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洛城角色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黑色洛城》是由Team Bondi開發的新黑色風格偵探電子遊戲,講述警探科爾·菲爾斯與搭檔一同破解疑難案件的故事。菲爾斯曾是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尉,在戰時慘痛經歷的啟發下,加入洛杉磯警察局。遊戲大部分期間中,玩家將扮演主角菲爾斯,分別與拉爾夫·鄧恩、斯蒂凡·貝考斯基、魯斯蒂·蓋洛威、羅伊·厄爾、赫歇爾·比格斯搭檔,也有小部分時間扮演菲爾斯的戰友、現在保險公司當調查員的積·凱索。菲爾斯和凱索有着相似的過往,但看對方不順眼。

《黑色洛城》五位警探的藝術宣傳畫,從左到右依次為科爾·菲爾斯、斯特凡·貝考斯基、魯斯蒂·蓋洛威、羅伊·厄爾、赫歇爾·比格斯

Team Bondi設置專門團隊負責角色形象,由主編劇布倫丹·麥拿馬拉編制角色的性格和舉止。團隊希望玩家與遊戲角色產生共鳴,演員則儘可能真實地進行表演。他們的面部活動由新技術MotionScan記錄,肢體運動則大多由動作捕捉技術錄製。相關角色受到產業媒體好評,演員表演獲得英國學院遊戲獎提名。

概念源起

編輯
 
布倫丹·麥拿馬拉擔任《黑色洛城》編劇兼總監,負責遊戲劇情及角色開發。
 
演員的肢體表演採用動態捕捉技術棚拍紀錄。從左到右:邁克·邁克格拉迪阿隆·斯塔登、沙恩·麥戈文、亞當·J·哈靈頓英語Adam J. Harrington

黑色洛城》的配音時長達20多小時[1],超過400位演員參與表演[2]。製作團隊秘密舉行試鏡活動,為角色物色人選[1]。電視劇《廣告狂人》的幾位演員出現在遊戲中[3],編劇兼總監布倫丹·麥拿馬拉說這是因為選角機構Schiff/Audino也負責該劇的選角。選角的時候,製作團隊直接找「優質演員」,避開人氣巨星[4]。表演期間,演員儘可能讓演繹貼近真實。導演米高·烏彭達爾英語Michael Uppendahl表示:「我試着密切監視他們的表演,確保我們採集到的一些人類元素,讓遊戲引人入勝、有趣[5]。」

值得注意的是,《黑色洛城》是首款採用新技術MotionScan的遊戲。該技術由澳大利亞公司Depth Analysis開發,利用動作捕捉技術,以每秒1000幀的速率記錄演員面部表情[3]。該技術在遊戲的審問機制中至關重要,玩家需要利用嫌疑人的面部表情判斷他們有沒有撒謊[6]。這項技術記錄演員面部表情之餘,也負責錄製演員的肢體動作[7]

麥拿馬拉認為遊戲技術能讓玩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遊戲角色進行交流[8]。開發過程中,麥拿馬拉的首要目標是在遊戲劇情中開發角色。在他看來,眼下電子遊戲角色的特質和個性從頭到尾保持一致,所以對於《黑色洛城》,他打算「與角色一同踏上私人旅程」[9]。他表示:「我們把電影般的攝影與電視劇般的角色特徵及開發流程融合到一起了[10]。」他還着手開發「基於人類互動」的遊戲玩法,打造玩家關心的角色[11]

主角

編輯

科爾·菲爾斯

編輯
 
菲爾斯扮演者阿隆·斯塔登。布倫丹·麥拿馬拉一開始對斯塔登的選角猶豫不決,後來在別人的說服下同意[8]

科爾·菲爾斯Cole Phelps阿隆·斯塔登 飾)是遊戲的玩家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尉,親眼目睹了沖繩島戰役等多場慘烈的戰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戰後憑聲望頗高的銀星勳章光榮退伍,之後加入洛杉磯警察局[12]。一開始是警局的小巡警,時常想起戰爭期間的慘痛經歷,但很少跟別人說。在巡警科的時候,與拉爾夫·鄧恩(Ralph Dunn)搭檔,憑藉極高的智慧解決案件,晉升到交通科[13]。任職交通科期間,與斯蒂凡·貝考斯基搭檔,解決多起涉及兇殺、詐騙的案件[14][15]。半年後,晉升到兇殺科,與魯斯蒂·蓋洛威搭檔[16],期間解決了幾起模仿黑色大麗花謀殺案的案件,逮捕了幾位嫌疑犯[17][18][19][20]。然而,他懷疑抓的人是否真的是殺人犯,結果得到證實。他一路追查下去,最終在大眾未知曉的情況下抓獲真兇[21]

之後晉升到刑事科,與羅伊·厄爾搭檔[22],奉命調查涉及毒品及謀殺的案件[23][24]。正式在刑事科期間,發現了局內的貪腐醜聞,厄爾就牽涉其中。也是在這個時候,菲爾斯與酒吧歌手艾爾莎·里希曼外遇。厄爾就這件事跟局長打小報告後,科爾被降職到縱火科,結果發現郊區重建基金會(Suburban Redevelopment Fund)的幾位社會名流派人放火,詐取大筆保險金[25]。在積·凱索的幫助下,兩人搜集到足夠的犯罪證據[26][27]。就在他們想公眾公開真相的時候,對手綁架了里希曼,誘使兩人中計。兩人在下水道發現里希曼,遇上了湍急的洪水。千鈞一髮之際,菲爾斯幫助里希曼和凱索離開隧道,結果自己被水流沖走[28]

斯塔登認為菲爾斯是「戰爭英雄......以糾正錯誤為使命」[29]。麥拿馬拉認為菲爾斯是「有道德標準的角色」,雖然也有缺點[30]。看你玩麥拿馬拉展示的遊戲世界、菲爾斯的角色及MotionScan技術的運用,斯塔登毅然加入[31]。表演之前,斯塔登收到一份12頁的檔案,裏面寫有故事大綱和菲爾斯的生平。斯塔登說之所以要這份檔案,是因為劇本有2200頁之多,不可能在開拍前讀完[32]。他是在劇情寫好、遊戲世界大多完成時加入的[33]。斯塔登總共為遊戲工作了18個月。他表示:「我認為我連續工作的時間有6個月,剩下的那一年就是到處縫縫補補,增加修改內容[34]。」斯塔登認為MotionScan的過程是「與世隔絕的經歷」,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裏表演[31]。拍攝之前,他要花90分鐘的時間弄頭髮,以滿足技術的精確需求。他說自己從未像菲爾斯那樣戴費多拉帽[35]。一開始,麥拿馬拉對斯塔登的選角不太確定,但Rockstar創意副總裁丹·豪瑟說服他同意。「(科爾·菲爾斯的內心)矛盾,非常有城府,在這一點上,(斯塔登)表演得相當好」,麥拿馬拉說[8]

積·凱索

編輯
 
第二主角積·凱索扮演者吉爾·麥金尼英語Gil McKinney。為了讓劇情真實地推進,玩家角色會從菲爾斯換成凱索

積·凱索(Jack Kelso,吉爾·麥金尼英語Gil McKinney飾)是《黑色洛城》第二主角。二戰期間,凱索與菲爾斯一起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關係親密,直至後來決裂。戰後,積在加利福尼亞火險壽險公司(California Fire and Life Insurance Company)擔任保險調查員[26]。同是戰友的考特尼·謝爾頓找到他,透露自己拿走了麥基·科恩的那批盈餘的軍需嗎啡,轉售街上的毒販,讓他們吸毒過量。謝爾頓請積幫助自己逃過牢獄之災,阻止更多人死去。雖然不情願,積還是幫謝爾頓跟科恩談判。然而,科恩率先派殺手幹掉與積同部隊的戰友,說他們有份參與盜竊。後來艾爾莎·里希曼找到積,說自己拒絕接受保險賠付,懷疑極樂世界開放公司(Elysian Fields Development)挑起事端,掩蓋比事故更加複雜的事情。積前去調查極樂世界的工地,發現裏面的房屋採用劣質材料建造,後來更發現郊區重建基金會牽涉其中[26]。積還發現自己的老闆也有份參與,同謀者還包括利蘭·門羅及其他頗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後來積意識到艾爾莎是在利用自己幫助菲爾斯。儘管與菲爾斯鬧不和,積還是答應繼續調查[27]

積推斷利蘭·門羅密謀燒掉郊區的部分房屋,以此榨取保險金。其他房屋開發專案則建在高速公路的規劃路段沿線,以等待政府有朝一日徵收土地,按照人為抬高的價格買下地塊[27]。不久後,積發現艾爾莎被綁架。與此同時,他還發現縱火案的真兇就是昔日的戰友、負責操作火焰噴射器的艾拉·霍格布姆(Ira Hogeboom)。他推測艾爾莎很可能和艾拉一起躲在河道里。後來積和菲爾斯在別人護送下進入河道,找到了艾拉,發現艾爾莎正被他保護。菲爾斯把艾爾莎帶到安全地帶,積在艾拉的懇求下,了解他的性命。艾爾莎和積順利逃脫,菲爾斯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在菲爾斯的葬禮上,艾莎生氣離開了,積讓菲爾斯的老搭檔赫歇爾·比格斯安慰她。離開的時候,比格斯告訴積,說菲爾斯從來就不是積的朋友,但也確信菲爾斯不把積當敵人[28]

遊戲結尾處,玩家扮演凱索,並在他和菲爾斯之間來回切換。雖然兩人外貌及性格不同,控制方式是一摸一樣的。對於在結尾處把玩家角色從菲爾斯改成凱索的決定,麥拿馬拉說劇情「到了這個點上,(菲爾斯)已經不能再做什麼了,你需要超越警察的領域來轉變規則[36]。」

配角

編輯

斯特凡·貝考斯基

編輯

斯特凡·貝考斯基(Stefan Bekowsky,沙恩·麥戈文飾)是菲爾斯在交通科的搭檔。菲爾斯從巡邏科晉升到交通科後,貝考斯基一直是他的搭檔。兩人一開始互相仇視,後來變得親密。貝考斯基幫助菲爾斯調查解決了幾起案件,揭露了串謀[15]、欺詐[37]和謀殺的罪行[38]。後來菲爾斯晉升到刑事犯罪科[15],之後再升到紀檢科,此時貝考斯基也升級到刑事犯罪科,與魯斯蒂·蓋洛威搭檔[39]

在試鏡貝考斯基的時候,麥戈文立馬與這個角色產生了關係,非常熱情。他表示,自己演貝考斯基這個角色「演得很開心」[40]。討論角色的時候,麥戈文覺得貝考斯基一開始很討厭菲爾斯,後來對他熱情起來:「他一直照顧着對方,不拖後腿,就像哥哥一樣[41]。」他認為貝考斯基這個警察「愛挖苦人,比較直言不諱,喜歡打架和講笑話」,也「很聰明,但不是一直都機智的那種[42]。」

魯斯蒂·蓋洛威

編輯

芬巴爾·「魯斯蒂」·蓋洛威(Finbarr "Rusty" Galloway,邁克·邁克格拉迪飾)是菲爾斯在刑事犯罪科的搭檔,一開始和弗勞萊·羅斯(Floyd Rose)搭檔,後來羅斯榮休,該和剛升職的菲爾斯搭檔[16]。蓋洛威一開始不喜歡菲爾斯,對他非常傲慢,後來才逐漸變得友好。剛搭檔,兩人就要負責一件模仿黑色大麗花謀殺案的案子。案子解決後,蓋洛威和菲爾斯接連碰到幾起類似的案件,看起來像是黑色大麗花的兇手干的,最終依靠強力證據將對手緝拿歸案[17][18][19][20]。儘管證據很明顯、判決已下達,蓋洛威還是否認了幾起案件之間的相似之處,不覺得有共同點。然而連串起幾起案件的線索出現時,菲爾斯和蓋洛威發現所有犯人都有所關聯,最終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抓住了背後的真兇[21]。後來菲爾斯晉升到紀檢科,魯斯蒂改和斯特凡·貝考斯基搭檔[39]

邁克格拉迪被製作團隊細緻入微的調查折服,對蓋洛威這個角色劇情印象深刻,讀完劇本便毅然選擇扮演該角色[43]。他覺得自己的內向性格能幫自己和蓋洛威聯繫起來:「我是典型的內向性格,但在需要的時候能鎮住場面。我覺得魯斯蒂也是這樣[41]。」

羅伊·厄爾

編輯

羅伊·厄爾(Roy Earle,亞當·哈靈頓飾)是科爾·菲爾斯在紀檢科的搭檔。厄爾是菲爾斯晉升到刑事犯罪科的重要推手,之前就知道菲爾斯與日俱增的名氣及成功[22]。之後,兩人聯手調查幾起分銷嗎啡的案件,搗毀了大麻分銷產業鏈[23]及地下拳擊比賽[24]。除此之外,羅伊與刑事犯罪科的其他人捲入一樁醜聞,這個醜聞一旦公開,會摧毀整個管理層。羅伊接觸其他涉事的高級官員,利用菲爾斯和艾麗莎·里希曼出軌的事件分散媒體注意力,以此讓自己參與到犯罪組織。事件最終導致菲爾斯被貶職到縱火科[44]。後來菲爾斯與積·凱索繼續調查犯罪組織,讓政府暴露在風險之中[25]。然而沒等到證據公佈於世,菲爾斯就死了,厄爾有機會掩蓋自己的腐敗行為,以及參與組織的事實[28]

哈靈頓認為羅伊「讓人厭煩,強硬、卑鄙、殘酷,真誠得粗野,但也十分有趣」[41]。哈靈頓和麥拿馬拉認為羅伊是偵探題材遊戲中「最真實的一個角色」,舉止和個人觀點(包括種族歧視、厭惡女性的態度、狐假虎威的作風)無不與那個時代相映襯[45]。哈靈頓認為這一切全拜羅伊的面部表情所賜,但也覺得所有對白太過按劇本走了,缺乏隨性而為[41]。他又覺得動態捕捉的表演與現場表演一樣,儘管MotionScan的過程「有點小局限」[45]

赫歇爾·比格斯

編輯
 
基斯·薩拉巴伊卡英語Keith Szarabajka扮演赫歇爾·比格斯

赫歇爾·比格斯(Herschel Biggs,基斯·薩拉巴伊卡英語Keith Szarabajka飾)是科爾·菲爾斯在縱火科的搭檔。和菲爾斯一樣,比格斯也加入過海軍陸戰隊,不過是在一戰期間服役。自從菲爾斯從刑事犯罪科貶職到縱火科,比格斯一直擔任他的搭檔。比格斯一開始對菲爾斯不太友好,因為不喜歡和別人搭檔。儘管如此,比格斯還是對菲爾斯的遭遇流露出些許的同情。調查房屋火災期間,菲爾斯懷疑幾起案件有聯繫,但被比格斯反駁,覺得用這種方法恢復自己的聲譽不太行[46]。在調查另一起縱火案的時候,比格斯明顯流露出不耐煩地情緒。他回想起自己在貝洛森林戰役期間的經歷,當時困住他跟戰友的穀倉就是被火燒毀。質問完利蘭·門羅,比格斯和菲爾斯分別遭到麥凱爾蒂局長和羅伊施壓,要求他們停止插手門羅的事情,兩人隨後結束了案件。之後兩人進一步發展合作關係,也開始信任彼此[25]

由於局內的腐敗現象橫行,加上門羅隻手遮天,兩人的調查難以為繼。幸好有積·凱索的幫助,越來越多的證據浮出水面,揭露了門羅和郊區重建基金之間的陰謀[26][27]。調查哈蘭·方丹博士遇害案時,比格斯和菲爾斯發現郊區重建基金正利用徵地權進行敲詐。他們來到下水道幫助凱索救出艾爾莎,與縱火犯艾拉·霍格布姆對峙。比格斯將凱索和艾爾莎安全帶離下水道,菲爾斯則被兇猛的河水沖走。在菲爾斯的葬禮上,比格斯找凱索聊天,說凱索「永遠不是(菲爾斯的)朋友」,但也承認他「絕不會是他的敵人」[28]

艾爾莎·里希曼

編輯
埃麗卡·海納茲英語Erika Heynatz(左) 為艾爾莎·里希曼提供配音及動作捕捉[47]克勞迪婭·布呂肯英語Claudia Brücken(右)負責音樂表演[48]

艾爾莎·里希曼(Elsa Lichtmann,埃麗卡·海納茲英語Erika Heynatz 飾)來自德國,是藍室夜總會(The Blue Room)的歌手。艾爾莎一開始在菲爾斯升職到交通科的時候與他結緣[15],之後對他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方也經常來夜總會看她表演[16][19]。後來艾爾莎成為一起案件的目擊者,被菲爾斯尾隨至酒店,兩人隨之發生關係,最終導致菲爾斯被貶值[44],自此開始調查警局的腐敗現象。艾爾莎尋求積·凱索幫助,凱索發現越來越多關於腐敗行徑及郊區重建委員會的資訊[26][27]。艾爾莎拿委員會的事情質問精神科醫生哈蘭·方丹,方丹害怕對方揭露自己參與其中的事實,襲擊了她,幸好艾拉·霍格布姆前來相救,把她帶到下水道保護。不久後,菲爾斯和凱索來下水道帶她走,結果菲爾斯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在菲爾斯的葬禮上,羅伊·厄爾坦承自己捏造了菲爾斯和艾爾莎外遇的證據,艾爾莎聽完既悲傷又憤怒,走了出去[28]

海納茲認為MotionScan的階段「難以言表」[47]。艾爾莎的音樂表演由德國歌手克勞迪婭·布呂肯英語Claudia Brücken提供[48]

利蘭·門羅

編輯
 
澳大利亞演員約翰·諾伯扮演利蘭·門羅

利蘭·門羅(Leland Monroe,約翰·諾伯飾)是極樂世界開發公司(Elysian Fields Development)創辦人兼老闆,在郊區重建委員會的成立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希望這個機構吸引私人投資者開發房屋,提供給洛杉磯的退伍軍人。門羅一方面大力投資緊急會,一方面計劃詐取政府數百萬美元。按照他的計劃,沿着新建高速公路的走向興建廉價房屋,等待政府有朝一日買下這些土地,用補償金補償自己及其他投資者。在城中幾位大佬的支援下,門羅成功將郊區重建委員會的犯罪組織。後來門羅在買地時碰到的一些不願搬走的釘子戶,於是讓哈蘭·方丹找來艾拉·霍格布姆放火燒屋,讓自己順利買地[28]

縱火科警探科爾·菲爾斯和赫歇爾·比格斯懷疑門羅參與縱火案,找他問話,但被他否認[25]。與此同時,隨着調查郊區重建委員會的行動越來越接近真相[26],私家偵探積·凱索接到門羅私下打來電話,要拿錢擺平。凱索擔心其中有詐,安排幾個戰友和自己一起突破門羅的層層保安,闖入他的豪宅,最終在他的辦公室發現大量證據,包括腐敗分子的工資單、方丹的犯罪報告、釘子戶名單。凱索朝門羅的腿開了一槍,讓他流血而死[27],但他活了下來,後來被關進監獄[28]

麥拿馬拉在2005年開發工作初期聯繫諾伯,後者在開發過程中經常來到工作室測試MotionScan技術,最終被團隊邀請在遊戲中扮演角色[4]。諾伯想體驗這項非常先進的技術,加上自己喜歡麥拿馬拉,就接下角色。諾伯後來在2010年初開始表演。他認為門羅跟自己通常扮演的角色「非常不同」[49]

哈蘭·方丹

編輯
 
彼得·布隆奎斯特(Peter Blomquist)在遊戲中扮演哈蘭·方丹

哈蘭·J·方丹(Harlan J. Fontaine,彼得·布隆奎斯特 飾)是洛杉磯的臨床精神科醫生。一次講座過後,方丹與前海軍陸戰隊員考特尼·謝爾頓結緣,之後安排他在診所兼職[50]。兩人建立了導師與學生的關係,後來謝爾頓碰到麻煩還找方丹幫忙。原來戰爭結束後,謝爾頓和海軍陸戰隊的戰友偷掉剩下來的軍需嗎啡,在處理的問題上碰到麻煩。方丹答應接下這些嗎啡,通過合法途徑分發給醫療機構,用賺來的利潤投資房地產,為歸國退伍老兵建房子[24]。然而實際上,方丹秘密將嗎啡賣給毒販,用賺來的錢投資郊區重建基金,利用這個犯罪集團詐騙數百萬美元的保險金。沒過多久謝爾頓發現郊區重建基金的犯罪證據,被方丹滅口[27]。後來他的病人艾爾莎·里希曼就這件事質問他,差點被他滅口,還好被艾拉·霍格布姆救走[28]

考特尼·謝爾頓

編輯

考特尼·謝爾頓(Courtney Sheldon,乍得·托德亨特(Chad Todhunter)飾)是前海軍陸戰隊員,曾服役於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隨所在部隊乘坐庫里奇號潛艇(SS Coolridge)回國後,謝爾頓提議偷走船上剩下的嗎啡,待回國賣掉[51]。這批嗎啡後來落入到毒販的手中,大量人因為吸毒過量死亡[19]。謝爾頓本打算不再供貨,但被黑幫老大米奇·柯罕阻止[15][22]。謝爾頓找精神科醫生哈蘭·方丹幫忙,兩人隨之發展出親密的關係。方丹同意接下這批嗎啡,把它分發給醫療機構[24];然而實際上,方丹秘密將嗎啡賣給毒販,用賺來的錢投資郊區重建基金,利用這個犯罪集團詐騙數百萬美元的保險金。沒過多久謝爾頓發現郊區重建基金的犯罪證據,被方丹滅口[27]

米奇·柯罕

編輯
柏特歷·菲施勒英語Patrick Fischler(左)扮演黑幫老大米奇·柯罕(右)的改編角色

米奇·柯罕(Mickey Cohen,柏特歷·菲施勒英語Patrick Fischler 飾)是猶太四海兄弟英語Jewish Mafia的頭目。米奇與刑事犯罪科的人很熟,在一系列案件中與菲爾斯碰頭[24][44],由保鏢約翰尼·斯托帕納托英語Johnny Stompanato陪伴左右。柯罕控制了洛杉磯城的賣淫、非法賭博、敲詐勒索、毒品販賣等非法產業[52],是考特尼·謝爾頓那批嗎啡的買家。後來謝爾頓停止供貨,柯罕讓手下幹掉他和和的部下[44]

遊戲中,柯罕改編自現實生活中的同名黑幫老大(1913–1976),兩者個人經歷類似[52]。菲施勒認為扮演的過程「非常刺激」,因為柯罕非常出名,再加上自己一直喜歡黑幫類型的作品[53]

占士·當勞利

編輯

占士·當勞利(James Donnelly,安德魯·康諾利英語Andrew Connolly飾)是洛杉磯警察局兇殺科科長,最初在調查交通科的謀殺案時與菲爾斯結識。當勞利十分欣賞菲爾斯的能力,請求將菲爾斯升為警探[13]。菲爾斯升職到兇殺科的時候,當勞利安排他搭檔魯斯蒂·蓋洛威[16],之後在兩人負責的案件中簡報情況[21]。菲爾斯被控通姦的時候,當勞利對他失望[44]

當勞利科長的原型是洛杉磯警察局局長積·多納休(Jack Donahue)和麥拿馬拉的父親[54]

評價

編輯

遊戲角色獲得正面評價。Joystiq積斯甸·米高羅伊英語Justin McElroy認為角色連同劇本讓《黑色洛城》成為「有史以來最吸引人的電子遊戲」[55]Giant Bomb的布拉德·舒美克(Brad Shoemaker)讚揚遊戲讓菲爾斯和「腐敗、偏執、投機主義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56]GamesRadar的米高·利帕拉斯(Mikel Reparaz)認為菲爾斯一開始像「陰道清洗器」(那樣無趣),後來隨着遊戲發展變得討喜[57]Kotaku的史提芬·托蒂洛(Stephen Totilo)沉迷於角色的深度,尤其是劇情結尾為菲爾斯去向留下的伏筆[58]。《衛報》的斯蒂夫·鮑瑟(Steve Boxer)認為菲爾斯的經歷為遊戲增添沉浸感[59]Eurogamer的奧利·威爾士(Oli Welsh)認為遊戲劇情讓「角色活靈活現」,但覺得菲爾斯等角色「顯得枯燥」[60]

角色表現也獲得表揚。《Edge》讚揚斯塔登的表演「紮實」,認為配角表演也毫不遜色,比如當勞利科長[61]IGN的希拉里·戈德斯坦(Hilary Goldstein)讚揚演員表演的各個方面,包括舉止和表情[62]。《Game Informer》的馬特·赫爾格森(Matt Helgeson )認為配音表演「質量高」、「超凡脫俗」[63]Giant Bomb的舒美克認為演員表演「有一般好,也有非常好」[56]。IGN的安東尼·加列戈斯(Anthony Gallegos)認為演員表演激發出玩家的同情心及感情,成功吸引關注[64]。部分演員因遊戲中的表演獲獎,其中斯塔登獲得英國學院遊戲獎[65]和《每日電訊報》提名[6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R* Q. Interrogate the L.A. Noire Detectives: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 Part One. Rockstar Games. 2011-10-03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2. ^ Broughall, Nick. The Story Behind LA Noire's Creepy-Real Faces. Kotaku. Gawker Media. 2010-12-17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3. ^ 3.0 3.1 Stuart, Keith. Sydney's Team Bondi set to revolutionise video gaming. Digital Lif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1-05-06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4. ^ 4.0 4.1 Narcisse, Evan. Interview: Team Bondi's Brendan McNamara on "L.A. Noire," Part 3. IFC. AMC Networks. 2011-02-09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5. ^ Helgeson, Matt. Rockstar Resets The Bar With Its Upcoming Crime Thriller – L.A. Noire. Game Informer. GameStop. 2010-11-11 [201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6. ^ Peckham, Matt. In L.A. Noire Asking Questions Trumps Firing Bullets. PC World.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2011-02-04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7. ^ R* Q. Interrogate the L.A. Noire Detectives Part Two: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About Motion Capture, Prop Souvenirs, Disturbing Sequences & More. Rockstar Games. 2011-10-17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8. ^ 8.0 8.1 8.2 Cowen, Nick. LA Noire developer interview. The Daily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1-01-05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9. ^ Stuart, Keith. LA Noire: the interview.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1-05-12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10. ^ Ewalt, David M. How Designers Made L.A. Noire The Most Detailed Game Ever. Forbes. 2011-05-19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11. ^ Richardson, Stuart. The art of lying: L.A. Noire. Develop. 2011-04-12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12. ^ Irvine, Nathan. L.A. Noire: Hands-on with Rockstar's super sleuth 'em-up.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1-03-01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13. ^ 13.0 13.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Buyer Beware". 
  14.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Driver's Seat".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Fallen Idol". 
  16. ^ 16.0 16.1 16.2 16.3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Red Lipstick Murder". 
  17. ^ 17.0 17.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Golden Butterfly". 
  18. ^ 18.0 18.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Silk Stocking Murder". 
  19. ^ 19.0 19.1 19.2 19.3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White Shoe Slaying". 
  20. ^ 20.0 20.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Studio Secretary Murder". 
  21. ^ 21.0 21.1 21.2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Quarter Moon Murders". 
  22. ^ 22.0 22.1 22.2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Black Caesar". 
  23. ^ 23.0 23.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Reefer Madness".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Set Up". 
  25. ^ 25.0 25.1 25.2 25.3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A Walk in Elysian Fields".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House of Sticks".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A Polite Invitation".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A Different Kind of War". 
  29. ^ Farrier, David. Mad Men star Aaron Staton on LA Noire. 3 News. MediaWorks New Zealand. 2011-05-11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30. ^ Moore, Bo. Interview: Team Bondi's Brendan McNamara talks L.A. Noire. Paste. Wolfgang's Vault. 2011-02-03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31. ^ 31.0 31.1 McInnis, Shaun. An Interview With Aaron Staton of L.A. Noire.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11-05-13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32. ^ Edge Staff. Aaron Staton: My Favourite Game – Page 2 of 3. Edge. Future plc: 2. 2011-08-02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33. ^ Narcisse, Evan. E3 2011: Talking with Aaron Staton of Rockstar Games' "L.A. Noire". IFC. AMC Networks. 2011-06-09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34. ^ Edge Staff. Aaron Staton: My Favourite Game – Page 3 of 3. Edge. Future plc: 3. 2011-08-02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35. ^ Millar, Jamie. The story behind LA Noire. GQ. Advance Publications. 2011-05-20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36. ^ Yin-Poole, Wesley. L.A. Forensic: Brendan McNamara on L.A. Noire.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2011-11-15 [2014-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37.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A Slip of the Tongue". 
  38.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A Marriage Made in Heaven". 
  39. ^ 39.0 39.1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Naked City". 
  40. ^ Horn, Matt J. Sean McGowan – (L.A. Noire – 2011).. WordPress. 2011-06-01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41. ^ 41.0 41.1 41.2 41.3 R* Q. Interrogate the Detectives Part 3: Phelps, Earle and Others in the Hot Seat with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Rockstar Games. 2011-10-31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42. ^ Lee, Crix. L.A. Noire with Sean McGowan!. GirlGamerTV. YouTube. 2011-06-05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43. ^ Gaudiosi, John. LA Noire: interview with actor Michael McGrady.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1-05-10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Manifest Destiny". 
  45. ^ 45.0 45.1 Griffin, Jennifer. Adam J. Harrington Talks LA Noire, Roy Earle and That Suit. ScreenSpy. 2011-07-18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46.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The Gas Man". 
  47. ^ 47.0 47.1 Goldstein, Hilary. L.A. Noire: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IGN. Ziff Davis. 2011-01-14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48. ^ 48.0 48.1 Features: In-Game Soundtrack. Rockstar Games. [2014-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49. ^ VanDerWerff, Todd. John Noble Interview. The A.V. Club. The Onion. 2011-05-06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50.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Upon Reflection". 
  51. ^ Team Bondi. L.A. Noire. v. 1.0. PlayStation 3 & Xbox 360. Rockstar Games. 2011-05-17. 片尾彩蛋. 
  52. ^ 52.0 52.1 R* Q. L.A. Noire Character Dossier & New Screens: Mickey Cohen. Rockstar Newswire. Rockstar Games. 2011-04-27 [2016-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53. ^ Gaskill, Jake. Interview: L.A. Noire's Patrick Fischler Spills The Beans On Playing Mickey Cohen. G4TV. G4 Media. 2011-05-17 [2016-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54. ^ Chiappini, Dan. L.A. Noire Retrospective Interview With Brendan McNamara.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11-06-23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55. ^ McElroy, Justin. L.A. Noire review: Go with your gut. Joystiq. Engadget. AOL Tech.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56. ^ 56.0 56.1 Shoemaker, Brad. L.A. Noire Review. Giant Bomb. CBS Interactive.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57. ^ Reparaz, Mikel. L.A. Noire review.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58. ^ Totilo, Stephen. L.A. Noire: The Kotaku Review. Kotaku. Gawker Media. 2011-05-24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59. ^ Boxer, Steve. LA Noire – review.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1-05-17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60. ^ Welsh, Oli. L.A. Noire Review.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3.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61. ^ LA Noire Review. Edge. Future plc. 2011-05-28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62. ^ Goldstein, Hilary. L.A. Noire Review. IGN. Ziff Davis.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63. ^ Helgeson, Matt. L.A. Noire Review: A Compelling Yet Flawed Epic That Fascinates. Game Informer. GameStop. 2011-05-1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64. ^ Gallegos, Anthony. L.A. Noire PC Review. IGN. Ziff Davis. 2011-11-15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65. ^ Tobin, Christian. BAFTA Video Game Awards 2012: Winners in full. Digital Spy. Hearst Corporation. 2012-03-16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66. ^ Hoggins, Tom. Telegraph video game awards 2011. The Daily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1-12-27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