝國立憲派團體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意在結束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專制,復行1876年憲法。革命最早爆發於馬其頓的鄂圖曼帝國駐軍,隨後發展為廣泛的軍隊叛亂和民眾示威,迫使蘇丹妥協,在1908年7月24日宣佈重新實行1876年憲法。革命結束後,鄂圖曼帝國重建起多黨制兩院制的西式民主政治,進入二次立憲時期

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
1908年,各米利特領袖宣佈革命
日期1908年7月
地點鄂圖曼帝國
參與者青年土耳其黨人
結果

次年,保守派發動的反政變三三一事件中被粉碎,令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遭廢黜,其弟即位成為穆罕默德五世蘇丹[1]

背景

編輯

鄂圖曼帝國在19世紀下半葉步入衰落,馬哈茂德二世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兩代蘇丹在1839年開啟坦志麥特改革,建立現代化軍隊[2],改革銀行系統和財政系統,改革民事及刑事法[3],設立現代大學,以現代工廠取代同業公會。國內亦興起反對君主專制新鄂圖曼人思潮,主張君主立憲,制定憲法以維持帝國統治[4]。1876年,新鄂圖曼黨擁立哈米特·埃芬迪親王即位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新鄂圖曼人成員參與編寫1876年鄂圖曼帝國憲法,並由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在1876年12月23日宣佈實施,開啟鄂圖曼帝國歷史的一次立憲期[5]。然而,憲政下的議會運行了僅僅兩年就被蘇丹封禁,憲法停止施行,第一次立憲運動宣告失敗[6]

然而坦志麥特和一次立憲時期的社會改革深刻地影響了鄂圖曼帝國的政治思潮,更為自由寬鬆的政治環境為隨後的革命提供了土壤。阿卜杜勒-哈米德蘇丹的政治圈子聯繫緊密而變化多端,在他恢復專制政權後,便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參與鄂圖曼帝國政治[7]。為保護鄂圖曼帝國的統治,現代化和西化的潮流越發流行。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統治思路並不契合當時的這一潮流,因此在野的政治派系雖互有罅隙,但都一致反對蘇丹的專制統治。反對派主要分為自由派和聯合派兩大派系。自由派主要由上層階級組成,提倡更為寬鬆自由的政府形式,及對經濟的較少干預;聯合派由相對底層的階級組成,主張世俗化的統治。儘管兩大派別間擁有較大的文化分歧,但他們皆主張恢復1876年的短命憲法。1889年,立憲派人士組成聯合進步委員會,這些主張推翻蘇丹專制政權的革命者又被稱為青年土耳其黨人[7]

經過

編輯
 
伊斯坦布爾的民眾示威

1907年,位於馬其頓地區的薩洛尼卡成為青年土耳其黨人的活動中心,各地相繼建立聯合進步委員會支部,遊說當地駐軍的青年軍官,並組建鄉村游擊武裝。同年12月,包括艾哈邁德·勒扎(Ahmet Rıza)麾下的聯合進步委員會、薩巴哈丁親王(Sultanzade Sabahaddin)的個人主動和地方分權聯盟、亞美尼亞革命聯盟等革命組織代表在巴黎舉行集會,決定以武裝鬥爭等形式發動立憲革命[8]

 
摩拿斯提的穆斯林起事

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的主力是軍官,因帝國國際地位日益低微,他們早已對專制當局懷有不滿,從而投靠青年土耳其黨。1908年6月,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波羅的海港口列巴爾會見。兩國的關係曾因既往的衝突及中亞大博弈而日漸緊張,但終於在1907年藉由英俄條約劃定了兩國在波斯阿富汗的勢力範圍。馬其頓地區駐軍懷疑1908年的英俄君主會面事關馬其頓地區的瓜分問題,因而引起不安局面。軍官保衛領土的訴求最終誘發了革命。1908年7月,革命最終爆發[9]

1908年7月3日,駐紮於雷斯內的尼亞齊貝伊(Ahmed Niyazi Bey)少校擔心伊斯坦布爾的政治調查團發現其聯合進步委員會成員的身份,決定率近200名部下出走山區[10],喊出「自由、平等、博愛」口號,宣佈反對蘇丹專制政權,主張恢復憲法。數日後,先前轉入地下活動的軍官恩維爾帕夏亦宣佈叛變,進入山區組建革命游擊隊,隨後革命迅速在馬其頓駐軍蔓延開來[11];7月20日,摩拿斯提(今北馬其頓比托拉)的穆斯林居民起事。革命軍的主力主要是穆斯林,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12]。事實上,現今仍不知道青年土耳其黨人是否制定了確切的革命時間,根據後來媒體對恩維爾帕夏的採訪,他們本計劃於8月發動革命,但尼亞齊的決定促使他們提早起事[13]。23日,革命軍攻入薩洛尼卡,通電蘇丹,要求恢復憲法,否則將進軍伊斯坦布爾。24日,蘇丹被迫妥協,宣佈恢復執行憲法,重開議會[8]

後續

編輯
 
紀念革命勝利的明信片

革命結束後,鄂圖曼帝國重建起多黨制兩院制的西式民主政治,進入二次立憲時期。1908年11月至12月,帝國舉行大選[14]。12月17日,鄂圖曼帝國參議院時隔30年再度開放,議員中更包含一次立憲時期的議員。1909年1月30日,眾議院召開第一次會議,帝國的議會政治逐漸步入正軌。但是,新上台的青年土耳其黨政府並非通曉政治的老手,其統治低效而混亂。1908年8月5日,自由派人物卡米爾帕夏上任大維齊爾,但他與聯合進步委員會的衝突,導致他在次年2月14日下台[15]

但是,此刻的鄂圖曼帝國仍處於嚴重的外部威脅當中。1908年10月,奧匈帝國兼併波斯尼亞,青年土耳其黨政權威望受損。革命後,此前的專制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仍維持其蘇丹之位。1909年4月12日晚至13日,爆發反青年土耳其黨人的反革命政變,由忠於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第一軍團下級軍人發起,他們與幾間伊斯蘭學校的神學家結盟,政變者亦包括薩巴哈丁親王的自由黨。他們在議會前集會示威,要求取締聯合進步委員會,並實施伊斯蘭教法。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隨即宣佈撤換大維齊爾,並責令各地區恢復教法。隨後,薩洛尼卡的聯合派將領馬哈茂德·塞夫凱特帕夏率兩萬餘人的「行動軍」平息政變[16],於4月23日抵達首都伊斯坦布爾,26日控制全城。4月27日,青年土耳其黨人通過議會決定廢黜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即位成為穆罕默德五世[8]

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權後,因內部主張的分歧而於1911年開始分裂。主張更趨向自由、分權的派系另組自由和諧黨[17],而聯合進步委員會的主張則更傾向泛突厥主義和中央集權[18]。兩派在1912年展開長達一年的政治對抗,在1912年鄂圖曼帝國大選中,聯合進步委員會以操控手段大獲全勝[19],贏得275個眾議院席位中的269個,引來自由派軍官不滿,他們發動政變掌握政權。1913年,聯合進步委員會的首腦「三帕夏」(恩維爾帕夏塔拉特帕夏傑馬爾帕夏)發動突襲高門政變,又從自由派手中奪回政權。在此期間,鄂圖曼帝國仍在意土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挫敗。「三帕夏」的親德政策將鄂圖曼帝國帶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亦下令執行臭名昭著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這一龐大帝國最終在戰後崩塌解體[20]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ampos, Michelle. Ottoman Brothers: Muslims, Christians, and Jew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alestin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19-08-16]. ISBN 97808047767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0). P. 32.
  2. ^ James J. Reid. Crisis of the Ottoman Empire: Prelude to Collapse 1839-1878.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0年: 第77頁. ISBN 3515076875 (英語). 
  3. ^ Ihsan Yilmaz. Muslim Laws,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Modern Nation States: Dynamic Legal Pluralisms in England, Turkey, and Pakistan. Ashgate Publishing. 2005年: 第90頁. ISBN 0754643891 (英語). 
  4. ^ Lapidus, Ira Marvin. A History of Islamic Socie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96 [2019-08-16]. ISBN 05217793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5. ^ Richard F. Hamilton、Holger H. Herwig. Decisions for war, 1914-191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第157頁. ISBN 0-521-54530-7 (英語). 
  6. ^ Finkel, Caroline (2006). Osman’s Dream: the 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Basic Books. ISBN 0-465-02396-7. P. 489-490.
  7. ^ 7.0 7.1 Ahmad, Feroz. The Young Turk Rev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July 1968, 3 (3): 19–36. JSTOR 259696. doi:10.1177/002200946800300302. 
  8. ^ 8.0 8.1 8.2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匯編 (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國歷史(二) 1.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918. 1998. 
  9. ^ Th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3 15: 788. 1983. 
  10. ^ Başkan, Birol. From Religious Empires to Secular States: State Secularization in Turkey, Iran, and Russia. Routledge. 2014: 51 [2019-08-16]. ISBN 9781317802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11. ^ Hale, William. Turkish Politics and the Military. Routledge. 2013: 35 [2019-08-16]. ISBN 9781136101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5). 
  12. ^ Hanioğlu, M. Șükrü. Preparation for a Revolution: The Young Turks, 1902-19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25 [2019-08-16]. ISBN 978019977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13. ^ Hanioğlu, M. Șükrü. Preparation for a Revolution: The Young Turks, 1902-19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62 [2019-08-16]. ISBN 978019977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14. ^ Myron E. Weiner, Ergun Özbudun (1987) Competitive Elec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p334
  15. ^ Somel, Selçuk Akşi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The Scarecrow Press. 2003: 147. ISBN 0-8108-4332-3. 
  16. ^ Gawrych, George. The Crescent and the Eagle: Ottoman rule, Islam and the Albanians, 1874–1913. London: IB Tauris. 2006: 167 [2019-08-16]. ISBN 97818451128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17. ^ Alkan, Mehmet Öznur. Osmanlı'dan Günümüze Türkiye'de Seçimlerin Kısa Tarihi (PDF). Setav: 50. May 1999 [2013-04-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12). 
  18. ^ Wilson, Mary Christina. King Abdullah, Britain and the Making of Jord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06-28: 19 [2019-08-16]. ISBN 978-0-521-399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3). 
  19. ^ The Decline of the Ottoman Empir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Arab Awakening' before 1914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9-15.
  20. ^ Ottoman Empire enters the First World War - The Ottoman Empire | NZHistory, New Zealand history online. nzhistory.govt.nz. [2017-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4)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