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山寮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是舊時學甲十三莊學甲東寮莊中的角頭聚落之一,為學甲慈濟宮八區中的六分角選區。行政區原與新寮、莊姓角合編為新生里,後於民國95年(2006年)02月01日行政區域進行調整,與達明里重新合併為目前的新達里[1][2]

地理位置  

編輯

位於學甲東方偏北郊,臺84線臺19線在聚落北方交會,臺84線由正北向東南方而行,臺19線走向則是正北向西南,南到中山路以北,三條道路使頂山寮形成一個略呈三角形聚落,[3][4] 而西則到嘉南大圳與中華路之間。因此聚落位置,坐落於山寮聚落北邊,故稱此聚落為頂山寮。[5][6] 

聚落脈絡  

編輯

源於學甲母莊開發後因人口繁衍甚快,加上莊頭鄰近區域的河川淤填,直接導致倒風內海逐漸浮覆,於是早先來到學甲的居民其後代子嗣們,便逐漸向浮覆地的幾個地區遷移。往北遷移的有紅蝦港紅茄定、二港仔、竹橋寮倒風寮宅港學甲寮、西邊寮等莊頭;向東的則有山寮、頂山寮;往南有草坔;往西有謝厝寮。另外,南邊的將軍溪夾帶大量泥沙在出海口持續沖積,導致溪底寮三寮灣等聚落也陸續浮出成形,而這些聚落就是今日慈濟宮上白礁主要的成員聚落。[7]

因人口與聚落產生了一些的變化,於是又將東部的新寮(雜姓)和頂山寮(楊山寮)、東寮(陳)等,三個居民點新立出一個新的區,惟因此區的人口數數較少,故而便將此一新區稱為「六分角」,即不足以成為一個「角」之意,自次之後學甲地區遂形成所謂的四個角頭,當地居民俗稱「三角六」。[7]

而遷移頂山寮聚落大多為楊姓居多,故又稱之為楊山寮,在日治時期屬於「宅仔港第四保」,終戰後行政區設為新生里,其後並又與新寮、頂山寮、莊羅姓角等角頭聚落合為一個村,同時在當地仕紳林善主持定村名時,地方人士研商結果,以新寮為者要命名思維,蓋因有新添生命的「新生村」為名,民國57年(1968)再升格為新生里曾經規劃為學甲鎮新生里,現與達明里合併為為新達里[3][2][8]

交通  

編輯

臺84臺19線加上臺南市道174 線,3條道路紛紛經過頂山寮外圍,也因此將此聚落圍成略呈三角狀。臺84線東行進入學甲區,至筏仔頭之後,轉東南方向直行離開學甲。沿線主要莊社有:南側的舊頭港仔、新頭港仔德安寮山寮、頂山寮、煥昌、新寮、瓦寮[4]

臺19線公路學甲段在112KM處,是較北的聚落有宅港學甲寮,依序向南轉東,再往南進學甲的精華地帶,昔日有舊聚落煥昌中社下社仔山寮、頂山寮等,接着東寮大灣等主要聚落,大約在117KM處與佳里區溪州、營頂為鄰分界。[3] 

174線經過二重港「竹圍仔」之後,即進入學甲區境內,由西往東可分成3大地區,其中山寮地區,包括頂山寮、山寮等,往東還有支線的瓦寮。整個區域大抵由174線5公里處綿延至13.5公里處,總長度約為8.5公里,再接東郊的頂山寮、山寮及支線瓦寮後,始於13.5K處離境。[9] 

宗教   

編輯

傳統上,早期六分角中的3個莊(新寮、東寮和頂山寮)並不參與學甲慈濟宮普渡,乃因初始六分角居民在3莊中的新寮共同建造了普濟寺,於是便以普濟宮作為莊頭的公廟,至此他們便集中於新寮普濟宮進行普渡也包括賞兵等宗教科儀。只是在1936年以後東寮和頂山寮各自興建數予自己聚落的宮廟,從此之後便各自在自家聚落進行祭祀活動,不再到新寮普濟宮。[10] [11]

頂山寮於日明治37年(1904年)經降乩指示要刻金身,只是當時雖有神尊卻尚未建廟,直至1976年時才開始着手建廟張濟宮,從此頂山寮的公廟便成為張濟宮,該廟主祀神祇為張府千歲,並且分靈乃來自普濟宮,而張濟宮是學甲區少數僅奉祀單一神明宮廟之一。[10][4]

產業  

編輯

由於學甲工業區設置於本聚落,因而此地的產業工商業為主,並且這些工業廠房也以頂山寮民居為中心,向着居地四周圍繞而建。[3] 此外,創始於日據時代,老牌子的碳酸飲品之一的七星汽水,也在此地設置廠房,目前還仍然在運作中。[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資訊網.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2018-09-14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2. ^ 2.0 2.1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13.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2). 
  3. ^ 3.0 3.1 3.2 3.3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4. ^ 4.0 4.1 4.2 姜 , 天陸 .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 
  5. ^ 瓦寮 to 學甲新寮普濟宮. 瓦寮 to 學甲新寮普濟宮. [2024-04-22] (中文(臺灣)). 
  6. ^ 黃 , 文博 .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 臺南 : 臺南縣政府 . 1998 :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7. ^ 7.0 7.1 戴, 文鋒 (主編) .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8. ^ 林 (等), 瑋嬪  (等). 台南平原聚落性質的探討(II):以學甲十三庄祭祀體系為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 成果報告)  . 臺北: 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4. 
  9. ^ 黃 , 文博 .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10. ^ 10.0 10.1 黃 , 文博 .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3  : 245–269. ISBN 978-986-03-5211-5. 
  11. ^ 黃 , 文博 .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12. ^ 江 (等), 韶瑩 (等). 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臺北: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09. ISBN 978986020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